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懲罰性賠償金之爭議

第二章 懲罰性賠償金制度及消費者保護法第 51 條

第二節 懲罰性賠償金之爭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2

龐大利益之案件37

第二節 懲罰性賠償金之爭議

懲罰性賠償金雖有悠久之歷史,且為英美法特色之一,然美國法上就懲罰性 賠償金原則之存在與否並非毫無爭議。就此問題,19 世紀中期 Simon Greenleaf 與 Theodore Sedgwick 之爭論最為著名38。以下即分別對於懲罰性賠償金存在之肯否 見解加以探討。

第一項 肯定說

肯定說認為,懲罰性賠償金具有相當之功能,故有存在之價值。關於懲罰性 賠償金欲達成之目的,從過去到現在,制裁(punishment)與嚇阻(deterrence)一直以 來被理解為懲罰性賠償金之主要功能39。透過主要功能之發揮,亦產生其他附加 功能。以下即論述懲罰性賠償金之功能。

一、制裁(punishment)

懲罰性賠償金透過使被告支付額外之金錢,對其加以制裁。懲罰性賠償金於 英國發展之初,係為懲罰政府濫用權力之手段40。隨著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之發展,

其亦有維持社會和平並保障社會秩序之功能41

隨著經濟發展,本僅有小型企業之社會逐漸出現大型公司。涉及廣泛社會大 眾之產品責任事件的增加,使懲罰性賠償金課予之對象轉向大型公司,陪審團企

37 Id. at 1296.

38 Anthony J. Sebok, What Did Punitive Damages Do - Why Mis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Punitive Damages Matters Today, 78 Chi.-Kent. L. Rev. 163, 182 (2003).

39 Anthony J. Sebok, supra note 38, at 205.

40 Michael L. Rustad, Happy No More: Federalism Derailed by the Court That Would Be King of Punitive Damages, 64 Md. L. Rev. 461, 469 (2005).

41 Id. at 47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3

圖透過懲罰性賠償金之制裁功能以避免公司因貪圖利益而怠於修補產品瑕疵42。 美國學者創設「刑事侵權法」(crimtorts)43之概念,認為懲罰性賠償金為「刑事侵 權法」,透過制裁公司不法行為維持社會之完整性44

二、嚇阻(deterrence)

懲罰性賠償金具有嚇阻、預防之功能。相較於對於過去行為評價之制裁功能,

嚇阻功能係避免未來行為之發生。此功能依針對對象之不同得以區分為特別嚇阻 (specific deterrence)與一般嚇阻(general deterrence)。前者係對於從事不法行為者本 身之嚇阻,預防其日後再為相同行為;後者則係指對於一般大眾之嚇阻效用,課 予被告懲罰性賠償金,藉此設立典範於社會45

懲罰性賠償金發源之初,僅對於惡意及卑劣之行為加以懲罰,然隨著其發展,

重大過失行為亦成為懲罰性賠償金所欲避免之對象。蓋不僅極為惡劣之行為應予 制止,極為愚蠢之行為亦非社會所樂見46。故懲罰性賠償金亦具有預防重大過失 行為發生之作用。

三、填補(compensation)

於 19 世紀前,懲罰性賠償金被認為具有填補無形損害(intangible injures)47 之 功能,蓋早期實質損害之概念並不包含無形損害,而有賴懲罰性賠償金之課予加 以填補48

42 Michael Rustad & Thomas Koenig, supra note 16, at 1296.

43 為 criminal law 及 tort law 二字之組合。crimtorts 同時具有私法填補原告之目的與控制社會不 法行為之公法目的。學者創設此概念主要係為制約無法透過刑法制裁與預防之公司不法行為。

See Michael L. Rustad, The Supreme Court and Me: Trapped in Time with Punitive Damages, 17 Widener L.J. 783, 787 (2008).

44 Id. at 787.

45 Id. at 833.

46 Michael Rustad & Thomas Koenig, supra note 16, at 1305.

47 如羞辱(humiliation)、侮辱(sense of insult),及其他形式之精神上痛苦(mental anguish)等。See Anthony J. Sebok, supra note 38, at 180.

