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批評行為研究

2.2.2 批評與抱怨

不少學者都認為批評和抱怨是十分相似的言語行為,因為它們同樣具有

「發現缺失」的特質(Tracy 等人,1987:56)。賴毅生(2004)認為批評 和抱怨都是說話者受到「不滿」情緒驅使而發動的言語行為,因此將它們納 入不滿言語行為的行列中; House & Kasper(1981:159)更直接將批評視 為廣義抱怨的一種。那麼究竟兩者之間是否真的存在差異?抑或可歸屬為同 一類言語行為呢?為此,本研究認為有必要就批評與抱怨14的特點進行比 較,藉由比較突顯批評的特性。

抱怨是一種嚴重威脅面子的行為,Brown 與 Levinson(1987:66)表示 說話者在抱怨時會威脅聽話者的積極面子,而 Wierzbicka(1987:241)則 指出構成抱怨的語義成分要素有三:

(A) 有一件不好的事正發生(在 S 身上)。15

(B) S 為此有不好的感覺。

(C) S 這麼說是因為想讓 H 知道 S 的感受,以便 H 能因此做些什麼,

讓 S 的心情好轉。

Olshtain 與 Weinbach(1993:108)進一步對抱怨的特質加以說明,他們認 為說話者實施抱怨是因為聽話者過去或正在進行的活動使得說話者的利益 受到損傷,為此表達自己的不滿、惱怒或責難。Boxer(1993)亦表示抱怨 是一種對聽話者表達不滿的言語行為,而聽話者是必須為被抱怨事項負責並 有能力作出補償的人。所以 Trosborg(1995:312)在研究中將抱怨歸為具 有表達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s)的言語行為。

綜觀學者們所述,可知抱怨與批評的確有其相似性,但不能否認它們之 間亦有顯著的不同點。本文綜合以上學者的看法,整理出抱怨的四項構成條

14 為配合本文的研究,在這裡僅探討「面對面」的抱怨行為,即聽話者為被抱怨者。

15 原文以I/me 指說話者、someone 指聽話者;本文為求統一,改以 S 代表說話者;H 代表聽話者。

22 內容,如兩者的例句所談論的都是「你的衣服很花俏」,Searle 與 Vanderveken

(1985:191)也曾指出二者同屬於斷言類的言語行為,同樣在斷言對方的

23

(Nguyen,2005:111),正如【表二-6】的例子所示,說話者因為聽話者的 衣服太花俏造成眼睛不適(說話者利益受損)所以發出了抱怨;若說話者是 因為自身價值觀(審美觀)和聽話者不同,認為那樣穿不適合對方(聽話者 利益受損)而給予他負面的評價,那麼發出的便會是批評。在此藉【表二-7】

顯示這兩種言語行為與交際雙方的利益關係。

另外,兩者的(D)基本條件也顯示出它們實施目的的不同。抱怨的目 的在於抒發不滿,如例句中的說話者便是在宣洩因為聽話者的打扮造成的困 擾所引發的不滿情緒,同時希望聽話者會作出補償,讓說話者不再那麼難 受;反觀批評的出發點則是說話者想要告知對方自己的不認同,同時希望藉 由給予負面評價,讓對方了解問題所在後,在未來能夠有所改變。

【表二-7】:比較批評與抱怨和交際雙方利益的關係

批評 抱怨

(A)命題會影響 S 的利益 否 是

(B)H 修正言行能改善:

(i) S 的利益

(ii) H 的利益

(iii) 一般大眾的利益

否 是 是/否

是 否 否 注:S=說話者,H=聽話者

資料來源:Nguyen(2005:112)

總的來說,本文認為抱怨與批評是兩種獨立的言語行為,既不能互相取 代,也不互相隸屬。比起抱怨,批評的命題不涉及說話者的自身利益,因此

24

其重點並非在情緒的抒發,而是表達自己的信念。在指出問題、給予對方負 面評價之餘,也提供一個反思問題的機會,讓聽話者能基於自己或一般大眾 的利益修正自身的言行。所以學者們常會感謝他人給予自己研究有用的批 評,但不會感謝別人對他們的責難、攻擊或譴責,因為批評是可被視為具建 設性的(Wierzbicka,198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