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單元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童軍科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單元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童軍科為例"

Copied!
1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永龍 博士. 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單元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研 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童軍科為例 The research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teracy-based i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A Case on Integrated Activities Area with Scout Education. 研究生: 陳傑昇 撰 中華民國 107 年 2 月.

(2) 謝誌 學習真的是一條永無止盡的道路,以前總有個天真的想法,只要離開學校 的魔掌就可以脫離可怕的讀書和考試,誰知一讀從國小 6 年、國中 3 年、高中 3 年到大學的 4+1 年、碩班 3 年至今學習生涯已屆滿 20 年,而現在又回到學校! 大學畢業那年世界末日 2012 年,經歷環島流浪教師之旅,只見前途茫茫的 未來,乞丐許了大願「當老師」 ,天上還真掉下來個大禮,考研、考教程、交女 友(無誤) 、考教甄兩年一氣呵成,這過程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太多(因為 太多所以寫三次)了,首先感謝老媽麗秋、老爸江圳順利把我養活養大,再來 感謝自己愛自己勇敢活到現在,同時感恩老天派的使者榮華小豬寶,使我未來 一生榮華富貴(?)還有最重要讓飛龍在天的指導教授老龍!綜合之神居澤主 任、遠從花蓮來協助口考的李崗教授、冒險教育家小謀老師、企鵝無敵媽媽君 健學姊等陣容堅強的公領師資團,以下細數研究所感謝名單,口袋怪獸團團長 君聘、博士博奕璿、三人行徐薇、花蓮行軟腳蝦小組之感恩 SUPER 讚嘆 SUPER、 六張犁寶妮、通化街小新、口湖陳姿穎、皇上聖民等無法依依細數的同學們, 這三年來有你們的陪伴真好!再來是光復高中的大大們,動搖校本支持我的安 評主任、夏語婷不婷組長、婉如組長,沒有你們研究就完全沒有畫面啊!再來 是童軍協力團長們和學生們,有你們的幫忙才有多餘的時間寫論文阿,李心進 大哥、吳福通團長、沛龍團長、乃若學姐、音汝學姐、威文學長、尚儒學長、 孟君團長、筱茹團長等一路走來互相扶持過的你們,感恩!感恩!再感恩!完 成論文我會繼續投入童軍團務。 感謝說不盡,最後給自己三個願望,一是讀臺大博士班(?!) 、二是家人 和自己身體健康平安、三是教師之路做好坐滿,以上報告完畢。 2018 年 1 月 18 日 03:13 於永和. 陳傑昇. 謹誌.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單元課程設計與實施,其中以國中八 年級綜合活動領域童軍科為例,檢視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發展、意義與內涵, 再透過新舊課綱內涵差異分析後,爬梳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相關理論原則,並規 劃十堂課作為單元課程設計,研究者身兼教學者進行課程實施,教學場域為研 究者服務之學校,透過行動研究在教學歷程中,以學生評量成果、專家學者意 見等教學省思回饋進行修正課程,以符合學習目標與學生學習需求。 本研究為新興議題,相關文獻研究較為稀少,故在資料收集的廣度仍有待 加強。在課程設計方面,以九年一貫康軒版之綜合活動教科書為教材基礎,透 過專家學者取得素養導向之教案格式,參照專家所開發之表現描述轉化成本研 究之單元評分規準,進而開發評量工具與學習目標,再根據學習目標檢視學習 活動設計的適切性。 研究結果針對課程設計面有四個發現,分別為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應考量教 學實務狀況、設計學習評量可透過三原則檢核、設計學習目標應參考單元評分 規準、設計教學活動可遵循四原則;就課程實施面有四個發現,分別為多元的 教學方法影響素養導向課程之實施成效、面對多元的學生應善用因材施教的學 習評量、實施評量前須清楚界定單元評分規準、學習環境影響學生學習成效。 目前十二年國教總綱與各領域課程綱要尚未正式實施,以素養導向為課程 設計的理念推行於國內實務界仍有許多發展空間,研究者期許未來教學者應秉 持終身學習的態度持續進行課程研發設計與實施,而後繼研究人員應強化研究 信實度與研究場域事前溝通,以求行政人員配合排課、器材準備、經費運用、 彈性補休、資深教師傳承等支持行動,培養更多願意投入教學研究的教師。. 關鍵字: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earch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teracy-based i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A Case on Integrated Activities Area with Scout Education. The researcher is a teacher in junior high school. Through the action research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we give feedback on the revision of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student assessment and the opinions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so as to meet the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the needs of students' learning. The topics of this research is relatively new, the related research is rare. Development of assessment tools, the completion of the design unit scoring standards into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then view the relevance of learning activities design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have four findings o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Literacy-based in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Directions Governing for the 12-Year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a and Integrated Activities Area have not yet been formally implemented. There are still many room for research. I hope that teachers should continue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attitude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n the future. I hope that subsequent resear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research and field communication in advance.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is topic, like administrative staff with course preparation, equipment preparation, funding, flexible replacement, senior teacher heritage and other supportive actions to foster more teachers willing to invest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Keywords: 12-year Basic Education, literacy-oriented, course design.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解釋........................................................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核心素養的發展脈絡 ............................................. 13 第二節 新舊課程綱要之內涵差異分析 ..................................... 21 第三節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 34. 第三章 研究設計 ...................................................40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40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 44 第三節 課程設計....................................................... 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6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 5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1 第一節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之要素與適切性 ................................. 61 第二節 素養導向課程實施之表現與反思 ................................... 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8 第一節 結論........................................................... 98 第二節 建議.......................................................... 106. 參考文獻 .........................................................108 附錄 .............................................................114. I.

(6) 附件一 教案.......................................................... 114 附件二 評量工具-學習單 ............................................... 127 附件三 評量工具-驗收單 ............................................... 128 附件四 評量工具-野炊計畫單 ........................................... 129 附件五 評量實施成果-學習單 ........................................... 131 附件六 評量實施成果-驗收單 ........................................... 133 附件七 評量實施成果-野炊計畫單 ....................................... 135 附件八 課程照片記錄 .................................................. 139. II.

(7) 表 次 表 2-1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各教育階段之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 表 2-2 綜合活動第四階段能力指標與十二項核心素養之關係 ............. 表 2-3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國中階段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 表 2-4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中階段「童軍」學習重點之學習表現 ....... 表 2-5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中階段「童軍」學習重點之學習內容 ....... 表 2-6 綜合活動領域國中階段「童軍」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示例 ..... 表 2-7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架構與 99 高中課綱對照表 ......... 表 2-8 十二年國教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架構對照表 .......... 19 23 26 27 28 29 30 31. 表 2-9 十二年國教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內涵架構的差異對照表 ... 33 表 3-1 素養導向學習單元設計教案格式 ............................... 55 表 3-2 資料類別與編碼一覽表 ....................................... 57 表 4-1 學習表現 3a-IV-2 之學習重點內涵 ............................. 表 4-2 學習表現 3a-IV-2 本研究微調後之學習重點內涵 ................. 表 4-3 綜合活動學習表現 3a-IV-2 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4 生存家族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5 無痕爐具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6 野炊計畫之單元評分規準 ...................................... 63 64 66 66 66 66. 表 4-7 野炊當家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8 單元評分規準與學習目標之參照表 ............................. 表 4-9 生存家族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10 無痕爐具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11 野炊計畫之單元評分規準 .................................... 表 4-12 野炊當家之單元評分規準 ..................................... 66 69 78 84 87 92. III.

