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第一章 緒論

相同的現象背後經常存在不同的原因或脈絡的影響,「不上學」是拒 學與中輟共有的行為,但其下卻有著不同的型態及原因。

研究者想探討「拒學」這一個議題,來自於過去與拒學學生相處的 過程中產生的疑惑。本章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及 研究問題,第三節則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拒學的孩子與一般的中輟很不同

我凝視著這個面貌清秀的青少年,他帶著靦靦的笑容,雙手不自覺的互相搓動,

我心裡很驚訝,這樣一個近 170 公分,能夠接待客人且在不熟的情形下仍能聊天的 孩子,居然已經一年多沒有到學校了!當我們聊到上學給他的感覺、是否試圖讓自 己到學校,他說道:

「不知道為什麼,在上學前,我們家的門感覺變得很重,重到我推不開。」

「我曾在晚上自己一個人想要試著走到學校看看,但我每次都走到學校對面的 天橋,就再也走不過去了。」(摘自回溯筆記 2010-09-20)

他語氣中透露著自厭與無奈,令我心疼

義務教育普遍實施的今天,「上學」成了每個孩子理所當然的責任,

孩子在學校中可以透過系統化的學習,逐漸發展自我及適應社會所需之 各種能力。對大多數的孩子而言,上學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對 某些孩子來說,上學之路卻如翻越大山般困難重重,他們在上學前經常 出現肚子痛、頭痛等症狀,可能會在準備好所有上學用品並穿戴整齊後,

坐在玄關前面一個多小時,卻出不了門,這些孩子怎麼了?他們一開始

2

就無法上學嗎?為什麼原本可以穩定就學的孩子,現在會變成這樣?

對於這一群不上學的學生,在教育上第一個被注意到的問題通常為 其越來越頻繁的不到校情形,國內外多以「未到校時間的長短或離校天 數」來定義並研究這一群學生。聯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ESCO)

將「中途輟學」視為「任何一個教育階段的學生,在未修完該階段課程 之前,因故提早離開學校」(引自黃品端,2002)。我國教育部於 1996 年 訂定「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以「未經請假、

不明原因未到校上課達三日以上,或轉學生未向轉入學校報到」稱為中 輟生,需進一步通報並請強迫入學委員會執行強迫入學事宜。從「不到 校日數」定義的「中輟」,能夠幫助教育相關人員發現並評估哪些學生可 能有出席的問題,但卻無助於對其不到校的原因進行更深入的探討與瞭 解。

1930 年開始,國外的研究開始發現學生不到校的行為型態及造成不 上學的因素有其異質性(Kearney, 2001),有些學生受外界誘惑所吸引,

不上學的時間經常在外遊蕩;有些學生不上學時都待在家裡,但一旦被 要求上學,就容易出現反抗的行為。研究人員據此持續進行研究,並以 此為基礎試圖區分這群學生,藉以進行介入與輔導(Egger, Costello, &

Angold, 2003;Honjo, 2001;Kearney, 2001)。

我國於教育及研究上目前大多仍停留在單以「無故不到校三天」定 義學生缺席的問題;在研究上,亦多以「中輟」稱這群不到校學生,並 經常將其與逃學、違規及犯罪高危險群劃上等號(許淑君,2008;黃品 端,2002;廖裕星、林清文,2007;廖惠桑,2011)。近期已有研究及 論述開始注意並瞭解不同適應困難造成的不到校問題,進而發現有些孩 子並無逃學、違規行為等問題,卻仍出現無法到校就學的困難(周怡敏,

2004;陳鈞屏,2008;張雯婷、曾瑞蓉、黃雅君、蘇祐萩,2009;羅湘 敏,2003)。

3

當我持續的接觸這群拒學學生,漸漸發現他們的拒學型態與一般的 中輟有明顯差異,一般的中輟生雖然不喜歡到學校,但在要求下仍可以 大辣辣的走進校園,並且與老師、同學聊天、談笑,自然的互動,他們 的校外交友與生活經常十分複雜,容易沾染抽煙、喝酒等習性,更可能 出現違法等犯罪問題(陳恆霖,2005;黃品端,2002;廖裕星、林清文,

2007)。而這一群拒學學生,雖然同樣不上學,同樣常出現混亂的作息,

卻少有校外的朋友,不上學後幾乎與家庭之外的生活隔絕,更遑論出現 違規行為等問題(周怡敏,2004;羅湘敏,2003)。

注意到這群拒學學生與一般學生不到校行為在本質與型態上的差異,

使我開始想更深入瞭解他們。

貳、既熟悉又陌生的「我的學生」

細細回首,才發現不知不覺間,我與拒學的緣分結得如此深,而我 對這群孩子的特質及狀況,既熟悉又陌生。

我第一次認識「拒學」,是從桃園調至台北的那個秋天。開學一個星 期後,我才第一次看見小儒,一個白白淨淨、害羞又靦靦的小男生。小 儒很怕來學校,他總說:「老師罵同學的聲音很可怕」。每天早上到學校,

