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三、 挑選關鍵個案釐清查證程序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平面媒體或電子媒體都應有自成一套的查證概念與程序,同時,資歷的深淺也可 能導致不同的行為結果,這在專家生手方面的研究也已累積不少的研究成果。因 此,建議未來研究可以取樣不同媒介的新聞樣本,並深度訪談在平面媒體中的新 聞工作者如何進行查證,訪談對象的挑選應同時加入資歷深淺的變項,研究不同 資歷的新聞從業者在查證作為上的差異,以期將查證程序做更全面與完整的解 析。

三、挑選關鍵個案釐清查證程序

本研究從受訪者曾處理過的新聞事件中挑選出三個個案進行查證過程的分 析,然個案的挑選乃機緣所致,並無特定根據,因此未臻完美,僅能得知部分個 案中單一記者的查證方式。建議後續研究可針對取用 TPV 做成報導的幾則重大 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分析,重視情境對記者查證行為的影響,分別就個案的特性,

探討不同媒體的報導差異,並訪談各電視台製作該則報導的記者如何進行查證,

以及查證後的結果是否屬實。此外,對關鍵個案中所涉及的所有人士進行深度訪 談,如電視新聞工作者、電視台守門人、事件當事者、以及閱聽眾的看法,以更 全面的方式建構 TPV 使用與查證的過程、釐清記者所處情境與查證行為之間的 關聯性,思考查證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與可能招致的風險,並檢視查證成果,最 後試圖尋求解決途徑,以供實務上之參考。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一、 中文

王毓莉(1999)。《台灣報社記者使用INTERNET 作為消息來源之研究》。行政院國 科會研究計畫(編號 NSC 89-2412-H- 034-004-SSS)。

王毓莉(2000.08 ~2001.07)。《有效運用網際網路訊息從事新聞報導原則之研究》。

行政院國科會研究(編號 NSC 89-2412-H-034-011)。

王凌霄、陳百齡、袁涵郁(2010)。〈判讀影音素材:援引考據辨偽方法於新聞畫 面查證工作〉。中華傳播學會2010 年會論文。

李瞻(1985)。《新聞採訪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茂政(2005)。《新聞學新論》。台北:風雲論壇。

李利國、黃淑敏譯(1995)。《當代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周知文化。[原書:

Brook, B. S. et al. [1988]. News Reporting & Writing (3rd. ed.). NY: St.

Martin’s Press]

李政賢、廖志恆、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原書 Flick, U. [2002]. Qualitative Sozialforschung. Reinbek bei Hamburg: Rowohlt Taschenbuch Verlag.﹞

吳筱玫(1999)。〈數位時代之新聞產製面貌:從兩個案例看網路媒體如何影響新 聞形塑〉。中華傳播學會1999 年會論文。

林南(2005)。《社會資本:關於社會結構與行動的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林照真(2012)。〈為什麼聚合?:有關台灣電視新聞轉借新媒體訊息之現象分析 與批判〉。中華傳播學會2012 年會論文。

林柄宏(2004)。《爭議性政治議題的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林毅夫返臺奔喪」

事件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周慶祥(2011)。《新聞查證:理論與研究》。新北市:風雲論壇。

郭俊(2008)。〈論記者社會資本〉,《湖北師範學院學報》,28(3),頁 97-100。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 何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 性研究實例》,頁141-170。台北:巨流。

徐志偉(2009)。《新聞記者尋人行為研究: 以小人物消息來源採訪為例》。政治大 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荊溪人(1987)。《新聞學概論》。台北市:世界。

張依依(2007)。《公共關係理論的發展與變遷》。台北:五南圖書。

張詠晴(2008)。《電視監視器新聞的真實再現與釋義》。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論文。

陳煜彬(2007)。《電視新聞素材採集活動的知識風貌:攝影工作中的資訊蒐集活 動》。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陳百齡(2002)。〈資料庫裡找新聞:探討「資料庫輔助新聞報導」〉,《圖書與資訊 學刊》,41,頁 1-18。

陳百齡(2004)。〈新聞工作者如何蒐集資料?專家知識的初探〉,《圖書與資訊學 刊》,51,頁 35-48。

陳百齡、鄭宇君(2011)。〈在災難事件中透過社交媒體溝通不確定性:以莫拉克 風災為例〉,「中華傳播學會」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陳向明(2002)。〈訪談〉,《社會科學質的研究》,頁 221-284。台北:五南圖書。

陳炳宏、王泰俐(2003)。〈媒介內容產製與流程管理〉,《新世紀媒體經營管理》,

頁57-112,台北市:雙葉書廊。

陳美霞、徐畢卿、許甘霖譯(2009)。《研究的藝術》,台北:巨流圖書。(原書:

Wayne C. Booth, Gregory G. Colomb, Joseph M. Williams【2003】.The Craft of Research.)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國明、彭文正、葉銀嬌、安然(2010)。《傳播研究方法》,台北:威仕曼文化。

陳運財(2006)。〈監視攝影與正當程序之保障〉,《台灣本土法學雜誌》,86(9),頁 86-99。

陳順孝(2007)。〈公民媒體的國際經驗與在地實踐〉,《新聞年鑑 1997-2006》。台 北:中國新聞學會。

陳順孝(2009)。〈探尋新聞專業與群眾智慧的交集——輔大新傳系《生命力新聞》

的網路敘事實驗〉。2009 中華傳播學會學術研討會。

陳順孝(2010)。〈當閱聽人變成創用者:公民傳播體系的形成及其對大眾傳播生 態的衝擊〉,佛光大學傳播學系編(2010)。《民國百年傳播與發展研討會論 文集》,頁69-94。

莊豐嘉(2011)。《台灣公民新聞崛起對公共政策之衝擊--從樂生、大埔到反國光石 化事件之比較分析》。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甄薇(1992)。《衝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研究: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1960

~1991)》。輔仁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家發(2008)。〈假設與查證〉,《進階新聞寫作-理論、分析與範例》,頁288-289、

頁307-309。台北:五南圖書。

彭 芸(2000)。《我國電視記者的網路使用》。傳播研究 2000:跨世紀的回顧與願 景研討會論文。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黃郁琄(1999)。《記者查證之判斷歷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碩士論文。

楊豫譯(2008)。《圖像證史》,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Peter Burke

【2001】.Eyewitnessing: The Uses of Images As Historical Evidence. London, Reaktion Books.)

喻靖媛、臧國仁(1995)。〈記者及消息來源互動關係與新聞處理方式之關聯〉,《新 聞學與術的對話—新聞工作者與消息來源》,頁 201-236。台北:政大新聞 研究所。

鄧麗萍(2005)。《從爭議性政治新聞探討客觀報導與事實建構》。政治大學新聞研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究所碩士論文。

趙俊邁(1982)。《媒介實務》。台北:三民書局。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

58,頁 1-28。

蔡震榮、黃玥婷(2005)。〈數位證據之證據力〉。刑事法雜誌,49(2),頁 1-32。

蔡孟珊(2010)。《邁向自我實現的道路: PeoPo 高參與度公民記者之發文探討》。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貞銘(1978)。《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

鄭貞銘(1989)。《新聞採訪的理論與實際》。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鄭彙翰(2010)。《Web 2.0 網路輔助新聞報導》。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潘俊宏(2010)。〈趕新聞遊戲下的 [真實]:攝影記者的勞動處境與專業焦慮〉,《新 聞學研究》,105,頁 247-275。

劉昌德(2011)。〈台灣紀錄片的產製、消費、與勞動〉,《新聞學研究》,107,頁 47-87。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 173-193。台北:巨流。

劉蕙苓(2012)。〈為公共?為方便?電視新聞使用網路影音之研究〉,中華傳播學 會2012 年會論文。

臧國仁、鍾蔚文(1994)。(記者如何問問題?如何問好問題?如何問對問題?),

《新聞學與術的對話》,頁45-72,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

戴華山(1980)。《新聞學理論與實務》。台北:臺灣學生。

戴華山(1988)。《新聞學》。台北:台灣學生。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2001)。《探討記者查證、訪問、寫作的知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基 礎 : 專 家 能 力 的 特 質(3 / 3) 》。 行 政 院 國 科 會 研 究 計 畫 ( 編 號 NSC89-2412-H004-024)。

鍾蔚文、翁秀琪、紀慧君、簡妙如(1999)。〈新聞事實的邏輯〉,《國家科學委員 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9(4),頁 575-589。

羅文輝(1995)。〈新聞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與術的對話 Ⅲ 新聞 工作者與消息來源》,頁15-28。

羅文輝、張凱蒂、張寶芳(2007)。〈新聞記者之網路使用與預測〉,《傳播與社會 學刊》,2,頁 51-83。

羅文輝、蘇蘅、林元輝(2002)。〈如何提升新聞的正確性:一種新查證方法的實 驗設計〉,《新聞學研究》,56,頁 269-296。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書局。

羅文輝(1998)。〈新聞人員的專業性:意涵界定與量表建構〉,《傳播研究集刊》,

2,頁 1-47.

羅耀宗譯(2011)。《玩家外包:社群改變遊戲規則》,台北:天下雜誌。(原書:Jeff Howe【2009】.Crowdsourcing: Why The Power of The Crowd Is Driving The Future of Business. Random House Inc.)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 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ICCL(2005)。〈真假數位證據〉,《網路通訊雜誌》,170,頁 90-95。

二、 英文

Bruns, A. (2008). Blogs, Wikipedia, Second Life, and Beyond. From Production to Produsage. New York: Peter Lang.

