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重視議論文文體知識的指導

從教學中可以發現學生議論文寫作進步最快的階段是指導議論文文體知 識,也因為具備了議論文文體知識提升了修改的能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較容易 接觸記敘文文類的文章,議論文文類的文章對他們而言較為生澀,學生因為生澀 也就比較少有閱讀意願造成文體知識較為缺乏,加上生活經驗尚未充實,議論文 寫作指導中文體知識的建立是最為迫切。

(二)應協助學生確定立場產出「論點」選擇適當的「論據」

產出論點是議論文寫作教學首要的課題。想要達到說服別人的目標,議論文 的論點一定要有鮮明的立場,這是基礎訓練的入手處。教學中透過「議題中心法」

及「統整資料」還有自我調整模式中的「STOP 策略」協助學生提出立場,再加 上「建立文體知識」學生了解論點呈現方法,就可以減低學生的困難度,而提出 合理明確的論點。

確定了論點,接下來引導學生選擇論據的的方法及指導推理細節的呈現,選 擇「有力、具體的論據」支持論點,將寫出自己的推理也就是「論點與論據之間 的聯繫」,使整篇文章具有合理性,這是需要老師提供學習鷹架。

對學生而言議論文寫作已有難度,所以命題的選擇需要適當及有經驗的議 題,如果選擇有經驗或切身的議題,較容易引發學生「有話要說」,以有表達動 機為前提,論點的產生、論據的選擇指導才會有「著力點」。

(三)利用討論策略進行教學

在研究中,許多活動使用小組討論或與老師個別對話,好的學習是在社會互 動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透過社會互動到內化獨立。當學生思考如何表達以及與 老師或同學對話之過程中,更加澄清與強化自己的認知。學生在分享對議題的見 解時,不只刺激多樣的思考方向,也從他人獲得支持、延伸與他人的關係,為他 們寫作學習建立意義。藉此也在不斷地建構與統整、調整與修正的過程中更加了 解策略的使用情形與強化其後設認知。

(四)提供學生教科書以外的議論文閱讀資料

根據分析課本發現無論是哪一個版本都無法建立學生完整具體議論文文體 概念,因為量的不足,以及文體毫無縱向的脈絡,找不出課程之間的統整性及連 慣性,所以要實施議論文寫作教學不能期待教科書提供有系統的教材,需要教學 者自己提供課外的閱讀資料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更需要提供閱讀策略協助學生閱 讀議論文體文章。大量的閱讀議論文,除了獲得主題知識之外,更培養學生閱讀 議論文的能力,並從中歸納出三要素的概念,從文章中建立文體概念會比老師講 述更有成效。

(五)重視寫作基本知識教學

本研究發現寫作教學中,學生基本寫作知識不僅影響寫作品質也左右學習成

效。寫作教學時想要有效提高寫作品質,除了文體知識、寫作認知策略的教導也 需要教導寫作基本知識,惟有學生具備基本的知識能力,寫作時才有可能運用,

老師指導新知學生也才能應用。

(六)寫作教學時間及實施方式

本研究花費的時間共三十五節課,在實際實施時「時間」是需克服的難題,

如果教師在學期初排課可以預留連續上課的時段,作為寫作教學時間。還有課程 綱要若未改變,每週教學時間就會受限,教師如仍願意實施議論文寫作,就必須 與其他教學領域結合,進行統整性教學。而且剛開實施寫作教學時,初期需要密 集且大量提供文體知識與寫作認知策略,待學生熟練就可以縮短教學時間,有多 次寫作經驗後才可慢慢撤離認知示範與協助,學習鷹架才能抽離。

二、對寫作教學研究的建議

寫作教學研究所包含的範圍實在太廣泛了,必須縮小研究範圍。以「議論文 寫作教學」作為研究主題,當開始進行時,便曾有老師提醒我:研究主題範圍非 常大,這樣做研究會很辛苦。一路走來真的感覺是「包山包海」,學科的專業需 要弄懂,懂了之後要了解如何轉化成學生所能學習的教材?要使用什麼教學策 略?而寫作的歷程是什麼?過程中要提供什麼協助?並且在什麼時候適時的提 供協助才能達到最大效果?與學生討論時要如何快速切中他的問題解惑?上完 課面對龐大的資料如何做整理和省思?一連串的問號有如泰山壓頂,如果還有下 一次或對於有意進入這研究領域的夥伴,「縮小範圍」是最重要的。以下針對各 點加以說明:

(一)論點的產出方法

議論文寫作教學最重要的是產出論點,論點的產出教學方法,除了教學中使 用的方法還有什麼是可行的?教學中提供議論文文體知識,學生覺得對提出論點 很有幫助,這是以熟悉論題為前提。當議題不是學生自身經驗,需要藉助資源時,