(8) 圖 次 圖 2-1 核心素養的滾動圓輪意象 ..................................... 圖 3-1 研究流程圖 ................................................. 圖 3-2 研究時程甘梯圖 ............................................. 圖 3-3 研究場域圖 ................................................. 圖 3-4 素養課程設計思考圖(一) ................................... 圖 3-6 教學活動設計循環圖 ......................................... 圖 4-1 學習表現 3a-IV-2 對應領域與總綱核心素養關係圖 ............... 圖 4-2 教學活動設計循環圖 .......................................... 15 43 44 44 48 51 62 70. 圖 5-1 本單元評量工具與素養導向評量三原則之關係圖 ................ 100 圖 5-2 本單元課程活動與素養導向教學四原則之關係圖 ................ 101. IV.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問 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第四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部於民國 103 年發布行政命令訂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 綱」,並自 107 學年度,依照不同教育階段(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 學校一年級起)逐年實施,惟因政策變動修正為自 108 學年度。在十二年國教 政策全面啟動之際,臺灣教育界掀起一波教育改革的風潮,舉凡課程設計、教 學評量等教育政策皆有翻轉式的調整與改變,在迎接新政策的推廣,不管是學 生、家長、老師和學校行政都面臨許多挑戰,而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猶 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盞明亮燈塔,從三大面向與九大項目的核心素養中,成為教 師在課程發展的主軸。 林永豐(2012)提到核心素養是指一組最重要的能力,使個人得以過著成功 與負責任的生活;使社會得以面對現在與未來的挑戰。核心素養又稱為「基本 能力」或「關鍵能力」 ,而素養(competence)或譯為能力一詞,在英語中常與 「ability」 , 「capacity」 , 「skill」 ,及「proficiency」等詞互用。個人需要具備廣泛 的能力以面對今日世界的各種複雜挑戰。換言之,核心素養不只是狹隘的能力, 而是一種能夠成功地回應個人或社會要求的能力,包括使用知識、認知與技能 的能力,以及態度、情緒、價值與動機等。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環境,學校教的 東西除了基本能力外,更需要培養溝通互動、問題解決、團隊合作等生活關鍵 能力,不再只是以學科基礎知識為主,多元發展教育將有助於學生在未來生涯 發展。 1.

(1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於民國 105 年 2 月公布,基本理念提到綜合活動領域秉持「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 念,關注學生的活經驗,透過「核心素養」的落實,各教育階段學科內涵連貫 與跨領域/科目間的統整,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 動,建構內化意義,涵養利他情懷。童鳳嬌(2012)提到因應十二年國教,老 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讓學生更了解自己,盡情展現自己、發揮自己。學生不 僅可以從同儕當中獲得他人的協助,也可以擔任小老師去幫助別人,使孩子從 中獲得自信。透過創新的教學活動,孩子們真正體驗「做中學」,並學習人際 溝通與人相處的禮儀。Learning to do, learning to be, learning to live, and learning to get together.孩子必須學習如何做事,如何做自己,如何生活和如何與人相處 (林志成、童鳳嬌,2007)。綜合活動的童軍課程即是體現十二年國教的自 發、互動和共好的理念,更是科際整合與生活實踐能力的一個重要學習課程。 研究者在 2015 年服役於一所中介教育的中輟生學園,過程中發現受保護 管束、拒學等非行少年,在一般正常的學校體制下,因無法符合學校要求皆有 嚴重拒學的情形,但轉介到學園後的學習適應狀況都大幅改善並明顯提升復學 率,持續一年的觀察與參與輔導過程中,了解到有趣的「實作課程」是提升學 生學習動機的關鍵,學園的課程設計是依據教育部所規定之學習領域,但在課 程的實施面有別於一般學校,引進業界講師規劃一系列的實作課程,將課程與 生活情境需求做結合,安排廚師親自授課教導如何設計菜單、衛生管理、炊煮 技巧;透過演藝公司訓練籌組音樂性表演樂團……等實作訓練,並在學期中的 戶外教育旅行籌備活動,整合在校所學的手工藝、烹飪、咖啡課程、樂團表演 等技能舉辦義賣活動自籌旅行經費,整體的課程規劃完全落實生活教育。 研究者退伍後回到一般體制的學校服務,跟上十二年國教課綱將上路推行 的列車,看見教育課程活化的契機,回想在研究所進修所學的體驗教育、探索 教育、童軍教育、戶外教育等領域知識,很清楚可知童軍課程本身就是一個與 2.

(11) 生活高度相關的學習課程,近年來引導反思能力更受到重視,蔡居澤(2005) 在《綜合活動課程與教學研究的反思手冊》提到,反思可以協助學生將他們的 學習經驗、現實生活與未來的學習做連結。許多實務現場教師運用體驗教育方 法元素,像是 Priest 和 Gass 所提出的六代引導法,第一代是讓經驗自己說話、 第二代是藉由經驗來陳述表達、第三代是經驗的整理與反思、第四代是主題明 確的體驗學習、第五代是比喻式的經驗學習、第六代是預設立場的經驗學習, 多元的學習方法策略讓童軍課程重現英國貝登堡爵士所推行的童軍教育理念。 研究者身為初任教師在課程設計與實施之經驗仍有待磨練,在教育改革的 歷史交替之際,面對十二年國教政策即將上路,教科書編寫與教學策略推廣將 進行轉化調整,不管是新手教師或資深教師難免有些許的徬徨感,故期許自己 透過實驗示範課程的研究,探索有別於傳統目標導向的逆向式教學設計(重理 解課程設計),讓素養導向教學在實務界的推廣能有更多不同見解與認識,以 行動研究的概念,透過學生評量成果、專家回饋意見、教學紀錄等教學實施狀 況,提出探究分析並修正教學設計以達到示範教學模組,並將研究中所遇到的 設計與實施之困境進行探究,以本研究建立研究者精進自我教師專業能力發 展,亦提供初任教師與未來有意願從事以素養課程設計推廣之教師參考。. 3.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探討以素養導向的國中八年級綜合活動領域童軍單元課程設計與實施。. 貳、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如下: 一、以素養導向的國中八年級童軍單元課程,應如何設計學習目標、學習重 點、教學活動、學習評量?並探討適切性如何。 二、以素養導向的國中八年級童軍單元課程,應如何實施?並探討表現成果與 教師自我反思。. 4.

(13) 第三節 名詞解釋 為強化研究內容的明確性,以下就本研究主題相關重要名詞作定義與說 明。. 壹、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指的是個人適應生活與面對挑戰時,所需具備的「知識」、「能 力」和「態度」(教育部,2014)。核心素養(core competencies)同時涵蓋 competence 及 literacy 的概念,是指一個人接受教育後學習獲得知識 (knowledge)、能力(ability)與態度(attitude),而能積極地回應個人或社會 生活需求的綜合狀態(蔡清田,2014)。 其核心素養不僅是「共同的」素養,更是「關鍵的」、「必要的」、「重要 的」素養,具有「關鍵性」、「必要性」、「重要性」的核心價值,是經過社會賢 達所精心挑選出來,並可透過課程設計專業將「學科知識」與「基本能力」取 得均衡並加以精密組織及安排先後順序,而且是可學習、可教學、可評量的關 鍵必要素養,核心素養具有「關鍵性」、「必要性」、「重要性」的結構,可以促 成各學習領域科目課程發展的統整性與連貫性,進而建構各教育階段課程的連 貫體系(蔡清田等人,2012)。 核心素養強調在既有的學科知識及技能的基礎上,透過生活實踐,達到學 習者的全人發展。十二年國教課程發展以核心素養的主軸,作為各領域與科目 間統整的策略,並應用於國民小學、國民中學及高級中等學校的各領域學科進 行發展。本研究之核心素養,意指套用教育部所公布之總綱核心素養與綜合活 動領域課程綱要核心素養,並以此做為設計素養導向課程之依據。. 5.

(14) 貳、課程設計 克萊恩(Klein, M.F.)與蓋依(Gay,G.)兩人,都認為課程設計係指課程的組織 型式或結構,即課程各因素的安排。在許多課程著作中,所謂課程設計,就是 指學科中心、學生中心、社會中心等組織型式,較新的著作會提及核心課程、 人本課程、能力本位課程、學科結構課程等新興的課程組織型式(黃政傑, 1991)。 Klein, M.F.(1985)認為課程設計基於兩個層面,一是理論基礎,二是方法 技術。所謂理論基礎,係指課程設計的三大基礎:學科、學生和社會,當然有 些學者可能強調其他領域,例如文化、政治等。課程設計必須基於三大基礎, 據以產生均衡的課程,但實際上的運用往往有所偏重。所謂的方法技術,係指 依照理論基礎,對課程因素進行安排。課程因素最常被提及者,有目標、內 容、活動及評鑑,可再加上其他因素如時間、空間、材料資源、學生組織、教 學策略等。課程規劃活動所需龐大的經費與工作也是課程設計的過程與結果當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慮因素(Tyler,1979)。 Tyler(1949)描述過逆向設計的邏輯,當教育目標成為標準,藉此標準,我 們選擇教材、組織課程內容、發展教學程序,以及準備測驗和考試。陳述目標 的目的在指明,我們應該使學生發生什麼樣的改變,以利教學活動的設計和發 展在某種程度上有可能達到這些目標,並強調我們必須從期望的結果和學生需 求的觀點來考慮課程問題。 本研究將採用「重理解的課程設計」,以素養導向設計一個單元之課程學 習目標、學習重點、教學活動與學習評量等課程設計,賴麗珍譯(2008c)提 到 Wiggins 和 McTighe 強調 UbD 是一套系統方法,而不是教育課程,最佳的 教學設計是逆向的,亦即設計過程從期許的結果開始,而不是從教學活動開 始,故本研究有別於目標導向課程設計,研究者透過學者所開發之表現描述轉 6.

