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對地方教育行政機關建議

(一)規劃校長專業領導儲訓課程,充實校長正向領導知能

本研究結果發現,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效有中度正相關,表 示正向領導與組織績效兩者相輔相成,校長有正向領導做為時,可以提升學校組 織績效。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將校長正向領導內涵融入至校長專業領導的儲 訓課程裡,並鼓勵透過進修、研究、工作坊等機制,以強化校長正向領導的執行 運用能力,讓校長能善用正向領導的作為來提升學校整體的組織績效。

(二)建立教育領導交流互動平台,傳承校長正向領導成功典範

本研究結果發現,校長正向領導對學校組織績效有中度正相關,且具有預測 力。而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效會有所差異,以 6 班(含)以下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程度相對較高,以 25 班以上學校規模之教師知覺 程度相對較低。顯示小型學校因學校規模小,校長與教師之間有較多的溝通與互 動的機會,越多的溝通與互動越有利於落實校長推動正向領導與提升學校組織績 效。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可建立教育領導交流互動平台,以促進不同地區及 學校規模之校長間正向領導以及學校組織績效的相關資訊交流與溝通,以人影響 人的方式彼此分享正向領導經驗,可透過校長會議或校長交流論談等方式,或發 展校長專業成長的模式,進一步加強正向領導的交流與合作,以促使校長正向領 導成功典範的傳承。

二、對國民小學建議

(一)以性別平等之原則,安排教學與行政工作

本研究結果顯示,男性教師知覺「行政效率」程度高於女性教師,男性教師 兼任主任、組長的人數多於女性教師。然而,在國民小學教師中女性教師所占的 比例多於男性教師,為學校教師中的相對多數,對學校組織績效有一定程度的影 響,且女性教師大部份擔任及任教師居多,較少接觸行政工作。因此,建議學校 安排在安排各種教學與行政時,以性別平等為原則,多鼓勵女性教師擔任行政工 作,參與學校事務,使女性教師對學校相關事務能有更深入的瞭解,進而提升學 校組織績效。

(二)主任扮演溝通橋樑的角色,提升對校長正向領導的知覺

本研究結果顯示,教師兼主任在校長正向領導的整體及各層面知覺性最高。

因此,建議兼任主任之教師,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場合,均應扮演好溝通橋樑的角 色,藉以推展校長正向領導的理念與作為,提升教師對校長正向領導的理解,進 而促進學校正面發展。

三、對國民小學校長建議

(一)善用正向領導相關作為,謀求學校組織績效的提升

本研究結果顯示,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屬於中上程度,此 結果顯示,南投縣校長正向領導尚有向上提升的空間。因此,建議校長能關注正 向領導議題,研討正向領導的理論與內涵以及教育現場的實務運用,並善用個人 的正向特質及領導作為,給予教師支持性回饋,與成員建立良好關係、進行正向 溝通以培育成員感恩與憐憫心,進而凝聚強烈的組織向心力,引發成員視組織目 標為己任,主動建立專業發展社群,積極為組織發展而努力,使組織邁向優質,

達到卓越。

(二)適時協助工作表現不佳教師,提升學校正向氛圍

從本研究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培育組織正向氛圍現況分析得知,問卷題項

「校長對犯錯的教師能夠提供支持協助與專業成長的機會」以及「校長能激發教 師的正向情緒,營造良好的學校氣氛」得分最低。因此,建議校長能適時的對同 仁表達關懷與支持,體諒教師在工作上所遭遇的困難,對工作表現不佳的教師,

能以正向的情緒面對,並深入的瞭解、探究其原因,透過同儕團體或教師專業社 群的力量,給予適當的支持與協助,以達到培育組織正向氛圍之效。

(三)提供教師適當的支援,強化正向關係的建立

從本研究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建立成員正向關係現況分析得知,問卷題項

「校長能提供教師情緒管理、學習成長或教學資源上的支持」得分最低,「校長 對於教師所提出的意見,能夠積極的回饋並給予適當的支援。」得分相對較低。

因此,為建立學校正向關係,建議校長可採走動管理或提供空間與時間進行教師 專業對話,在互動中發現教師的需求與困境,透過積極的回應表達支持並提供所 需的資源,以強化正向關係的建立。

