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心理增能理論介紹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alth and Welfare Canada, & Canadian Public Organization, 1986)最早於 1986 年渥太華 憲章中針對使能概念(enable)提及「人們無法完全擁有潛在健康,

除非人們可以控制所有與他們健康有關事物的權力」(people cannot achieve their fullest health potential unless they are able take control of those things which determine their health),可見個人健康與其可否有效 掌控周遭生活能力息息相關,以身為學校場域的健康促進的重要推動 者-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師為例,在教導學生增進各項健康生活技能之 際,更應增進自身對各項健康應備能力的掌控程度,尤以各項新興教 育議題為主,須以有效率的方式促進教師增能效果,始能有效將系統 化的知識再次傳遞給更多學生知悉。

翻閱牛津大辭典解釋為「使能」(enable),意旨 Give (someone) the authority or means to do something; make it possible for,可翻譯為透過 增強效能的方式提升個體面對情境時的動機。Thomas 及 Velthouse

(1990)等專家認為主要是因為增能概念提供了非傳統思維來解釋工 作動機,並且廣泛的使用在面對不熟悉的領域或是遭逢改變時,如何 鼓勵對象做出承諾、願意承擔風險及創新等作為,提供了良好的註解。

因此,在未來發展領導關係及組織文化時,將會激勵工作對象能夠在 自己的能力範圍內,設立理想又符合真實工作情境的目標。

同樣的,增能概念也促進組織結構變革,Berlew(1986)認為推 倡增能概念是以主動拉近(pull)而非被動推進(push)的方式進行 管理結構的演進、能使工作更具意義(work meaningful)、更能確認 工作任務(identifying task)及找到工作中更充沛的價值感(finding

53

expressive value)(引自 Conger & Kanungo,1988),因此增能概念不僅 帶動了以往由下而上的管理思維,更近一步的將參與工作人員的動機 與工作內涵進行更緊密的連結。

增能理念同樣影響組織文化的變革,起初對於增能的觀念,意旨 在組織結構當中,具備較多權力之管理階層者,能將權力釋放給下屬 階層,便可算是增能概念的啟蒙,諸如此類的概念廣泛出現在包括 Blau & Alba(1982)及 Neilsen(1986)(引自 Conger & Kanungo,1988)

等文章當中。而後增能即成為組織當中核心價值的營造者,身為參與 與推動者的角色,期望能形塑創新文化,增進組織效能。

Hur(2006)將增能分類為以下三種面向,首先,增能是屬於多 面向的,它可能會發生在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或是其他 領域等;再來,增能可能會發生在不同層級中,自個人、團體、及社 區等面向,即便具有社會性的歷程,但是卻以個體為出發點進而發展 出影響彼此的歷程;最後,增能屬於一種歷程,也可能是一種結果,

針對不同的學者則有不同的見解與定義(Spreitzer, 1995; Thomas &

Velthouse,1990)。

關於增能的概念與定義繁多,直至 80 年代開始才正式由 Conger 及 Kanungo(1988)等學者透過研究論證增能定義,及自 90 年代由 Thomas 及 Velthouse(1990)將其概念轉換為具體化的知識內容,針 對不同的情境及工作產生不同的定義,爾後再透過 Spreitzer(1995)

提供更為完整的增能理論及測量方式,將增能概念延伸至除了管理階 層人員,操作運籌帷幄之外的情境,因此增能概念與真實的心理層面 更為貼近,更適切於許多場域運用。

即便近年來陸續又有許多學者,各自提出對增能理念的不同見解,

例如 Hawks(1999)將增能定義為建構(building)、發展(developing)

54

或增加(increasing)個人能力的過程,最終可以促使個人或是社會結 構達到所設立目標的歷程,亦可稱之為增能(引自 Brancato, 2007)。

但目前國內外提及增能研究議題,仍多集中在企業組織中,若要跨足 教育或是公共衛生體系則顯不足,最早僅有 2003 年 Gudarzi 及

Gaminian 將增能議題嘗試與學校連結,但目前研究者所收集之教育 場域論文,更偏重於護理教育事業,則以臨床護理指導教師增能議題 居多,期望透過增能教育的訓練,提升第一線照護病患護理人員執行 護理技術的能力,或增進管理龐大護理行政工作內容之新思維。然而,

即便提倡護理人員的增能教育,也少見將增能理論完整運用其中,真 正將此概念運用於教育領域中實有不足(Allameh, Heydari & Davoodi, 2012)。

綜合上述所提國外研究中發現增能理論自 80 年代在事業單位以 運籌權力為開端,近年來則轉換為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將組織結構 拓展至更多元的向度,除強調個人能力的建構,更發展至心理層面的 增能歷程,實踐以個體為起點,但終能落實整體組織改造的目標,故 成為近年來備受討論的能力建構議題。

為能進一步促進教育體系內的教師能力與課程管理成效、並兼顧 教師對於教學工作的自我認同,本節以運用國內外所推行之增能理論 為主,透過研究者的分析歸納,彙整出呼應國內推展教師增能之理論,

