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希望供有志於推動《弟子規》教學或 品德教育之教師做為參考,也為未來之相關研究提出建議,希望做有利之參考。

一、 對課程之建議

(一) 可採用吟誦教學,以增加學習興趣

在十二週的教學當中,對於經典讀誦這部分的教學活動,班上有 65%的小朋 友表示喜歡誦讀《弟子規》;但仍有 35%的小朋友不太喜歡。所以在課程建議方 面,研究者認為經典讀誦可改為「吟誦」的方式來進行,像是以歌唱的方式來讀 誦《弟子規》,相信這樣讀起來會更有韻味及趣味性,可減少像一般讀誦那樣平 鋪直敘,而導致學生興趣缺缺的現象。不過這部分還需要花更多時間來訓練小朋 友,且教師本身也需具備吟誦的專業素養,才能夠發揮效果。因此若有較充裕的 課程時間,且教師本身對於吟誦也具有相當能力和興趣的話,不妨可以試試看,

相信更可提高小朋友對於讀誦經典的興致。

(二) 可強化體驗課程,以提升學習成效

由於《弟子規》內容涵蓋各種生活規範與禮儀,能具體實踐於日常生活當中,

但若以單純誦讀和經典釋義來進行教學的話,勢必難以在短時間內看到成效,是 故本研究增加了德育故事和體驗活動之課程,一方面為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另一 方面也讓小朋友能與生活經驗做連結,進而產生深刻的印象。然而本研究所安排 之體驗活動雖然多樣化,但在深度上仍有再加強的空間,故建議將來的體驗活動,

可增加探索之類的課程,以增加體驗的深度,讓小朋友得到更多的啟發,也促進 小朋友反省思考的能力。

155

(三) 可安排小組合作,以促進觀摩學習

由於「合作」是現今品德核心項目之一,故小組合作之形式,能夠增加人際 互動的機會,也能夠培養團隊合作之精神。由於本研究所設計之「學生互評表」, 目的在於讓學生能夠透過彼此觀察,進而觀摩學習他人的優點,至於他人不好的 行為,也能當作借鏡來反省提策自己不犯相同過錯。不過本研究在課堂上所安排 之小組合作次數較少,故建議未來教學上可多安排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活動,

以增加彼此行為觀察的機會,進而觀摩學習他人的優點和增進人際互動的技巧。

二、 對教師之建議

(一) 可善用非正式課程或零碎時間

由於讀經教育目前尚未納入學校正式體制內課程,所以只能多加利用非正式 課程時間來進行教學,如:晨光時間、彈性課程,或正式上課前五分鐘來進行《弟 子規》的讀誦都是不錯的選擇。故善加利用零碎或非正式課程時間來進行《弟子 規》教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因為在早晨或者剛上課之初讓學生讀誦經典,

可達到收心之效果,進而提升專注力,是最好的時間安排與運用。另外,在彈性 課程中可以進行完整的體驗活動,如此一來可讓《弟子規》教學更趨於完善。

(二) 多營造有利於經典學習之環境

任何學習都需要有良好的環境,才能達到最佳學習效果。若老師能夠營造出 良好的讀經環境,那麼學生在環境的浸潤及潛移默化之下,一定能夠培養對讀經 的喜好與習慣,故建議老師可鼓勵學生在下課時間背誦經典,並選出讀經小組長 和規劃獎勵制度來激勵小朋友的榮譽感。另外,在情境布置上可規畫學習角,擺 放各種經典好書讓小朋友隨手可翻閱,並在教室的牆壁或角落中貼上經典內容字 句,讓學生置身在充滿古聖先賢智慧的殿堂之中。

156

(三) 多鼓勵家長陪伴孩子共讀經典

家長是孩子成長路上的主要陪伴者,也是影響孩子人格養成的重要人物,故 家長若能陪伴孩子一起讀經,那麼孩子不但較能夠用心學習,家長也能夠有所成 長,進而家庭風氣也能逐漸改變,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故建議老師鼓勵家長 在家能與孩子一起讀經,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也讓家長懂得以身作則,如此 一來孩子的品德表現才能更加落實!

(四) 需以身作則提供學生良好示範

老師教導孩子讀經,不但要做到言教,更要兼顧身教,才能給予孩子良好的 示範,孩子才能將聖賢處世的智慧正確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此一來品德教育 就能發揮真正的意義。教師既是影響孩童人格養成的重要推手,也是影響孩子人 生方向的舵手,因此教師能夠以身作則,才能真正提升學童品德表現之成效。

(五) 多充實進修讀經教育專業知能

關於《弟子規》教學,許多宗教團體或是書院皆開設相關的師資培訓課程,

讓有興趣推廣讀經的老師能夠提升經典之專業知能與素養,所以建議有心推廣讀 經教育之教育界同仁們,能夠利用研習的機會或是相關師資培訓課程來充實這方 面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技巧,以帶給學生更多在經典上面的收穫。

三、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就研究主題而言,可朝向多元發展

本研究主題是有關《弟子規》之教學,但在經典教材上,除了《弟子規》以 外,仍有許多不錯的經典,像是《朱子治家格言》、《論語》、《大學》、《中庸》、《孝 經》、《百孝經》等等,皆可當作品德教育之教材,所以針對未來的研究主題,建

