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控制與責任是關鍵因素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控制與責任是關鍵因素

校外教學有其價值與重要性,但施行比例低,可能原因為校外教學過程中有發生安 全事件的風險,教師無法完全掌控風險。一旦發生意外,還有後續的責任問題存在,風 險與責任為教師主要擔憂的原因。

透過訪談資料發現,在校外教學過程中,學生可能容易失控,或者在校外教學的環 境中,本身便存在著許多無法控制的因子,進而影響校外教學的安全:

在教室了不起就在教室裡面,可是帶出去,就有時候是無法控制的,特別是國中…

出去一激動他就會亂跑…(E_20131005_8)

你一個人的控制範圍,大概只有整個隊伍的前面而已。(H_20131022_37)

很害怕學生就是不受控制,然後就一味的想要往那個池塘前進…(F_20131024_9) 就是很容易失控,而且就是賠不起…(C_20131001_8)

有時候是學生自己的行為導致的結果,那就比較沒有辦法去避免、去控制或者是先 去預防。(B_20130812_84)

校外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如此多難以控制或者無法控制的因素,勢必讓教師擔憂,一 旦意外發生,教師還必須負起責任,這些安全上的阻礙便影響了校外教學的實施。

一、無法完全掌控風險

人類並無法完全掌控萬物,且對於某些事物的認識或資訊不足,再加上決 策時間不足,在匆促下做決定,風險便有可能產生(宋明哲等人,2002)。教師 進行校外教學時,所牽涉到的層面相當廣泛,無法確定是否會發生意外,因此

認為「就算有保險,可能也賠不起」,也間接的影響教師從事校外教學之意願,

因為教師覺得「待在教室裡比較安全」。

(一) 壓力緊張,情緒不穩

在校外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風險,受訪者也認為:「意外就是意外中 的事情,你完全不能預測你會碰到什麼事情」(E_20131005_118);受訪者也 提到,即使做了行前教育,學生也不一定會聽從,無法完全掌控學生的行 為,讓教師感到擔憂:「就算你已經盡了告知的責任和義務,他們就是不一 定想要聽從你…」(C_20131001_39-40)、「就算行前教育在做怎麼完整,還 是他們到了當場還是會忘記你在學校講得所有的規範啊,什麼的,他就其 實會讓那個帶隊的人,很緊張…」(B_20130812_38)。

學生失去控制的狀況下,可能增加意外發生的風險,也讓教師更感到 緊張,讓他們感覺帶戶外教學是一件很累的事情。而風險無法完全避免,

使教師備感壓力:「像天氣熱啊,中暑這種東西就不是我們能控制的阿,天 氣熱到中暑這就是意外…沒辦法去注意到每一個學生的狀況,我覺得這個 就是壓力啦。」(B_20130812_20-22)。

面對在校外教學過程中繁重的工作與校外教學的風險,讓部分的受訪 者感到擔心、緊張,再加上到了戶外空間廣闊,可能學生難以掌控,在這 樣 的 情 況 下 , 受 訪 者 認 為 可 能 「 老 師 在 提 心 吊 膽 之 下 還 要 罵 人 。 」 (C_20131001_24-25)。

而安全感是個體在穩定、熟悉的環境中,情感、身體等方面的安全得 到保障,才能感受到安心、免於恐懼、威脅的穩定心理狀態(張晴琇,2012), 因校外教學存在著風險,無法掌控的因素太多,讓教師無法不安,降低了 教師從事校外教學的意願。

(二) 就算有保險,可能也賠不起

在校外教學相關規定中,多數內容都有提到在行前準備上,應投保必 要的平安保險,在發生意外時,可以透過保險獲得一些補償。但受訪者卻 認為校外教學過程中:

就是很容易失控,而且就是賠不起,就算有保險好了… (C_20131001_7-8)

看出受訪者不認為有保險就能獲得完全的保障,因校外教學容易失控,

一旦發生事故,保險可能也無法完全彌補意外造成的傷害。

(三) 待在教室裡比較安全

因為校外教學風險無法完全避免,教師感到緊張與擔憂,且認為即使 保險也可能無法完全彌補傷害,再加上受訪者認為:

可能要在那種公共的場合之下阿,很大聲的喝斥他們,那這些在教室 裡 面 就 沒 有 必 要 這 樣 子 , 他 的 掌 控 程 度 , 不 一 樣 , 差 太 多 了 。 (C_20131001_7-8)

與教室環境相比,校外教學中,對學生的掌控程度明顯不同,使教師 覺得待在教室就好,在教師的看法中,教室比起校外的場域來的安全:

在整個實察過程中他(學生)就是歸我們管,所以我們沒有辦法…實察活 動時間裡面逐一的照顧他、全方面的確保他們安全,所以這是一個還 蠻大的考驗…就是在想要帶出去之前,只要想到這麼多,就會有點打 退堂鼓,就想說…那我們還是在教室裡面比較安全。(F_20131024_4-5)

1991)也成為阻礙校外教學的因素之一。中學教師所面對的是一群尚未成年的 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可能還不夠成熟、穩定,發生意外,教師可能會成為受 指責的主要對象,因使教師對於可能要承擔的責任感到沉重的壓力:

畢竟帶出去的是學生,他們其實或許還沒有成熟到可以完全對自己的 行為負責,或是可以有成熟處理到很多事情。(D_20131005_15) 戶外活動的環境跟教室比起來又相對比較複雜,所以其實老師要擔責 任可能就會比單純在課堂上的責任還要再多一點點,所以…我想…就 是大部分的老師,或許甚至是我自己有時候也會不想要帶學生出去的 原因。(D_20131005_03)

(一) 教師責任被無限上綱

受訪者提到曾經有學生在放學時間發生溺水的意外,從該篇新聞中,

受訪者認為整體社會對教師的要求很高,即使放學時間發生以外都會提到 學校的教師,可見教師的責任是被無限上綱的:

曾經有個新聞,有個小孩溺水,但媽媽就哭著說,這不能怪老師,但 這其中有一個問題,老師不在現場,那不是戶外教學…太不友善了…

現在整體的教育環境對老師的要求是很高的。(C_20131001_109-110) 即使非上學期間,學生發生意外,教師都會被拿來檢視是否有責任的 情況下,若是意外發生在教師所自行規劃帶領的校外教學活動中,那麼教 師可能需要承擔的社會壓力將會非常的大。

(二) 學校不一定支持,出事責任自己扛

在相關研究中指出,缺乏校長或行政人員對戶外教育課程的支持(蔡 居澤,1995)、沒有合作夥伴(蔡淑惠,2004)、學校行政不支持(鍾尚哲,

2011)也都屬於阻礙校外教學的因素。

面對校外教學的風險,學校行政上可能因為害怕被家長指責,而不支 持教師進行校外教學活動。一旦發生意外,學校可能要教師自行負責。沒 有學校行政上的共同支持,教師所要承受的壓力就會非常大,因而阻礙教 師進行校外教學:

學校本來就是會覺得怕會出事…他們覺得這個東西,並不是一定要做 的…不要去做這些,然後到時候出事的話,你自己去扛責任…因為當 今天學生如果出事的話,他其實會去指責學校,所以他們(學校)其實是 不太贊同…(B_20130812_24-30)

(三) 簽了同意書,家長還是要教師負全責

有受訪者也提到,當家長願意把孩子交給教師帶去校外教學時,是對 老師完全信任的,但也因為信任教師的關係,一旦發生問題,家長便認為 教師應負起責任:

就算他們之前已經先簽了同意書,但他們就會覺得,既然是你說要帶 出去,你就是要負完全的責任,現在臺灣的家長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心 態。(G_20131025__74)

即使簽了家長同意書,或是做了行前通知告知過學生相關規定,家長 還是會將責任歸到教師身上:

現在家長把小孩都很寶貝,就算你簽了切結書啊…沒有任何的法律效 力,就算在法律上面也站不住腳啊,因為前提是你沒有保護到我的孩 子,他就會用很多的方式來跟你 argue,所以就變成說老師看到一些例 子之後,我覺得大家也會害怕…(B_20130812_36)

校外教學的意願:

家長如果已經抱持著懷疑的情況之下,那你中間又有安全的問題的話,

那誰會願意去擔保這樣的事情,有點吃力不討好… (C_20131001_55) 關於校外教學的法律責任歸屬,在從事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學校和教 師有維護學生安全的「安全注意義務」,如果不幸發生意外,將根據學校或 教師是否盡到「安全注意義務」,判斷是否有必須承擔的法律責任(楊守全、

王正偉,1991)。

張孟東(2006)也指出若已善盡注意義務,且盡最大之能事,卻仍發 生事故,且發生原因非當事人能控制,應不能對行為人課以過失之責。

因此,並非發生意外教師就一定有責任,對於責任的錯誤認知可能使 教師過分擔憂而裹足不前,必須讓學校教師了解,有什麼方法能夠減輕風 險或是避免免安全事件的發生,以降低教師對校外教學安全的擔憂和壓力,

並且讓學校教師了解校外教學事故的責任歸屬,並不是所有意外發生都將 責任歸咎於帶隊的教師,教師若已盡力維護學生的安全,還是發生意外事 故,則不能要求教師一肩扛起所有責任,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必須有這 一層的認知,才可能提高教師進行校外教學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