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0

第二節 建議

地方制度法已於 2009 年 4 月通過修正,增定各縣市得經議會通過,申請改 制為直轄市;經行政院核定,共有臺北縣、臺中縣市合併、臺南縣市合併及高雄 縣市合併四件申請案通過,並於 2010 年 12 月 25 日改制升格,成立新北市(原臺 北縣)、臺中市(原臺中縣市合併)、臺南市(原臺南縣市合併)、高雄市(原高雄市 縣合併,原高雄市已為直轄市),與臺北市俗稱「五都」。此種行政區劃及地方制 度的改變對於地方派系造成何種程度的衝擊,乃為今後地方派系研究的趨勢,其 重點有二:一、縣市合併之後其地方派系的轉變問題;二、鄉(鎮市)改為區,區 長官派之後,原有地方派系的存續問題。此外,關於是否全面取消我國鄉(鎮市) 級選舉,一直以來是個難解的議題,雖然 1996 年的「國家發展會議」對該議題 達成「應該取消」的結論,1然而,至今仍因朝野雙方缺乏共識而未獲通過修法,

不過未來倘若地方制度法通過修法而全面取消鄉(鎮市)級選舉,其對地方政治勢 必將造成影響,而屆時地方派系的走向,將會是一個地方派系研究的重點。

另外,或許一般人對於「地方派系」這字眼,多半抱持著負面的觀感,一談 到地方派系便立刻聯想到黑金、黑道、暴力、賄選、選舉不公及阻礙地方發展等,

然而,地方派系亦有其可取之處,如制衡監督、發掘並及培養人才、提高投票率 等,並且地方派系深植於各該地區,較能親近當地民眾並了解其需求、反映當地 民意,此外,地方派系乃屬政治性的「非正式組織」,2在運作上較具彈性,在溝 通上較迅速、靈活,不像政黨一樣有僵化的一套制度如黨綱、黨規、組織架構等,

各個地方派系皆有自己的一套運作模式、習慣,故可因地制宜而不僵化,此可彌 補政黨功能之不足。以礁溪鄉個案為例,部分地方政治人物並不會刻意排斥地方

1 「國家發展會議」由李登輝前總統於 1996 年 12 月召開,在憲政體制與政黨政治議題的總結報 告,詳列釐清中央政府體制等四項「共同意見」。其中第二大項「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權限,健 全地方自治」的第三點,就是「取消鄉鎮市級之自治選舉,鄉鎮市長改為依法派任」。(自由時報,

國發會共識 修法一拖逾十年。2007 年 11 月 8 日。)

2 「正式組織」是經過精心設計、計畫而建立的個人地位和權責關係;「非正式組織」則是正式 組織的副產品,亦為必然現象。非正式組織是由於人員間相互行為之下所產生的認同關係所形成 的結果,凡是共同點愈多者其非正式組織的關係也愈密切,只要具備任何一項相同點即可促進人 員之間的認同,而共同點愈多非正式組織成員愈團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1

派系一詞,甚至具有派系認同感,並認為地方派系就某種程度而言具有良性競爭 之意涵,對他們而言,地方派系猶如一種政治信仰。

地方派系可謂地方政治生態的一環,兩者息息相關、極難切割,筆者以為,

或許大家所應探討的不是如何消滅地方派系,而是如何改正地方派系的缺失,故 與其強力打壓並刻意消除地方派系,不如輔導地方派系正向發展,改正其固有缺 失,將地方派系逐漸轉型為監督地方政府施政的非正式組織,使地方派系成為民 眾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樑,扮演反映民意的角色,以彌補地方議會或代表會之不 足。因此,反金權政治、黑金政治才是關鍵所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2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份:

一、專書或專章:

文崇一,1989,《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

王建民,2003,《台灣地方派系與權力結構》。北京:九州。

王業立,2006,《比較選舉制度》。台北:五南。

曲兆祥,1992,《翻滾的蘭陽溪:宜蘭政治反對運動之研究》。台北:永業。

李心儀、陳世一,2010,《礁溪鄉誌(增修版)》。宜蘭:礁溪鄉公所。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88,〈郭雨新的一生〉。收錄於郭惠娜、林衡哲編,《郭雨新紀念文集》。 台北:前衛。頁 65-76。

李達,1989,《臺灣地方派系》。台北:風雲論壇。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編,1970,《宜蘭縣志》。宜蘭: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1994,《宜蘭縣第十三屆縣議員選舉選務資料彙編》。宜 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1998,《臺灣省宜蘭縣第十四屆議員第十三屆鄉鎮縣轄市 長選務資料彙編》。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1998,《宜蘭縣第十六屆鄉鎮市民代、村里長選舉選務資 料彙編》。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1999,《臺灣省宜蘭縣議會第十五屆議員宜蘭縣第十四屆 鄉鎮縣轄市長選舉選務資料彙編》。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2002,《宜蘭縣第十七屆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選舉選務資 料彙編》。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3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2005,《台灣省宜蘭縣第 15 屆縣長、第 16 屆議員、第 15 屆鄉鎮縣轄市長:選舉選務資料彙編》。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2006,《宜蘭縣第 18 屆鄉鎮市民代表暨村里長選舉:選務 資料彙編》。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2009,《宜蘭縣第 16 屆縣長第 17 屆縣議員第 16 屆鄉鎮市 長選舉選務總報告》。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宜蘭縣選舉委員會編,2010,《宜蘭縣第19屆鄉鎮市民代表暨村里長選舉選務總 報告》。宜蘭:宜蘭縣選舉委員會。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合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

