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本身為初任教師,任教時正面臨推行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由於尚未 熟悉教育現場環境,相當習慣於接收新訊息與不同教學策略,故在新課綱尚未 實施前,透過研究論文後更了解素養導向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之問題,本研究除 精進自我的教學活動品質外,亦提供有意研究相關議題的後人參考,以下就教 學者與研究者兩種不同身分的角度進行建議。

壹、給實務現場的教學工作者

(一)教學者應具備彈性調整態度

透過本研究之四大課程活動類別中,發現多元的活動可看見學生不同的學 習樣貌,但執行面往往受限於課堂時間、學生認知程度、教學場域、題目設計 等因素都可能形成不同的教學狀況,教師必須有彈性調整的態度,面對困境時 即時調整活動設計以符合教學現場需求。

(二)課程實施過程應加入專家學者意見

課程實施若缺乏專家意見的介入,可能陷入教學的盲點,在本研究中可發 現研究者在課程正式實施後,透過與專家學者討論課程狀況,開始掌握教學評 量設計的重點,並進一步透過表現描述轉化單元評分規準,開始設計各活動評 量工具,並具體設計出系統脈絡的學習目標,故專家意見的加入是決定課程設 計與實施具備成效的關鍵要素,而專家不僅只是大學教授,其國教輔導團教 師、退休教師、學校資深教師與領域內教師都是可參考的意見。

(三)身為行動研究教師有助於精進專業知能

在十二年國教總綱與領綱正式上路前,研究者透過研究論文之關係展開相

關文獻理論深究,藉由課程實施發現課程設計問題,從這些歷程中不僅是做新 教學策略的嘗試,更是以往教學經驗的反思與檢討。

身為一位知識型工作者,終身學習是面對教學職場最基本的態度,透過本 次的行動研究過程,可以重新檢視自我的課程設計、教學策略、知識涵養、師 生關係等各種容易被忽略之教學盲點,透過在本研究狀況來看,受限於現場教 師多身兼多職,無法配合課程設計進行共同備課,亦缺乏進入教學實施現場觀 課與事後的議課,研究上僅透過學生學習評量單、課堂錄影記錄與專家學者討 論等策略做為課程改良的依據,容易造成研究信效度的不足,故過程中研究者 本身曾將設計好的教案與實施狀況,報名參加由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等師 培機構所辦理的教案比賽與研習工作坊,讓更多人的意見加入進來,藉由跨校 與跨領域的參與,不僅減緩因各校文化不同所造成的困境,亦可加入多元面向 的檢核,期許研究型教師應多走出學校的框架,尋找共同教學研究團隊。

貳、給未來的研究人員

若角色身兼教學者與研究者,需關注研究倫理的問題,受限於願意配合研 究做全面性觀察之人員不多,建議在研究的場域可以請求實習教師、退休教師 或加入國教輔導團隊等研究團隊進行協助觀察與記錄,如此一來在課程教學時 可以專心進行,在研究成果時也具備多方意見,有效看見教學盲點。

若身為專職研究人員,建議研究前必須具備相關教學經驗與教案設計能 力,再透過親屬關係、指導教授推薦、政府機構課程實施補助方案等較強而有 力之方式,協助投入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研究,否則在課程實施面往往受限於各 校原本既有的文化、教學計畫等因素,較難接受外界研究人員影響教學。

參、給業務相關的行政人員

在各校的教務處教學組組長,可以調查有意願進行課程研究之教師,以行 政高度匯集各領域有意願之教師,組成課程研發共備團隊,並配合研究進行調

查排課需求,讓團隊成員有更多討論與互相觀摩時間;各校教務處設備組長,

應妥善管理學校之教學錄影、錄音器材,配合教學研究之需求進行優先借用,

若經費允許之下,可投入建置教學觀摩情境教室,並設置多角度之錄影錄音設 備,讓研究教師可免於因準備器材所造成的教學時間浪費;各校教務主任應規 畫教學研究補助計畫方案,使研究教師有經費資源進行多元課程設計;各校人 事主任應給予研究教師多元的彈性補休方案,讓教師願意運用更多課餘時間進 行課程研究;各校校長應推薦與鼓勵資深優秀教師,帶領有意願與新進教師團 隊進行課程設計與實施研究。

