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討論

第三節 教學方案與實踐

本節呈現第二輪教學的內容,此輪教學重點將從第一輪著重「建立文體知 識」部份,進展為強調「發展寫作認知策略」,包含:發展「寫作計畫階段策略」

擬定目標、確定立場、畫概念構圖,「寫作階段轉譯策略」參考目標、閱讀,「寫 作回顧階段」的寫作策略,利用討論與示範、記憶、教師支持與學生實作表現,

依寫作的歷程給予學生協助性的引導,在教學歷程中遇到困難,會與協同研究者 討論,並向老師請教給予修正。

首先,於教學程序上的修正是強化論點產出的目的性。故針對議題進行腦力 激盪、統整觀點後,直接讓學生分組議題分析辯論議題,當學生確定立場,選擇 論據,指導學生做「成篇」文章計劃及轉譯策略,最後修改產出成品。不再將「論 點」的產出,獨立成為為一個寫作歷程。計畫表如表4-3-1 所示。

表4-3-1:「議論文寫作教學」第二輪教學計畫表 日期 教學重點

寫作能力

教學內容 需要收集內容

5/8 寫作認知策略 計劃

1. 設定目標自我調整能 力

2. 做計劃畫概念構圖 3. 讀者知識

寫作思考歷程

5/12 議論文文體知 識論據如何寫

1. 論據如何寫摘要的能 力

2. 轉譯

寫作思考歷程

5/19 寫作認知策略 修改策略

1. 反覆閱讀

2. 增加或刪除策略 3. 以修改論據為重點

寫作思考歷程

一、教學重點說明

第二輪教學重點分析,主要分為三大項「寫作基本知識」、「議論文文體知 識」、「寫作認知策略」,三項以活動綜合,在活動中完成本次寫作主題,「時間與 金錢」。如圖 4-3-1 所示。

圖4-3-1:「議論文寫作教學」第二輪重點分析圖

(一)寫作基本知識

第一輪教學發現學生使用標點符號常發生錯誤,例如:一句話語意未完該使 用逗號卻使用句號,或是語意已經完整需要使用句號卻使用逗號,甚至出現整段 整段只有逗號到結束。其他如分號、驚嘆號、冒號、引號無法精確的使用,所以 在國語課時特別加強使用方法。

文章結構指導對寫作能力提昇會有幫助(張新仁,1991),國語教學指導學 生分析每課課文結構,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皆協助學生建立其概念。其中議 論文的結構是簡單的三段式,首先呈現「論點」,接著以「論據說服讀者」,最後

「結論」再次強調作者的看法,這樣的論證結構很單純,學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

寫作活動

辯論情境的口頭練習 篇的寫作練習

寫作基本知識 1. 文章結構 2. 標點符號

議論文寫作知識 1. 論點

2. 辨識論點與論據 3. 論據與主題的邏 輯性(什麼是好 的論據)

寫作認知策略 1. 設定寫作目標 2. 以 STOP 步驟寫

3. 轉譯的策略 4. 修改策略 寫作主題

時間與金錢

(二)議論文寫作知識

從文獻中發現議論文的重點是讓人有所悟,強調的是推理及嚴謹的邏輯 性。在這一輪的教學中,需要指導學生了解如何選擇論據,才能產生推理及嚴謹 的邏輯性。依據謝錫金(2001)指出「論點」是表明作者對論證問題的主張、看 法和態度,亦是議論文的主體。「論據」以論點為根據,是作者作出正確判斷的 基礎,並可分為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兩種。「事實論據」有事例、物證、數據,

「理論論據」有引言、說理。教學時並不是要學生學會辨認這些類別,而是要讓 他們了解論據不是僅只有他們接觸的事例,還有其他種類,打開蒐集論據的視野 多蒐集不同類別的論據。但是「事例」是學生最為熟悉,且最吸引人,尤其是真 人事實的故事,故事有種特殊的魅力,它的魅力來自給我們趣味,啟發我們思想。

所以將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使用事例為論據的方法,一方面配合說理使論點更容 易讓讀者接受,另一方面讓文章更吸引人。

(三)寫作認知策略 1. 擬定目標策略

在寫作認知策略中「設定寫作目標」,提供寫作計畫表讓學生進行寫作前的 計畫(參見附錄八),此次目標設定指導重點是「讀者的設定」,寫作時心中有讀 者可以激發寫作動機、產生後設認知、較有目的性,另外還有「資料可以到哪蒐 集」、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尋求誰的幫助」、並思索「如何組織材料」,此外要求 學生段落、字數、修辭及時間納入計畫之中。教導此寫作策略時,除了全班共同 討論,也留時間讓學生自己訂定目標與計畫,研究者行間走動給予必要的協助。

待學生交回紀錄表時,逐一閱讀學生的計畫,若發現是全班共同的問題立刻澄 清,若是個人問題則個別指導修正寫作計畫。以下整理出更清楚的寫作計畫策 略,設定目標的步驟:

(1)確定寫作任務:寫作題目、讀者是誰、主要內容、文體、寫作用意。

(2)尋找可以參考的資料:書面或誰可以協助

(3)訂定寫作目標:內容、主旨、段落、字數、修辭、時間控制、寫作 心情。

(4)擬定寫作計畫:檢查目標與題目要求是否符合

2. 「寫作計畫策略 2」:STOP 策略確定立場

根據Troia 與 Graham(2002)提出「自我調整策略發展模式」中,指導論 說文的STOP 寫作策略,可以協助學生設定立場組織材料(吳瑠美,2006)。在

