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

第二節 建議

一、健康政策上的建議

(一) 心理衛生的推動應納入社交焦慮議題的考量

目前於台灣推行的心理衛生相關政策與活動,多以針對社會大眾宣導憂鬱症防 治、自殺防治為主;在學校場域強調的心理衛生課程及針對學生的輔導重點也以憂鬱 症及自殺防治為重點,而忽略了學生中社交焦慮的普遍性及影響性。故建議相關單 位,在心理衛生活動之推動應再納入社交焦慮議題。

(二) 提供學校導師及輔導老師關於社交焦慮之研習或進修課程

兒童及青少年期是增加或發生高程度社交焦慮的階段,本研究中也可發現,高程 度社交焦慮的學生可能維持其程度或是於進入國中後有上升情形。然而目前在學校場 域中之心理衛生議題也以憂鬱症為主。故建議相關單位應舉辦社交焦慮預防介入相關 的研習和進修課程,以提供老師協助學生之專業。

(三) 社交焦慮的預防介入應於小學開始

在本研究中發現,學生於進入國中後的社交焦慮程度很可能增加,故應將社交焦 慮的預防介入提前在小學即開始。

二、對家長的建議

(一) 應注意情感變異性人格程度較高的孩童,給予其關懷

本研究發現情感變異性人格可作為預測社交焦慮程度的重要因素。對於男生或女 生來說,情感變異性人格程度愈高,則其成為程度較高的社交焦慮發展軌跡類型的可 能愈高。因此若家長發現孩童有情感變異性人格程度較高的情況,如:「很重感情」、

「容易把心情的好壞,表現在外表」、「容易引起情緒的激動」、「常有心慌意亂的情形」...

等,應特別注意並予於關懷,避免孩子的社交焦慮程度有高度發展。

(二) 父母對於男性學生應多給予支持

在本研究中發現,男生自覺受父母支持的程度,顯著低於女生。由於對性別的刻 板印象,向來常給予男生較少的親密性支持,然而父母支持對於男性學生軌跡類型影 響甚大,若孩童自覺到的父母支持程度越低,則該男性學生越易成為「中等變嚴重」

及「中等微降」的軌跡類型。故父母應多給予孩童陪伴,以及聆聽孩童內心的感受,

在其表現良好時給予讚美,遇到困難時給予支持協助,將可避免男性學生社交焦慮程 度隨發展過程上升;或是即使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在小學時期仍然經歷著高於全體 男生平均的社交焦慮程度。

(三) 父母應避免配偶間的衝突

在本研究發現,父母衝突對於男性學生軌跡類型影響甚大,即若孩童自覺到的父 母衝突程度越高,則該男性學生成為「中等微降」、「中等變嚴重」及「持續嚴重」軌 跡類型的可能性越高。故父母配偶間應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口語及肢體衝突,而使孩 子感受壓力及衝擊;或著學習了不當情緒處理方式和與同儕相處的模式,而使孩童的 社交焦慮程度提高。

(四) 父母應減少處罰孩童的頻率

本研究發現,父母對於男性及女性學生的處罰程度皆會影響其發展軌跡的類型。

若父母處罰程度較高,則男性越可能成為「輕微變中等」、「中等微降」及「中等變嚴 重」軌跡類型;女性越可能成為「中等變嚴重」、「嚴重變中等」及「嚴重且上升」軌 跡類型。故父母應減少處罰孩子的頻率,而改以向孩子溝通的方式,說明父母的用意。

(五) 父母應鼓勵孩童多與同儕互動

本研究發現,「與同儕互動程度」為社交焦慮發展軌跡類型的重要預測因子。有 學者認為,在幼兒時期若父母鼓勵害羞的孩子多與陌生人互動、參與不同社交活動的 環境,可能可以幫助害羞的孩子發展為社交焦慮(Bögels & Tarrier, 2004)。故父母若發 現孩子較少與同儕互動,應主動鼓勵孩子和他人互動來往,避免過度限制或保護,而 減少孩子培養社交技巧、與同儕互動的機會。