肆、小結

身兼研究者與教學者的身分,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即時回顧與反思課程 設計問題,以追求更完善的教學活動,從中感受到教學不再只是依循教材傳授 知識,更是教師與學生教學相長的過程,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知識隨時 可透過網路傳遞所取得,教學者應回歸學習的本質,思考學習者的需求,期許 自己是一位學習知識的引導員,看見學習的核心素養,重新建構具系統脈絡的 素養導向課程,藉由本次研究奠定未來教學生涯終身學習的基礎,一個知識型 工作者必須不斷成長與精進專業。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文科(2000)。質的研究問題與趨勢。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

質的研究方法(頁 1-21)。高雄: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8)。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吳清山、林天佑(2012)。標準本位評量。教育研究月刊,第 221 期,頁 133-134。

吳璧純(2013)從三種評量類型看多元評量的意義。新北市教育季刊,8,20-24。

吳璧純(2017)素養導向教學之學習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頁 30-37。

呂建政(1994)。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研究。臺北市: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 限公司。

林永豐(2012)。教育大辭書。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永豐(2015)。新課綱,新觀點—能力指標的困境與調整。臺灣教育評論月 刊,4(1),頁 203-207

林佳慧、劉理枝(2016)。遇見‧預見‧看見改變發現美一個自編校本課程。十二 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講義。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101 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臺北市:校 園書房出版。

洪裕宏(2008)。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5-2511-S-010-001)。臺 北市:陽明大學。

范信賢(2016a)。導讀:《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 DNA:核心素養》。國家教 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第 5 期。

范信賢(2016b)。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導讀《國民核心 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國家教育研究院。

范信賢、陳偉泓(2016)。核心素養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教育脈

動,5。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新北市:國家 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Q&A。新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a)。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 案)(更新附錄二)。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b)。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初稿。新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

張可婷譯(2010)。焦點團體研究法(原作者:Rosaline Barbour)。新北市:韋 伯文化。

張景媛(2017)。素養導向學習單元設計教案格式。初任教師十二年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綱要增能研習研習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景媛、林佳慧(2017)。素養課程設計思考圖。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教學 設計發展與實例。教育研究月刊,第 275 期,頁 034-049

張景媛、林佳慧(2017)。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教學設計發展與實例。教育 研究月刊,第 275 期,頁 034-049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伯璋(2010)。臺灣國民核心素養與中小學課程發展之關係。課程研究,5

(2),1-26。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潘慧玲(2007)。全方位的國民核心素養之教育研 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95-2511-S-003-001。

陳佩英(2017)。素養課程設計思考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愛思客

教師團隊。

童鳳嬌(2012)。十二年國教的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78),169。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臺灣東華。

楊俊鴻、蔡清田(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當中的素養導向報告講 義。國家教育研究院。

歐用生(1987)。課程與教學─概念、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文景書局。

蔡居澤(2005)。反思手冊。綜合活動課程與教學研究。未出版。

蔡居澤(2017)。綜合活動學習表現之表現描述。臺師大心測中心。

蔡明學(2012)。從學習核心素養探究國際的教育政策發展之趨勢。教育資料 與研究,第 107 期。

蔡美華(2008)。行動研究法:教師研究者的指引(原作者:Geoffrey E.

Mills)。臺北市:學富文化。

蔡清田(2010)。從課程學理基礎論國民核心素養研究的重要性。論文發表於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辦之「現代公民素養教育研討會」,臺北市。

蔡清田(2012)。課程發展與設計的關鍵 DNA:核心素養。臺北市:五南。

蔡清田(2014)。國民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 DNA。臺北:高等教 育。

蔡清田、洪若烈、陳延興、盧美貴、陳聖謨、方德隆、林永豐、李懿芳

(2012)。K-12 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國家教育研 究院委託研究報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

賴麗珍(譯)(2008a)。重理解的課程設計。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賴麗珍(譯)(2008b)。善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專業發展實用手冊。臺北市:

心理出版社。

賴麗珍(譯)(2008c)。善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謝明娟(2017)。素養導向教學之評量研習講義。國家教育研究院。

西文部分

Beckett,D.(2008). Holistic competence:Putting judgments first.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9(1),21-30.

Borich, G. D. (2004).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Education.

Campbell, M, D., & Harris, S. L. (2001). Collaborative theme building: how teacher write integrated curriculum. Boston, MA:Allyn and Bacon.

Clandinin, J., & Connelly, M.(1992).Teacher as cutticulum maker. In P.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 363-401). New York, NY:

Macmillan.

Dweck, C. S.(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NY:

Dweck, C. S.(2006).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 New York, 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