(15) 化為單元評分規準,再進行學習目標之規劃,進而開發評量工具與設計教學活 動,以此逆向式教學設計做為本研究課程設計之本。. 參、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learning objectives)是單元目標的深入探究,為單元教學目標的具 體、明確的敘述,而單元目標較學習目標為概括性。各領域學科教師的必須根 據總綱之總體課程目標,依循各領域綱要之課程目標,並為實現課程目標設計 每個教學單元的目標(單元目標),進而發展設計出學習目標。 本研究所使用之學習目標,在九年一貫原稱之為教學目標,配合十二年國 教之教育改革,研究中之描述分析、教案內容一律以學習目標作為取代。. 肆、學習重點 根據《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草案》所提之學習重點說明,學習重 點包含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學習表現」的內涵是由三個主題軸及十二個主 題項目建構而來;家政、童軍與輔導以「學習表現」為本,並考量科目專業發 展可對應「學習表現」的內涵,統整為「學習內容」。「學習內容」第 1 碼前以 「家」、「童」、「輔」代表該「學習內容」所對應的學科內涵,本研究的學習重 點為研究者根據《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草案》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之學 習重點,並參考康軒版國中八年級綜合活動教科書與自編教材內容,選定合宜 之學習重點(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作為教學活動設計依據。. 伍、學習評量 評量是檢驗教學成效的重要參考,呂建政(1994)研究表示童軍課程均強 調不著重定期考查及不採筆試,教師必須多採觀察、紀錄之方式,就學生的日 常生活或參與活動之表現,以評定童軍成績。此一規定相當符合活動科目的特 7.

(16) 性,但過度強調不採筆試,對於該學科「知識」領域,恐有遺漏之虞。 本研究學習評量之設計依循標準本位評量概念,吳清山、林天佑(2012) 指出標準本位評量(standards-based assessment)係指在學生學習評量過程中,透 過一套學習內容標準進行評估,以確保每個學生能夠學到必須學到的內容,進 而提升學生學習成就。就教學評量目的而言,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形成性評量 (formative evaluation)和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evaluation),前者係教師在教學 過程中,學生學過某一特定單元或內容後,為瞭解學生對單元或內容學習的精 熟情形,以作為教學改進或補救教學之用;後者則是教師在教學單元結束或學 期結束後,為瞭解學生對整個單元或整個學期學習的精熟程度,並做為評定學 生成績的依據。本研究課程所實施的形成性評量包含學習單、驗收單,總結性 評量包含野炊計劃單、野炊實作等。 標準本位評量是以結果導向評量為基礎,特別關注於學生學習結果表現的 評量,這種評量具有下列功能:1.精熟功能:瞭解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精熟的 程度;2.進步功能:評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步的情形;3.診斷功能:經由評 量過程中,診斷學生學習的困難或盲點,以供補救教學之用;4.績效功能:透 過評量資料,可瞭解教師教學或學校辦學績效,有助於教師和學校負起績效責 任。美國州教育委員會提到標準本位評量與傳統評量之差異有下列三項:1.評 量與課程密切結合:標準本位教育改革主張教師所教的內容和測驗必須緊密結 合在一起;2.比較學生成就的標準,不是跟其他同學比較:標準本位評量系評 量學生達成事先設定成就目標的情形,而不是要比較其他同學的成就;3.結合 新的評量型式:標準本位評量係採用新的評量方式,例如:要求學生寫一篇小 論文,或解決真實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吳清山、林天佑,2012)。. 陸、課程實施 黃政傑(1991)認為課程規劃係指課程要素的選擇、組織與安排的過程,. 8.

(17) 這些課程要素包括目標、內容、活動、方法、教材及評鑑、時間、空間、資 源、學生組織、教學策略及教師專長等。課程實施係指將課程計畫付諸行動的 過程。課程實施在本研究意旨將十週次的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於國中八年級童軍 課程中教學的過程。. 9.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新北市陽光高中國中部(化名)八年級的三個班級學生,共 81 名,研究對象皆為研究者服務學校,在取樣上較為方便。. 二、教學教材 本研究所使用之教學教材,參考康軒版國中八年級綜合活動教科書內容、 電影《生存家族》、國內外相關文獻、得獎教案、其他現場童軍教師及學者專 家之意見。主要內容改編自康軒版國中八年級綜合活動教科書「摩登原始 人」、「戶外生活家」兩個主題,設計成一個單元內含四個活動類別,總計 10 堂課。. 三、研究時間 本研究時間為陽光國中三個班級童軍課上課時間,從 106 學年度上學期九 月至一月,為期十週次,每周一節課,每節課四十五分鐘,共實施三十節課。.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設計為行動研究法,分析教學素材選定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學習重 點,向上對應領域核心素養,最終往上對照總綱核心素養。以學習表現之表現 描述轉化成單元評分規準,並將 A 至 D 等級轉換成學習目標,最終進行教學 活動設計,將課程實施於國中八年級三個班級,並於每堂課後透過教學紀錄、 學習成果檢視教學活動是否符合學習目標,若不合適即調整學習活動,若合適 則以此做為學習評量,最後針對研究結果作探討,提出相關結論與建議做為未 來研究者參考。 10.

(19) 貳、研究限制 一、研究對象的限制 隨機抽取八年級三個班級的學生,每班 27 名學生總計 81 名,分班採常態 編班制,特殊教育學生並無抽離教學,針對低認知程度學生必須以多元彈性學 習評量。研究者身兼教學者與研究者,與該年段學生已有一年的教學互動經 驗,對於學生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本學期初大部分學生皆參與過隔宿露營的 經驗,故要將研究結果推論到其他地區或不同班級,須加以斟酌學生基本認知 能力、師生互動熟識程度、學生學習先備知識等易造成不同研究結果之因素。. 二、研究時間的限制 本研究時間考量校際大型活動,學期初辦理八年級辦理隔宿露營、學期中 校慶運動會、三次定期定期評量與國定假日等因素,選定一學期十週次為課程 實施,若遇上特殊活動則順延一周課程進度。 受限於本校為領域分科教學,每周課程時間為一節 45 分鐘,授課時間相 當有限,進行影片欣賞容易造成片段化記憶,需透過教師口述引導銜接學習內 容,在進行野炊活動時,四菜一湯的菜單僅能選擇一種菜色做為實作評量,並 在野炊前做好完善的器材準備與籌備計畫,研究結果若要推論至其他學校,必 須考量各地方學校當學期校際活動、領域課程時間安排、事前準備度等因素, 所造成的誤差。. 三、研究者為行動研究者的限制 受限於實務上專家學者、同領域教師等在職教師業務繁重,要進行十週次 全時段觀課與議課有相當困難度,故在缺乏第三人觀課情況下,研究者以全程 錄影錄音作為研究分析的輔助資料,並將教案與教學實務狀況與口委蔡居澤教 授進行深度課程檢討,進一步參加素養導向相關研習工作坊,透過專家學者的. 11.