我固定的工作便是在 9 點左右打電話到小儒家,瞭解媽媽與小儒「搏鬥」

的戰況,有時小儒還賴在床上,有時小儒已經穿好制服但又跑回去房間 並把房門鎖起來,有時小儒已經在門口穿好鞋子,卻遲遲無法出門。媽 媽很努力的想要讓小儒每天都正常上學,但總是因為小儒的消極或積極 抵抗而感到壓力、疲憊與沮喪,媽媽常詢問老師:「為什麼他上學前都要 一直問:『如果遇到同學怎麼辦?如果老師跟他講話怎麼辦?如果上美術 課時忘記帶老師要求的物品怎麼辦?為什麼……?』?姊姊都很正常上 學,也不會問這些問題阿!」當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小儒會這個樣子。

一週內小儒最多只能到校 2-3 天,經常整週都見不到他的人影。到 校的那些日子,小儒經常在近中午的上課時間或午休時偷偷摸摸的從輔

4

導處門口咻一下衝到我旁邊為他保留的座位坐好,小儒進校門後有自己 固定走到輔導處的路線,「我已經勘查過到輔導處的所有路線了,那條路 線最不容易遇到同學」他總笑笑的說。到校後,輔導處的老師經常輪流 跟小儒聊天,聊天中不著痕跡的幫小儒做心理建設,小儒一定會按照課 表去上資源班的課程,「因為比較不緊張」。沒有資源班課程時,班級固 定的小義工會到輔導處迎接小儒進去班上 2-3 節課。帶他的第一年,學 校老師及小儒媽媽試了許多方法,小儒的情形時好時壞,印象中最嚴重 的一次是小儒在一週多不上學後,媽媽早上要求其上學時,以肢體激烈 的反抗媽媽,讓她雙臂及臉都受傷,那一次媽媽難過欲絕,在電話線上 聽媽媽泣訴的我也深感絕望與無力。

在帶小儒時,我並不瞭解「拒學」,只是經常覺得學校老師與媽媽消 耗了許多力氣,想了許多辦法,卻無法使小儒再多到校一些些,他總是 在穩定幾天,我們開始覺得可以再要求他多到校一點點時,又突然退到 更糟的狀況。小儒激烈反抗上學到打媽媽的那幾次,是我們覺得最沮喪 與洩氣的時候,大家都不懂斯文有禮的他,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攻擊行為?

小儒後來漸漸的穩定,也順利畢業了,但對於小儒不到學校的這一 個走過的歷程,至今我仍是有許多不瞭解的地方,小儒是如何開始出現 不上學的行為?小儒跟他的家人在這個拒學的歷程中的經驗為何?影響 小儒到不到學校的因素又是什麼?從帶小儒到現在,這些疑惑經常徘徊 在我的腦海。

當我借調成為情緒行為支援教師1,我的第一個個案-小虎,也是一個 拒學的學生。那時小虎已經拒學一年多,平時他在家裡總是頤指氣使,

要媽媽幫忙做這個買那個,與爸爸衝突時甚至會上演全武行。但當一踏 出家門,小虎似乎變成了另一個人,只能跟在母親後面幾步,只能用氣 音跟母親交談。一到學校,小虎更是呆若木雞,從坐在教室的第一分鐘

1 台北市、新北市為協助特殊生行為問題介入,分別於九十二學年度及九十三學年度成立情緒行為支 援團隊,培訓通過之教師則以專任或借調方式進入團隊服務,以巡迴方式推動正向行為支持方案(洪 儷瑜,2006)。

5

到最後一分鐘,永遠維持類似的姿勢,不翻開課本,下課也不去玩或上 廁所,不會跟任何一個人講話……。老師跟同學對小虎的行為均感到困 惑,更不知道該怎麼幫忙他。

受過情緒行為支援的培訓後,我開始使用行為功能分析與介入來協 助小虎,小虎的情形與小儒很像,父母為其不上學的問題頭痛不已,上 學前總出現抗拒的行為,策略介入後總是呈現起起伏伏的不穩定狀態;

小虎與小儒也有差異很大之處,例如小儒仍是可以進班,小虎只能在資 源班使用電腦,並要媽媽陪伴在旁。

研究所修業的第二年,在我自己的好奇及洪儷瑜教授的引薦下,我 進入台北市亮亮學苑實習2。在那裡,我認識了更多拒學的學生,他們各 有各的個性及特質,各有各的家庭背景,也各有各的學校生活方式,更 各有各的拒學歷程。

與他們的相處時間越久,我就越覺得這些拒學的孩子對我來說,就 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我好像能對其他人說明他們的狀況、拒學 的情形、生活表現等等,但自己卻常常處在困惑與矛盾中,不知道哪些 方法對他們有幫助?不知道自己跟其他老師以及家長討論出來的輔導方 向對不對?更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偶爾不禁想著,如果我們能夠 瞭解拒學背後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脈絡,是不是就有機會在學生拒學 情況更惡化前,即使調整及阻止?是不是當更瞭解學生拒學的全貌,就 更能針對他們需要的提供適時適度的協助與幫忙?

與他們的相處時間越久,我就越覺得這些拒學的孩子對我來說,就 像「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般,我好像能對其他人說明他們的狀況、拒學 的情形、生活表現等等,但自己卻常常處在困惑與矛盾中,不知道哪些 方法對他們有幫助?不知道自己跟其他老師以及家長討論出來的輔導方 向對不對?更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發展?偶爾不禁想著,如果我們能夠 瞭解拒學背後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脈絡,是不是就有機會在學生拒學 情況更惡化前,即使調整及阻止?是不是當更瞭解學生拒學的全貌,就 更能針對他們需要的提供適時適度的協助與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