•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建成圓環網絡治理分析

第三節 建成圓環再生之問題

第三節第三節 建成圓環再生之問題建成圓環再生之問題建成圓環再生之問題建成圓環再生之問題

在圓環再生計畫推動的過程中,有很多的問題產生,而這些問題往往 也影響了圓環再生的推動與結果。建成圓環再生發展至今的結果常為人所 詬病,但其為何會發展到如此地步?這項議題恰可反思目前政府對地方更 新案之決策,是否造成相同的現象。

本小節依序整理出建成圓環浮現之問題,從三項變數中可分為:(一)

法令制度面、(二)推動策略面,以及(三)實施機制面,茲逐一分述如下:

一、法令制度面

(一) 法令問題

針對圓環發展工作缺乏一個完善的「商圈發展條例」或是「商圈組織 條例」,因此圓環商圈組織角色尷尬,與商圈其他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權利 義務規定,要求商圈其他成員投入參與再生工作依法無據,推動圓環再生 的工作就有所阻礙。

「…現行政府沒有配套法令來適合整個商圈發展,就是說政府 要有授權給整個 商圈進行發展,商圈他有義務跟權利去做好他的事情,這樣才有辦法可以相輔相 成,而不是每件事情要一直仰賴政府來做。…」(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課長)

(二) 政治力介入

圓環再生計畫推動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其當地攤商或居民等成員一旦 需要資源與經費,或是感覺到自己的權益在圓環再生的過程當中受到損 害,就會習慣性尋求民意代表的協助,由民意代表代為出聲爭取或是協調,

而民意代表為了爭取到選 就會出面為其交涉,使政治的力量介入了計畫 的推動。

「…那些攤商就會有一些抗議、抱怨、陳情。那這些抱怨、抗議跟陳情他們就會 直接去找立委或是議員,反正現在這種管道很多。…」(聯合報 郭記者)

二、推動策略面

(一)設計不良

都市更新必須以客觀的觀點規劃地方情感,若設計師僅注重硬體環境 的改善,而忽略地方的社會關係,這樣的更新計劃往往是失敗的。檢視建 成圓環再生案,雖然注重歷史及都市紋理,但設計師過於客觀的進行規劃,

待落空,形成許多後續問題發生。加上更新手法未跳脫重建、改建思維,

攤商或消費者如果不願意進來,圓環就減少了一分吸引力。

「…建成圓環應該是要做一個輕量體,可是李祖原卻要設計的這麼繁複,外面雖

然是用玻璃,可是卻忽略了那邊是西曬,結果圓環裡面讓人熱得難受,在裡頭吃

東西卻滿頭大 ,攤商就只好自己花錢去做窗 ,可是他們也沒有什麼錢,所以

是做一半的,從外面玻璃看進去是不是就更崊?所以當初李祖原只是一味地

去追求他自己的那種設計。…(台北市議會 李議員)

(二)歷史保存與都市發展間之矛盾

近年來,文化意識 頭,面對同一個都市空間,一方面要顧及的現代 都市規劃,另一方面又要保留文化古蹟的回憶,建成圓環再生案中,攤商 營利與具有歷史意義之防空蓄水池在空間中形成相互競爭,防空蓄水池在 設計上受到保存,使得攤位減少、商業活動聚集效應難以達到,在景觀上 也因庬水鐵板的覆蓋,讓古蹟變得極為崊陋又不親近。因此,多數人認為 留之無用、棄之可惜的文化資產,藉由法令機制被保留下來,這種古蹟的 保存工作始終與現實性發展存在對立關係。

「…因為這樣,這裡就少了幾個攤位,而且當初的規劃不是這樣子,通道在店的

中間,走幾步就會有一攤,現在樓下只剩下 11 攤。當初第一次的時候是這樣子,

後來又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建成圓環攤商 江先生)

(三)存在的交通問題

當初為了要解決交通問題將建成圓環南移,但到頭來交通問題還是存 在,不僅缺乏停車的空間,整個交通動線也相當不良,於是車輛停放在廣 場用地,週邊居民休憩空間也被佔用,生活品質沒有得到提昇。然而,其 外在條件又沒有別人好,不僅沒有捷運、停車場又遠,對消費者而言,去 百貨公司還更方便舒適,因此,圓環美食館當然也就吸引不了人潮。

「…停車是最鄜 的,我們台灣人就是 頭,如果門口可以停我為什麼要捨近

求遠 ?來圓環吃個東西還要停到這麼遠的停車場去,然後再走 500 公尺過來,

才沒有人要來了,還不如選擇其他交通便利的夜市或百貨公司。…(建成里里長 張里長)

三、實施機制面

(一) 再生計畫的認知問題

多數的利害關係人對於圓環再生計畫的認知與瞭解普遍不足,一般民 眾多半沒有聽過圓環再生計畫,就算知道計畫的存在,對於計畫的詳細內

容也不瞭解。對於政府機關主要投入的工作重點為何,甚至哪些資源是由 哪些政府機關投入也不清楚。

「…不太知道什麼商圈發展計畫租!平常就是做生意都來不及了,也不會特別去

注意這些有的沒有的,政府可能有把這個資訊放在網路上 !但是我們年紀大

了,也不太會用電腦那一類的東西,所以也不知道這些的資訊是哪裡來的。…」(建 成圓環攤商 林先生)