(20) 意見後調整課程設計,再次進行課程實施,以達行動研究之目的。 本研究以學習評量成果做為檢核課程設計與實施適切性之主要依據,其中 評量工具包含學習單、驗收單、野炊計畫單等,統計三個班級的學生表現等級 數據,隨機抽取各表現等級之撰寫內容進行與總綱、領綱與學習重點的內涵對 應,藉此探究素養導向課程設計的適切性。. 四、研究場域的限制 本研究場域為新北市陽光高中國中部(化名),為都會地區中型學校,該 校設有童軍專科教室,課程活動器材放置於教室後方,並擁有十台卡式瓦斯爐 可足夠五小隊各兩台爐具同時進行,戶外則是約 200 平方公尺的草地可做為戶 外課程活動運用,雨天備案場地為五樓大走廊空間,教室旁附設有電梯可直 達。 研究結果若要推論至其他學校,必須考量各地方學校之專科教室、活動器 材、校園分布位置、雨天備案場地等因素。. 12.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核心素養的發展脈絡 壹、核心素養的相關發展 以「素養」為核心來思考國民教育課程的發展,兼顧學習者的自我實現及 社會的優質發展,近年來日益受到國際組織及國內的重視。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 1996 年和 2003 提出學會求知、學會做 事、學會共處、學會自處以及學會改變等五大支柱;歐盟的教育研究中顯示, 學生的學習核心素養共有九大指標,分別是一、使用語言、符號及文章溝通互 動;二、使用知識與訊息溝通互動;三、使用科技溝通互動;四、與人為善; 五、團隊合作;六、處理與解決衝突;七、在複雜的大環境中行動與決策; 八、規劃及執行生活計畫與個人方案;九、主張及維護個人權力、利益、與需 求等(Europa,2011);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 1998 至 2002 年研究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 (DeSeCo),內容主要在探討個人在未來社會中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的知識能力 與核心素養,包含「能使用工具溝通互動、能在社會異質團體運作、能自主行 動」三大類(蔡明學,2012)。 國內對核心素養的研究,從柯華葳等人在 2005 年接受教育部委託的「18 歲學生應具備基本能力研究」,以及洪裕宏等人於 2005 年至 2007 年的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 整合型專題計畫。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及潘慧玲(2007)以後者為基礎, 將國民核心素養之理念與架構運用於教育研究領域中。後續,國家教育研究院 亦委託蔡清田、林永豐等人於 2011 至 2013 年期間進行核心素養相關研究,進 而主持撰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發展指引」。該指引經過國家教育 13.

(22) 研究院課程研究發展會、教育部中等以下學校課程審議會通過後,乃確定以 「核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的主軸(范信賢,2016)。 從核心素養的發展歷程來看,教育已經逐漸轉向訓練學生的謀生能力,而 非只是著重一般的學科知識,就像是早期的教育只給學生魚吃,而現在的教育 是給學生釣魚的工具,面對科技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的新興產業轉變相當快 速,核心素養開始受到國際各國的重視,更加重視群體的合作、溝通互動、問 題解決等相關在社會所必需的素養能力培育。. 貳、核心素養的意義 「素養」與個體所處的生活環境脈絡情境有著密切關係,而每一個人都應 該具備多種素養以因應各種社會之所需。然在這眾多素養之中,亦可再區分為 比較「關鍵的」、「必要的」、「重要的」被認為是最根本的、不能被取代、而且 居於最核心地位的「核心素養」。(蔡清田,201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於 2014 年 1 月公布,「核心素養」 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 心素養」承續過去課程綱要的「基本能力」、「核心能力」與「學科知識」,但 涵蓋更寬廣和豐富的教育內涵。核心素養的表述可彰顯學習者的主體性,不再 只以學科知識作為學習的唯一範疇,而是關照學習者可整合運用於「生活情 境」,強調其在生活中能夠實踐力行的特質。 綜括上述,「核心素養」有別於過去九年一貫所強調的「基本能力」,期望 打造出跨領域、跨科目,對生活中的現象發出疑問,且課程從以往的教師主導 轉變成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從學生好奇的問題出發。唯有如此的學習歷程, 才能使學習者朝向全人發展。. 參、核心素養的內涵 根據臺灣 2014 年所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核心素養強 14.

(23) 調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並與「自發、互動、共好」基本理念相連結, 共分為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三大面向再細分為 九大項目:「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規劃執行與創 新應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藝術涵養與美感 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多元文化與國際理 解」。. 圖 2-1 核心素養的滾動圓輪意象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2014). 一、自主行動 強調個人為學習的主體,在複雜的社會情境脈絡下,能負責自我生活管理 且能自主行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進行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進而達 到身心素養的提升,開創個體創造與積極的行動力。. 15.

(24) 二、溝通互動 強調廣泛運用工具,有效與他人及環境互動。這些工具包含物質工具與社 會文化工具,前者如人造物(教具、學習工具、文具等)、科技(含輔助科 技)與資訊等,後者如語言(口語、手語、肢體)、文字及數學符號等。工具 不再是被動的媒介,而是人我與環境間用以分享經驗、情感、想法與價值觀的 正向互動管道。此外,藝術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溝通工具,國民應具備藝術涵養 與生活美感素養。. 三、社會參與 在全球關聯的時代下,身為世界公民的我們都需要處理社會的多元性,與 人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與人際關係,個人除了發展良好的人際互動外,亦需要 有良好的群己關係素養,以提升人類整體的生活素養與公民意識。 而核心素養於綜合領域個教育階段的具體內涵,如下表 2-1: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 素養 項目. 總綱核心素養 項目說明. 綜合活動 領域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國民小學. 國民中學. 教育(E). 教育(J). 普通型高級 中等學校教 育(U). A. 自 主 行 動. 綜-E-A1 認識個人 特質,初 探生涯發 展,覺察. 綜-J-A1 探索與開 發自我潛 能,善用 資源促進. 綜 S-U-A1 思考生命與 存在的價 值,具備適 切的人性觀. 精進 涯發展,探尋生命意 生命變化 義, 並不斷自我精 歷程,激 進,追求至善。 發潛能, 促進身心 健全發 展。. 生涯適性 發展,省 思自我價 值,實踐 生命意。. 與自我觀, 探索自我與 家庭發展的 歷程,並進 行生涯規劃 與發展,追 求至善與幸 福人生。. A1 身心 素質 與 自我.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 素質,擁有合宜的人 性觀與自我觀,同時 透過選擇、分析與運 用新知,有效規劃生. 16.

(25) A. 自 主 行 動. A2 系統 思考 與 解決 問題.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 分析、推理批判的系 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 養, 並能行動與反 思,以有效處理及解 決生活、生命問題。. 綜-E-A2 探索學習 方法,培 養思考能 力與自律 負責的態 度,並透 過體驗與 實踐解決 日常生活. 綜-J-A2 釐清學習 目標,探 究多元的 思考與學 習方法, 養成自主 學習的能 力,運用 適當的策. 綜 S-U-A2 確立自我需 求與目標, 學習批判思 考與自主管 理的知能, 透過具體可 行的學習方 案與實踐過 程,積積極. 問題。. 略,解決 生活議題. 面對及處理 生活與生命 中的各種 挑。. 綜-E-A3 規劃、執 行學習及 生活計 畫,運用. 綜-J-A3 因應社會 變遷與環 境風險, 檢核、評. 綜 S-U-A3 敏察和因應 危險情境, 規劃與運用 資源,預防. 應變 變遷、增進個人的彈 資源或策 性適應力。 略,預防 危機、保 護自己, 並以創新 思考方 式,因應 日常生活 情境。. 估學習及 生活計 畫,發揮 創新思 維,運用 最佳策 略,保護 自我與他 人。. 及化解可能 的危機 ;剖析 未來社會發 展趨勢,發 揮創新精 神,促進適 性發展與彈 性適應的能 力。. A3 規劃 執行 與 創新. B 溝 通 互 動. B1 符號 運用 與 溝通 表達.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 的能力,並試探與發 展多元專業知能、充 實生活經驗,發揮創 新精神,以因應社會.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 綜-E-B1. 綜-J-B1. 綜 S-U-B1. 言、文字、數理、肢 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 進行表達、溝通及互 動,並能了解與同理 他人,應用在日常生 活及工作上。. 覺察自己 的人際溝 通方式, 學習合宜 的互動與 溝通技 巧,培養 同理心,. 尊重、包 容與欣賞 他人,適 切表達自 己的意見 與感受, 運用同理 心及合宜. 適當表達自 己的想法、 情感與價 值,理解人 我關係,合 宜的扮演生 活角色,能 與人溝通、. 17.

