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發現與結論,研究者針對國小資優巡迴班四年級研究方法與訓練的 設計與教學提出以下幾項建議,以作為自己及初任資優教師,在實施研究方法訓 練課程與教學研究時的參考。

一、給初任資優巡迴教師的建議

(一)以行動研究規畫資優生研究方法訓練課程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利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資優生研究方法的訓練課程規 畫與實施,藉由執行研究方法與獨立研究教學的教育理論,及教學實務經驗的行 動研究後,教學者修改了不適合參與對象的教學內容,也發現研究方法訓練的教 學對於資優學生的重要性,更體會到資優教師對學生的教導,應該更重視學習能 力培養的引導。此外,由於行動研究,研究者從上課紀實的錄影音內容及學生的 學習回饋中,不斷的進行自我與課程的修正與省思,並開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對學生的影響,期許自己能成為資優生研究方法學習歷程中最適任的教師,也在 其中得到成長。因此,研究者建議在職的資優巡迴班教師能將研究方法的訓練安 排在巡迴課程的教學中,設計適合自己巡迴輔導的資優生使用的研究方法訓練課 程,並依循行動研究的檢證方式,由課程設計、教學行動方案、檢討省思、問題 解決、教學修正,再進行課程設計等動態循環的歷程,使學生能在研究方法的課 程中真正受益,也能促進教師從省思中得到專業成長。

(二)結合教學伙伴或專業團隊讓課程設計更完善

從事資優教育的教師應該以專業團隊的方式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因為在教 材必須完全自編、重視學生個別差異的資優教育非常重要,原因在於教師和學生

112

一樣有著不同的背景與價值觀,能夠以不同的角度及專業來思索課程的設計與教 學的規畫,讓課程更臻完善。然而,在資優巡迴班的教師員額編制下,兩位教師 在排課上,很難有共同的時間做教學研討,且巡迴輔導教師也須協助承辦資優中 心的業務,教師必要在教學與行政之間做平衡。即使如此,研究者仍肯定資優課 程設計及教學方面的問題需要共同討論,在不斷的腦力激盪並集思廣益下,較能 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方法與建議,一定比一個人單打獨鬥成效更佳,因而,適時 的尋求教學夥伴與專業團隊的討論是必要的。

(三)尋求班級導師協助,了解學生學習特質

不同的成長背景造就每個孩子殊異的特質,在資優巡迴輔導的教學過程中更 有深刻的體認,在進行研究方法的訓練課程時,如能先對學生特質及父母對子女 參與資優課程的期待有所瞭解,課程及教學設計將能更符合學生的需求。因此在 剛接觸參與對象時,除了參酌文獻資料瞭解資優學生的特質外,透過實地觀察往 往是最準確的,而和學生及家長建立良好的師生及親師關係是深入瞭解學生的不 二法門。巡迴輔導的安置型態,使資優教師在學生所在學校的停留時間,大多僅 能有授課時的一周兩小時,即便從許多班級經營的理論中深知,良好的師生與親 師關係,可以使教師利用多種管道快速瞭解學生,例如:上課時多留意學生的經 驗分享、下課時找機會和學生聊天、留意學生的作業、學習單內容等等,透過親 師聯絡簿、電話或當面約談的方式和家長接觸等,這些都是可行的辦法。然而,

資優巡迴教師的服務型態,往往需要如學生所在學校的班級導師、科任老師等的 觀察,因此,可以建議資優巡迴教師每週請學生不只將聯絡簿交由家長簽名,也 能同時請班級導師簽名,讓班級導師共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並在必要時與巡迴資優 教師共同討論學生的表現。

113

(四)建立屬於資優巡迴班的課程

實地研究學校的資優巡迴班設立不久,且在教師的流動中,教學檔案等在管 理與保存部分,恐影響學生的學習經驗,因此,在參與了資優資源班的正式課程 與資優方案後,教學者了解檔案留存的重要性,因而,不論是教師教學內容或是 學生學習單,若能有效管理與儲存,對於往後資優巡迴班的經營是有幫助的。在 建立系統性的主題課程時,若能因應學生能力與其學校的特色做調整,也是巡迴 輔導最大的特色,在資優教育及少子化浪潮中,未嘗不是一項因應趨勢的創新經 營。

二、給研究者的建議

(一)邀請資深的資優老師擔任研究參與者

透過批判諍友進行教學觀察與討論,可以讓研究者得到更客觀的資料,也能 使教學者獲得省思與成長。在本研究中,教學者也邀請批判諍友參與研究,但因 實地研究學校在資優巡迴班的教師人員配置上,僅有一位剛到職的教學夥伴,且 資優巡迴班成班不久,並未有一套屬於資優巡迴班課程,因此,夥伴對本課程並 沒有教過,而且教學者的上課時間與夥伴的巡迴時間重疊,僅能利用課後觀看錄 影帶又與實際情境有所落差。雖然對教學的省思與看法是個人的事,第三者有時 不見得能提供適當的觀點,不過,在研究進行中,我還是發現有些地方如果有人 可以互相討論應該會更好,所以如能邀請有教學研究方法的訓練課程的伙伴教師 擔任研究參與者,不但能讓研究有更全面的看法,也能傳承與學習他們的寶貴經 驗,是教師在進行研究時值得嘗試的作法。

