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拒學行為發生之歷程與介入

壹、拒學行為發生的歷程

拒學的行為通常不會一開始就呈現完全不到校的狀態,經常是經過 一段時間出現斷斷續續到校、遲到以及幾天不到等行為,再漸漸演變成 完全不到校的狀態(Kearney, 2008a)。

日本高木隆郎認為懼學症的症狀和病程大致分為心身症、抗拒易怒

Kearney(2008b)提出拒學的歷程如圖 2-3-1,拒學初期呈現需要強 迫到校及經常要求請假等行為,若持續要求其到校,會出現不適當的逃

24

個禮拜一都不去上學,剛開始父母答應請假,後來當父母察覺不對勁,

硬把他拉去學校時,便開始「上學拉鋸戰」。母親形容個案上學前即使已 經穿好制服,坐在門口,然後就說:「我今天不想去了。」;強迫拉到學 校,個案就蹲在學校樓梯那邊,再怎麼樣也拉不上去。沒有去上學後,

個案非常容易生氣、很易怒,在家裡每天打電腦,小學懼學時在家中待 了八個多月。

台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11)以其服務的 17 位個案資料統計,

發現拒學初期個案常遲到、無故曠課及斷續請假比率為 100%,其中曾 以生理因素(肚子痛、頭痛、發燒、感冒)請假者為 35%,曾以心理因 素(心情不好、不想去)不到校者為 65%,而曾以環境因素(同學欺負、

老師太兇)不到校者為 53%,睡覺起不來者為 70%。當拒學行為持續,

父母催促上學時,個案通常會出現生氣、哭鬧、拉扯等對立違抗行為。

在拒學行為嚴重後,約五成的學生均出現長時間睡眠、在家看小說漫畫、

長時間看電視或影片,以及以電腦從事長時間線上遊戲和網路活動等行 為,若父母試圖管制,個案通常會和父母激烈爭吵或花更多時間睡覺,

使父母妥協。

以上的文獻讓我瞭解拒學的孩子並非一開始就呈現完全不上學的狀 態。剛開始時,經常遲到、生病請假為重要的警訊,等到家長意識到不 對勁而開始施壓要求時,孩子通常易出現生氣、哭鬧、拖拖拉拉等反抗 行為,漸漸孩子會出現一段時間直至長時間待在家裡,而呈現拒學的狀 態。

在這個歷程當中,階段與階段間是否真能完全切割?其為連續或間 斷的歷程?階段與階段間是否有重疊的因素?在歷程中是否有更細微但 重要的因素導致個案持續往更長時間不上學的狀態發展,是我想要更進 一步在本研究中探討的內容。上述的文獻幫助我在進入現場前,能夠對 拒學的歷程有較多瞭解,成為我接下來訪談及蒐集資料的基礎與準備。

25

貳、拒學行為的介入

拒學行為的介入包含多種方案:以心理師晤談及進行相關遊戲治療 的諮商輔導(陳鈞屏,2008;張虹雯、江瑞豐,2005;蔡夢倫、陳信昭,

2006),醫療協助的藥物療法(pharmacotherapy)(King & Bernstein, 2001 ), 同 時 調 整 認 知 及 提 供 行 為 訓 練 的 認 知 行 為 介 入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King & Bernstein, 2001),評估 行為功能,據以擬定行為介入方案的正向行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簡稱 PBS)(King & Bernstein, 2001),以及由專家協助,進 行家長及教師訓練(parent and teacher training)(Tolin et al,, 2009)

等。

研究上的介入方式各有其差異,綜合相關文獻,有效的介入方式多 以基於學生需求,同時提供多種實證支持之包裹式(package service)

服務為主,例如:張雯婷、曾瑞容、黃雅君及蘇祐萩(2009)以正向行 為支持介入輔導一位七年級拒學學生,一個學期後個案可全天到校,出 席率達 92﹪;Tolin 等人(2009)以認知行為、家庭諮詢、逐減敏感、

調整學校環境等方式協助四位拒學學生,學生到校率從 0%提升到 40%

-80%;Pina、Zerr、Gonzales 及 Ortiz(2009)分析 15 篇拒學介入研 究,發現認知行為介入為協助拒學行為的有效方式。。

研究者的實習單位,北區一個專門安置拒(懼)學學生之中途教育 單位,內由醫師、特教教師、心理師及社工師組成,再由專家學者和醫 師定期督導教師推動整個方案。醫師與治療師在單位中進行醫療,特殊 教育教師負責所有學生的教育,提供這一群拒(懼)學的學生較低壓力 的學習環境,同時以認知行為介入、正向行為支持(PBS)和家長親職訓練 等包裹式的服務協助學生逐步回到學校環境。當一個學生因拒學問題被 轉介至中心,特教老師便到學校及家裡進行評估,除蒐集個案相關背景 資料外,同時瞭解個案拒學的過程,並評估拒學的行為功能,據以擬定

26

個案行為介入及處理計畫。個案安置於中心後,中心教師首先積極與個 案建立關係,並依據評估提供個案合適之認知課程及社會技巧課程等,

並搭配個別、團體晤談及園藝、戶外活動等休閒課程,同時定時與家長 晤談,增強親職功能。待個案穩定至中心就學,則安排學校負責個案之 個案管理教師至中心與個案接觸並建立關係,同時協助個案逐步從返校 拿資料至可在資源班上幾節課,最後回歸主流學習環境。以 99 學年為例,

64.7%的個案部分時間回學校上課,其中 35.3﹪的學生介入前完全未到 校,經過介入後開始部分時間回學校(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2011)。

學生拒學的行為原因十分複雜(Lee, & Miltenberger, 1996;Kearney,

& Silverman, 1993;King & Bernstein, 2001),國內外對於拒學行為之 介入方式,以基於學生需求,提供醫療、心理、教育等多種模式的包裹 式介入策略為主。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