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篇補全測試法(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簡稱DCT)收集語料的形式 是,首先以書面說明情境,其中包含溝通雙方的社會地位、社會距離、情境 地點與事件,並呈現發話方的語句,然後請受話方(被調查者)填寫回答另 一段對白。

語篇補全測試研究法在跨文化言語行為研究專案中(CCSARP)大量被 採用(Blum-Kulka et al., 1989),此研究方法的優點是:研究者可控制變項並 可複製,比較容易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資料,且收集到的語料形式具有典 型、系統及容易比較的特點。

但缺點是,由於研究對象須針對特定情境以文字方式簡短回答,可能會 因受限於用字、措辭等考量而選擇較熟識的形式作答,故缺乏真實對話的語 言特徵,較難反映出語言使用的真實情況(Hartford & Bardovi-Harlig, 1992;

Larsen-Freeman & Long, 1990;Olshtain & Cohen, 1983)。

除此之外,由於此研究法是一種在模擬真實情境下,以「書寫」方式誘 導研究對象表達出語用行為的研究方法,無法等同口語語料,也沒有辦法展 現話輪(turns)、語調(prosodic features)、語勢(act production)、重複以及 細節闡釋等會話特徵(Gass & Houck, 1996)。

(3) 封閉式角色扮演法

封閉式角色扮演法(closed role play)的形式類似「口頭」形式的語篇 補全測試法,同樣是由研究者提供一系列情境,包括對話情境,會話雙方年 齡、性別、社會距離以及相對權勢等描述,進而要求研究對象針對特定情境 給予簡短回答。

不同的是,此研究法的執行方式是由發話者提出特定會話開頭,再請受 話者給予「口頭」回應。利用此研究方法收集到的語料,話語情境受到嚴格 控制,研究對象的言語行為自由度小,話語情境不自然(何兆熊,2009),

72

而且常常只有單一話輪對話,較無法顯示出會話的互動協商過程(賴紋萱,

2012)。

(4) 開放式角色扮演法

開放式角色扮演法(open role play)與封閉式角色扮演一致,同樣先呈 現情境敘述,但不同的是研究者只說明情境起始並分派角色以及溝通目的,

而不會說明會話的最後結果及如何達成結果,過程由發話者及受話者自然互 動,演出更接近日常生活的擬真對話(Félix-Brasdefer, 2010;何兆熊,2009)。

由於開放式角色扮演自由度相對較高,透過此研究法收集的語料更具有 會話特徵,更容易展現如話輪,語調、語勢、重複與細節闡釋等會話結構(Gass

& Houck, 1996)。

2.本研究選擇開放式角色扮演法之原因

上述四種研究法各有其價值,自然觀察法屬於實錄法,係研究者對真實 情景中使用的話語進行實錄分析,其他三種屬於引發法(elicited),係研究 者透過某種途徑,引發受調查者產生特定言語行為(何兆熊,2009)。一般 而言,自然觀察法的語料最真實可信,也最具說服力,但因本研究欲對日、

美籍兩組華語學習者的拒絕策略進行分析比較,要在短時內收集到所有研究 對象,尤其是在相同或相近條件的拒絕語境下之真實對話,幾乎不可能。而 語篇補全測試法,雖能在控制社會變因情境下,於短時間內取得大量語料,

有助於釐清各文化的典型回應,但收集到的語料無法等同於「口語」語料,

無法展現真實口語會話如停頓、猶豫、重複、話輪協商等細節特徵(Beebe

& Cummings, 1985;He, 1998),考慮到本研究希望所收集到的語料能展現拒 絕會話過程的協商與真實,因此也不採用。

相較之下,角色扮演法,特別是開放式角色扮演法,較語篇補全測試法 接近真實的言語行為,並能同時保有控制諸如社會地位、社會距離以及情境 類型等變因的優勢(Félix-Brasdefer, 2010)。而與封閉式扮演法相比,能提供 給會話雙方的自由度更高,因此溝通者可以根據對方話語即時應對反應,產 生的對話結果將更具磋商性,話語組織結構也更豐富。鑒於拒絕屬於複雜的

73

言語行為,說話者常無法在控制性的單一話輪回應中表明言語行為的心智過 程,需要更多話輪來鋪陳協商,是以在言語產出的語料收集上,本研究選擇

「開放性角色扮演」作為研究工具,將更可探查研究對象使用華語進行跨文 化拒絕的真實樣貌,最能符合本論文的研究目標。

(二) 言語感知研究

在中介語語用研究中,與言語產出研究相對的是言語感知研究。除了收 集言語產出的語料之外,為了觀察在言語產出研究中可能忽略的現象,中介 語語用學也常採用其他方法來輔助收集受調查者對言語行為的評斷、理解或 感知等心智過程。以下介紹幾種常用收集言語感知方面的研究工具,包括等 級劃分、卡片分類、多項選擇以及回顧式訪談報告,並說明本研究選擇等級 劃分法與回顧式訪談之原因。

1. 言語感知研究法概述

(1) 等級劃分法/卡片分類法

等級劃分法是一種問卷法,每題都用一段話,以簡單的話語描述出現的 情景,緊接著是一系列的語言形式,並要求受調查者根據情景,對所給予的 語言形式勾選禮貌等級(如5等第,從最合適的5到最不合適的1)。這種研究 法根據需要而有不同的變體,以下的卡片分類即為其一。

卡片分類是由研究者提供一套卡片,每張卡片都含有一種表達言語行為 的語言形式,再請研究對象根據這些卡片從最禮貌到最不禮貌來分類排序。

透過這兩種方法,研究者得以判斷研究對象對於策略的界限等級感知是否相 同(何兆熊,2009)。

(2) 多項選擇法

多項選擇法係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每道題都有一段簡短的文字用來描 述情景,然後也是一組話語提供受調查者勾選,話語選項可能三至六個不等,

有時更多,且配有圖片。研究者會請受調查者選擇他認為最適合該情景的用 語(何兆熊,2009)。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