三、對學校的建議

(一) 對於社交焦慮程度高的女性學生需注意其隨著年齡而變嚴重的問題,並及早 採取輔導措施

若在小學時期就是高程度社交焦慮的女性學生,則應特別注意其進入國中後的社 交焦慮情緒。根據本研究分析出的女性社交焦慮發展軌跡之「嚴重且上升」類型可知,

若在小學時期就具有高程度社交焦慮的女性學生,進入國中後很可能持續升高,並在 國一至國二間有躍升的情形。故應及早採取輔導介入,以避免其越趨嚴重。

(二) 對於社交焦慮程度高的男性學生需注意其隨著年齡而持續的問題,並及早採 取輔導措施

若在小學時期就是高程度社交焦慮的男性學生,也應特別注意其進入國中後的社 交焦慮情緒。根據本研究分析出的男性社交焦慮發展軌跡之「持續嚴重」類型可知,

若在小學時期就具有高程度社交焦慮的男性學生,進入國中後很可能繼續維持高度社 交焦慮,而不會下降。故針對此群學生應及早採取輔導介入,以避免其維持長時間的 高度社交焦慮,而影響其發展。

(三) 老師應注意與同儕互動較低的女性學生,並給予關懷和幫助

本研究中,與同儕互動程度之測量為使用四年級起始值,並與女性學生的「中等 變嚴重」、「嚴重變中等」、「嚴重且上升」軌跡類型有顯著的相關。除了可預測女性學 生隨後高度社交焦慮的發展外,也有可能是已具有高度社交焦慮而與同儕互動較低。

故老師應注意女性學生與同儕的互動情形,提早給予幫助、介入,並鼓勵學生與同儕 的互動。

(四) 將社交焦慮的預防及介入融入於國中小的課程中

根據本研究結果,認為學生進入國中後的社交焦慮程度可能增加,故應該在國 小、國中的課程中加入社交焦慮預防及介入的單元。根據社會學習理論來看,兒童青 少年可由觀察學習或模仿來習得社交行為;而根據自我表現理論來看,兒童及青少年 對自己的表現評估愈差,則可能提高社交焦慮的程度。故除了可增加社交技巧訓練之

課程,使學生在課程中獲得社交互動的機會;另可經由課程幫助學生建立對自己的正 面評價,以避免其社交焦慮程度的提高。

四、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除了將學生性別分開外,也將父母雙方分開測量,了解父母性別與子女性別 組合的不同影響

本研究發現,家人關係對於男性及女性學生的發展軌跡類型影響不同,然而在本 研究中因學生版問卷之父母處罰、父母支持及父母衝突等方面為將父母雙方合併測 量,有無法分辨父親或母親單方對於相同或不同性別的孩子是否具有不同的影響力的 限制。例如雖然在男性及女性的發展軌跡類型相關因素中皆發現父母處罰為顯著的影 響因素,然而無法認定是父親或是母親對於女性的處罰影響較大;在過去的研究 (Bögels, et al., 2001; DeWit, et al., 2005)也曾發現父母親對於孩子社交焦慮的影響有所 不同,故在往後的研究設計中,可將父、母親變項分開測量,以更詳細的分析親子性 別組合間的不同。

(二) 增加隨時間變動(time-varying)的變項,以增加解釋性和應用性

在本研究中因為問卷回收而造成變項選取之限制,故在家人關係及學校因素皆採 用固定指標代表。在往後的研究設計可增加變動性的指標,或是考慮加入學生進入國 中後的測量值,以增加研究結果之解釋性和應用性。

(三) 將發展軌跡所包含的測量時間拉長,檢視加入十一年級後的資料之發展軌跡變化 本研究係採用 CABLE 資料庫之資料進行次級分析。CABLE 調查至今已執行八 年,而本研究對象選取為第二世代學生,對其進行四年級至十一年級社交焦慮發展軌 跡之分析。由於 CABLE 計畫預計將持續至第二世代學生就讀大學一年級,則屆時可 分析共十年之資料,以瞭解學生在青春期後的社交焦慮發展軌跡變化。