(四)善用肯定式探詢,促進彼此正向溝通

從本研究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促進彼此正向溝通現況分析得知,問卷題項

「校長能傾聽教師的意見反應,並善用支持性的語言給予正向回饋」以及「校長 遇事能以正向思維解讀教師的行為」得分最低,因此建議校長可善用肯定式探詢 的精神,用正向、欣賞的角度挖掘組織成員的優勢與潛能,以改傳統領導注重提 供答案、建議或發號施令的方式。除了能有效幫助教師發揮個人的潛能,實現從 事教育工作的意義與價值,促進彼此的正向溝通。

(五)明確學校發展方向,尋求正向共同願景

從本研究的結論可知,校長正向領導在尋求正向共同願景的層面中對學校組 織績效最具有預測力,且從本研究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尋求正向共同願景現況 分析得知,問卷題項「校長能與教師共同建構出符合學校特性的教育願景」得分 最低。因此建議校長善用各項會議或專業對話時間,透過正式與非正式的溝通管 道,表達校長的教育理念,並請教師同仁提供建議與想法,讓教師有參與表達的 機會,進而從合作共事中找到意義與價值,從對話當中找到發展的共同願景。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對研究範圍與對象方面

本研究因人力、物力與時間的限制,研究範圍進以南投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 為研究對象,所得結果無法推論至研究地區以外之學校。對於未來研究,建議將 研究範圍擴大至中部地區、全國地區等,將使研究結果推論性更具代表性。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以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主,對於未來研究,建議將研究 對象的範圍加深加廣,可以向下延伸至學前教育層級的教師,或向上延伸至國中、

高中等其他層級的教師,或橫向擴展至私立學校教師。

(二)對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量化所得資料以研究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 效兩個變項關係,所得的結果僅止於研究對象之填答資訊,受試者在填寫問卷時 可能會因為主觀判斷、自我防衛、或隱瞞真實想法、甚至隨意填答等因素,造成 資料失真,進而影響研究結果。建議研究方法可兼採個案研究、現場觀察、實地 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以強化量化研究之不足。

參考文獻

取自 http://ahacreativity.blogspot.tw/2011_09_01_archive.html

司徒達賢(1999)。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

吳秀珍(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自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Yc.Jd8/search?mode=basic 李隆盛、張良德、賴志樫、林坤誼(2006)。發展綜合高中績效指標之研究。教育政

策論壇,9(1),23-29。

李曄(2013)。基於組織績效視角的高校大學生志願服務評價。山東農業大學學報,

學學報,2,53-62。 電子報。取自 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1401。

張明輝(1991)。巴納德組織理論與教育行政。臺北:五南。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Yc.Jd8/search?mode=basic

自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34792

梁文禮(2010)。南投縣國民小學學校創新經營與組織績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劉仲成(2010)。學校組織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中等教育,61(3),126-141。 雜誌。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32186

謝傳崇(譯)(2009)。變革時代卓越的校長領導:國際觀點。臺北:心理。

Kim Cameron(2011)。正向領導(謝傳崇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 2008)。

Seligman,M.E.P.(2003)。真實的快樂(洪蘭譯)。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 2002)

二、英文部分

Adams, Jr. J. E., & Kirst, M. W. (1999).‘New demands and concepts for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Striving for results in an era of excellence’. In J. Murphy & K. S.

Louis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2nd ed.)(pp.

463-489). San Francisco,CA: Jossey-Bass.

Aspinwall, L. G.(2001) Dealing with adversity: Self-regulation, coping adaptation, and health. In A. Tesser & N. Schwarz (Eds), Blackwell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intraindividual processes (pp. 591-641). 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ers.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0)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Manual

for multifactor leadership questionnaire.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Berman, D. & Davis-Berman, J.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and Outdoor Education.

Journal of Experiential Education,28(1),17-24.

Bernstein, S. D. (2003).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Meet the movement:An interview with Kim Cameron,Jane Dutton, and Robert Quinn.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quiry,12(3),266-271.

Cameron, K., & Caza, A.(2002). Organizational and virtues and the role of forgivenes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9(1),33-48.

Cameron, K. S.(2008). Positive leadership: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San Francisco,CA:Berrett-Kohler

Cameron,K. & Spreitzer, G. (2011).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New York, 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perrider, D. L., & Whitney, D.(2005). Appreciative inquiry:A positive revolution in

change.San Francisco,CA:Berrett-Koehler

Edmonds, R. R. (1979). Effective school fort he urban po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37,15-27.