Bruns, A. (2007). Produsage: Towards a broader framework for user-led content creation.

Bruns, A. (2006) ‘Wikinews: The Next Generation of Online News?’, Scan Journal, 3(1), available at http://scan.net.au/scan/journal/display.php?journal_id=69

(accessed 30 April 2008).

Bruns, A. (2005). Gatewatch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news production. New York:

Peter Lane.

Bowman, S. & Willis, C(2003). We Media, The Media Center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e, 2003 available at http://www.hypergene.net/wemedia/download/we_media.pdf

Berkowitz, D. (1989). Information Subsidy and Agenda-Building in Local Television News.

Burgess, J., & Green, J. (2009). Youtube: Online video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Polity.

Friedman, S., Dunwoody, S., & Rogers, C. L. (1986). Scientists and journalists.

Reporting Science as News.

Fogg, B., & Tseng, H. (1999). The elements of computer credibility.

Granovetter, M.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Hall, J. (2006). 21st century new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ublic-minded media in the new-media age. Center for Social Media.

Hawkins, D. T. (1999). What is credible information? Online, 23(5), 86-89.

Huang, A. W. C., & Chuang, T. R. (2006). Culture Atlas Infrastructure: A Participatory and Collaborative Perspective.

Johnson, T. J., & Kaye, B. K. (2002). webelievability :a path model examining how convenience and reeiance predict online credibility. 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9(3), 619-642.

Howe, J. (2006). “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 in Wired Magazine.

Last accessed 25 July 2007 at

http://www.wired.com/wired/archive/14.06/crowds.html

Howe, J. (2007). “Crowdsourcing: A Definition.” Last accessed on 27 July 2007 at http://crowdsourcing.typepad.com/

Kebbell, M. R., Wagstaff, G. F., & Covey, J. A. (1996). The influence of item difficult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yewitness confidence and accurac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87(4), 653-662.

Kotler, P. (1986). The prosumer movement: A new challenge for marketer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3(1), 510-513.

Krippendorff, K. (2004).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Sage Publications, Inc.

Lin, N. (2005).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Handbook on social capital.

Loftus, E. F. (1996). Eyewitness testimony: Harvard Univ Pr.

Lucassen, T., & Schraagen, J. M. (2011). Factual accuracy and trust in information:

The role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cIntosh, S. (2008). Collaboration, consensus, and conflict. Journalism Practice, 2(2), 197-211.

Metzger, M. (2007). Crowdsourced News: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of Amateurs and the.

Moon, J. (1999). Open-source journalism online: Fact-checking or censorship?

Meola, M. (2004). Chucking the checklist: A contextual approach to teaching undergraduates Web-site evaluation. portal: 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 4(3), 331-344.

Metzger, M. J. (2007). Making sense of credibility on the Web: Models for evaluating online information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8(13), 2078-2091.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Pavlik, J. V. (2001). Journalism and new media: Columbia Univ Pr.

Rieh, S. Y., & Danielson, D. R. (2007). Credibility: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1(1), 307-364.

Turner, G. (2004). Understanding celebrity: Sage Publications Ltd.

Toffler, A. (1980). The Third Wave. New York, NY: William Morrow and Company:

Inc.

Ursell, G. (1998). Labour flexibility in the UK commercial television sector.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1), 129.

Wells, G. L., & Bradfield, A. L. (1998). " Good, you identified the suspect": Feedback to eyewitnesses distorts their reports of the witnessing experienc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3(3), 360.

Wells, G. L., & Olson, E. A. (2003). Eyewitness testimon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4(1), 277-295.

Ware, M. (2001). Evaluating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School Libraries Worldwide, 7, 39-48.

網路:

Steve Buttry(2010). Tips on verifying facts and ensuring accuracy.(2010-10-28) http://stevebuttry.wordpress.com/2010/10/28/tips-on-verifying-facts-and-ensuring-acc

uracy/

Saikat Basu(2010). 7 Citizen Journalism Websites For Crowdsourced News.(2010-12-28)

http://www.makeuseof.com/tag/7-citizen-journalism-websites-crowd-sourced-news/

新聞標題:_______

(1). 編碼員:□(1~3)

□6.其他______(請寫第幾則)

(8). 標誌素材來源? (可複選)

□8.其他題材。_________________

B. 具爭議性題材:

□16.其他糾紛、事端或事故:___________

貳、 報導形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面?

(2). 現場勘查與尋找受訪者?

10.記者是否有到事發現場勘查實景? □除使用網路影片外,有現場實景

□僅使用網路影片,未看到現場實景 11.記者是否有到事發現場進行採訪? □除使用影片外,有現場採訪

□僅使用影片,未看到現場採訪 12. 不論現場或非現場採訪,記者的採

訪對象是?______(可複選)

訪對象是?______(可複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