(二)觀察參與對象在團體課的表現

學生在研究方法訓練課程的改變與成長,是本行動研究的主要瞭解目的之一,

114

研究者依教學主題進行參與對象的觀察,獲得了一些省思與發現。建議日後的研 究除了參與對象的個別指導觀察外,也可以邀集普通班同學四、五位共同參與課 堂,再針對參與對象上課時的反應、和老師及同學的互動情形、作業單的表現、

發言的內容、課後的訪談等做紀錄整理,應可獲得較學生對於研究方法課程更深 入的資訊以供參照。

(三)選擇不同階段的資優生進行行動研究

為了能檢視資優生問題解決的能力,獨立研究在資優生的課程中占有舉足輕 重的地位,而研究方法訓練則是在進行獨立研究前的準備課程。研究者在進行本 研究之前所蒐集的文獻資料中,發現針對國、高中資優生進行的獨立研究課程相 關研究不少,但都屬於研究成果的研究,量的研究佔多數,對於獨立研究前的研 究方法的訓練較少著墨,且實施過程學生的成長與改變,及教師從中得到的專業 成長等較屬於質的行動研究卻付諸闕如,因此建議可以選擇不同階段的資優生進 行研究方法的訓練課程之行動研究,以獲致學生從訓練到獨立自主學習過程中不 同的資訊。

三、給自己的建議

(一)面對挑戰可以害怕,不可以放棄

教學是從事教職最基本的工作,而教職的工作內容並不只有教學,也有行政、

親師互動與協辦資優相關活動等,在進入實地研究現場之前,身上帶著些許的理 論閱讀與半年的教學實習,內心充滿著對於未知的懼怕,害怕教得不夠好,害怕 無法回應學生的需求,更害怕來自內心的否定。不過,在真正進入教學現場後,

發現其實一切並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就像是即使學會了開車的技術,若沒有真正 上路使用這些技能,只是光憑想像去揣摩真實情境,仍就是限縮在自己的框架中,

做,就對了,永遠記得踏出第一步。

115

(二)多看、多參考、多練習

在這一次的教學設計研究中,自己感到心力不足的是,會的教學內容不多,

真正應用過的教學策略僅常見的講述法與問答法,甚至,自己在各式研習及進修 的課程中知道有許多的媒材能應用於教學上,但是,因為不熟練這些媒材的融入 方式,而在遷移到另一學科或主題時,便發現其實並不是想像中得容易,遇到這 樣的困難時,很多時候就會開始從記憶裡去翻找過去的經驗,遺憾記憶總是零散 且片段的,好在這次的研究中,有指導教授的殷殷提醒,每次教學結束後,立即 針對剛才的教學做簡單的記錄,此外,也快速地從課堂活動與學生反應中,發現 問題以及省思,這個方式在最後研究記錄給予最直接的幫助,這個習慣對於未來 進入教學現場,能在教學前熟練步驟,教學後提供反思的材料。

(三)站在理論的肩膀上

在撰寫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研究者一度失去了方向,帶著這個情緒也間接影 影了教學者的教學熱情,有一種使不上力的沮喪,感覺走了好久好久的路途,卻 還一直望不見盡頭,好在一路上有指導教授以及口試委員的發現,給予迷途的我,

指引了方向,並且不斷鼓勵及肯定,彷彿具有魔力般,獲得了老師們指示從理論 中尋找實務的依據,有了這關鍵的想法後,似乎為沮喪找到了出口,教學有了著 力的地方,研究也有了理論的支持,這是整段研究歷程中最令我感到振奮的體 悟。

在這趟教學旅程將接近尾聲的時刻,回頭再看自己的轉變,想像未知總是帶 來更多的害怕,很謝謝指導老師以及委員們的引領陪伴,沒有老師們的鼓勵和肯 定,教學過程中,我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教學實力趕不上實際應用的 無力感,然而,感謝自己當時能在老師們的幫助下,學會轉換心境並且透過積極 的閱讀教學書籍,慢慢建立起自信,有許多的日子裡,常常會困惑自己當時考試

116

時的自信去了哪裡?向前看眼前的事情並專注做好它,是克服不安與害怕的良方,

好在現在有許多老師的大方分享教學設計,多嘗試、多揣摩與多請教是我能更快 速熟悉教學生涯的方式,期許自己未來的五年、十年都能記得自己當時踏入資優

好在現在有許多老師的大方分享教學設計,多嘗試、多揣摩與多請教是我能更快 速熟悉教學生涯的方式,期許自己未來的五年、十年都能記得自己當時踏入資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