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 問卷的抽樣與設計建議

在各「地區」對於兩館之探討時,皆無顯著差異;且研究的「近兩年內博物館參觀 次數」、「第一次參觀年紀」等的統計分析中 Cohen’s d 或統計考驗力皆不慎理想,其可

能造成的原因是樣本數太樣本分布不一,導致無法於統計上顯現出顯著差異,故建議後 續的研究可增加樣本數以利增加效果量。

而於探討各種背景變項時發現,「母親學歷」對於學生對兩館的地方依附與忠誠度 都有顯著影響,但在父親學歷上卻沒有顯著差異,建議於後續研究可在問卷調查的陪同 人員中,再細分成:僅父親陪同、僅母親陪同等選項,或是家庭狀況的選項如:單親家 庭、父母同住等項目,如此應更能深入了解影響地方依附的因素與母親學歷及陪同人員 之間的關係。

在「科目偏向」所分的類科太多,如樣本數不夠大時,勾選狀況容易分布不均,可 參考領域(人文社會、數理科技、藝術藝文、體育活動)的分類即可;或可增加詢問學生 對於該領域的「喜歡程度」,例如:數理科技,您對於此科喜歡的程度為?非常喜歡、

喜歡、普通、不喜歡、非常不喜歡。

而在「第一次參觀博物館年紀」的部分,在現場的填答時有出現學生反應忘記確切 參觀年紀的狀況,而在研究結果分析中其解釋力亦有不佳的情形,故此題目於後續的問 卷調查中,可斟酌是否需要或更改詢問方式。

且於反向題的部分,在因素分析結果不甚理想,而經由項目分析後亦發現刪除反向 題後整體量之信度有提升的狀況,可能是因為學生填答時不容易注意到,會造成量表無 法反映出真實的情況,建議可增強反向題的標示,以利提升填答問卷的效度。

二、 後續研究建議

而後研究可研究其他族群之參觀民眾,例如:高中生、大學生等。如此可更為周全 的了解各族群對於兩館的地方依附與忠誠度狀況,可藉此更加深入的了解各年齡層之需 求;以及可全面性的比較各族群之間的異同。

而在美術館的分析數據之 Cohen’s d 或統計考驗力,易有不佳的狀況,以及於因素 分析的結果當中,其萃取的因素特徵值不慎理想,故建議可選擇有參觀經驗之民眾作為 研究對象,應能較為真實的反應出各量表所欲反應的特質。

在研究結果的探討中了解到國中生對於該領域的自覺知識程度越高,對於相應的博 物館之地方依附與忠誠度就越高,在後續研究當中可進一步探究,是因為對博物館依附 性與忠誠度高,所以對該領域知識感到有自信;亦或是本身對於該領域知識就很有自信,

所以對博物館的依附性與忠誠度較高;即可探討「國中生之自覺知識程度」與「博物館 地方依附與忠誠度」之因果關係,如此可了解對於博物館地方依附與忠誠度高的國中學 生,是否會幫助學生對於該領域知識程度提升。

而在地方依附的概念中涵蓋了人與人以及人與地方經驗交流的意涵,故如欲了解某 博物館的經營狀況,可與服務滿意度、環境滿意度等向度一起探討,應能更全面的掌握 與了解可改進的環節。

參考文獻

于瑞珍(1997)。現代科學博物館的本質。科技博物,1(2),4-15。

王文誠、鍾溫清(1995)。從遊客忠誠度探討五峰旗風景特定區旅遊市場定位策略與管理。

戶外遊憩研究,8(2),65-85。

王美慧、陳瑞龍、蘇元含(2006)。運用結構方程模式探討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與顧客 忠誠度之影響-以中油加油站為例。顧客滿意學刊,2(2),47-86。

王嵩山(2005)。掀開臺灣博物館研究的新頁。博物館學季刊,19(4),101-109。

江昱仁、林君儒、郭心怜(2009)。居民生活型態與地方依附之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區河 堤公園為例。休閒事業研究,7(4),135-156。

