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歷程與討論

第一節 正式教學前的省思與規劃

根據文獻探討所見,並參酌預研究學生作品現象分析,研究者了解到指導學 生習寫議論文時,需提供策略及寫作知識。同時,在內容產出的階段應該分解步 驟來進行,並盡力提昇學生進行主動反思的能力。因此假設:如果加入議論文體 知識、寫作認知策略和基本寫作知識將可能提升學生議論文寫作的能力。職是之 故,本研究的教學流程將以認知歷程導向寫作教學模式為主,並參考維高斯基社 會互動理論、自我調整策略寫作教學原理原則,再依據學生認知發展及生活經驗 的內容,而預擬出可教學之議論文之題型與寫作題目。

行動過程中則隨時因應學生的表現、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回饋等,而進行教學 觀察與省思,與偕同研究者、指導教授討論,並參考早期國內議論文寫作教學的 研究發現,以調整教學活動的內容,整體上是個不斷回饋、修改、循環、驗證的 歷程。

為落實此原則,並確切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能力,在即將進行正式教學規畫 前,研究者先對學生做一次的議論文寫作知識與能力的分析,也針對自己的教學 信念做一仔細反省。

一、分析預研究中學生作品的發現

研究者於九十七年一月至九十七年十月,實施的議論文寫作教學預研究,是 以過程導向的寫作教學模式透過範文教導學生議論文結構知識,佐以概念構圖組 織概念協助,讓學生完成兩篇作品「談孝順」、「我對午休的看法」。在分析學 生寫作成品後,可將學生表現的困難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確立論點的困難:

學生無法針對主題作理性思考,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從前幾次的作品,發現 學生的通病就是無法提出周延的論點,需要找個方法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論 題,增進他們的邏輯判斷,讓他們說的論點不再是片面的見解。

(二)形成論證的困難:

讓學生將他的想法有條理的寫出來,是個困難度很高的要求。他們每每有點

子,在概念構圖中,也寫了很多論點,可是怎麼寫就僅只是一句綱要,就無法開 展,想不出細節,在他們的思想記憶庫中似乎沒有資料可以提取。

(三)文章結構的困難:

分析學生文章中各段落的開展往往沒有層次,段落的內容也沒有經過安排,

通常是想到什麼寫什麼。因此,必須指導學生有策略的提取主題知識、擴充寫作 材料、採取客觀的立場、組織材料才能解決學生議論文寫作的困境。

(四)文句表意的困難:

細究學生文章中的表達內容,經常欠缺條理與次序感,想到什麼寫什麼。在 表達的概念上既缺乏安排段落的合理順序,對於段與段之間的過度,也沒有用適 當的連接詞以形成邏輯關係。加上表達過於口語化,過於繁冗,文字修飾也不佳。

以上諸多方面,都是學生在書面應用中表現的困難,也是其寫作能力上亟 需提升的面向,值得作為教學設計之參考。

二、根據教學信念所擬訂的原則

在釐清所面對的教學問題,進行預研究之前,教學者曾針對自我的教學 信念作全面的省思與批判,在預研究的教學過程中,也反覆針對情境觀察與省 思,綜合這些個人的教學經驗與信念,乃擬出以下幾項教學原則:

(一)以遊戲或活動營造學習趣味

如果對學習不感興趣,硬塞給他,他是學不到的,教不等於學習,如果情 緒已經是排斥的話那學習效果必然降低,所以寓教於樂是較好的,但要如何設計 課程呢?需要設計自然的情境,降低議論文寫作的困難度,不要讓學生覺得呆 板、枯燥、嚴肅,所以將遊戲與活動融入其中,從活動中導入學習,透過同儕之 間的交流與分享,甚至是任務分工,讓他們覺得學習路上有人陪伴。

(二)誘發學生內在的表達動機

有話要說,有對象可以傾訴,如此才不致流於「為寫作而寫作」。否則,寫 沒幾次,那些寫作動機較低的學生,新鮮感過了又會把寫作當作是苦差事,將使 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寫作練習可能也會演變成應付式的交差了事。因此,寫作活 動設計,將盡量使學生有表達的意願、有具體的表達對象。

至於寫作主題,則必須貼近他們的生活經驗,而且是他們很想要說的,班 上每週一、三、五會寫心靈日記與研究者聊聊他們心中的想法,從這裡發現許多 他們心中急於表達的的想法,例如:女生想擁良好的人際關係、男生在意體育課 的表現、天天補習讓他們吃不消、想要擁有自主權可以管理零用錢、想要上網玩

