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批評行為研究

2.2.4 影響變項

在實施言語行為時,說話者的語言表現受主題、性別、社會距離、相對 權勢等因素影響(Hoang,2007;Spencer-Oatey,1996;2000)。故本節在 此回顧與上述變項相關的研究,了解它們對批評行為的影響,並歸納目前研 究不足的面向,重述本文的研究範圍。

(A)主題因素17

西方學者指出英語的批評主題是有侷限的,這種侷限建立在批評的適宜 性上。我們不能批評生物(人或動物)本有的、不可控的特性,如狼的兇狠、

野兔的怯懦,也甚少會因為他人與生俱來的紅髮而批評對方,因為那只會形 成攻擊或侮辱而非批評。我們也不能批評無生命的物體或客觀的狀態,譬如 人們不會批評天氣,只會抱怨天氣。假如批評的是非生物,那該物必定是因 某人的行為或選擇而產生的,因此說話者真正要批評的是那人的行為或選擇 而非物體或狀態,如妻子向丈夫批評新住所附近的交通狀況時,她要批評的 其實是丈夫將新家置於該處的決定(Searle & Vanderveken,1985:191;

Wierzbicka,1987:156)。

17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教授提供的修改建議,將批評主題納入影響變項進行討論。

35

Tracy 等人(1987)曾就英語批評的主題進行探討,以 110 位大學生為 對象,讓他們透過書面描述自己受批評的真實事例,而後根據所得資料歸納 出五個最常見的批評主題。這些主題按頻率從高至低依序排列為:才幹技能

(skill performance)、人際關係(relationships)、外表打扮(appearance)、

性格特質(general personhood)和決策計劃(decision making)。Tracy 等人 發現,批評的主題和交際雙方的社會因素有著一定的關係。針對外表打扮的 批評大部份來自父母或有一定親密度的同儕;會批評才幹技能的多為教師或 上司;而關係親密者(如夫妻、男女朋友)所發出的批評則多集中在人際關 係與性格特質的主題上。若被批評的主題來自非預期中的社會角色,如陌生 人對聽話者的外表打扮進行批評,則該批評較難被聽話者視為是具建設性 的。由此可知,說話者在實施批評時必須依據自己和對方的社會關係與距離 對主題進行篩選;如果不是,他所發出的批評則會被視為不適宜。

除 Tracy 等人(1987)外,不論漢英都甚少有其他學者對批評的主題進 行探討。有鑑於此,本文參考學者們對讚美主題的分類以補批評相關探討的 不足。Searle 與 Vanderveken(1985:190-191)將讚美與批評視為一體兩面 的言語行為,並將二者歸為斷言類中的最小辨異組(minimal pair)之一共 同進行討論。與批評正好相反,讚美是認同他人言行並發出正面評價的言語 行為。歷來研究讚美主題的學者不少,本文在此僅將 Wolfson(1983)、

Knapp,Hopper 與 Bell(1984)、Holmes(1988)以及 Wang 與 Tsai(2003)

對讚美主題的分類與 Tracy 等人對批評主題的分類作一對照,整理為【表 二-12】:

36

【表二-12】:批評與讚美的主題類別

學者 主題

批評 Tracy 等人(1987) 外表打扮、才幹技能、人際關係、性格特質、

決策計劃

讚美

Wolfson(1983) 外表打扮、才幹技能

Knapp 等人(1984) 外貌形體、服飾打扮、表現(技能/能力)、 財物資產、性格特質、協助/服務

Holmes(1988) 外表打扮、能力/表現、財物資產、人格/友誼

Wang & Tsai(2003) 外表打扮、能力/表現、財物資產、人格/友誼

從【表二-12】可知,不論是批評抑或讚美,「外表打扮」、「才幹技能」

和「性格特質」都是兩者常見的主題,「財物資產」則常見於讚美主題中,

故將此四類列入本文批評主題的研究範疇中進行探討。另將人際關係、友

誼、決策計劃、協助/服務等或抽象或具體的活動統一歸為「言行舉止」類,

至此共得五類主題。

另外,為了解漢語批評主題是否如英語批評主題般亦有適宜或不適宜批 評的分別,本文特將「外表打扮」和「才幹技能」兩類稍作調整,將「外表 打扮」分為不可控的「外貌形體」與可控的「服飾打扮」;「才幹技能」分為 不可控的「先天能力」與可控的「技能表現」,形成七大主題:(A)外貌形 體、(B)服飾打扮、(C)先天能力、(D)技能表現、(E)性格特質、(F)

財物資產及(G)言行舉止,再透過問卷探究這七大主題批評的適宜性,藉 此了解漢語批評主題的特質及其影響。這在 3.2.2 和 4.3 節中會有更詳細的 說明。

37

(B)性別因素

如 2.1.6 節中所述,兩性的語言風格的確存在差異,這些差異是由社會 和文化所建構出來的。是故研究不同文化下的性別語言差異能幫助學習者了 解該社群中兩性的角色和定立,從而減少因性別文化差異所引起的交際失 誤。