48 Exemplary Damages in the Law of Torts., 70 Harv. L. Rev. 517, 520 (195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

19 世紀後,實質損害之概念擴張及無形損害,懲罰性賠償金之原始填補功能 則於原告請求實質損害時得以實現。懲罰性賠償金制裁與嚇阻之功能則單獨被強 調49。然不可否認者係,理論上懲罰性賠償金仍有填補原告損失之功能,蓋實質 上原告支付律師費用、訴訟費用之損失,皆因懲罰性賠償金而獲得填補50。且填 補性損害賠償並非必能完全填補原告之損害,蓋難以證明之損害通常無法獲得賠 償51;無法估計與未能知悉之損失52亦有賴透過懲罰性賠償金加以填補。故縱使相 較於過去,原告已得請求填補性損害賠償填補其無形損害,不得因此認為懲罰性 賠償金不具填補功能53

四、報復(revenge)

懲罰性賠償金亦具有報復之功能,報復加害人於某種程度上為原告請求懲罰 性賠償金之動機54。此功能得以分為兩個部分加以檢視:私人報復及公眾報復 (public revenge)55。懲罰性賠償金制裁之功能得為原告對於被告報復之手段,避免 原告自行採取報復行動致使衝突發生;另懲罰性賠償金亦反映陪審團對於被告行 為之憤怒,此即公眾報復56

雖然現代法律體系不應建立於報復功能之下,然不可否認原告對於被告或多 或少會存有報復心理,則為避免原告私自採取報復行動,以法律制度取代原告私 人報復手段,為懲罰性賠償金報復功能欲實踐之目的57。故懲罰性賠償金具有報 復功能,應無不妥。

49 Id. at 520.

50 Id. at 521.

51 Kemezy v. Peters, 79 F.3d 33, 34 (7th Cir. 1996).

52 如因嚴重傷害致無法行動者可能喪失重要人際關係,並錯失許多機會。See David G. Owen, supra note 18, at 379 .

53 Anthony J. Sebok, supra note 38, at 164.

54 Supra note 48, at 521.

55 Id. at 522.

56 Id. at 522.

57 Id. at 52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

五、教育(education)

懲罰性賠償金亦具有教育不法行為人與社會之功能。懲罰性賠償金得以彰顯 原告被法律保護之特別權利或利益,另一方面,被告具有相應之法律義務尊重該 權益。又懲罰性賠償金表彰法律與原告受侵害權益之連結,及社會加諸於被告侵 害行為之非難58

藉由懲罰性賠償金之課予,行為人及社會大眾得以知悉人與人間相處之界限,

以及如何於個人自由範圍內避免侵犯他人權益。此亦顯現社會不允許破壞人際間 相處準則之行為,並重申社會維持道德及法律標準之承諾59

六、執行法律(law enforcement)

相較於前述制裁、嚇阻等實體之功能,懲罰性賠償金亦具有重要之程序上功 能—執行法律。此程序上功能為實踐懲罰性賠償金實體功能之重要機制60

懲罰性賠償金使原告獲得超出其損害之賠償,因此提供被害人主張權利並執 行法律之誘因61。懲罰性賠償金實質功能之發揮,有賴該制度確實之運作與執行,

倘因被害人為免勞費而不願提起訴訟,懲罰性賠償金之實質功能將難以達成。

另懲罰性賠償金提供被害人提起訴訟之誘因,亦使其擔任私人檢察官(private attorney general)62,進而達到減輕刑事法律制度(criminal justice system)之壓力。鼓勵 被害人尋求法律途徑,亦得避免其透過暴力私力救濟致破壞和平,進而維護社會 秩序63

上述即為懲罰性賠償金之功能。身為實務工作者(practitioner)兼法學報導(law

58 David G. Owen, supra note 18, at 374.

59 Id. at 375.

60 Id. at 380.

61 Id. at 380.

62 DOBBS, REMEDIES 206 (1973).

63 Kemezy v. Peters, 79 F.3d 33, 35 (7th Cir. 199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6

reporter)編輯的 Sedgwick 認為,懲罰性賠償金結合社會利益與被害人,使賠償金 的課予不僅填補被害人,亦得懲罰加害人,並於社會設立典範。懲罰性賠償金並 非刑事制裁,固無庸達到具合理懷疑之證明程度,故無雙重追訴(double jeopardy) 之疑慮64。歷史顯示陪審團對於恣意、惡意操縱權勢之戒備,懲罰性賠償金制度 歷史悠久且持續沿用,顯示其具有一定之實效性65。此以便宜(convenience)為基礎 之原則,已具有相當之權威(authority),不容任意廢除。

肯定說之見解獲得實務導向之律師們的支持66。最高法院亦有支持懲罰性賠 償金之存在,認為其得以鼓勵追訴未被刑法審理或充分制裁之行為67

第二項 否定說

哈佛法學院教授 Greenleaf 主張應廢除懲罰性賠償金制度。其強調損害賠償 金之目的在於填補原告所受之損害並使其滿足,故其數額必須精確地(precisely)與 原告所受之損害相對應,不得過多或過少68。陪審團應審酌者係原告應獲得多少 數額的賠償,而非被告應給付多少之賠償金69。被告的意圖(intent)並非重要,亦不 會影響賠償金之數額。行為是否具傷害性(injurious),並造成如何程度的損害始為 賠償數額評斷之重點70。陪審團應避免於被告為惡意(malicious)行為時增加賠償金 之數額71

