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研究者之省思與成長

本節就研究歷程、班級經營與專業知能三方面來探討教師在實施《弟子規》

教學之歷程當中所作的教學省思與成長。

一、 研究歷程

(一) 透過不斷省思修正和調整教學,符合行動研究精神

研究者在規劃八個單元的《弟子規》教學課程時,每個單元設計會依前一單 元之教學成效做修正,但課程三大基本主軸不變,只是教學內容會做修改,以便 能彈性調整,且在每週課堂教學完畢後,研究者會撰寫省思日誌,來反省每次的 教學成果及檢核小朋友品德表現的情形,並且在當天教學結束後,會利用下課或 放學時間與導師交流教學心得,以獲得更多寶貴的教學建議。透過不斷省思修正 課程,來改善學生的行為問題,正符合了行動研究的精神。雖然研究時間只有短 短四個月,在未來教學現場中也會繼續延伸本研究並加深加廣《弟子規》課程。

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也了解到好的教學是建立在了解學生心理需求,以及 專業的教學知能基礎上,才能掌握教學成效,發揮教育功能,從親身設計教案的 過程當中,研究者累積了許多寶貴經驗與成就感,是一大收穫!不過課程設計再 如何好,也需要好的班級經營和教學技巧的才能相輔相成和發揮成效,否則效果 會大打折扣,難以將內容知識傳遞給學生!

(二) 設計多元評量工具,能深入了解學生品德表現情形

由於學生的品德表現較屬於質性部分,故研究者以質性研究為出發點,設計 了家庭聯絡單、單元回饋單、總單元回饋單、學習單以及學生互評表,來評量學 生的品德表現,包含了學生自評與他評的部份。另外,在課程當中也設計了許多

143

體驗活動,透過班上同學的互動當中,來評斷學生的品德表現狀況。

由於設計的評量工具較多元化,有學生反應要寫的東西很多,關於這一點會 在將來的教學現場上做調整改進,改以較精簡的方式來讓小朋友做紀錄,例如:

以家庭聯絡單、總單元回饋單和學生互評表為主。另外,在蒐集質性資料時,研 究者也發現有些小朋友是以敷衍了事的心態草草書寫,並不會認真看待這項功課,

這一點與導師討論過,導師表示學生對於非正式的回家功課容易有馬馬虎虎的心 態,於是導師便將所有的評量工具列入回家功課的項目,也因此小朋友缺交或沒 有寫完的情形大大地減少!所以面對這樣的情形,建議與孩子先溝通,表明這些 評量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助益性,再列入回家功課的項目,這樣一來孩子們接受的 程度會較高,且最後來也會養成書寫的習慣。

二、 班級經營

(一) 了解孩子個別差異,能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

在前述之中,有提到教學設計必須要能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掌握教學 成效,在班級經營這部分,也是同樣的道理,教師必須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和心 理需求,才能有效地解決孩子行為問題。在課堂上,學生總是出其不意地出現不 守規矩的狀況,這時教學者必須善用機會好好去教育和導正學生的不良行為。

研究者也發現在實施《弟子規》教學過程當中,班級經營是影響教學成敗的 關鍵之一,學生在課堂上若能夠守秩序,一來授課內容不但能夠如期完成,二來 學生的學習情緒也較良好;反之,則產生漣漪效應,全班皆受到負面的影響。在 教學過程中,研究者遇到較大的困難是班上 S12 這位特殊學生,除了有生理上的 因素外,又合併了弱勢家庭等種種的不利因素,使得這位特殊學生有嚴重的偏差 行為,所以與研究者產生諸多的對立與衝突,但透過研究者與導師不斷互相合作 及自我改進下,研究者與 S12 的師生關係慢慢有改善,且研究者也發現 S12 需

144

要更多的肯定和關心,才能撫平那脆弱又渴望被愛的心,這也讓研究者學會用不 同的角度去思考孩子要的是什麼,並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不同的孩子。

(二) 教師專業態度與言行一致,能影響教學成效

講台上是教師展現專業與自信的舞台,但品德教育更需要教師的身教與言教,

所以教師的人格特質與專業態度,則容易影響學生對於品德表現的看法,若教師 本身注重學生品德表現,也能夠以身作則的話,那麼學生便有好的楷模來進行學 習;反之,若教師言行不一致,則容易讓學生誤以為道德只是掛在嘴邊的語詞而 已,因此教師在身教與言教上,必須有所一致才能發揮影響力!