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利用STOP 的步驟組織議論文篇章,教學中請學生說出各 寫作策略與其步驟,多次練習並加上記憶把它記住,希望日後產生學習遷移。

當學生進行完議題中心的辯論,已能有較充實的主題知識,此時提出STOP 策略,提供方法讓學生將寫作的內容組織起來,產出概念構圖,步驟如下:

(1)暫停評價(Suspend Judgment):腦力激盪出想法,但不對產生的想法 作任何的評論。在A4 的紙上中心寫上主題,以腦力激盪法能想出越 多越好,以放射狀全寫在紙上。

(2)選擇立場(Take a side):在說明主題或說服讀者時,必須選擇一個立 場。利用圈圈法,圈出較能發揮的點,作為立場,並產出論點。

(3)組織想法(Organize ideas):將想法組織起來,並按邏輯順序來說明。

將沒有被劃圈的部份刪掉,有圈的部份相同的畫在一起並考慮上下位 概念,再按邏輯順序安排段落。

(4)邊寫邊計畫(Plan more as you write):在寫作時持續計劃歷程。

3. 轉譯階段的策略

利用STOP 立場確定,畫概念構圖組織材料,接著是產出想法,轉譯時可以 利用策略,以下說明茲。

(1)參考寫作計畫:看看自己寫的概念圖、再次釐清題意、參考寫作計 畫與相關資料。

(2)寫出想法。

(3)加入新的構想。

(4)閱讀檢查、自我評量已經寫完的字句、標點符號、分段的適切性,

以及文章內容是否合乎寫作題目

(5)當下修改:鼓勵學生不用等寫完才修改,主要修改重點放在完成草 稿並且段落與語句盡量符合題目

重複(1)~(5)的策略不斷的寫,不斷的閱讀,不斷修改直到完成作品。

4. 修改策略

上一輪的教學省思決定將「修改提示單」讓評量者也提個問題問作者,不 單是作者向評量者提問。希望藉此讓他們避開字及改標點或換詞的思考,修改的 策略及步驟相同。還有為了排除修改失敗的原因,這輪修改策略增加尋求協助,

當修改出現作者缺乏理解或內心並不認同修改回饋結果,可以尋求第三者老師或 是同學協助,避免因為無法確實傳遞回饋訊息,使得同儕修改效能降低。

二、教學方法與教學流程

將流程圖轉換成教學實施概況,如表4-3-2。

材料、畫概念構

修改的重心

放在針對題目及文體特徵 修改

修改的方法 增加或刪除策略 5/27 同儕修改 同儕執行相互修改

分享、提議、討論是否接受

小組討論 40

三、教師整體觀察與省思

(一)充實主題知識--腦力激盪、議題分析 1.協助產出論點方法需再尋找

這次原先的構想是透過學生蒐集資料自行閱讀,進行腦力激盪統整金錢是什 麼?時間是什麼?加上議題中心辯論,時間與金錢何者重要,透過辯論了解兩者 缺一不可後,學生便可順利的提出論點。可惜學生並沒有出現預期結果,學生於 辯論過程中發現兩者皆重要,他們會說出兩者皆重要,但卻無法說出明確的推 論,提不出好論點和例子,只能提出:「時間與金錢兩者需要相輔相成,才會有 美好了人生」為論點。

2. 議題分析法的結構性爭論不適合此次議題辯論

由文獻中發現:議題分析使用結構性爭論、探究模式、做決定模式三種教學 方式效果皆不錯,就前兩個寫作論題來看,辯論時使用「結構性爭論模式」效果 不錯,可是此次使用「結構性爭論模式」辯論時間與金錢論題效果不佳。原來若 評估議題本身或對學生衝突性爭議性越高,則以結構性爭論最適合,因為直接經 歷正反意見的理解是最直接的。如果議題是多種選擇,或經政策輿論支持容易產 生共識一面倒者,則以「作決定」或「探究模式」較容易實施,以「結構性爭議 模式」進行則難度更高,學生沒有感受其迫切性,可能呈現一面倒的反對立場,

建議優先選擇採用做決定與探究模式(潘志忠2002:31)。「時間與金錢」議題 衝突性不高,難怪學生共識一面倒者,就沒有辯論的需求了,難怪學生沒戲可唱。

3.精練論點的步驟不可缺

學生無法提出好的論點,到底是學生經驗不足,不曾好好思考這樣的議題?

還是年齡不夠思考尚未成熟,不足以思考這樣的問題?與協同研究者討論覺得這 議題對學生可能抽象些。學生生活經驗中對金錢、時間的使用並沒有匱乏,雖然 他們在辯論提出金錢可以做很多事,但他們生活經驗中,金錢僅只是滿足食衣住 行,無法說出獨特見解;雖然說得出時間很重要,但他們日常中只從寫功課的經

驗中,體驗時間一去不回頭,經驗需要再拓展才足以提出深刻的體會。在文獻探

驗中,體驗時間一去不回頭,經驗需要再拓展才足以提出深刻的體會。在文獻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