此外,無論是政府機關或是商圈成員,對於自己的角色認知薄弱,政 府機關主要是將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啟發、溝通上;商家與民眾則認為自己 對於圓環再生計畫的影響力薄弱。政府機關希望商圈成員可以有自覺,理 解到自己的重要性,但是商圈成員卻會認為政府機關握有資源,對於圓環 再生的影響力較大,雙方都認為對方的地位比自己來得重要,欠缺自我角 色的認知,無法理解自身在圓環再生過程的重要性為何。

(二)成員間的衝突

商家業者對於圓環再生的期待在於營業額的提升,希望藉由圓環再生 的過程帶動經濟,使商圈繁榮,但是一般民眾會追求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因此圓環再生過程中帶來的笏音污染、環境破壞以及公共安全受到威脅等 問題卻是一般民眾所不樂見。

「…那些商家大部分做完生意就回到自己的家裡,那結果就是他們在白天的時候 峲錢,晚上回到自己家裡休息,可是環境的髒亂、停車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要 去承擔的,感覺這樣好像很不公平。…」(建成里居民 陳小 )

(三)計畫的延續

計畫的延續性牽涉到商圈成員的更替問題。首先談到政府部門,在推 動計畫的過程中,很容易因為首長的更替而轉換了政策發展的重心,無論 是地方政府首長或是中央部會首長皆然,一旦首長有所轉換,政策重心因 此轉移,則圓環再生計畫的一些想法就會因此而中斷。再來是商家的流動 率高,因此推動圓環再生時,如果攤商不斷地更換,則有可能影響商圈原 本的發展整體性,並且使得原先已經熟悉商圈操作模式的店家又要不斷重 新適應,會影響到再生計畫的延續性。

「…店家汰換率太高真的就是圓環商圈發展一個很大的弊病,除非像西門町商圈 裡面有一個專任的、常任的,他就負責做串連的窗口。…」(建成里里長 張里長)

(四)缺乏積極主動的態度

政府開始推動圓環再生計畫時,主要希望可以凝聚商圈自主意識以達 到永續經營的目的,但是建成圓環成員大多期待由政府投入資源或是提供 經費為其改善,對於公共事務往往採取較為冷眼旁觀的態度,缺乏積極主 動的意識。商圈成員在面對圓環再生的問題時,所抱持的態度通常都傾向 保守,認為自己缺乏專業能力,需要政府與專業人士的協助,因此態度較 不積極。

「… 說我們可以協助什麼或是幫上什麼忙,我們也不是專業的, 說要做一些

計畫還是建議什麼,我們也是沒那麼清楚可以怎樣做,而且做生意的不是我們,

我們也不知道怎樣可以拉 生意,也不知道要怎樣做可以吸引民眾過來消費,那

些還是要靠政府或是一些專家來做比較好,畢竟他們比較專業也比較有經驗。…」

(建成里居民 陳小 )

「…我想可能是他們很習慣政府去為他們做一些事情,沒有想到自己要站起來,

所以 現在跟他講不行的話,他不會想到要自動自發,而且很缺乏使用者付費的

觀念。…」(台北市議會 李議員)

綜合前述,形成建成圓環再生面臨的問題可彙整成下圖 6-5,這些原因 可延伸出三方面的問題:第一,舊市區的更新計劃,常受限於法令、產權 等問題,加上人們往往透過議員或立委等政治力量來介入計畫,在老舊市 區落實更新上實有難度;第二,國內的規劃設計者在都市更新手法上,設 計未能創新,且不夠客觀地對在地文化特質做考量,缺乏與其他行動者之 間的溝通,僅以硬體的改建試圖來提高地方生活水準;最後,從建成圓環 再生案的經驗也可以看到目前都市更新在實施過程中的困境與瓶頸,政府 與居民之間的認知不夠明確,對於計畫參與也不夠積極主動,甚至存有許 多衝突現象。

建成圓環再生失敗的因素眾多,諸如:規劃定位不明確缺乏整體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第四節 小結小結小結小結

圓環改建通常與古蹟或歷史建築息息相關,一方面期待將歷史記憶保 存,一方面要將舊式的市場消費空間改良。在新舊交界之間會有一些矛盾 與問題出現,有些建築師會以現代建築的材料及意象來表現,企圖將個人 風格帶入改建後的圓環空間,在造型上更是以大峄的形式或色彩讓民眾

圓環改建通常與古蹟或歷史建築息息相關,一方面期待將歷史記憶保 存,一方面要將舊式的市場消費空間改良。在新舊交界之間會有一些矛盾 與問題出現,有些建築師會以現代建築的材料及意象來表現,企圖將個人 風格帶入改建後的圓環空間,在造型上更是以大峄的形式或色彩讓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