另外,教學除了要活潑生動外,教師也必須展現威嚴,才能夠讓學生重視並 投入心力去學習這樣的課程,因為這畢竟屬於非正式課程,且教學者並非班導師,

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和要求,則學生容易有不重視的心態,如此一來教學成效便有 限,因此研究者必須與導師產生一定的共識,互相配合與合作才能將課程發揮淋 漓盡致!是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威嚴必須建立,才能展現專業態度,況且品 德教育是需要認真看待的議題,教師的威嚴和自信,才能得到學生尊敬,在威嚴 之下還要有包容、接納、欣賞學生的心,才能讓學生真正如沐春風!

三、 專業知能

(一) 運用各種資源來輔助教學,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場好的教學除了要具備教學技巧與專業知能外,更要善用各種資源,才能 讓教學活潑有創意!研究者幸運的是過去曾擔任福智文教基金會所創辦的兒童 讀經班、家長成長班以及經典背誦大會考的義工,所以在教材設計上有較多的資 源與靈感。再者,由於淨空老法師大力提倡《弟子規》,所以在各廟宇可蒐集到 有關於《弟子規》故事的文本及多媒體光碟,故可用來當做教材之一,且因為小

145

朋友喜歡動畫故事,所以媒體資源的運用產生了不錯的教學效果。

另外,在課堂上主要是運用電子白板及 PPT 簡報來上課,一來可省卻書寫 板書的時間,二來也能夠呈現更多的教材內容,讓小朋友接觸到之前所沒有看過 的影片故事。雖然資訊融入帶來許多便利,但教學核心仍在於教學者與學習者之 間的互動,因此每堂課也會著重在與小朋友之間的對話討論與經驗分享,來獲得 更多的回饋與交流。

(二) 充實讀經教育專業知能,期能帶給學生更多收穫

關於讀經教育之專業教學知能,研究者利用課餘期間(2014.07~08)去參加了 福智文教基金會所開設的《弟子規》師資培訓課程以增加專業知能,在為期 4 週的課程當中,研究者學習到如何將經典讀得更優美,以及在進行讀經教育的過 程中,要能夠與學生達到心與心的交流,才能感動學生,讓學生喜歡讀經,在短 短的幾堂課中,收穫良多,期能帶給學生更多經典上的受益。

(三) 充實特教知能用專業角度看待特殊兒童行為問題

如前所述,在教學過程中有遇到較棘手的特殊生問題,但教育過程是教學相 長的,在這當中研究者不斷反思自己,也去充實關於 ADHD 症狀的知識,因此 能夠慢慢去諒解特殊孩子的無奈,且多了一份如何幫助孩子的心情,品德教育或 許無法改變特殊孩子的生理因素,但卻能夠影響他們的認知,若特殊孩子能有正 確的認知,那麼偏差行為的程度就能控制在能忍受的範圍;若無法改變他們錯誤 的認知,那麼特殊生理因素又加上認知偏差,則更擴大了症狀的嚴重性,後果更 不堪設想!

所以在這段期間,研究者極盡所能地去建立特殊生正確的倫理道德觀念,並 教導如何去判斷是非對錯。但由於時間短暫,成效仍有限,研究者認為這並非只

146

單靠學校老師就能達成,還必須家庭教育的配合,由於特殊生是單親家庭的孩子,

所以在這方面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雖然研究時間短暫,但研究者也學習到如何 去處理特殊孩子行為偏差的問題,所獲得的經驗將運用在將來的教學現場之中,

也期許後續的相關研究,能夠設計出符合特殊孩子需求的教學內容。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