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小節根據本研究的研究發現與研究結論,對「數位藝術實驗室的發展」、「藝 術教育的應用」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

一、建構各藝術實驗室的連結網絡

「數位藝術實驗室」為進行式的發展,研究者相信在主持人林珮淳教授的積極 領導下,實驗室團隊未來在數位藝術創作、教育方面必然會持續激起新火花。為此 研究者以數位科技藝術的非專業人角度,提供臺灣各類似藝術實驗室內的專家們一 點建議,期能對各藝術實驗室的持續發展有所幫助。

在本研究的檢視分析中,發現數位藝術實驗室的發展,因為學校及相關資源的 闕如,以及主持人之單打獨鬥,影響整體教學與創作的發展。空間、經費、設備為 數位藝術創作之不可或缺,因此如何整合相關資源以「建構各藝術實驗室的連結網 絡」,就現階段而言,有其積極的必要性。

不同實驗室有不同的經營主軸,故擁有的設備、資源、技術能力也會有所差異,

例如:數位藝術實驗室擁有「互動」專門技術、其他實驗室可能有「全像攝影」技 術、「動作擷取」技術、實體「實驗室」空間設備、專用實驗展示空間……等等,那 麼實驗室之間的資源交流、互動有無,也許可為彼此的發展限制尋得解決窗口。因 此研究者試建議由各實驗室主持人自主建構此連結網絡,各實驗室的連結形塑如同 一大型研究中心,可提供技術專門、問題解決、設備不足、空間不足、專業師資合 作教學……等。建立連結後,或可再藉由聘用專人負責,將此連結網絡以結構化管 理,避免空穴來風、不了了之的情形。

當然在建構各藝術實驗室的連結網絡上,會牽涉到各實驗室意願問題,例如:

技術獨佔性、彼此的學術競爭……的疑慮,但為臺灣藝術創作的長遠發展,數位藝 術教育相關研發人員誠有必要以寬宏的胸襟,團結合作以締造新機。故研究者本著 對臺灣藝術創發的深切期望,提出此建議,期作為各藝術實驗室經營層面一思考的 參酌。

二、數位藝術實驗室教學模式於藝術教育的應用

數位藝術實驗室的經營、發展蘊含學習社群組織特質,其教學模式正如結論所 說,乃為因應獨特藝術創作領域─數位科技藝術所產製的「實驗室」教學模式,其 教學成效也確實是藝術教育方面不可忽視的力量。然而假使要直接整套搬進教學現 場,則如結論處提到的─於臺灣藝術教育上施行尚有限制及難度,有時甚至也不適 用。所以,以研究者的觀點,建議依然可以運用,但若用於大學階段以下的藝術教 學,即需進行使用上的選擇。例如:豐富教學案例、教學內容創新挑戰、即時科技 設備運用、小組報告分享等這些都是直接可採用的,但課堂上即時問答、批評對答 的方式就可能得經過調整,好比放慢問答步調讓學生有思考的時間以增加其思考意 願,然後以鼓勵方式使學生練習表達想法;在大班教學中,或者僅以分組輪流問 答……。方式上的調整,使藝術教學能透過批判思維、表達交流等逐步建立學生於 教學、創作、生活議題不斷思考的習慣,輔以大量教學案例的觀看,刺激其藝術欣 賞、創作更具深度、意義價值。

另外則是學習社群概念在藝術教學上的應用:執行本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觀 察思考後,認為不一定要將學習社群概念固著於實體的建構上,即便在實質的教學

空間中,應用「虛擬、成員分散型社群」思維,在課程秩序、進度能控制的情況下,

附加營造一種如網路般自主涉入、分享交流、對話的環境,則在某程度上或許亦可 達學習社群的學習成效。此模式的運用,基本建立在師生的開放思維上,不使所謂 的課堂僵化,鼓勵學生多看、多想、多交流對話……,如此,數位藝術實驗室所形 成的學習社群於藝術教育之應用,則可能更加的靈活。

三、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設定採非參與式觀察法進行場域觀察,一方面是考量觀看 的客觀性立場,另一方面則為研究者個人時間配合的限制因素。然而經過研究實施、

分析到撰寫的過程,研究者認為可以對此類型研究提出方法的建議,即可嘗試採用

「參與式觀察」,真正融入研究對象所處場域,在互動特質、情感的感受上會更直接。

以研究者進行的非參與式觀察經驗來說,如課堂上能真正觀察到成員互動狀態,特 別是情感特質的部分相當有限,故需在訪談中補充提問。但成員受訪的回應畢竟是 經過思考後所答,有時也會是所謂「官方說法」,必然非最自然的情感表達。所以研 究者針對此提出未來相關研究進行的建議,期在研究過程蒐集最直接真實的觀察樣 貌,使研究更為深刻、有價值。

再者,本研究為單一個案多重分析單位的研究設計,此個案研究設計,優點在 於可針對單一對象作深入的檢視,但也可能陷入該研究場域的文化而造成觀看的偏 頗。所以對於未來相關的研究,研究者建議可採多重個案的研究,針對不同研究對 象的共同、差異點互為比較、分析,以見藝術型實驗室的整體發展樣貌。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山口勝弘(1999)。複合媒體時代的新包浩斯文化─談科技藝術的發展(蘇守政譯)。

載於張振益等人(合著),科技與人文的對話(頁 60-73)。臺北市:雄師。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美音、楊子江(譯)(1997)。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原作者:I. Nonaka & H.