並於後續章節接續引用相關研究分析探討內涵。

55

二、增能理論介紹

多數探討增能研究常將增能定義為執行既定任務的動機(Conger

& Kanungo,1988; Thomas & Velthouse,1990),或指個人適應環境與否 的結果(Zimmerman,1990),或如同 Spreitzer(1996)學者以個人承 諾為出發點探討心理層面執行任務的意向。而增能也做動態歷程的檢 視,指在失能(powerlessness)與擁有能力(power)之間的動態關 係,亦可能是潛在的行為展現,因此,Cornell 於 1982 年將增能定義 為個人和組織之間一種可預期或是不可預期的過程(Lord &

Hutchison,1993),而透過增能可提升個人在面對生活情境時的控制感,

進而可以更有自信的投入其中,達到擁有權力或是執行任務的工作或 生活目標。

然而,擁有權力與否仍與許多因素密不可分,Lerner(1986)提 出失能者主要與經濟貧困或是受到系統內其他成員的壓迫有關(引自 Lord et al,1993),Galbraith(1983)(引自 Lord et al,1993)則認為和 個人特質、財富或貧窮、及組織的影響力等有關,而在增能的過程當 中,不僅是為了移除無力感的來源,更是增進了個體的自我效能,自 此瞭解擁有權力可能與個人及群體互動等因素密切關連,當為社會情 境中的重要課題。

另外,Rappaport 於 1987 年則將增能概念分類為以下三種層級,

包括個人(personal level)、小團體(small group level)及社會

(community level)等層級,個人層級指個體能自日常生活及社會參 與的事物上獲得控制及影響力、小團體層級則包括與團體和個體所參 與的社群當中分享經驗及影響力、社會層級則指個體增加對社會的控 制力,並且提出改革及創新資源的策略等(Rappaport, 1987),可見增 能的概念由個體至社會層級的延伸,指個體對於周遭生活環境的影響

56

程度逐漸擴大,因此與家庭、團體生活及社會文化等概念密不可分,

而這個概念也與 Conger 及 Kanungo(1988)所提認為增能屬於一種

「關係型」的理論的結論相似。

(一)常見增能理論

增能理論的衍生,啟蒙於提倡自我效能的班都拉(Bandura)學者,

其認為個體能透過分析動機的歷程,進而發展出增能行動,並假設每 個人皆有進行自我決策的內在需求,及能自在因應環境變化的基本控 制能力,始可適用於該模式。然而,多數增能理論都由局部面向探討 個體或是組織層面在處理事物上的控制程度、自信或是工作效能等概 念,缺乏以系統化的觀點歸納整體增能概念,或全面探討影響增能的 相關變項。直至 80 年代後期逐漸有 Conger 及 Kanungo、Thomas 及 Velthouse、及 Spreitzer 等學者擴展至更多不同環節,能將增能理論釋 出有限場域,使增能議題被廣泛運用推展,而使不同組織成員也能因 此受益,關於增能理論說明如下。

1. Conger 及 Kanungo 的增能理論

Conger 及 Kanungo(1988)認為增能是當個體處於一個壓力環境,

或自覺無力感的狀態下,所因應採取的增能行動。然而,因為增能理 論啟蒙於職場組織中,故 Conger 等學者認為,多數增能理論仍侷限 於管理性質的環境當中,一旦將權力、控制及威望等釋放給員工,其 由下而上的流動才可適用增能理論原則。

Conger 等學者認為個體是否願意參與增能,多數會受到下列五項 因素的影響,包括法律性(legal):指依照法令規定需要增能、被迫 性(coercive):接受處罰而需要增能、獎賞性(remunerative):若增 能後可獲得物質上的報酬、規範性(normative):增能可獲得象徵性 的獎賞,及專家性(expertise):為深入獲得某些資訊而進行增能等。

57

歸納學者所提增能方式,亦可涉及行為理論、認知理論或是社會學習 理論等概念。

自 Conger 等學者所發展的六個階段之增能內涵,其包含「環境事 件」、「任務評估」、「行為展現」等重要面向,並受到「整體評估」、「闡 釋模式」及「介入」等因素交錯影響。在該理論的核心中,又以「任 務評估」(task assessment)概念為主,其包含工作衝擊(impact)、工 作能力(competency)、工作意義(meaning)及工作機會(opportunity)

等概念。依循本理論,個體將可以進一步透過主管及領導關係的協助,

依循管理者所提供的增能活動,提升其在處理工作業務上的管理技巧,

始能增進個別自我效能,從而實踐最終增能的工作目標。

因此,未來於設計增能介入議題上,當以事先評估與被增能者之 生活背景與環境氛圍相關課程,並以選擇最為符合增能對象之策略發 展規劃。以國中小學教師而言,針對這些備受尊重的教師族群來說,

透過提供專家或是規範性的增能策略,將能更勝其他被迫性或是較為 消極的增能模式。

2.Thomas及Velthouse增能理論

Thomas 及 Velthouse 所提增能理論中,針對環境變項上,主要以 改善任務評估的四個面向為主,包工作意義感(meaningful)、工作能 力(competency)、工作衝擊(impact)及工作機會(choice)等概念,

縱向的操作面向中,則包括領導關係(leadership)、授權代表

縱向的操作面向中,則包括領導關係(leadership)、授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