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質的研究真正感興趣的並不是量的研究所謂的「客觀現實」的「真實性」

本身,而是被研究者所看到的「真實」、他們看事物的角度和方式,以及研究 關係對理解這一「真實」所發揮的作用(陳向明,2002)。因此,質性研究者 可採取長期參與、三角檢測法、反饋法、參與者檢驗法、蒐集豐富的資料、比 較法、闡釋學的循環論證等方式來確保研究的信度與效度。由於從事質性研究 時,仍有其限制及注意事項,質性研究與量的研究同樣重視研究的信度與效 度,尤其對於效度的探討,雖有質的研究者認為質和量的研究之認識論、本體 論不同,不必探討效度問題,但多數質性研究者則認為質性研究優於其他,宜 針對效度問題加以探討,以顯示其重要性,因而質性效度之分析日益受質性研 究者的重視(王文科,2000)。

壹、 本研究之信實度

從詮釋論觀點,「信實度」(trustworthiness)成為質性取徑的教育政策研究 品質規準,包括「可信性」(credibility)、「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可靠 性」(dependability)及「可驗證性」(confirmability)等概念(鈕文英,2007;

Lincoln & Guba, 1985)。

可信性意旨研究資料可真實反映研究對象所建構的社會事實的程度,研究 的進行已可確保研究主題的界定及資料的真實性;可轉移性是指研究的發現,

在研究情境相似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有相同結果,即可類推到其他案例的程度;

可靠性則指必須詳細的紀錄研究過程,將研究過程透明化、讓其他有興趣的研 究者若有機會依此程序再做一次相同的研究時,可以驗證兩次的研究結果是否 會得到相類似的結果,即研究結果的一致性評估;可驗證性指的是研究者必須 確認所收集到的資料與結果的解釋,都是來自於研究對象,並且是奠基於研究 情境,而非來自於研究者的想像,即研究的客觀性,強調研究結果是中立而客 觀。以下針對本研究具備之特性說明:

一、可信性(credibility):

第一透過研究者對於文獻資料廣泛與深入探討;第二藉由行動研究連續十 週對參與者的檢核,蒐集參與者於研究中的各項回饋與意見;第三透過研究者 省思研究過程,掌握學生正確的學習狀況,進行課程調整,以上統合文獻探 討、檢核研究資料與省思研究過程此為三角驗證法,其三角驗證資料包含學 生、專家學者與研究者三方來源進行資料收集,例如學生學習評量成果、教學 日誌、專家學者課程研討記錄等。

二、可轉移性(transferability):

本移究的撰寫將研究架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過程、研究場域、研究 對象等相關資料做充實且詳盡敘述,並遵循教育部所公布之總綱與領綱核心素 養,進行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與實施,以提高研究的可遷移性。

三、可靠性(dependability):

研究記錄上詳細說明研究歷程,透過錄影錄音方式留下可供檢核的記錄,

經由研究者的省思檢視研究主題、分析的資料是否具適當性與邏輯性,可提供 與目標一致的結論,如此依據前述資料與三角驗證來做可靠性佐證。

四、可驗證性(confirmability):

本研究詳細說明研究歷程與反思,並透過專家學者的檢核,觀察結果是否 符應於收集到的資料,而非研究者本身主觀想法,藉此提高研究的可驗證性。

綜上所述,一般質性研究者在探討效度時,通常是指研究結果是否擁有可 接受度、可信賴度或可靠度。因此對於可能影響其可信賴等諸因素需加以考 量,其中為重要且具有影響的因素為研究者偏見(researcher bias),為改善這個 現象,主要的做法有:一、研究者需自行省思(reflexivity),即研究者積極對自 己可能持有的偏見和傾向進行批判性的自我省思,研究者較能瞭解自我、調整 或試圖控制自己的偏見;二、抽取負向個案的樣本(negative case sampling),即 研究者小心翼翼去針對所作的研究,探求無法確認他們所期待和解釋的例子,

如是行之,將可發現重要的資料將會一覽無遺,且蒐集齊全,所獲得的結果將

更可信賴(王文科,2000)。

研究者將詳實說明教學過程與研究歷程,並且在課程進行與學生評量單都 會做觀察記錄,包括用錄影、錄音與掃瞄建檔的方式做記錄,以呈現教學真實 的過程與學生的想法。以上所得資料提供可後做檢討改進與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