(26) B 溝 通 互 動. C 社 會 參 與. 並應用於 日常生 活。. 的溝通技 巧,促進 良好的人 際互動。. 合作、解決 問題及經營 幸福家庭。.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 與各類媒體之能力, 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 識讀的素養,俾能分 析、思辨、批判人與 科技、資訊及媒體之. 綜-E-B2 蒐集與分 析資源, 理解各類 媒體內容 的意義與. 綜-J-B2 善用科 技、資訊 與媒體等 資源,並 能分析及. 綜-S-U-B2 具備科技、 資訊與媒體 識讀的素 養,運用科 技妥善管理. 關係。. 影響,用 以處理日 常生活問. 判斷其適 切性,進 而有效執. 與開發資 源,探究科 技資訊與媒. 題。. 行生活中 重要事 務。. 體倫理的議 題,提升生 活效能。.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 綜-E-B3 B3 藝術 與鑑賞能力,體會藝 覺察生活. 綜-J-B3 運用創新. 綜 S-U-B3 透過生活美. 涵養 與 美感 素養. 術文化之美,透過生 活美學的省思,豐富 美感體驗,培養對美 善的人事物,進行賞 析、建構與分享的態 度與能力。. 美感的多 樣性,培 養生活環 境中的美 感體驗, 增進生活 的豐富性 與創意表 現。. 的能力豐 富生活, 於個人及 家庭生活 環境中展 現美感, 提升生活 品質。. 學的省思, 豐富生活美 感的體驗, 欣賞與分享 善的人事 物,創新經 營家庭生 活,開創美 好人生。. C1 道德 實踐 與 公民 意識.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 綜-E-C1. 綜-J-C1. 綜 S-U-C1. 養,從個人小我到社 會公民,循序漸進, 養 成社會責任感及公民 意識,主動關注公共 議題並積極參與社會 活動,關懷自然生態 與人類永續發展,而. 關懷生態 環境與周 遭人事 物,體驗 服務歷程 與樂趣, 理解並遵 守道德規. 探索人與 環境的關 係,規 劃、執行 服務學習 和戶外習 活動,落 實公民關. 具備道德思 辨與應用的 能力,積極 關注公共議 題並參與社 會服務活 動,主動關 懷自然生態. B2 科技 資訊 與 媒體 素養. 18.

(27) C 社 會 參 與. C2 人際 關係 與 團隊 合作. 展現知善、樂善與行 範,培養 善的品德。 公民意 識。. 懷並反思 環境永續 的行動價 值。. 倫理與永續 發展議題。.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 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 互動關係,並發展與 人溝通協調、包容異 己、社會參與及服務 等團隊合作的素養。. 綜-E-C2 理解他人 感受,樂 於與人互 動,學習 尊重他. 綜-J-C2 運用合宜 的人際互 動技巧, 經營良好 的人際關. 綜 S-U-C2 具備人際溝 通知能,提 升在團體生 活中共同決 策、合作解. 人,增進 人際關 係,與團. 係,發揮 正向影響 力,培養. 決問題,學 習並善用領 導素養,以. 隊成員合 作達成團 體目標。. 利他與合 群的態 度,提升 團隊效 能,達成 共同目. 面對社會變 遷的挑戰, 營造優質的 生活。. 標。 C3 多元 文化 與 國際 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 信念,並尊重與欣賞 多元文化,積極關心 全球議題及國際情 勢,且能順應時代脈 動與社會需要,發展 國際理解、多元文化 價值觀與世界和平的 胸懷。. 綜-E-C3 體驗與欣 賞在地文 化,尊重 關懷不同 族群,理 解並包容 文化的多 元性。. 綜-J-C3 探索世界 各地的生 活方式, 理解、尊 重及關懷 不同文化 及族群, 展現多元. 綜 S-U-C3 肯定自我文 化價值,尊 重與欣賞多 元文化,主 動關心人類 處境與全球 議題,參與 促進世界和. 社會中應 具備的生 活能力。. 平的行動。. 表 2-1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各教育階段之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6). 19.

(28) 肆、素養導向的原則 歐用生(1987)提到傳統的教學方法重在傳遞知識,只強調能增加知識的 目標,但是新教學法強調學生應付變化和衝突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 要。現代社會中,知識不斷地修正,而且隨幾何級數增加,「即使一個人趕不 上日益增多的某一間學問領域中的知識浪潮,至少在探究方法上不可落後。」 (Phenix,1964)。新教學方法依據一個前題,即教育是一個過程,或一系列的過 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獲得求知能力,發展認知作用,增進批判能力,成為 有彈性、有適應性,有教養的個人,以適應變化莫測,變動不居的現代社會。 教育不在獲得有用的知識或技能,而在發展求知能力;不再獲得訊息,而在達 成理解;不在學習,而在完成智慧。因此,新教學方法強調教育的方式 (manner)而非教育的內容(matter),強調兒童如何學習,而非教師如何教。(歐 用生,1987). 伍、核心素養與本研究之關聯性 綜上所述,可以了解到核心素養涵蓋範圍除了知識、能力和態度,更注重 生活的基本能力,並調節補充學科知識以外不足的能力,有效科際整合各學習 領域,在生活中大部分的問題解決,都需要跨領域的學習才能有效的解決與面 對,尤其在童軍課程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管是日常生活的氣候觀測、戶 外的方位辨識、野外動植物的自然觀察或人文素養的品德教育、服務學習等概 念包羅萬象,童軍活動為許多學科知識之生活實踐,故在素養導向課程之推廣 上,本研究之課程設計與實施具有示範意義。. 20.

(29) 第二節 新舊課程綱要之內涵差異分析 本節將就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新課 程綱要草案的國中階段進行探討,並做差異比較分析整理出改革發展脈絡,作 為本研究新舊課綱轉換的思辨參考。. 壹、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 「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在 1968 年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前早已訂定,2001 年 實施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並於 2003 年公布「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 域課程綱要」後,童軍、家政與輔導一同納入七大學習領域之「綜合活動領 域」;「課程綱要」代替了「課程標準」,原訂的課程目標、內容、時間分配、 實施方法、教學評量等全都刪除,而改為僅列出課程目標、分段能力指標、實 施要點等。此次課程的鬆綁,使得教師在教學上能更彈性自主,以培養學生童 軍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休閒活動,提升戶外童軍技能,培養小隊合作精神, 並以啟發服務學習與全人教育發展為目的。 綜合活動領域在九年一貫課程裡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國小一、二年 級,第二階段為國小三、四年級,第三階段為國小五、六年級,第四階段為國 中一至三年級。每一階段皆以「自我發展、生活經營、社會參與、保護自我與 環境」對應分段能力指標;且分段能力指標是以童軍、家政、輔導「融合」在 一起的方式呈現。其中,童軍科不再像「童軍課程標準」明訂詳細的教材內 容。2008 年教育部微調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簡稱九七課綱),於 2011 年起實施。這次的修訂為:不再強調課程的統整性,不同領域的教師可以依照 個別特質,依綜合活動的四個大主題軸:自我發展、生活經營、社會參與、保 護自我與環境,搭配教材內容與範圍設計教學。而國中階段屬於實施年段的第 四階段,綜合活動四大主題軸十二項核心素養與能力指標之關係如下表 2-2:. 21.

(30) 主題軸. 自我探索. 1-4-1 探索自我發展的過程,並分享個人的經驗 與感受。 1-4-2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探索自己可能 的發展方向。. 自我管理. 1-4-3 掌握資訊,自己界定學習目標、製定學習 計畫並執行。 1-4-4 適當運用調適策略來面對壓力處理情緒。. 尊重生命. 1-4-5 體會生命的價值,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 並協助他人。. 生活管理. 2-4-1 妥善計劃與執行個人生活中重要事務。 2-4-2 探討人際交往與未來家庭、婚姻的關係。. 生活適應 與創新. 2-4-3 規劃合宜的休閒活動,並運用創意豐富生 活。 2-4-4 面臨逆境能樂觀積極的解決問題。 2-4-5 覺察自己與家人溝通的方式,增進經營家 庭生活能力。. 自我發展. 生活經營. 第四階段 (7-9 年級). 核心素養. 2-4-6 有效蒐集、分析各項資源,加以整合並充 資源運用 與開發. 社會參與. 分運用。 2-4-7 充分蒐集運用或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判斷 與決定。. 人際互動. 3-4-1 參與各項團體活動,與他人有效溝通與合 作,並負責完成分內工作。 3-4-2 體會參與團體活動的歷程,並嘗試改善團 體活動。. 社會關懷 與服務. 3-4-3 關懷世人與照顧弱勢團體,以強化服務情 懷。. 尊重 多元文化. 3-4-4 探索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展現自己對國 際文化的理解與學習。 3-4-5 分享在多元社會中生活所應具備的能力。. 保護自我 與環境. 危機辨識 與處理. 4-4-1 察覺人為或自然環境的危險情境,評估並 運用最佳處理策略,以保護自己或他人。. 22.