157

議可朝向不同的經典種類來做教學上的設計,讓讀經教育的學術面向可以更廣更 完整。

(二) 就研究時程而言,可延長教學週數

由於本研究的教學時間僅有 12 週,每週大約有 2~3 節課,對於完整《弟子 規》課程內容,12 週的教學時間稍嫌緊迫與不足,故建議可延長至一學期或是 六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教學者能有較充裕的時間加深加廣《弟子規》課程內容,

二來也能有較多時間去深入觀察小朋友的言行舉止,以蒐集到更多質性資料。故 關於品德教育的研究時程,研究者建議再拉長教學時間,以完整落實課程內容和 蒐集更多相關資料,以俾益於研究。

(三) 就研究方法而言,可採用實驗研究

本研究採取的是行動研究法,主要以質性的方法來蒐集資料,如觀察、訪談、

文件分析等方式,並在同一班級實施教學,是故無實驗組與對照組以進行比較,

也無從了解未實施《弟子規》教學的班級,其品德表現的狀況與有實施《弟子規》

教學之班級是否有明顯差異。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上,假設各種條件許可之下,建 議可採用實驗研究法,以選取實驗組與對照組來進行比較,以獲得更客觀的研究 結果。

(四) 就研究範圍而言,可聚焦核心德目

由於本研究之目的是為探討《弟子規》教學對學童品德表現之影響,於是分 別探討了學童在「孝」、「弟」、「謹」、「信」、「汎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 各方面的品德表現,由於這些篇章的內容較多,因此品德表現的觀察項目便顯得 過於廣泛與分散,也是本研究較困難的地方,除非拉長研究時程,否則較好的方 式則是聚焦於某幾項品德核心項目上,例如:尊重、孝順、負責等核心價值,便

158

能夠聚焦研究範圍,作重點式的品德培養,也能做深入的探討,因此研究者認為 在後續的研究當中可以朝向此目標改善,讓小朋友有更明確的行為指標作依循!

15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上游出版社教育編輯小組(2009)。品德教育書。台北:上游。

王文科、王智弘(201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金國(2010)。品格教育:理論與活動設計。台北:高等。

王昭月(2013)。探討讀經教材如何融入國中品德教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 華梵大學,新北市。

王財貴(1995)。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台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文教學研 究中心。

王財貴、馬行誼、周碧香、施枝芳、李芝營、陳珧華(2011)。讀經教育理論與實 務。台北:洪葉文化。

王筑萱(2010)。幼兒讀經教師教育理念及教學現況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王淑鸎(2012)。感恩取向的品德教育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感恩態度、情緒管理 與同儕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琪妮(2005)。兒童讀經的教育學思考-以語文、道德、人格為核心(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靜華(2011)。預約幸福-國民小學低年級弟子規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王錦義(2014 年 3 月 28 日)。弒母棄屍,蔡京京判無期,男友死刑。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paper/765866

今日新聞網(2010,3 月 13 日)。狂砍雙親 109 刀,林清岳罵記者有沒有人性。

今日新聞網。取自 http://www.nownews.com/n/2010/03/13/750816

160

今日新聞網(2014,1 月 9 日)。霸佔博愛座不讓位。今日新聞網。取自 http://www.nownews.com/n/2014/01/09/1083629

方美莉(2014)。一位母親引發女兒讀經興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史文政(2010)。《弟子規》的德育思想探析。重慶交通大學學報,6,95-97。

宋健行(2001)。我國傳統啟蒙教材研究--以臺灣地區為觀察重心(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縣。

吳玉雲(2010)。臺北縣國小四年級學童接受讀經教育與品德表現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玉琴(2014)。實施弟子規對幼兒品格教育的成效與家長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 市某幼兒園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世弼(2007)。我的第一本人生寶典-弟子規。台南:南市淨宗學會。

吳宜靜、劉妍婷、賈美雲、楊素英、郭崎蓮(2005 年,9 月 5 日)。品德教育促進 方案。品德教育電子報。取自

http://www.khjh.kh.edu.tw/character/news-8/POL-NEWS.HTM 吳清山、林天祐(2005)。品德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4,150。

何宜珍(2012)。《弟子規》之佛儒倫理與苗栗縣幼兒班級讀經教育之成效(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私立玄奘大學,新竹市。

何淑玲(2014)。假日弟子規教師讀經班學習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育達 科技大學,苗栗縣。

李文君(2012)。《弟子規》理念融入品德教育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的孝悌行 為與關懷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 市。

161

李永順(2013)。推廣弟子規對工作滿意度影響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私立環球科技大學,雲林縣。

李宛純(2014)。國小教師實施讀經教學對低年級學童注意力改善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惠美(2014)。運用兒童讀經實施孝順與禮貌品德教育之研究──以《弟子規》

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元智大學大學,桃園市。

李建弘(2007)。經典與實踐-當代臺灣讀經運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素珍(2010)。以讀經教學促進品格教育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琪明(2003)。德性取向之品德教育理論與實踐。哲學與文化,30(8),153-174。

李蒼櫻(2011)。應用傳統經典實施幼兒品格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汪皖清(2011)。兒童經典閱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市。

汪皖清(2011)。兒童經典閱讀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