(四) 探討城鄉間性別差異的原因

雖然過去研究並未發現社交焦慮有城鄉之間的差異,但是在本研究中發現對於台

北市及新竹縣的學生來說,會因性別而有其方向性的差異。台北市的女生,其社交焦 慮程度會比新竹縣來的高;而新竹縣的男生則較高。雖在城鄉間的差異並非本研究主 要的研究問題,但也提供往後進一步研究探討之思考方向。

參考文獻

翟宗悌(民 94)。認識社交恐懼症與學校的協助之道。諮商與輔導,232,15-20。

二、英文部分(依字母順序)

Arrindell, W. A., Emmelkamp, P. M. G., Monsma, A., & Brilman, E. (1983). The Role of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Practices in the Aetiology of Phobic Disorders: A Controlled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3, 183-187.

Arrindell, W. A., Kwee, M. G. T., Methorst, G. J., Ende, J. v. d., Pol, E., & Moritz, B. J.

M. (1989). Perceived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of agoraphobic and socially phobic in-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55, 526-535.

Bögels, S. M., Oosten, A. v., Muris, P., & Smulders, D. (2001). Familial correlates of social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9, 273-287.

Bögels, S. M., & Tarrier, N. (2004). Unexplored issu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social phobia research.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4, 731-736.

Bech, P., & Angst, J. (1996). Quality of life in anxiety and social phobia.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11(3), 97-100.

Beidel, D. C., Christ, M. A. G., & Long, P. J. (1991). Somatic Complaints in Anxious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9(6), 659-670.

Beidel, D. C., & Turner, S. M. (2007). Shy Children, Phobic Adults: Nature and

Tre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eidel, D. C., Turner, S. M., & Morris, T. L. (1999). Psychopathology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38(6), 643-650.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nfenbrenner, U. (1995). Developmental Ecology Through Space and Time: A Future Perspective Examining lives in context: perspective on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pp. 599-647). Washington, D. 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ruch, M. A., & Heimberg, R. G. (1994). Difference in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and personal charcteristics between generalized and nongeneralized social phobics.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8, 155-168.

Bruch, M. A., Heimberg, R. G., Berger, P., & Collins, T. M. (1989). Social phobia and perceptions of early parental and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xiety Research, 2, 57-65.

Colman, I., Ploubidis, G. B., Wadsworth, M. E. J., Jones, P. B., & Croudace, T. J. (2007).

A Longitudinal Typology of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Over the Life Course. Society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 62, 1265-1271.

Costello, E. J., Egger, H. L., & Angold, A. (2004). Developmental epidemiology of anxiety disorders. In T. H. Ollendick (Ed.), Phobic and Anxiety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pp. 61-91).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Cummings, E. M., Vogel, D., Cummings, J. S., & El-Sheikh, M. (1989). Children's Responses to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of Anger between Adults Child

Development, 60(6), 1392-1404.

Davidson, J. R. T., Hughes, D. L., George, L. K., & Blazer, D. G. (1993). The epidemiology of social phobia : findings from the Duke epidemiological catchment area stud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3(3), 709-718.

Dekker, M. C., Ferdinand, R. F., Lang, N. D. J. v., Bongers, I. L., Ende, J. v. d., &

Verhulst, F. C. (2007).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depressive symptoms from early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 gender differences and adult outcom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8(7), 657-666.

Delucchi, K. L., Matzger, H., & Weisner, C. (2004). Dependent and problem drinking over 5 years: a latent class growth analysis. Drug and Alcohol Dependence, 74, 235-244.

DeWit, D. J., Chandler-Coutts, M., Offord, D. R., King, G., McDougall, J., Specht, J., et al. (2005).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family adversity on the risk of onset of DSM-III-R social phobia. Anxiety Disorders, 19, 47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