(31) 保護自我 與環境. 戶外生活. 4-4-2 透過領導或溝通,規劃並執行合宜的戶外 活動。 4-4-3 具備野外生活技能,提升野外生存能力, 並與環境作合宜的互動。. 環境保護. 4-4-4 分析各種社會現象與個人行為之關係,擬 定並執行保護與改善環境之策略及行動。 4-4-5 參與保護或改善環境的行動,分享推動環 境永續發展的感受。. 表 2-2 綜合活動第四階段能力指標與十二項核心素養之關係 資料來源:97 年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修訂草案(2008). 貳、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 基於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各類型高中課程綱要分開訂立,容易 產生課程重覆、難度不一等銜接落差問題,2011 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自 發」、「互動」及「共好」為理念開始啟動。為了連貫不同的教育階段,統整不 同的科目和領域,十二年國教的課程發展以「核心素養」為主軸,承續過去課 程綱要的「基本能力」,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根據《12 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草案》提到之基本理念,綜合活動秉持 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透過「核心素養」的落實, 引導學生進行體驗、省思、實踐與創新等學習活動,建構內化意義,涵養利他 情懷。 具體而言,本領域總目標在培養學生具備「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 踐創新」的能力,以促進自我涯發展活經營與創新、落實社會環境關懷,達成 個人身心靈健全,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追求幸福的生活,進而實現社會公平 正義,維護自然的永續發展。為符應社會發展及國際趨勢,在學習內涵納入 「自主學習」、「生活美感與創新」、「未來想像」、「道德思辨」與「環境永續」 等概念。. 一、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課程綱要之國中階段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綜合活動領域包含三個「主題軸」及十二個「主題項目」來訂立具體內 23.

(32) 涵,內容如下表 2-3: 總綱 核心 素養 面向. 總綱 核心素養 項目. A1 身心素養 與 自我精進. A. 自 主 行 動. 總綱核心素養. A2 系統思考 與 解決問題. 綜合活動核心素 養具體內涵. 項目說明. 國民中學教育. 綜-J-A1 具備身心健全發展的素質,擁有合宜 探索與開發自我 的人性觀與自我觀,同時透過選擇、 潛能,善用資源 分析與運用新知,有效規劃生涯發 促進生涯適性發 展,探尋生命意義,並不斷自我精進, 展,省思自我價 追求至善。 值,實踐生命意 義。 綜-J-A2 釐清學習目標, 具備問題理解、思辨分析、推理批判 探究多元的思考 的系統思考與後設思考素養,並能行 與學習方法,養 動與反思,以有效處理及解決生活、 成自主學習的能 生命問題。 力,運用適當的 策略,解決生活 議題。. A3 規劃執行 與 創新應變. 綜-J-A3 因應社會變遷與 具備規劃及執行計畫的能力,並試探 環境風險,檢 與發展多元專業知能、充實生活經 核、評估學習及 驗,發揮創新精神,以因應社會變遷、 生活計畫,發揮 增進個人的彈性適應力。 創新思維,運用 最佳策略,保護 自我與他人。 綜-J-B1. B. 溝 通 互 動. B1 符號運用 與 溝通表達. 尊重、包容與欣 具備理解及使用語言、文字、數理、 賞他人,適切表 肢體及藝術等各種符號進行表達、溝 達自己的意見與 通及互動,並能了解與同理他人,應 感受,運用同理 用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 心及合宜的溝通 技巧,促進良好 的人際互動。 24.

(33) B. 溝 通 互 動. B2 科技資訊 與 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 與 美感素養. C1 道德實踐 與 公民意識. 綜-J-B2 善用科技、資訊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各類媒體之能 與媒體等資源, 力,培養相關倫理及媒體識讀的素 並能分析及判斷 養,俾能分析、思辨、批判人與科技、 其適切性,進而 資訊及媒體之關係。 有效執行生活中 重要事務。 綜-J-B3 具備藝術感知、創作與鑑賞能力,體 運用創新的能力 會藝術文化之美,透過生活美學的省 豐富生活,於個 思,豐富美感體驗,培養對美善的人 人及家庭生活環 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的態度 境中展現美感, 與能力。 提升生活品質。 具備道德實踐的素養,從個人小我到 社會公民,循序漸進,養成社會責任 感及公民意識,主動關注公共議題並 積極參與社會活動,關懷自然生態與 人類永續發展,而展現知善、樂善與 行善的品德。. C. 社 會 參 與. C2 人際關係 與 團隊合作. 綜-J-C1 探索人與環境的 關係,規劃、執 行服務學習和戶 外習活動,落實 公民關懷並反思 環境永續的行動 價值。. 綜-J-C2 運用合宜的人際 互動技巧,經營 具備友善的人際情懷及與他人建立 良好的人際關 良 好的互動關係,並發展與人溝通 係,發揮正向影 協調、包容異己、社會參與及服務等 響力,培養利他 團隊合作的素養。 與合群的態度, 提升團隊效能, 達成共同目標。. C3 多元文化 與 國際理解. 具備自我文化認同的信念,並尊重與 欣賞多元文化,積極關心全球議題及 國際情勢,且能順應時代脈動與社會 需要,發展國際理解、多元文化價值 觀與世界和平的胸懷。. 25. 綜-J-C3 探索世界各地的 生活方式,理 解、尊重及關懷 不同文化及族 群,展現多元社 會中應具備的生.

(34) 活能力。 表 2-3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國中階段核心素養具體內涵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6). 二、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之國中階段學習重點 國民中學教育階段依據本領域總目標、核心素養及學習內涵架構,以「領 域教學」為原則,由三個主題軸與十二個主題項目發展「學習表現」;繼之, 家政、童軍與輔導以「學習表現」為本,並考量科目專業發展可對應「學習表 現」的內涵,統整為「學習內容」(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 學習重點依據各科專業的獨特屬性,結合綜合領域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 核心素養所發展,分為「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如表 2-4、2-5: 1.. 1a-IV-2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多元能力,接納自我,以促進個人成 長。. 自我 1b-IV-2 運用問題解決策略,處理生活議題,進而克服生活逆 境。 與 生涯 1c-IV-2 探索工作世界與未來發展,提升個人價值與生命意義。 發展 1d-IV-2 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尊重及珍惜自己與他人生命, 並協助他人。. 學 習 表 現. 2a-IV-1 體認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學習人際溝通技巧,以正向的 態度經營人際關係。 2b-IV-1 參與各項團體活動,與他人有效溝通與合作,並負責完 成分內工作。 2b-IV-2 體會參與團體活動的歷程,發揮個人正向影響,並提升 2. 團體效能。 生活 經營 2c-IV-1 善用各項資源,妥善計畫與執行個人生活中重要事務。 與 2c-IV-2 有效蒐集、分析及開發各項資源,做出合宜的決定與運 創新 用。 2d-IV-1 運用創新能力,規劃合宜的活動,豐富個人及家庭生 活。 2d-IV-2 欣賞多元的生活文化,運用美學於日常生活中,展現美 感。 3a-IV-1 覺察人為或自然環境的危險情境,評估並運用最佳處理 26.

(35) 策略,以保護自己或他人。 3. 社會 3a-IV-2 具備野外生活技能,提升野外生存能力,並與環境做合 與 宜的互動。 環境 3b-IV-1 落實社會服務的關懷行動,以深化服務情懷。 關係 3c-IV-1 探索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展現自己對國際文化的理解 與尊重。 3c-IV-2 展現多元社會生活中所具備的能力。 3d-IV-1 探索、體驗個人與環境的關係,規劃並執行合宜的戶外 活動。 3d-IV-2 分析環境與個人行為的關係,運用策略與行動,促進環 境永續發展。 表 2-4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中階段「童軍」學習重點之學習表現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6) 童 Aa-IV-1 童軍諾言、規律、銘言的品德實踐與團隊目標的達 成。 A. 童軍 精神 與 發展. 學 習 內 容. 童 Aa-IV-2 小隊制度的分工、團隊合作與團體動力的提升。 童 Aa-IV-3 童軍禮節與團隊規範的建立及執行。 童 Ab-IV-1 國內童軍與青少年活動的認識及參與,以增進生活 能力。 童 Ab-IV-2 世界童軍活動資訊的蒐集與分享,以培養國際觀與 全球關懷。 童 Ab-IV-3 童軍國際交流活動的認識與理解,並能選擇適合的 參與方式。. B. 服務 行善 與 多元. 童 Ba-IV-1 服務學習的意義、價值與信念的理解及落實。. 關懷. 童 Bb-IV-4 國際服務活動的參與及文化交流。. C. 戶外 生活 與 休閒 知能. 童 Ca-IV-1 戶外觀察、追蹤、推理基本能力的培養與運用。. 童 Ba-IV-2 校園關懷服務活動的參與及分享。 童 Bb-IV-1 多元族群服務需求的評估。 童 Bb-IV-2 服務活動方案的規劃與執行。 童 Bb-IV-3 服務活動的反思與多元能力的展現。. 童 Ca-IV-2 地圖判讀、旅行裝備使用及安全知能的培養。 童 Ca-IV-3 各種童軍旅行的規劃、執行並體驗其樂趣。 童 Cb-IV-1 露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提升野外生存能力。 童 Cb-IV-2 露營活動組織分工、計畫、執行、檢討與反思。 童 Cb-IV-3 露營中的活動領導、溝通與問題解決。 27.