在語用的研究上,探究英語批評言語行為的學者們指出男性和女性在策 略的選用和呈現風格上亦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在實施批評時女性要比男性 來得間接有禮(Tracy & Eisenberg,1990)。這是因為男性的行為是屬目標 取向,傾向關注行動是否能實現目的;女性則更側重他人的面子和感受

(Andrews,1987;Brown,1980;Tracy & Eisenberg,1990)。Zhang(2007)

的研究亦呼應上述說法。Zhang 指出男性在批評的核心行為裡採用了較多的 公開策略,女性則多選擇消極禮貌策略。在輔助行為上兩性則無太大的差 異,皆偏好使用緩和類勝於強化類,唯女性在強化類的使用頻率上略多於男 性。另外,Zhang 的研究也發現,當聽話者為男性時,說話者不論男女都偏 好使用更多的公開策略與積極禮貌策略;而若聽話者為女性,則男女說話者 都傾向更為有禮。較為特殊的是當聽話者為女性時,女性說話者會使用較多 的強化類輔助行為,至於其中的原因,Zhang 並没有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在漢語批評方面,李琳(2005)曾從性別的觀點切入研究大陸地區男女 教師的批評行為。李琳發現比起女性,男性的批評要來得直接,且是以表述 態度和觀點的方式進行,因此多選用公開策略,對聽話者的面子威脅性較 強;女性則較顧及聽話者的面子,傾向採用非公開策略,透過間接委婉的方 式實現批評。李琳在研究中所指出的性別差異與英語批評的發現相類似,唯 李琳所研究的對象是大陸地區的教師,情境亦限定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批 評上,一定程度地限制了批評的使用情況,同時亦忽略聽話者的性別可能對 說話者造成的影響。

由上可知,不論英漢,目前對批評言語行為與性別的研究仍然相當缺 乏,為此本研究擬補其不足,觀察漢語兩性母語者在日常會話中的批評使用

38

特色,以及探究男性和女性在面對同性與異性時的批評現象,期能初步掌握 台灣地區批評言語行為和性別間的互動關係。

(C)社會因素

Spencer-Oatey(2000)指出交際雙方的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與社 會權勢(social power)是影響言語行為策略使用的重要因素。Brown 與 Levinson(1987)則認為二者會對言語行為的面子威脅性造成影響。

社會距離是指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的熟悉度與親密度(Hoang,2007),

大體可分為親密(intimates)、不親不疏(acquaintances)與疏遠(strangers)

三類(Wolfson,1988)。Wolfson(1988:33)提出的「突出理論」(the bulge theory)具體地說明了社會距離與說話者言語表現的互動關係。他的研究顯 示當交際雙方的關係處於水平線的兩端:極親密和極疏遠時,其言語會因禮 貌因素考量的減低而趨向直接、不加修飾;反之,當交際雙方的關係處於水 平線的中段:彼此相識但關係一般時,說話者基於彼此關係的浮動和無法預 測對方的回應而產出更多間接、經禮貌修飾的言語,以免引起衝突。

Hoang(2007)的研究呼應了 Wolfson(1988)的觀點。Hoang 在比對 越南和美國批評行為的研究中亦發現不論是越南人或美國人都傾向直接批 評關係親密而穩定的朋友和家人,而對關係普通、不穩定的對象則會更謹慎 地批評。這顯示相較於關係親近者,說話者認為批評情感基礎不穩定、關係 一般的對象更容易引起爭執,因此對其施行批評時必須更為審慎,也更有研 究的必要性。然而目前漢語學界普遍缺乏以關係普通(不親不疏)作為社會 變因對批評進行探討的研究,為此本文擬對此作進一步的究析。

社會權勢有時亦稱為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然二者實際上存有差異。

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強調的是個體在社會或群體中所處的階級(Cansler

& Stiles,1981);社會權勢則指交際一方對另一方言行的控制權力(Brown &

Gilman,1960;Brown & Levinson,1987),如教師的社會地位高於建築工

39

人並不意味前者的權勢必然高於後者。18本文要討論的是社會權勢,它大體 可分為三類:上位者(superiors)、平位者(equals)、下位者(inferiors)。

在批評的研究中,大部份的學者多偏好研究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批評表現 方式,如:教師對學生(辛雪艷,2008;Cao,2005;Li & Seale,2007)、

父母對子女(劉艷,2010;Huang,2007)、上司對下屬(Leung, Su & Morris,

2001)等,這類型的批評多較為嚴厲和直接;反之,當說話者的地位低於聽 話者時,批評則多為間接,甚至出現保持沉默、不實施批評的情況(付春媛,

2006)。然而卻甚少有學者關注平位者間的批評(Mulac, Seibold & Farris,

2000),是故為補相關研究的不足,本文遂將本次研究的社會權勢設定為平 輩同儕,探究其批評表現。

從上述文獻的整理與討論可知,目前針對批評影響變項的研究仍有其缺 口,是故為補其不足,本研究遂將社會變項設定為關係一般的平輩,並透過 問卷調查的方式觀察這類型漢語母語者的批評現象與特色,以及主題和性別 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與影響。

18 感謝口試委員陳淑惠教授提供的修改建議,區別並定義社會權勢與地位。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