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一節 戶外教育概論

本研究所定義之校外教學活動,主要以在學校以外進行的戶外教學活動為主,因此 在本節將針對戶外教育作文獻的回顧,內容以「戶外教育的發展」、「戶外教育的定義」、

「戶外教育的目的」、「戶外教育的範疇」、「戶外教育的重要性」等五個部分作探討。

一、戶外教育的發展

本研究綜合整理了相關著作及期刊論文中,在 19 世紀至 1980 年代的戶外 教育發展,結果如下(王靜如,1991;蔡居澤,1996;楊冠政,1997;周儒、

呂建政譯,2001):

(一) 19 世紀美國開始萌芽,因對於自然思想開啟戶外教育的傳統。

(二) 1930 年代初期,是一種較孤立的活動,娛樂性與教育性參半。

(三) 1930 年代晚期,開始認同有組織的露營本身帶來的教育利益,Sharp 等人 的推動之下,戶外露營活動為戶外教育的發展奠下基礎。

(四) 1940 年代-1905 年代初期,學校露營課程開始強調保育教育、健康的生活、

有意義的工作經驗、社會化、團體輔導以及民主化的生活,建立可以長期 使用的住宿型戶外教育課程。

(五) 1950 年代晚期-1960 年代初期,戶外教育開始強調在戶外進行傳統科目的 教學,從傳統的露營,逐漸轉向與學校課程結合,開始使用手冊、指南等 工具書,支援他們籌備校外教學活動。

(六) 1960 年代晚期,受到環境危機(空氣汙染、噪音、人口膨脹、土地利用、

能源需求等)的壓力之下,意識到環境教育也應該考慮到人類實際生活中

的題材。

(七) 1970 年代-1980 年代初期,致力於將各種和自然環境教育相關的機構、組 織、協會連成一個網絡。

(八) 1980 年代中期後,戶外教育的領域逐漸多樣化,相關的組織也開始蓬勃發 展,為避免各組織工作重疊,勢必改善溝通工作,一些的網路系統便應運 而生。

臺灣自 1990 年開始,戶外教育逐漸受到重視。如教育部訂定國民中小學九 年一貫課程綱中提出應以學生為主體設計課程,且課程的重心為學生的生活經 驗,以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范靜芬,2012),這樣的基本能力,透過 戶外教育是達成的方式之一。

為了能擴展學生的學習,增加學生的學習經驗以及將學習的效果整合,在 1996 年臺灣省政府制定了各級學校校外教學活動注意事項來規範學校舉辦之 校外教學活動;2008 年,我國教育部也訂定國民中小學辦理校外教學的實施原 則,希望學生的知識領域能夠擴充、並帶給學生更多學習的體驗以及對臺灣的 認識。爾後,越來越多縣市陸續制定了校外教學的實施要點或注意事項,可見 校外教學在我國越來越受重視。而我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之重大議 題,在 2008 年增加了環境教育和海洋教育等。在環境教育的課程目標包含培 養學生環境覺知與敏感度與正面積極的環境態度、採取環境行動的能力、處理 生活周遭問題的能力等;在海洋教育的議題則希望透過海洋教育使學生能親近 海洋、愛護海洋及了解海洋;因此,校外教學無疑是達成環境教育和海洋教育 目標的方法之一。

2012 年,我國教育部提出了山野教育行動方案,期望在山林或野外的場域 或情境,透過探險與探索,引導學習者親近山林與進行野外探險等教育活動;

在 2013 年,我國由教育單位與民間組織發起了優質校外教學聯盟,希望透過 這些民間團體的力量,督促政府建立完善的校外教學推動機制,讓孩子有更多 元的戶外學習環境、親身體驗的學習經驗,落實優質校外教學;在 2014 年,

規劃,期望更加推廣校外教學,並提供更加優質的課程內容。

二、戶外教育的定義

關於戶外教育的定義,許多學者都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如美國學者 George Donaldson (1958)認為戶外教育是「在戶外進行的教學、與戶外有關的教學、以 及為了戶外而進行的教學」(Ford, 1981),傳達了學習的場域應該直接在戶外,

而學習的內容與戶外有關,且具有情意的功能,是為了戶外而進行的教學活動。 Majesty’s Inspectors)戶外教育目的包括增加學生的知識及促進學生社會發展、

且幫助學生能了解他人,發展情感和安全感等,並提供學習對環境負責任態度

的連結,相較於教室內的教學,更多情意層面的感受。

資料來源:Smith, 1987(引自王鑫、朱慶昇,1995)

圖 2-1 中,戶外探索為技能本位,透過爬山和露營等活動,雖然活動中

學者 McRae(1990)歸納戶外教育的價值包括「戶外第一手經驗可以增強所 有課程範圍的學者;應用戶外場所可以補償缺乏直接經驗的青少年和受限於室

從戶外教育的目的及重要性中,可以發現透過戶外教育能夠讓學生學習教 室以外的知識,且給予學生直接體驗,且教材與生活貼近,學習環境也較為活 潑、自然,因此,學校所舉辦之校外教學活動教育確實有其落實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