(36) 童 Cc-IV-1 戶外休閒活動的安全、風險管理與緊急事件的處 理。 童 Cc-IV-2 戶外休閒活動知能的整合與運用。 童 Da-IV-1 露營活動中永續環保的探究、執行與省思。 D. 環境 保育 與 永續. 童 Da-IV-2 人類與生活環境互動關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策略 的實踐與省思。 童 Db-IV-1 自然景觀的欣賞、維護與保護。 童 Db-IV-2 人文環境之美的欣賞、維護與保護。 童 Db-IV-3 友善環境的樂活旅行與遊憩活動。 童 Dc-IV-1 戶外休閒活動中的環保策略與行動。 童 Dc-IV-2 國際環境議題的理解、參與及省思。. 表 2-5 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中階段「童軍」學習重點之學習內容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6) 教師在設計課程時,可以參考學習重點,搭配主題軸的主題項目,如社會 與環境關懷的學習表現對應為「覺察人為或自然環境的危險情境,評估並運用 最佳處理策略,以保護自己或他人」,而學習內容則包含「戶外休閒活動的安 全、風險管理與緊急事件的處理」、「戶外觀察、追蹤、推理基本能力的培養與 運用」、「露營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以提升野外生存能力」與「人類與生活環境 互動關係的理解,及永續發展策略的實踐與省思」。 為落實綜合活動領域核心素養以引導課程設計,增強課程發展的嚴謹度, 在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提供呼應示例,國民中學階段如表 2-6: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a-IV-2 展現自己的興趣與多元 能力,接納自我,以促 進個人成長。. 學習內容 童 Aa-IV-2. 綜合活動領域核心素養 綜-J-A1. 小隊制度的分工、團隊 探索與開發自我潛能,善 合作與團體動力的提 用資源促進生涯發展,省 升。 思自我價值,實踐生命意 義。. 童 Ca-IV-3 綜-J-B3 2d-IV-1 運用創新能力,規劃合 各種童軍旅行的規劃、 運用創新的能力豐富生 宜的活動,豐富個人及 執行並體驗其樂趣。 活,於個人及家庭生活環. 28.

(37) 家庭生活。. 境中展現美感,提升生活 品質。. 2a-IV-1 體認人際關係 的重要性,學習人際溝 通技巧,以正向的態度 經營人際關係。. 童 Cb-IV-3 露營中的活動領導、溝 通與問題解決。 童 Aa-IV-3 童軍禮節與團隊規範的 建立及執行。. 綜-J-C2 運用合宜的人際互動技 巧,經營良好的人際關 係,發揮正向影響力,提 升團隊效能,達成共同目 標,培養利他與合群的態 度。. 3c-IV-1 探索世界各地. 童 Ab-IV-2. 綜-J-C3. 的生活方式,展現自己 世界童軍活動資訊的蒐 探索世界各地的生活方 對國際文化的理解與尊 集與分享,以培養國際 式,理解、尊重及關懷不 重。 觀與全球關懷。 同文化及族群,展現多元 童 Ab-IV-3 社會中應具備的生活能 童軍國際交流活動的認 力。 識與理解,並能選擇適 合的參與方式。 童 Bb-IV-4 國際服務活動的參與及 文化交流。 表 2-6 綜合活動領域國中階段「童軍」學習重點與核心素養呼應示例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2016). 三、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之異同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與現行九年一貫綜合活動課程綱要(97 年課綱)主要差異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2015)如下: (一)課程架構整併與延伸: 現行國民小學第一學習階段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時,與生活課程的重疊性 較高,故整併至生活課程,兩者整合後,可讓綜合活動領域的內容更加寬廣, 亦可使學生對學習有更深入的省思;另延伸綜合活動領域至第五學習階段,包 括生命教育、生涯規劃與家政三科,以分科教學為原則,內容可參照表 2-7。 而原本的第二、三、四學習階段,維持九年一貫課程以領域教學方式實施。 29.

(38) 項目. 十二年國教 高中階段綜合活動課綱. 99 高中課綱. 科目 名稱 /學分 數/ 歸屬 領域. 科目名稱與學分數. 歸屬領域. 科目名稱與學分數. 歸屬領域. 生命教育科必修 1 學分. 綜合活動. 生命教育科必選 1 學分. 選修: 生命教育類. 生涯規劃科必修 1 學分. 生涯規劃科必選 1 學分. 選修:生涯 規劃類. 家政科必修 2 學分. 家政科必修 2~4 學分. 必修:生活 領域. 課綱 呈現 方式. 學習重點: 1.學習表現 2.學習內容. 1.課程目標 2.核心能力 3.教材綱要. 表 2-7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綱架構與 99 高中課綱對照表 (二)總目標與學習內涵的差異: 依據九年一貫與十二年國教所公布的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分別比較總 目標與學習內涵之差異,如表 2-8、表 2-9: 十二年國教課綱架構. 九年一貫課綱架構. 課程總目標:培養學生具備. 課程總目標:培養學生具. 「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 踐創新」的能力. 備生活實踐的能力. 主題軸. 1.自我與 生涯發展. 主題項目 a.自我探索與成 長 b.自主學習與管 理 c.生涯規劃與發 展 d.尊重與珍惜生. 主題軸. 修改說明. 核心素養. 自我發展. 自我探索 自我管理 尊重生命. 生活經營. 生活管理 生活適應與創 新 資源運用與開 發. 1.「自我管理」 增加了「自 主學習」的概 念。 2.新增「生涯規 劃與發展」 的項目。. 命. 2.生活經 營與創新. a.人際互動與經 營 b.團體合作與領 導 c.資源運用與開 發. 30. 1.原先「社會參 與」主題軸 中 的「人際互 動」,移至 第 二主題軸。.

(39) d.生活美感與創 新. 社會參與. a.危機辨識與處 理 b.社會關懷與服 3.社會與 環境關懷. 務 c.文化理解與尊 重 d.環境保育與永. 保護自我. 人際互動. 2.將生活適應與 創新,加入 了 「美感」的概 念,修改為生 活「美感」與 創新. 社會關懷與服 務 尊重多元文 化. 1. 「尊重多元 文化」修改 為「文化理解 與尊重」。. 危機辨識與處 理 戶外生活 環境保護. 續. 2.合併「戶外生 活」及「環 境保護」成為 「環境保育 與永續」。. 表 2-8 十二年國教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綱架構對照表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初稿(2016) 就課程總目標字面來看,從原本的培養學生具備「生活實踐」的能力變成 培養「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的能力,在九年一貫課程重視學習內 涵應與生活充分連結,鼓勵學生於生活中實踐所學。而十二年國教則延續九年 一貫的架構,拓展成三個面向的廣度,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藉以 促進自我與生涯發展、實踐生活經營與創新、落實社會與環境關懷,達成個人 身心靈健全,經營良好的人際關係,追求幸福的生活,進而實現社會公平正 義,維護自然的永續發展(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 學習內涵架構從原本的四大主題軸與十二項核心素養,轉變成三大主題軸 及十二項主題項目,可以發現原本九年一貫綜合活動領域所使用的「核心素 養」在十二年國教已被提升到總綱的層次,並成為各學科領域的課程發展主 軸,由此可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具有前瞻性、科際整合與生活實踐的特性,學 習內涵相當廣泛具全人發展的目標導向,有機會成為十二年國教推動自發、互 動與共好理念的領頭羊學習領域。 31.