吳淑華(1999)。人與環境之溝通者─博物館標識計畫探析。科技博物,3(3),81-94。

吳淑華(2002)。從參觀行為模式解構博物館展示傳達、溝通本質之初探-以動態、靜態 之形態為例。科技博物,6(5),47-56。

吳淑華(2006)。論博物館展示空間構成要素之面面觀。科技博物,10(3),65-85。

巫博瀚、賴英娟(2007)。人類動力的基礎─自我效能兼論自我效能對學習者自我調整學 習行為與成就表現之影響。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24(3),49-56。

李九全、王立(2008)。基於地方依附感原理的景區旅遊競爭力探析。人文地理,23(4),

79-111。

李孟訓、周建男、林俞君(2006)。休閒農場之服務品質、關係品質與顧客忠誠度之關聯 性研究。農業經濟半年刊,80,125-168。

李城忠、林孟潔(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個人教練之專業知能、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 度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2),55-64。

李建興(2010 年 10 月 27 日)。社教機構組織文化的經營與創新【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 基金會】。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2/8304

李曄淳、楊翰宗(2012)。科教活動之顧客認知價值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科技博物,16(1),

111-144。

李靜芳(2005)。跨越傳統認知的界面-從博物館的整體性探究其教育的新面向。藝術教 育研究,10,53-85。

沈進成、廖若岑、周君妍(2005)。遊客體驗、旅遊意象、滿意度與忠誠度影響關係之研 究-以華山咖啡爲例。戶外遊憩研究,18(3),59-79。

周鈺和(2011)。在運動觀光概念下探討觀光網站對深度休閒者人格特質與網站忠誠度之 影響。戶外遊憩研究,24(4),89-116。

林永森、黃文雄、陳寬裕(2011)。自行車參與者活動涉入、場所依附與目的地忠誠度關 係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1(2),139-163。

林宗賢(2008)。檢視場所依戀在遊客溫泉旅遊渡假區忠誠度的角色–以谷關為例。戶外 遊憩研究,21(3),1-22。

林建煌(2011)。行銷管理。臺北市:華泰文化。

林若慧、陳永賓(2004)。博物館服務品質對觀眾忠誠度之影響研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 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8(1),81-92。

林崇熙(2008)。揭露的緊張:博物館科學展示的想像與神話化。科技、醫療與社會,7,

23-64。

林隆儀、簡任群(2004)。服務品質、關係品質、關係價值與顧客忠誠度的關係之整合分 析-以行動電信產業之消費者為例。真理財經學報,11,73-112。

林嘉男、許毅璿(2007)。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釐清「地方感」、「地方依附」與「社區 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環境教育研究,5(1),41-71。

邱莉婷、邱榆婕(2011)。博物館對可提供高齡者社會支持之價值與功能。科技博物,15(4),

141-163。

邱莉婷、邱榆婕(2012)。博物館融入代間學習之因應方式。科技博物,16(1),95-109。

洪立三、許嘉恩(2012)。雙面向社區依附概念的確立:一個模式比較的研究。都市與計 劃,39(3),327-347。

洪詠善(2010)。教學的美感經驗如何可能?中等教育,61(4),130-141。

浦青青(2005)。博物館睦鄰方案滿意度與地方依附感之關係研究─以國立科學工藝博物 館為例。科技博物,9(2),43-68。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科博館)(2013 年 5 月 7 日)。館史。取自:

http://www.nmns.edu.tw/ch/intro/

國立臺灣美術館(美術館)(2010 年 2 月 4 日)。本館簡介。取自:

http://www.ntmofa.gov.tw/chinese/CP.aspx?s=18&n=10092

張美珍(2000)。從認知心理學派觀點探析博物館內的學習。科技博物,4(4),30-47。

張美珍(2001)。談科學博物館教育政策的擬定。科技博物。5(2),33-45。

張美珍(2003)。從探索學習的觀點探究博物館參觀活動單的運用。科技博物。7(2),63-79。

張家銘、李俏儒(2009)。山溪釣客之深度休閒特質、流暢體驗與地方依附感對釋獲行爲 之預測研究。台灣水域運動學報,1,13-24。

張家銘、柯佩儒(2008)。台東地區溫泉旅館顧客的服務品質滿意度認知與忠誠度之研究。

運動知識學報,5,208-219。

張崇山(2000)。學習型組織對博物館之啓示與應用。科技博物,4(5),50-58。

張凱智、宋秉明(2010)。民眾參與、地方依附對觀光發展態度關係之研究-以三個不同 觀光發展形態社區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6(2),89-115。

