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七節 研究信實度

研究的信、效度源自傳統實證主義(Positinism)對量化研究結果可信、有效的 判定標準,強調研究的客觀性與嚴謹度,因此亦被運用以檢視質性研究(姚美華、

胡幼慧,2009)。信度一般指稱研究的可重複性,而效度則是指研究的可靠性、準確 性、穩定性、一致性及可預測性。陳向明(2002)指出信度的概念在多數質性研究 者的認知上,較不符合質性研究實際工作情況,因此在質的研究中基本上不討論信 度問題。又或者如 Lincoln 和 Guba(1985)將信、效度的檢核融合提出確實性、可 轉換性、可靠性等的判準方法。檢測研究信效度依不同學者專家之說法,有多元的 檢驗手段,本研究在研究資料、研究工具及研究分析等層面,分別以全面性資料蒐 集、參與者檢核及三角檢驗法進行研究信實度之檢測。

一、全面性資料蒐集

豐富的研究文獻及原始資料可以提供研究結論充分的論證依據、提高研究的信 實度,凡相關文獻、自被研究者處蒐集之材料、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的記錄……等,

皆為研究資料取得之來源。本研究依學習社群的概念作為研究分析取向要點,探究 數位藝術實驗室其教學、創發面向的發展與影響,因此學習社群的觀念主要由文獻 資料閱讀、分析中建構,以能靈活運用於研究實施過程之觀察與思考。數位藝術實 驗室教學與創發部分,限於既有研究文獻多僅描述其藝術創作成果面向,因而研究 者需進入場域觀察以及對實驗室主持人、成員的訪談兩大部分蒐集研究原始資料,

並在徵得同意後盡可能自各層面取得相關資料。建構資料的豐富、完整性,以助分 析、詮釋與研究結論、論述之建立。

二、參與者檢核

參與者檢核指研究者將研究結果反饋至被研究者,視其有何反應(陳向明,2002)。

本研究主要使用之兩研究工具─觀察提綱與訪談提綱,經由相關專家學者協助進行 專家效度檢核後實施觀察與訪談。觀察記錄之詮釋以及訪談逐字稿彙整後,即邀請 數位藝術實驗室主持人林珮淳教授及其成員進行檢核,確認被研究者的原初行為、

想法,以避免研究者詮釋、撰寫的誤用。

三、三角檢驗法

「三角檢驗法」指稱研究者以不同方法蒐集不同資料,進行研究資料之相互檢 視、互補與整合,以能更深入完整的瞭解現象而建構知識的過程(胡幼慧,2009)。

在質性研究中,相關檢驗的最典型方式乃同時結合訪談與觀察兩種方法,觀察可讓 研究者看到被研究者的行為,而訪談則幫助研究者瞭解被研究者的行為動機,兩者 資料的相互比較,可對被研究者所言及所行進行檢測(陳向明,2002)。本研究即採 用此檢核方法,將觀察到的結果在訪談中進行檢驗,或反之將訪談結果在觀察中進 行檢核,並將之與文獻資料對應以分析、論述。另一三角檢驗法則運用於訪談對象 層面,本研究之訪談在取得當事者同意後,對數位藝術實驗室主持人、現任成員及 前任成員進行訪談,以能從不同立場的說法互相對應檢視,作出具可靠性、準確性 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