遊戲、希望爸媽聽聽他們的心聲等等。

除此之外,還要塑造班級寫作環境,每週三寫寫短文,優秀作品會集結投 稿,學生有個目標,接下來的寫作成品要集結成冊,做一本屬於我們的作品集。

還有利用自我對話、自我鼓勵等措施,也能有效地誘發正向的寫作動機,更能使 學生在寫作練習過程中,除了獲得給予積極的肯定外,也在自我對話中培養較為 正向的思考。

(三)提供學生暫時性的學習鷹架

根據學者的理論可知,只要搭起適當的鷹架,寫作能力是可以透過教學培 養,使學生成為一個獨立的寫作者(蔡承獻,2005)。但是鷹架要如何搭呢?由 學習理論所發展出之鷹架理論,主張學習的過程應由教師提供一個暫時性的支持 來協助學生發展學習能力,這個暫時性的支持(鷹架)可能是一種教學策略或教 學工具,並經由學習者能力的提供,才逐漸將學習責任轉移到學生身上,期盼學 生最終能夠主導學習,並經由學習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羅豪章,2001)因 此,這種教學模式較是必需透過和學生在對話情境中,指導學生策略或技巧,然 後逐漸讓學生依照這寫步驟或程序來應用這些步驟或技巧,最後學生自己獨立完 成。

同時,這樣的鷹架教學也具有下列五項特徵:(1)提供支持,(2)具有工具的 功能,(3)擴展工作者的活動範圍,(4)促成工作的完成,(5)在需要時作選擇性使 用。在教學情境中,教師應先透過引導,使兒童與成人或同儕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之後逐漸減少成人的協助量,最後再讓學童能獨立完成作業。就好比當建築物逐 漸能承擔自己的重量時再撤除鷹架(引自谷瑞勉譯,1999)。因此,將依循此一原 理原則來為學生設計寫作練習時的學習鷹架。

(四)將教師定位成協助探索者

透過多次教學的觀察與省思,發現這群學生較適合採取平等互動的師生關 係。因此,不是只將寫作知識傳達給學生,填充學生的不足,便能使學生具有寫 作的能力。而是先由學生將過去的經驗提出學習連結,激發學習動機,創發新的 學習經驗,再提供機會讓學生以語言表達出他們學到的概念,或表現出新的技 能,並給予深入的了解,最後讓學生評量自己的作品及能力,提升自我覺察的能 力。所以,教師的重點在於支持孩子努力,並幫助他評估,幫助他釐清、形成自 己的想法。整體上這是一種引導發展,不是發現學習,也不是教誨式的教導,而 是協助他們去發現和探索自己的想法。

三、調查學生寫作知識的結果

進行正式教學研究之前,研究者曾經設計「議論文寫作知識調查表」共八 個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填答(參見附錄一),目的是了解學生學習前的情形,此 調查表的內容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關於學生議論文文體知識的測驗,其 中判斷文體即指出議論文中的論點、論據;第二部分則主要了解學生在正式教學 前,已具備了怎樣的寫作知識?以下,便歸納調查表的內容,分為四點說明:

(一)對議論文的文體知識所知極有限

藉由前述議論文知識調查表,從他們閱讀文章寫出論點、論據的答案中透 露出一些訊息,學生上過課,雖然知道議論文基本要素有論點、論據要素,但獨 立閱讀文章時卻無法掌握論點、論據。可見學生對於議論文的知識仍然薄弱,且 無法利用文體特徵判斷出一篇文章是否為議論文?從前測中發現班上學生只有 16%的學生可以從文章中找到作者的主張,及作者使用的論據,並扣緊論述邏輯 摘錄出來;有45%的學生可以知道作者的主張,但無法從文章中找出論據,不知 道作者用了什麼支持他的想法;還有39%的學生根本讀不出作者的想法,他們更 無從找出支持作者想法的論據。

再參照學生的個別檢測內容,更可發現學生對文體認識的不確定性。例如 S6 直接從第一段摘出重點作為論點,「不是說「失敗」這個字,而說「大器晚成」

這樣的字彙,以免給孩子貼上標籤,讓他們因為挫折而導致終生學習落後」。可 見該生以被前幾次教學制約了,許多學生都犯了這樣的錯誤,總是認為論點會出 現在第一段,就摘出他們所認為的論點。並沒有先考慮題目是什麼,再依此脈絡 閱讀。如這篇的題目是「人生難免會失敗」,作者先以反面說法,接著告訴讀者 他不認為這樣是好事,循著文章的結構邏輯,可知作者認為失敗是有用的,接受 失敗才能習得成功。但是,本班學生有許多人找不出這樣的線索,導致無法掌握 作者的想法。如果連閱讀文章都找不出作者提出的論點,學生便更不易在文章中 安排自己的論點,所以需要先提供他們閱讀議論文的經驗及策略。

(二)學生掌握良好議論文的基本特色不夠具體

(二)學生掌握良好議論文的基本特色不夠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