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解說 ; 方程式代數概念單元乃使用紙筆測驗以及方程式幾何部分採分組兩兩 相互檢視為檢核過程,從中教師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吸收情形以及接續課程內 容及步調之彈性調整。

(四)「從具體物操作及軟體輔助,回歸於紙筆繪製」,有助於迷思概念釐清 本研究的教案是針對讓學生對於方程式之代數概念圖形化與具體化,藉

以具體物棋盤與棋子讓學生實際擺放,搭配相關電子產品操作 GGB 軟體作為 輔助,由教師帶領學生實際操作,再讓學生自發性的彼此相互對照討論及透 過動態幾何軟體作為作答驗算,最後回歸紙筆繪圖,有了先前具體概念建構,

紙筆求解描點到繪圖的作答流程較不易感到無助和害怕,不僅使學生很快融 入教學情境中,也使其更確定此單元之目標以及強化方程式具體圖形化之學 習,整個教學過程是很流暢且氣氛良好的,在每次教學後的形成性評量中,

可觀察出學生的作答速度提升,且對於自我作答是充滿自信的。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的結果與討論,以下將區分成對課程設計、教學以及未來研究三方面提 出建議:

一、課程設計的部分

本研究是利用紙筆測驗,找出在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單元時有迷思概念的學 生,根據其迷思概念進行自編教材,設計補救教學活動。教學內容連貫性的分配 上,因只根據研究對象有相當的迷思概念來設計,故內容較不全面,由於二元一 次方程式圖形單元之題型較偏複合式,故建議未來課程編排和設計上能更加嚴謹 些,才能真正達到補救教學之精神。

二、教學的部分

(一)補救教學的活動採多樣化進行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篩選為接受補救教學的學生皆屬於學習程度較低落,主要原因是跟不上

大部分同學的學習步調以及吸收速度,故較需要教師花費較多的時間個別指 導,以及放慢步調較單一式的引導學生學習,如果教學者在教材的編撰上,

能夠針對每個學生的迷思概念和盲點來引入,由淺入深的推動學生的學習動 機,讓課堂的方式多了一些色彩,相信學生就不會害怕學習數學,也會願意 去面對數學問題且試著解決思考。

(二)善用不同的具體物操作來幫助學生建立概念

因研究對象皆為學習吸收情形較為低落的學生,因此教學者需要倚靠一

些具體物的輔助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刺激學生從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此研究教學活動設計的實物操作主要以黑白棋子擺放於棋盤上讓學生競賽式 釐清點座標概念為主,若能再透過生活中其他具體物來引起學生動機或影響 學生的圖形具體化,教學活動成效達成或許能更快速。

(三)提供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

需要被補救的學生皆對學習數學這件事有相當的挫敗感,並因為沒自信 心且易有逃避心裡的學生,若教學者能多給予學生獲得成功的機會,學生自 然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勇於嘗試錯誤需建立在學生先對學習有自信,若有了 足夠的信心,當遇到問題,自然會自主性去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對未來研究的部分

(一)可擴大研究的對象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研究對象為六位對於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單元中具

有迷思概念的學生進行補救教學,在未來的研究上可以擴大研究的對象如一 個班級、一個年級或一個縣市等。

(二)可擴大研究的內容

本研究是利用紙筆測驗,篩選出在二元一次方程式圖形單元中有迷思概

念的學生,根據其迷思概念之設計課程進行補救教學。在未來的研究上欲可 擴大研究的內容如函數圖形、正比反比等。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王淑俐(2015)。「補救教學」的功與過-國中數學科教師的心聲。台灣教育,694 期,22-25。

毛連塭、陳麗華(1987)。精熟學習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竣淵、姚如芬(2009)。一位國三學生「等差數列」單元之補救教學研究。教師 之友,50(5),79-88。

何慧群、永井正武(2015)。活化教學,活潑教學?合作學習?教育標準化!臺灣 教育評論月刊,4(10),頁 59-70 。

何琦瑜、賓靜蓀、張瀞文(2012 年 4 月)。十二年國教新挑戰:搶救「無動力世代」。 親子天下雜誌,33 期。取自親子天下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31634-%E3%80%90%E5%8F%B0%E7

%81%A3%E7%8F%BE%E5%A0%B4%E3%80%91

李榮通(2006)。合作學習法的認識與實施。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8。

林宗翰、姚如芬(2011)。情境融入國一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文字題補救教學 之研究一下-下一站˙北港。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28 期,21-39。

林佩璇(1991)。合作學習的實施(上)。研習資訊,8(5),29-34。

林建任(2002)。讓電腦與粉筆齊飛-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之模式與策略。師說,

167,20-26。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88,3-9。

洪榮忠 (2008)。激發式動態教學設計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的圖形為例。國 立交通大學理學院網路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孫允梅(2015)。差異化教學應用於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 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81。

展鵬(2006)。資訊教育綜合教材。台北:文魁資訊。

徐新逸、林燕珍(2003)。資訊融入各領域教學之知識庫建構與分享機制-「學習加 油站」。資訊與教育,95,80-96。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徐新逸、吳佩謹(2002)。資訊融入教學的現代意義與具體作為。教學科技與媒體,

59,63-7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3)。分組合作學習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國民 及學前教育署。

郭英彥(2006)。國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實施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中原大學教 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英娥、林福來(2004)。行動研究促進初任數學教師的教學成長。科學教育學刊,

12(1),83-105。

陳嘉陽(2014)。教育概論(第六版)。陳嘉陽教甄策略研究中心,341-375。

陳彥廷、柳賢(2009)。中學生對代數式中文字符號之語意理解研究:不同管道的 探討。科學教育學刊,17(1),1-25。

陳秀湘(2011)。資訊科技融入國一學生數學補救教學之研究-以二元一次方程式圖 形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5-12。

黃政傑(1992)。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合作學習教學法實驗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政傑、林佩璇(2006)。合作學習:發展與實踐。台北:五南。

黃凱旻、金鈐(2003)。一個輔導數學實習教師教學概念轉變的行動研究。師大學 報,48(1),23-46。

張民杰(2006)。把樂趣找回來─第三次數學課輔的行動研究。花蓮教育大學學報,

22,135-158。

張家偉(2012)。精熟目標導向教學策略對國中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國 立雲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172。

張添洲(2000)。教材教法-發展與革新。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7-212。

楊承修(2012)。「二元一次聯立方程式」補救教學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 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理學碩士論文,7-17。

爾聰、林勇吉、林晶珮、段曉林(2009)。實施數學探究教學所遭遇的問題與解決 之道:一位七年級數學教師之行動研究。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19,35-58。

潘靜慧(2012)。數學建模教學在國中二年級的行動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 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1-153。

© 2 0 1 3 D r . T u n g C h u n g T s a i

貳、外文部分

Bloom, B. S. (1984).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Published by Allyn and Bacon, Boston, MA. Copyright (c) 1984 by Pearson Education.

Block, J. H. (1971). Mastery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

Dias, L. B. (1999). Integrating technology-some things you should know. Learning &

Leading with Technology, 27(3), 10-21.


Hohenwarter, J., Hohenwarter, M. and Lavicza, Z. (2008) Introducing Dynamic Mathematics Software to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Case of GeoGebra.

Journal of Computer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Teaching, 28(2), 135-146.

Slavin, R. E.(1995a). Class siz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s small better?Contemporary Education, 62(1), 6-12.

Yang, D. C., & Tsai, Y. F. (2010). Promoting sixth graders’ number sense and learning attitude via technology-based environ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13(4), 112-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