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Brown & Levinson(1987)的面子理論指出影響面子威脅程度的因素包 括社會權勢、社會距離與言語行為情境的負擔程度(在本研究中簡稱負擔程 度),而這些因素又隨著不同文化或個體的感知而有所不同。因此本小節探 討拒絕的影響變項與文化感知,首先介紹影響拒絕行為中的三個變項,同時 也討論不同文化及個體在拒絕感知方面的相關研究。

影響變項

社會因素對言語行為的影響甚鉅,文獻中相對權勢與社會距離的論述相 當普遍。

1. 社會地位

相對權勢(relative power)時常與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相提並論,

互有重疊但也有所區分。根據Brown & Levinson(1987)的定義,相對權勢

(the relative power of Hearer over Speaker)指的是溝通一方對另一方言行的 控制權力;而社會地位指的是個體在社會群體中的社會階級,可概分為上位 者(superiors)、平位者(equals)以及下位者(inferiors)(Cansler & Stile, 1981), 本研究以社會地位方面的差異為主要參照點,指的是說話者與受話者之間在

48

所處整體社會中相對的階級差異對照,但其實也已隱含一定程度的權勢關係 在內。此外,對話雙方的年齡落差也考慮於內。

在拒絕文獻中,不乏以社會地位為變因的研究,例如,Liao & Bresnahan

(1996)發現,拒絕上位者時,中國人傾向於表達遺憾或抱歉,但對低位者 則不會;He(1998)在其以中文為第二語的語用研究中,比較了中國組、美 國組以及中文學習組的拒絕策略差異,結果顯示中國組在拒絕平輩時採不願 意及表示能力不足的策略比例最高,但對社會地位低者則採堅持自己原則的 比例為最高。 Yu(2003)認為中國人和日本人在拒絕時,因為拒絕對象的 社會地位高低所採取不同的拒絕策略之現象,是受到文化中階層社會結構

(hierarchical social structure)的影響所致,其發現說明了中日人士在面對較 年長或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時,會採取保持適當的社會距離來展現敬意;相 較之下,西方人的拒絕方式受到社會地位與社會距離影響較小,限制也較少。

除此之外,諸多文獻也都指出社會地位對於拒絕策略的頻率會造成影響(Al-Issa, 2003;Beebe et al., 1990;Chang, 2009;謝佳玲,2010)。

2. 社會距離

除了社會地位外,社會距離也同樣被認為是影響面子威脅程度的另一項 重要因素。根據Brown & Levinson(1987)的定義,社會距離(the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Speaker & Hearer)指的是說話者與聽話者間互動的頻率,以及交換 物質或非物質(例如面子)的頻率。Brown & Levinson的定義並沒有明確指 出社會距離如何影響禮貌程度。Wolfson(1988)進一步提出「鼓突理論」

(bulge model),用來說明一般人在面對熟人和陌生人時的言語行為最不需顧 及禮貌,因此可以不需修飾,而面對普通朋友或一般熟的人時為了保持面子,

反而較需使用禮貌策略。他以bulge呈現鼓突理論,亦即兩端較低各表示陌 生人以及熟人,中間則是禮貌程度最高的普通朋友,因其兩端低中間高的圖 形,故稱鼓突理論。

在拒絕的文獻中,討論社會距離對拒絕行為的影響者較少。大多研究

(Al-Issa, 2003;Chang, 2009;Chen et al., 1995;Nelson, Batalb, & Bakary,

49

2002;Nelson, Carson, Batalb, & Bakary, 2002)依循Beebe et al.(1990)的研 究設計情境,並未特別區分每個情境中的社會距離,或將情境中的社會距離 直接訂為普通(李婉妤,2005)或疏遠(高婉瑜,2009)。He(1998)的研 究特別區分了社會距離變項,比較了中國組、美國組以及中文學習組的拒絕 策略差異。結果顯示,在中英文比較下,社會距離對拒絕的影響,中國組勝 於美國組;Félix -Brasdefer (2008b)在其專書中詳細對比了美墨的拒絕文 化,就社會距離變項來看,面對不是那麼熟的同學借筆記,墨西哥組傾向於 編藉口拒絕,而美國組則傾向用更直接的方式回絕。Guo(2005)對英漢的 社會拒絕語用進行了對比,指出人際關係愈近,地點越不公開,說話的直接 性程度越高。

3. 負擔程度

除了上述兩個社會因素之外,Brown & Levinson(1987)認為言語行為 的負擔程度(the ranking of the imposition)也影響拒絕行為,包括情境中聽 者所應付出的財物或勞力、說話者進行言語行為的合理程度,以及聽話者願 意接受此行為的負擔程度等。有關拒絕行為的負擔程度,常會因特定情境類 型及文化感知而有差異,這方面的論述也很少,目前僅見大崎由紀子的研究,

她檢視漢語母語者、日籍漢語學習者以及日語母語者,對四個拒絕類型情境 的拒絕難度感知,發現不管是臺灣人還是日本人,對於請求的拒絕是最困難 的,其次則為對於提供的拒絕。