(40) 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學習內涵承襲九年一貫大多數架構,重整原本的四大 主題軸,以自我與生涯發展、生活經營與創新與社會與環境關懷為三大主題軸 出發,原九年一貫課綱中的「自我發展」,加入了原為重大議題的「生涯發 展」,為「自我與生涯發展」;「生活經營」加入「創新」的概念,變更為「生 活經營與創新」;「社會參與」及「保護自我與環境」合併為「社會與環境關 懷」(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相關增修內容可參考表 2-8。特別納入「自主學 習」、「生活美感與創新」、「未來想像」、「道德思辨」與「環境永續」等概念, 達成統整學生學習經驗的目標,培養思辨與創新的素養,以適應的未來生活。 (三)學習重點取代能力指標 目前九年一貫課程乃是利用能力指標的設計,以落實課程決定的鬆綁。因 此,課程規劃的原則乃是在達成課程目標的大方向下,讓教師、學校、或是出 版社,得以發揮專業來設計課程,只要各版本教科書,抑或是自編教材能夠使 學生達到能力指標,則便可以說是達成課程的目的(林永豐,2015)。能力指 標用概括性課程目標讓教師更有多元的詮釋發展空間,但能力指標每個老師都 有不一樣的詮釋,儘管教育部後來公布補充解釋與基本內容,多數能力指標仍 模糊不夠具體。 在十二年國教中最大的轉變在於提出「教學重點」的概念,差異對照可參 考表 2-9,學習重點的內涵包括了「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兩個向度,並 據以構成一個雙向細目架構。林永豐(2015)提到「學習表現」的概念著重的 是認知歷程、情意與技能面向,強調的是教材中不屬於內容層面的學習,性質 上非常接近既有中小學課程中的「能力指標」,抑或是高中課程中的「核心能 力」。相對地,「學習內容」則以知識為主要內涵,性質上即是各領域既有課程 中的基本內容、分年細目、內容要項或內涵說明等。此外,學習內容指的是該 領域或科目內基本的、重要的內涵,而毋須像過去的教材大綱那樣列出所有的 項目。新課綱中的學習重點概念等於是納入了既有課綱中重要的元素,又進一 32.

(41) 步提出了明確的雙向細目架構。 項目. 內涵架構. 十二年國教課綱. 九年一貫課綱. 備註. 主題項目. 核心素養. 新增綜合活動領域核心素養, 以呼應總綱之核心素養。. 學習重點 1.學習表現 2.學習內容. 能力指標. 以學習重點完整呈現學習的目 標與內涵。. 表 2-9 十二年國教與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內涵架構的差異對照表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教綜合活動領域課程手冊初稿(2016) 九年一貫課程強調歷程模式,淡化目標模式;相對地,十二年國教在學習 重點的雙向架構中,學習內容的課程設計可以目標模式為主,學習表現的課程 設計則以歷程模式為主,亦即兼顧了兩類課程設計模式之優點(林永豐, 2015)。綜上所述,九年一貫的發展是十二年國教相當重要的基底,提供更具 體化概念供教育工作者參考,讓教學活動更有脈絡。. 33.

(42) 第三節 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本研究主軸以素養導向為課程設計核心,故以下針對素養導向的概念與模 式、教學原則與方法、評量原則與方法等相關概念進行文獻探討,藉由此一基 礎有助於未來研究設計與實施。. 壹、素養導向的概念與模式 一、素養相關概念解釋 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素養導向的概念,具體反映於各領綱「領域 /科目核心素養」之中。例如:國S-U-A2透過統整文本的意義和規律,培養深 度思辨及系統思維的能力,體會文化底蘊,進而感知人生的困境,積極面對挑 戰,以有效處理及解決人生的各種問題。自S-UB3透過了解科學理論的簡約、 科學思考的嚴謹與複雜自然現象背 後的規律,學會欣賞科學的美。以下將常 見三種素養名詞概念作說明: (一)素養導向:係指由「學科素養」與「核心素養」兩種素 養類型所構成 的一種課程與教學導向,可以以矩陣的方式,來了解彼此之間的關係。 (二)學科素養:係由各學科內部所發展出來的素養。例如:文本深究、科學 的態度與本質、歷史思維……等。 (三)核心素養:指跨領域通用的素養。例如:符號運用、團隊合作……等。. 二、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在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之推廣中,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b)提到素養導向 教材編寫原則,以下進行原則內涵說明: (一)體現「自發、互動、共好」的理念,增進學生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 踐創新的素養。 (二)理解領綱內涵,掌握學習重點,融入相關議題,整合認知、情意、技能 34.

(43) 的教學設計。 (三)提供真實情境脈絡,產生問題意識,重視學習歷程、方法及結果。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應用所學解決生活問題,並能關懷周遭的人事物。 (五)運用多元評量,呈現並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果。. 三、綜合活動素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 在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之推廣中,林佳慧、劉理枝(2016)提到綜合活動素 養導向教材編寫原則,以下進行原則內涵說明: (一)提供真實情境,引發問題意識,重視學習歷程、方法及學習結果。 (二)引導自主學習,應用所學以解決生活問題,並能關懷周遭的人事物。 (三)培養價值探索、經驗統整與實踐創新的素養。 (四)整合認知、情意、技能的教學設計。 (五)運用多元評量,呈現並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成果。. 貳、素養導向的教學原則與方法 在素養導向課程設計之推廣中,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提到素養導向教 學的四大原則,以下進行原則內涵說明: 一、素養導向教學的四大原則 (一)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 1.范信賢(2016b)提到把知識、技能、態度整合在一起,強調學習是完整 的,不應只偏廢在知識上面。 2.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教師應調整偏重學科知識的灌輸式教學型 態,可透過提問、討論、欣賞、展演、操作、情境體驗等有效的教學活動與 策略,引導學生創造與省思,提供學生更多參與互動及力行實踐的機會。 3.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以國語文教學為例,除了課文內容的學習之 外,應培養學生能運用科技、資訊及媒體所提供的各種素材,以進行檢索、 35.

(44) 擷取、統整、閱讀、解釋及省思,並轉化成生活的能力與素養。 (二)情境脈絡化的學習: 1.范信賢(2016b)提到強調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就是更朝向學習意義 的感知以及真正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得把學習內容和過程與經驗、事件、 情境、脈絡做適切結合,意義才會在其中彰顯出來。 2.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學生能主動地與週遭人、事、物及環境的互 動中觀察現象,尋求關係,解決問題,並關注在如何將所學內容轉化為實踐 性的知識,並落實於生活中。 3.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以數學領域教學為例,除了要能在數學課解 題之外,還應能以數學的觀念處理真實世界及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問題。 (三)學習方法及策略: 1.范信賢(2016b)提到強調學習歷程、策略及方法。課程規劃及教學設計 須把學習內容與探究歷程結 合在一起,不只是給孩子魚吃,更要教孩子釣 魚的方法,才得以陶養學生擁有自 學能力,成為終身學習者。 2.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學校教材之設計,除了知識內容的學習之 外,更應強調學習歷程及學習方法的重要,以使學生喜歡學習及學會如何學 習。 3.楊俊鴻、蔡清田(2016)提到以自然科學領域教學為例,除了教導自然科 學的重要概念或事實之外,應培養學生能從觀察、實驗的歷程,學習探索證 據、回應不同觀點,並能對問題、方法、資料或數據的可信性進行檢核,進 而解釋因果關係或提出可能的問題解決方案。 (四)活用實踐的表現: 1.范信賢(2016b)提到強調讓實踐力行表現的空間,讓學生可以整合所 學,不只能把所學遷移到其他 例子進行應用,或是實際活用在生活裡,更 可對其所知所行進行外顯化的思考, 而有再持續精進的可能。 3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bstract -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applying TRIZ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tourist hotel.. Based on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ign the bus- related lesson plans based on the need of the students of the 3 rd to 6 th grade of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remote

(計畫名稱/Title of the Project) 提升學習動機與解決實務問題能力於實用課程之研究- 以交通工程課程為例/A Study on the Promotion of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actical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hospital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based on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nd also determine the moderat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 the emerging fraudulent crime and to conduct a survey research through empirical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innovative curriculum was designe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horticultural therapy program and activities with Special Education Syllabus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