Takeuchi)。臺北市:遠流。

王建柱(2003)。包浩斯:現代設計教育的根源。臺北市:藝風堂。

中外數位藝術發展歷程─國內數位藝術發展(2005)。2011 年 6 月 1 日,取自 http://web.arte.gov.tw/digital_teacher/art/develop/p03.htm。

行政院(2002)。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臺北市:行政院。

呂廷和(196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臺灣。

李承泰(2006)。數位遊戲企劃網路學習社群規劃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 北教育大學玩具與遊戲設計研究所,臺北市。

李翊駿(2010)。數位藝術教育現況之探討─以電腦繪圖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亞 洲大學資訊傳播學系,臺中市。

宏碁數位藝術中心、李欣頻、林書民等(2000)。數位藝術:歐洲:奧、德、荷三國 採樣報告。臺北市:宏碁數位藝術中心。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 編),質的研究方法(頁 239-262)。高雄:麗文。

林思伶、蔡進雄(2005)。論凝聚教師學習社群的有效途徑。教育研究月刊,132,

99-109。

林書民(2000)。什麼是數位藝術?─擋不住的界面魅力‧由媒體藝術到「科技」媒

體藝術。典藏今藝術,98,44-49。

林珮淳(2002a)。科技‧文化‧新美學─藝術在科技媒體時代的認識與省思。藝術 家,320,194-199。

林珮淳(2002b)。培育「今日之星」的搖籃─論臺灣「科技藝術」教育之發展、問 題與期待。典藏今藝術,122,90-93。

林珮淳、吳佩芬(2002)。數位藝術相關理論研究與創作探討。藝術學報,70,43-58。

林珮淳、莊浩志(2002)。數位藝術美學之探討。美育,130,62-72。

林珮淳(2003)。從數位媒材一探數位時代之藝術產物。典藏今藝術,130,104-106。

林珮淳、葉綠屏(2009)。新媒體藝術的探討:以「“Boom !”快速與凝結新媒體的 交互作用」臺澳交流展為例。美育,169,4-11。

林珮淳(2011)。林珮淳教授創作簡述。2011 年 5 月 26 日,取自 http://ma.ntua.edu.tw/labs/dalab/director-art-statement。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市:雄獅。

吳明烈(2004)。塑造組織學習文化: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的實踐。載於吳明烈(主 編),組織學習與學習型學校(頁 3-20)。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明清(1991)。教育硏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垠慧(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科技與數位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 化建設委員會。

吳梓寧、張永薇(2007)。DigiArk 數位藝術方舟─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創意資源中 心簡介。臺灣美術,68,94-100。

吳嘉瑄、朱庭逸(2008)。臺灣數位藝術發展的下一步?。典藏今藝術,184,134-143。

周倩漪(2009)。馭科技之風‧飆舞藝術狂潮─林珮淳談「新科技‧新藝術‧新創意」。

表演藝術雜誌,197,116-118。

周啟葶(2006)。以「學習社群」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之分析。中等教育,57(5),94-113。

邱貴發(1996)。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學習社群理念探討。臺北市:師大 書苑。

邱誌勇(2009)。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演化中的新媒體藝術。載於王麗玲(執行編輯),

跨界視域:林珮淳+數位藝術實驗室創作聯展(頁 4-7)。臺中縣:靜宜大學藝 術中心。

胡幼慧(2009)。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 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 223-236)。臺北市:巨流。

姚美華、胡幼慧(2009)。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 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 性研究實例(第二版)(頁 117-132)。臺北市:巨流。

柳雅梅(譯)(2006)。學校是專業的學習社群─專業發展的合作活動與策略(原作 者:S. M. Roberts & E. Z. Pruitt)。臺北市:心理。

高 明(2007)。教育研究法(第二版)。臺北市:鼎茂圖書。

高博銓(2008)。學校學習社群的發展與挑戰。中等教育,59(4),8-20。

徐憶嘉(2004)。線上評量系統應用於國小視覺藝術鑑賞教學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新竹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志錄(2001)。以社會網路分析法建置社群關係網路分析機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陳 明(2007)。數位學習(E-learning)的介紹。教育趨勢導報,27,2-5。

陳其南(2004)。主委序。載於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之「漫遊者:數位媒體的 行進與未來」國際論壇峰會(頁 1),臺中市。

陳柳馨(2008)。網路學習社群使用者知識分享障礙之探究─以某網路學習社群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臺北市。

陳詣蕎(2010)。遊戲式數位學習社群成員之需求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陳詣蕎(2010)。遊戲式數位學習社群成員之需求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