綜觀上述文獻,在社會地位變項方面,相較於美國文化強調平等,東方 以及墨西哥文化更重視人際關係中的階級地位,例如中、日人士在面對較年 長或是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時,會採取保持適當的社會距離以展現敬意,美國 人的拒絕方式受到社會地位影響較小一些,限制也較少。而從社會距離與行 為的負擔程度,探討不同文化間的拒絕語用之論述則相對匱乏。在社會距離 對拒絕的影響方面,雖然有學者認為,在中英兩種文比較下,中國組勝於美 國組,但並未特別言明本研究所探討之西方文化中的美國人,與東方文化中 的日本人,在華語拒絕中介語語用方面,是否受社會地位與社會距離的影響

50

而有所不同。相信同時從社會變項與不同文化的切入點來調查拒絕語用,應 可補充文獻這方面的不足之處。

感知研究

上述以社會地位與社會距離為主的跨文化社會語用研究,說明了影響語 言使用的社會環境,然而儘管禮貌原則、面子理論等語用原則具有普遍性,

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這些原則,或利用這些原則加以闡釋其言語行為 時,還是存在著差異,因此有必要再從跨文化語用的感知觀點,針對不同文 化間的異同進行研究。

從感知觀點探討拒絕行為的研究目前為數尚少(Chen, 1996;Widjaja, 1997;Félix-Brasdefer, 2008a;Lin, 2014)。Chen(1996)以語篇補全測試法,

從後設語用的角度,調查英語母語者對中文母語的英語學習者之拒絕用語感 知情形。在他的研究中,對英語母語者來說,中文母語的學習者經常使用的 拒絕策略,並未符合英語的拒絕禮貌,例如避免直接說出拒絕被視為是負面 的,而理由的使用也被看做是不誠實的,至於拖延的策略使用,則被認為是 沒有效率的表現。該研究以母語者對學習者拒絕方式之感知情況進行調查,

可說饒富新意,只是調查的拒絕情境僅有四個,較無代表性。

Widjaja(1997)採用了角色扮演及回顧式報告(retrospective verbal reports,

RVR)的方法,比較了美國女性英語母語者以及臺籍女性英語學習者對約會 的拒絕語用,指出兩組都最喜歡使用藉口策略來進行拒絕,然而臺籍女性英 語學習者比起美國女性英語母語者的直接程度更高。作者推論此語用失誤是 受中文母語以及目標語語用知識不足所致。

Félix-Brasdefer(2008a)以回顧式報告調查西班牙語學習者拒絕平位及 上位者邀請時的感知過程,發現有些學習者在拒絕時,將注意力放在「如何 想一個好的理由和解釋」來拒絕,減少直接拒絕的負面印象,而這種現象在 拒絕社會地位較高的人時,出現的頻率較高。但有些學習者則是將注意力放 在對話者的感受上,特別是想要對平位者表示關心時。

51

Lin(2014)於語篇補全測試的同時,附加了面子威脅程度等級的測量 表,分別調查臺籍母語者、英語母語者以及英語二語學習者在這方面的感知。

結果發現,二語學習者在擔心面子威脅的程度最高。該研究推論,相較於兩 組母語者,心理感知的威脅感讓學習者使用更多的間接策略。

上述文獻顯示,語言產出確實受心理感知影響,特別是Félix-Brasdefer

(2008 a)。他採用回顧式口述報告,收集學習者的想法,從感知和思考語言 兩條途徑進行分析,也進一步肯定發話者的感知對拒絕策略使用的影響。在 華語拒絕中介語的研究中,目前的拒絕文獻大多數還是屬於產出研究

(production),亦即著重於對說話者產出的語言進行分析,較少研究探查在 拒絕言語行為背後的感知過程(賴紋萱,2012);然而,語言的表達在某個 層面上其實是說話者感知角度的一種具體展現,因此本研究擬納入感知因素 的探討,除探討說話者語言表達的情形之外,也就語言產出的潛在感知過程,

加以深入探討,相信更能增進言語行為研究面向的廣度與精確度。

52

本章進行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探討,共分為三個小節,第一節呈現相關 文獻的探討,分為言語行為理論與東西方禮貌原則與中介語語用三個部分,

言語行為的部分分別從功能與結構分類兩個面向介紹言語行為理論,東西方 禮貌原則則參考先前學者的研究,整理東西方在禮貌拒絕研究上的差異,並 加以比較,中介語語用的部分則依序說明中介語的定義、成因與研究面向。

第二節則呈現先前學者對拒絕行為研究的相關研究結果,分為拒絕定義、拒 絕策略研究與拒絕的中介語語用研究等三個面向進行探討;第三節則為總結。

53

本章說明本論文各階段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流程,共分四節。第一節說 明需求分析階段的調查與結果啟示;第二節說明預試階段的實施與改善;第 三節詳述正式實驗階段的語料收集、整理與分析。第四節為總結。

對中高級以上之學習者而言,學習如何使用華語得體地拒絕,不僅有助

對中高級以上之學習者而言,學習如何使用華語得體地拒絕,不僅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