在研究中是嘗試讓學生閱讀統整資料提出論點,但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的表現就 不像從自身經驗提出論點表現那麼好,中間還需搭建細部化的鷹架,還要再探究。

(二)論據、論證的延伸教學

議論文寫作教學另一個難點是指導學生選擇論據及論據的呈現,其實就是議 論文的論證,這與邏輯思考非常有關,而其論證方式非常多,有哪些適合讓國小

學生學習的呢?可以繼續尋找。

(三)概念構圖在議論文寫作上的應用

學生認為計劃階段「概念構圖策略」是一個好作者一定要做的事,在教學過 程中我發現能力不同的學生畫概念構圖的方法不同,使用的背景知識也不同,議 論文寫作畫概念構圖依學生能力不同心理歷程如何?可探究。再者概念構圖是轉 譯媒介,要建立哪些線索最容易幫助寫作能力低者提取長期記憶庫的資料。

(四)了解修改歷程及教學成效

在同儕討論互評,在文獻以及教學結果都發現可以提高某程度的寫作能力及 品質,教學中也發現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有學生無法進行修改,最後以高能力組 的學生示範收場,所以可以探討議論文修改教學成效及探討修改歷程和思考,了 解能力不同在修改議論文的心理歷程,發展修改教學模式也是一個主題。

(五)有系統的規劃議論文寫作主題與教學方案

如果寫作研究者能分析各年級該教導的文體,依難易度排列,就可以安排出 議論文適合指導的時機,然後有系統的規劃,建構出議論文寫作教學方案,提供 有心進入議論文寫作的教學者參考的依據。

參 考 文 獻

一、中文專書

(一)圖書部分

仇小屏(2003)。小學階段「限制式」寫作指導。台北市:萬卷樓 。 王世臻 (2001)。小學語文課堂板書設計及應用。山東教育出版社。

王萬清(1990)。創造性閱讀與寫作教學。高雄市。復文出版社。

王鼎鈞(2003)。作文七巧。台北市。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朱艷英(1994)。文章寫作學。高雄市:麗文文化。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台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

李玉貴(2006):國文作文教學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心理。

李星(2007)。中學生議論文。台北市。吉根出版社。

李維(譯) (2007)。Lev.Semenovich.Vygotsky 著。思維與語言。台北市:胡桃 木文化。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台北市:心理。

谷瑞勉譯,Berk, L. E., & Winsler, A.(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台北:心理 出版社。

谷瑞勉譯,Lisbeth Dixon-krauss (2006)。教室中的維高斯基。台北:心理出 版社。

林明進(2003)。創意與分析的寫作。台北市:國語日報。

林清標(1993)。怎樣作文-寫出好文章的技巧。台北市:文經出版。

林義烈(1990)。細說作文。台北市:幼獅文化。

金振邦(1995)。文章體裁辭典。高雄市:麗文文化出版社。

高原、孫秉偉(1989):中學語文各體文章教學法。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

張鼎工作室編著(1991)。論說文的寫法。臺北縣,陽明出版社。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市:作者。

陳弘昌(1999)。國小語文科教學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

陳滿銘(2001)。新作文瞭望台。台北市:萬卷樓。

黃基博(1995)。圖解作文教學法。台北市:國語日報。

楊裕貿(2007)。作文教學的基礎講義。台中教育大學。

劉世劍(1996)。文章寫作學-基礎理論知識部份。高雄市:麗文文化。

劉忠惠(1996)。寫作指導下集。高雄市:麗文文化。

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台北市,心理。

潘世尊(2007)。教育、理論與行動研究。台北市,騰華文化。

蔡基剛(2003)。英漢寫作修辭對比。復旦大學出版社,上海市

蔡清田主譯(2004)。課程行動研究—反思實務工作的方法與資源手冊。高雄市,

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發明(1993)。怎樣寫議論文。台北市:國語日報出版社。

羅秋昭(2004)。國小語文科教材教法(三版八刷)。台北市:五南。

(二)中文論文

王嘉燕(2006)。臺北市國小教師國語文寫作教學實施之調查研究---運用SWOT 分析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漢清(2006)。國小自然科教室實施科學讀寫促進合作學習之行動研究。國立 台中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向天屏,2005。國小五年級兒童自我調整寫作歷程的教與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吳丹寧(2005)。國小議論文寫作教學之探討與實踐~以台中縣一所國小高年級 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語文教學碩士論文。

吳雪綺(2001)。批判性思考教學之知識論基礎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

吳瑠美(2006)。自我調整策略發展(SRSD)模式對高職寫作困難學生寫作能力之 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瑠美(2006)。自我調整策略發展(SRSD)模式對高職寫作困難學生寫作能力之 分析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