月旦。

施威全,1996,《地方派系》。台北:揚智。

徐震,1997,《社區與社區發展》。台北:正中。

時報雜誌編輯部編,1985,《臺灣地方勢力分析》。台北:時報文化。

張茂桂、陳俊傑,1986,〈現代化、地方派系與地方選舉投票率之關係〉。收綠於

《中國政治學會投票行為與選舉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張昆山、黃政雄編,1996,《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經。

陳其南,1995,《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進煌,2001,《議政五十年—宜蘭縣議會成立 50 週年專輯》。宜蘭:宜蘭縣議 會。

陳陽德,1981,《台灣地方民選領導人物的變動》。台北:四季。

陳陽德,1987,《轉變中的台灣地方政治》。台北:洞察。

陳積碩,1996,〈國民黨操控三十年一夕間痛失江山〉。收錄於張崑山、黃政雄 主編,《地方派系與台灣政治》。台北:聯合報社。頁 79-90。

郭石吉,2003,《健全農業金融體系之改革方向專案調查研究報告》。台北: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4

察院財政及經濟委員會。

彭懷恩,1997,《台灣政治文化的剖析》。台北:風雲論壇。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德福,1989,〈政黨競爭與民主發展:台灣地區解嚴後的政黨政治〉。收錄於 葛永光等編,《現代化的困境與調適:中華民國轉型期的經驗》。台北:幼獅。

喬建,1982,〈關係芻議〉。收於楊國樞與文崇一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 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 345-360。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

趙永茂,1978,《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

趙永茂,1998,《台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台北:翰蘆。

廖忠俊,1997,《台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台北:允晨。

廖忠俊,2000,《台灣地方派系及其領導人物》。台北:允晨。

劉本德,1991,《蘭陽名人錄》。宜蘭:蘭陽之聲雜誌社。

蔡明惠,1998,《台灣鄉鎮派系與政治變遷:河口鎮「山頂」與「街仔」的鬥爭》。 台北:洪葉。

Pye, Lucian W.著,胡祖慶譯,1988,《中國政治的變與常》。台北:五南。

二、期刊論文:

王金壽,2004,〈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縣為例〉。《台灣社會學》7:177-207。

王金壽,2006,〈臺灣侍從主義時代的結束〉。《當代》227:26-37。

王金壽,2007,〈政治市場開放與地方派系的瓦解〉。《選舉研究》14(2):25-51。

王振寰,1998,〈地方派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國策專刊》,1:6-8。

王業立,1998,〈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5(1):77-94。

石振國、歐陽晟,1993,〈台灣地方派系的理論與對策〉。《律師通訊》170:

26-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5

吳重禮,1998,〈亦敵亦友:論地方派系與國民黨候選人選擇過程的互動模式〉。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學報》7:177-204。

吳重禮,2002,〈台灣地區「派系政治」研究文獻的爭議:美國「機器政治」分 析途徑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17:81-106。

高永光,2000,〈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鄉鎮調解委員會互動關係之實證研究〉,《選 舉研究》,7(2):1-36。

高永光,2001,〈「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 —1998 台北縣縣 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7(1):53-85。

高永光,2001,〈地方派系的政黨支持變遷模式之研究—以基隆市為個案分析〉。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0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

高永光,2001,〈從政治經濟學論台灣地方派系之研究〉。發表於「政大政治經濟 研究室研討會」。

高永光,2001,〈二○○一年立委及縣市長大選後地方派系政治之變遷〉。發表於

「二○○二年台灣政經形勢與兩岸關係走向學術研討會」,中華歐亞基金 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辦。

高永光,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地方派系的發展〉。《中國地方自治》,55(6):4-17。

高永光,2004,〈台北縣地方派系與黑道互動模式之研究〉。《選舉研究》11(1):

33-72。

高永光,2005,〈民進黨長期執政下的地方派系勢力變遷之研究—宜蘭縣的個案 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93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

徐火炎,2005,〈認知動員、文化動員與台灣 2004 年總統大選的選民投票行為

-選舉動員類型的初步探討〉。《臺灣民主季刊》2(4):31-66。

徐永明,2004,〈地方派系與國民黨:衰敗還是深化?〉。《臺灣社會學》,8:193-228。

黃德福,1994,〈現代化、選舉競爭與地方派系:一九九二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 析〉。《選舉研究》1(1)。頁 75-9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6

陳介玄,1994,〈派系網絡、樁腳網絡及俗民網絡:論台灣地方派系形成的社會 意義〉。收錄於東海大學東亞社會經濟研究中心主編,《地方社會》。台北:

聯經。頁 31-67。

陳希煌,1985,〈台灣農家負債與資金需求之分析〉。《農業金融論叢》14:1-37。

陳明通,1994,〈國民黨政權與宜蘭地方派系的發展〉。發表於「宜蘭研究第一屆

陳明通,1994,〈國民黨政權與宜蘭地方派系的發展〉。發表於「宜蘭研究第一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