Greenleaf 教授認為懲罰性賠償金並非美國之傳統,且欠缺原則上的基礎 (doctrinal basis)亦不合邏輯。又在其見解下,原則(doctrine)只能是公(public)或私 (private)領域之其中之一,無同時跨越兩者之可能。懲罰性賠償金混淆公私法之功

64 THEODORE SEDGWICK, A TREATISE ON THE MEASURE OF DAMAGES 514-15 (1891).

65 Id. at 516.

66 Michael Rustad & Thomas Koenig, supra note 16, at 1298.

67 Luther v. Shaw, 147 N.W. 18, 20 (Wis. 1914).

68 SIMON GREENLEAF, 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EVIDENCE 209 (1846).

69 Id. at 222.

70 Id. at 222-223.

71 Id. at 224.

Hampshire Supreme Court )法官 Foster 認為懲罰性賠償金判決是「駭人的學說 (monstrous heresy)」,甚至進一步表示其為「破壞法律平衡醜陋且不健康的毒瘤」

73。以制裁為目的課予被告賠償金是不正義的,蓋對於被告行為證明之要求未如 刑罰有超越合理懷疑(reasonable doubt)之要求,不合於懲罰應行之程序;又法官對 於陪審團賠償金之酌定通常不會加以干涉,致陪審團經常判決遠超出刑法就該行 為規定罰金之數額74。科羅拉多最高法院(the Colorado Supreme Court)亦有見解表示

「制裁(punishment)」與「填補(compensation)」必須劃分明確界線75,否定懲罰性賠 償金之存在。

第三項 影響

上述為早期關於懲罰性賠償金之爭論,雙方見解各有擁護者,難分軒輊,至 今懲罰性賠償金之存廢仍難有定論。近代懲罰性賠償金仍然存在之英美法下,其 爭議著重於對於課予被告龐大數額懲罰性賠償金之正當法律程序與合憲性問題76。 另懲罰性賠償金使原告獲得意外之財(windfalls)亦為該制度爭議所在77。為免原告 獲得意外之財,並使懲罰性賠償金保有其制裁與嚇阻之目的,「數額分配(split-recovery)78」制度應運而生79。俄勒岡州(Oregon)為美國首先採用數額分配制度之地

72 SIMON GREENLEAF, A TREATISE ON THE LAW OF EVIDENCE 240 (1899). See Michael Rustad &

Thomas Koenig, supra note 16, at 1298.

73 Fay v. Parker, 53 N.H. 342, 382 (1872).

74 Id. at 397.

75 Murphy v. Hobbs, 7 Colo. 541, 551, 5 P. 119, 125 (1884).

76 Robert E. Riggs, Constitutionalizing Punitive Damages: The Limits of Due Process, 52 Ohio St. L.J.

859 (1991).

77 Rachel D. Trickett, Punitive Damages: The Controversy Continues, 89 Or. L. Rev. 1475, 1498 (2011).

78 所謂「數額分配(split-recovery )」,係將懲罰性賠償金數額加以分配,而非全數歸屬於原告。

Id. at 1479. 我國有將 split-recovery 譯為「數額分享」者。參閱戴志傑,美國法上懲罰性賠償金 數額分享制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140 期,頁 287-371,2015 年 3 月。

79 Id. at 14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區,規定原告請求懲罰性賠償金之百分之六十歸屬於法務部犯罪被害人協助部門 犯罪傷害賠償帳戶 (Criminal Injuries Compensation Account of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Crime Victims' Assistance Section)80。然該因應制度因涉及州之利益而面臨另 一新的問題—當事人是否得於未經州的同意進行和解81,如何妥善解決懲罰性賠 償金制度所衍生之爭議,仍有待實務及學說之對話,尋求解決方法。自懲罰性賠

區,規定原告請求懲罰性賠償金之百分之六十歸屬於法務部犯罪被害人協助部門 犯罪傷害賠償帳戶 (Criminal Injuries Compensation Account of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Crime Victims' Assistance Section)80。然該因應制度因涉及州之利益而面臨另 一新的問題—當事人是否得於未經州的同意進行和解81,如何妥善解決懲罰性賠 償金制度所衍生之爭議,仍有待實務及學說之對話,尋求解決方法。自懲罰性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