教育部(2003)。科學教育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5)。藝術教育政策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取自:

http://140.111.34.54/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曹勝雄、孫君儀(2009)。建構地方依附因果關係模式。地理學報,55,43-63。

莊修田、陳文麗(2003)。空間印象、生活型態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以星巴克為例。設 計學研究,6(1),81-99。

許瑛玿、洪榮昭(2003)。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的新詮釋。科學教育月刊,260,2-9。

許毅璿、黃昱翔、隗振瑜、向麗容(2009)。靜態展示設計對國小學童學習經驗之探討:

以國立台灣博物館“生命密碼:拯救生物多樣性”展覽為例。科技博物,13(1),

5-33。

郭丁熒(1990)。由教育意義與本質談博物館功能之發揮。博物館學季刊,4(3),53-56。

陳其澎(2011)。論展示在博覽會與博物館的角色。建築學報,76(S),47-71。

陳玫岑、張美珍(2009)。博物館展示手法與情境設計對觀眾參觀與記憶留存影響之研究。

科技博物,13(2),45-64。

陳勁甫、林怡安(2003)。博物館遊客滿意度與服務品質之研究: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為例。博物館學季刊,17(3),113-131。

陳順興、吳逸萍(2012)。全面品質管理對行銷管理、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影響之研 究─以國內證券業為例。品質學報,9(5),491-522。

陳新豐、林曉雯、陳宜君、董冠志、郭盈傑、郭淑婷(2007)。影響科學學習成就因素之 國際比較研究─以 TIMSS 1995、1999、2003 資料庫縱貫面比較為例。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5-2511-S-153-014),未出版。

陳寬裕、李仕琴、林士豐、林瓊芬(2012)。遊憩涉入、地方依附與社會情境之關係:以 登山健行者為例。休閒觀光與運動健康學報,3(1),110-125。

陳寬裕、林士豐(2012)。博物館解說服務滿意度對紀念品購買意願的影響:衝動性特質 的干擾效果。科技博物,16(1),71-94。

掌慶琳、李明儒、李嘉諭(2009)。地方依附與觀光發展態度之關係探討-以澎湖西嶼爲 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4),149-177。

曾詩馨、李明聰(2010)。古蹟旅遊之地方依附、休閒涉入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台南市 安平古堡遊客為例。稻江學報,4(2),1-13。

琳達‧凱莉(2010)。觀眾與學習者:博物館成人觀眾的學習認同。科技博物,14(3),5-20。

馮正民、鄭光遠(2006)。探討航空公司員工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係之研究:由服務行 為之觀點探討。運輸計劃季刊,35(2),191-231。

黃雅雯(2010)。美術館應用情境參與式展示設計對兒童學習經驗與成效之研究。科技博 物,14(3),21-54。

鄒鴻泰、陳家祥(2007)。參與虛擬社群因素對忠誠度影響之探討──以網絡書店為例。

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0(4),1-24。

靳知勤(1999)。以博物館情境爲例探討國小自然科教師運用社會教育資源充實教學之個 案研究。科學教育學刊,7(2),111-133。

靳知勤(2000)。教師參與科學博物館短期環境教育專題研習的影響—三位國小自然科個 案教師的比較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3),287-316。

臺中市政府教育局(2013 年 4 月 29 日)。各級學校資料【學校專區】。取自 http://www.tc.edu.tw/school/list

劉宗穎、蘇維杉(2009)。生態旅遊遊客環境態度、旅遊動機、遊憩體驗與地方依附之關 係研究-以塔塔加遊憩區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6(2),53-72。

潘桂成(譯)(1998)。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原作者:TuanYi-Fu)。臺北市:國立編譯 館。(原著出版年:1977)

潘淑蘭、吳忠宏、周儒(2008)。解說志工活動涉入、地方依附與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爲例。戶外遊憩研究,21(3),23-47。

蔡怡君(2012)。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之轉化學習歷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三位榮譽教

蔡怡君(2012)。教師利用科學博物館之轉化學習歷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三位榮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