Frankl, V. E. (1969). Self-transcendence as a human phenomenon. In A. J. Sutich & M.

A. Vich(ED.),Readings in Humanistic Psychology. NY:The Free Press.

Fredrickson, B. L.(2001).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56(3),218-226.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77).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ehavior: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3rd ed.).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Hoy, W. K., & Miskel, C. G.(2005).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7th ed).New York,NY:McGraw-Hill.

John P. K. (1990). Force For Change:How Leadership Differs form Management.New York:The Three Press.

Livingston, J. S.(2003).Pygmalion in Management,Harvard Business

Review,81(1),97-106.

Lloyd, C. B.,Tawila,S. E.,Clark,W. H., & Mensch(2003). The impact of educational quality on school exit in Egypt.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47(4),444-467.

Luthans, F.,Luthans, K.W.,Hodgetts, R.M.,& Luthans, B.C.(2001). 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 (PAL)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The Journalof Leadership

Studies,8(2),1-20.

between positive leadership behaviors and followers'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Abstract retrieeved form ProQuest Dissertation and theses database.(AAT

3378872)

Nolen-Hoeksema, S., & Davis, C. G. (2002).Positive responses to loss: Perceiving benefits and growth. In C. R. Snyder & S. Lopez,(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pp.598-607).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uston, J., Fidler, B.& Earley, P.(1998)The educational accountability of schools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Reynold J. S.Macpherson (Ed.), The politics of

accountability(pp. 107-119). 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

Peale, N. V. (1980). The positive power of Jesus Christ. Illinois, Wheaton: Tyndale House.

Peterson, C.(2000). 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55,44-55.

Ryan, R. M. & Deci, E. L. (2001). To be happy or to be self-fulfilledl: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hedonic and eduaimonic well-being. In S. Fiske(Ed.),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2,141-166.

Sallis, E.(1994). From systems to leadership: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movement in future education.In G.D.Doherty(Ed.), developing quality systems in

education(pp.226-241).London,UK:Routledge.

Scheerens, J. (1990).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 indicators of school function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ness,1(1),61-68.

Seligman, M. E. P.(2000). Positive psychology,positive prevention,and positive

therapy.In C. R. Snyder & S. J. Lopez(Eds.), Handbook of positiven psychology (p 3-12).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lfendale, S. & Bastiani, J.(2000). The contribution of parents to school

effectiveness.London,UK:David Fulton.

Whitney, D. & Schau, C. (1998). Appreciative inquiry:An innovative process for organization change.Employment Relations Today,25(1),11-21.

Yukl, G.(2009).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7th ed.).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附錄

附錄一 專家學者審查內容效度之指導教授推薦函

道鑑:

敬維公私迪吉,諸事順遂,為祝為頌。

指導之研究生李仁傑,目前正進行「南投縣國民

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 ,渠已 編成問卷初稿,素仰 台端學養豐富,樂於提攜後進,

特奉寄問卷初稿乙份,懇請撥空就問卷內容逐題指正,

惠賜卓見,俾利問卷修正暨建立良好專家內容效度,並 敬請於一週內將問卷擲回(回郵信封如附)。

勞神費時之處,尚請見諒,不勝感激。耑此 敬頌

教安

教育部學生事務與特殊教育司司長

劉仲成 敬上

中華民國一○四年三月 日

附錄二 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效問卷

【專家審閱內容效度問卷】

研究目的

一、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之現況。

二、探討國民小學學校組織績效之現況。

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正向領導知覺上的差異情形。

四、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國民小學教師對學校組織績效知覺上的差異情形。

五、探討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效之關係。

六、分析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對學校組織績效之預測力。

敬愛的教育先進您好: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撥空協助評析本問卷,提供學生寶貴的意見。在劉仲成教授 的指導之下,本問卷主要目的在探討南投縣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組織績 效的關係,為瞭解本問卷的適切性並建立研究工具的內容效度,懇請惠賜卓見。

本問卷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師「基本資料」;第二部分是「國民小學校長 正向領導知覺量表」,第三部分是「國民小學學校組織績效知覺量表」。謹將本研

本問卷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師「基本資料」;第二部分是「國民小學校長 正向領導知覺量表」,第三部分是「國民小學學校組織績效知覺量表」。謹將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