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省思

壹、對未來研究的省思

由本研究結果,省思未來或許可持續研究的幾個面象,在此提出討 論:

一、持續研究拒學學生的特性,豐富對拒學的瞭解。

本研究以三位長期拒學的學生為研究參與者,然而,拒學學生的異 質性可能甚大,例如本研究中,三位學生家庭社經地位及生活環境均屬 中上,與社經地位較低或家庭氣氛長期糾結之家庭,學生拒學原因及歷 程可能有所差異,此外長期拒學學生的拒學歷程,與短期拒學後,未演 變至慢性化/惡化階段,隨即回到學校的拒學學生,其拒學發展可能有所 差異,因此,未來研究可持續耕耘,持續透過異質性的案例,研究拒學 學生的特質與拒學歷程,豐富教育現場對拒學的瞭解。

二、以不同的研究焦點與取向,瞭解拒學的現象。

本研究從訪談資料及學校文件建構拒學生的拒學歷程,但在拒學生 態中,每個主體(包括老師、家長、學生)可能都有其心路歷程,且由 於本研究的研究參與者為長期不到學校之學生,因此難以蒐集其穩定在 校,或拒學初期時的第一手資料,未來研究可透過將焦點放置在不同的 個體或拒學不同的階段上,以更微視之觀點,豐富拒學的面貌。

三、建構本土化的拒學評量表

國外學者 Kearney 與 Silverman 已於 1993 年發展出拒學功能評量表,

而我國至今仍未有相關評量工具可供教育現場的教師及家長參考與使用,

因此,未來可以透過量化研究,建構本土化的拒學評量表,提供早期發 現拒學的學生,或讓教育現場的老師及家長評量學生的拒學功能,以利 縮短尋找有效輔導策略的摸索時間。

179

貳、研究者的省思

猶記得自己決定踏入質性研究領域的那一刻,內心有一點茫然,有 一點不知所措。為著自己喜歡的這個研究主題,我努力的在質性研究的 領域中載浮載沈,經過了這一個研究歷程,覺得自己與我的研究參與學 生一樣,經歷了各種焦慮與逃避,然後又再度面對的歷程。有一段時間,

我很逃避面對龐雜的文字資料,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不知道為什麼,

我竟然不自覺的寫出:「是壓力,讓我誤以為我自己不再喜歡這件事嗎?」

寫出這句話後,我感受到自己緊繃的情緒似乎找到一個安適的休憩地,

頓時降落、放鬆。隨即,我想到我的研究參與學生們,對於學校的懼怕 與不敢面對,也是類似的感覺嗎?

在 12 月的研究札記中,我寫道:「我覺得自己像是拼湊拼圖的人,正在一 塊一塊的拼湊這個學生為什麼不能上學的原因,也在拼湊他的歷程。(1001201RN)

那麼,在這個研究的尾聲,我真的有拼出學生的真實拒學歷程及原因了 嗎?回顧整個研究過程,我看到自己在研究中對自己角色的掙扎,以及 這個研究帶給我的成長。

首先,我感受到自己在研究中的角色掙扎。當我是個老師時,時常 需跟家長晤談,並提供建議,因此剛開始訪談家長時,即使不斷提醒自 己是個「研究者」,在訪談中,有時仍是忍不住想給建議,通常建議的話 一出口,我就立刻感受到訪談關係的轉變,原本平行的談話關係,會在 瞬間變成「我是老師,而對方是接受晤談家長」的上下關係。一次的經 驗後,我反省自己,除了角色轉換困難外,還有什麼原因,讓我在那個 當下說出這樣的建議?經過思考,我發現自己仍是不免因「自己的研究 不能提供受訪者任何幫助」而感到侷促與不安,自然而然在訪談中,想 要多做些什麼補償。經過與同是研究生的同學分享,同學建議我坦然的 向受訪者說明自己的心情及研究目的,經過這樣的調整,接下來的訪談 中,我與受訪者的關係十分自然而融洽。

除此之外,訪談老師時,我面臨另一個角色上的問題,因為大部分

180

的受訪老師,都是之前已經熟識之人,甚至存在友誼關係,因此,面對 著熟識的人,卻正襟危坐的訪談,剛開始有著「不自然」的焦慮感,而 跟熟識的人一起對著錄音機說話,更讓我覺得不自在。幸好,隨著訪談 的進展,我與受訪老師越來越投入於訪談中,不自在的感覺逐漸消失,

而我們也都在幾分鐘內,建立了不同於友誼關係的訪談模式。

除了角色上的掙扎與學習外,這個研究也帶給我相當豐富的收穫。

在研究之前,我雖因為接觸過幾個拒學學生,卻總疑惑於他們為什麼無 法上學,也不瞭解他們在拒學的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以致於 自己遇到處在不同拒學階段的學生,便以為他們的情形是不同的。除此 之外,在輔導拒學學生的過程中,令我最挫折的地方,就是經過評估後,

擬定並執行輔導或介入策略,總是有效一段時間後,學生的行為又突然 退回無法上學的狀態。這個研究帶領我一點一滴的整理學生拒學的過程,

我更瞭解與理解拒學學生的拒學歷程,也解開自己之前不理解拒學學生 變化的疑惑,而對於介入始終存在的困惑,也因為整理而更加瞭解專業 合作在拒學輔導中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階段,不同輔導策略對學生的拒 學可能有短暫或長期的幫助,這些策略均有其意義及價值。

面對拒學,過去的我,如同在錯綜複雜的街頭巷弄裡穿梭,看不到 整個城市的全貌,且一不小心,就不知道自己身處何方,現在的我,透 過研究並與文獻的整理及對話,如同裝上一副小小的翅膀,開始低空俯 瞰整個城市,巷弄的樣子以及城市的全貌,在俯瞰下越來越清楚,本研 究結果彷彿是探討拒學的問題所畫出的第一張地圖。

最後,我真的拼出「對」的拼圖了嗎?我想到指導教授於討論中的 譬喻:臺灣的第一張地圖,由荷蘭人繪出,當時的人,並沒有照相機、

地理測量儀等專業的儀器,只能憑著簡單的工具與實地考察描繪,而其 繪出的地圖,與現在的臺灣地圖的樣貌,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差異。以現 代的眼光來看,這張地圖十分不精確,形狀亦不正確,但由於這一張地 圖,使得後期的人根據它,而能檢驗、再勘查、再測量、重新繪出第二

181

張、第三張、第四張、……第 N 張地圖,才形成現在詳細又立體的臺灣 地理圖。我想,透過這個研究,我目前所繪出的拒學樣貌,可能如同荷 蘭人繪出的臺灣第一張地圖一樣簡單與片面,在研究的過程中,我也曾 因不知道該從何著手,面對龐雜的文字資料發愁,也曾在閱讀質性研究 相關書籍時,恍然發現「阿!我怎麼忘記做這個?」每一個環節,我都 從茫然到經過後的稍微懂得,每一步也都做得不盡理想。但我仍期待,

透過在這個研究中,所有研究參與者的努力,力求信實拼出的三位學生 的拒學圖樣,不論它的樣貌為何,我們總是在拒學領域研究中,貢獻了 我們所努力描繪的這一張地圖,期待有更多人,能共同為遭遇這個問題 的學生努力,一起更深入的瞭解他們,如同描繪臺灣地圖一般,逐漸描 繪出拒學立體的樣貌。

182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邱上真(2002):特殊教育導論-帶好班上每位學生。台北市,心理。

李政賢譯(2006):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台北市,五南。

周怡敏(2004):走出暗夜-一個懼學家長孩子父母的敘說。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譯,楊雪倫校訂(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

台北市,五南。

周榮(1997):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性初探。

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未出版。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 18 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台北市,麗文文化。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 法。台北市,心理。

陳鈞屏(2008):現實治療取向概念化個案問題-拒學個案為例。諮商與 輔導,270,35-37。

陳恆霖(2005):中輟復學生生態系統觀輟學成因及歷程之質性研究。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高賓、戴嘉南、楊明仁、顏正芳(2006):國內學齡兒童憂鬱症狀之分 析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4,64-101。

張虹雯、江瑞豐(2005):拒學症學童的三次治療。輔導季刊,41,14-20。

張雯婷、曾瑞蓉、黃雅君、蘇祐萩(2009):正向行為支持有效介入特 殊學生拒學問題之案例探究。特教論壇,6,48-59。

張馥媛(2006):拒學行為之衡鑑與治療-功能模式取向。諮商與輔導,

244,19-23。

183

許淑君(2008):家庭因素、學校因素、自我韌性與國中生中輟傾向之相 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梁培勇、張如穎、薛惠琪、李筱蓉、陳韻如、吳文娟、鄭欣宜、許美雲、

劉美蓉著,梁培勇編(2004):兒童偏差行為。台北市,心理。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品端(2002):少年中途輟學模式預測之探討研究--以台中市少年為例。

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文英(2009):身心障礙者的正向行為支持,台北市,心理。

鄒佩璇(2009):台北市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行為與其相關因素研究-計 劃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碩 士論文,未出版。

廖裕星、林清文(2007):國中中輟高危險學生中輟意圖及其相關因素模 式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29,25-46。

廖惠桑(2011):我與青少年~一段與中輟生交織的生命敘說。國立臺北 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鳳池(2012):兒童適應問題的診斷與處理。載於王文秀、田秀蘭、

廖鳳池(合著),兒童輔導原理(第三版)(頁 458-462)。臺北,

廖鳳池(合著),兒童輔導原理(第三版)(頁 458-462)。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