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第三方影音素材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第三方影音素材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5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百齡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第三方影音素材之研究 Evaluating third party video(TPV):. ‧. How TV reporters work with crowd-sourced AV materials?.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蕭伊貽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i n U. v.

(3) 本論文獲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碩士論文研究獎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 i n U. v.

(5) 謝辭 我始終認為,人生中的每個階段都是累積,無論好的壞的,都是自己的一部 分,無需逃避也用不著怨懟,更不需要沾沾自喜,因為是別人成就了自己,所以 我感謝生命中曾遇見過的每一個人、每一次的挫折,但我同時記得自己曾流下的 每一滴淚與曾感受過的每份溫暖。  我要謝謝我的指導教授  陳百齡老師,謝謝您包容我急躁的個性、即便我是 那樣的資質駑頓,您依然耐著性子一步一步教導我、帶領我思考問題、並指引我 解決問題的途徑,若沒有您,即沒有現在的我,也沒有這本論文的完成。謝謝您 給我擔任助理的機會,使我三年研究所期間經濟上不虞匱乏,並同時學習到許多 技能。此外,您首次開設的課程,讓我得以認識最重要的精神伴侶,所有我這三 年來擁有的學位、經濟、與情感,都是因為您所以存在,我由衷的感謝您為我的 人生帶來許多光明。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再來,我要感謝我的口委,  柯裕棻老師與  陳順孝老師,謝謝您們不吝惜指 教,給我許多寶貴的建議,指出我過於深陷其中而未察覺的盲點,讓我有思考另 一種可能的機會。謝謝你們最後給予我的肯定,那對我來說非常重要。然後,我 要謝謝所有接受訪問的電視新聞工作者,因為研究倫理的關係,在此無法一一向 您們道謝,所有您們貢獻的知識與經驗,都傾注在這本論文裡,而如果這本論文 真能引發若干正向的思考,那都是因為您們的緣故,是您們為新聞界帶來了改變 的契機。 . er. io. sit. y. Nat. 謝謝所有曾參與這個論文的同學們,家倫學姊、建伸、郁欣、瀞予和幫忙做 逐字稿的同學;研究所期間最重要的夥伴:涵郁、筱芸、佳蓉、芋宙、衍儂、雅 妤、品葭、怡潔、室友嘉蓮和所有 98 新研所的同學們與水火計畫研究團隊的 Eugene 和旭峰,謝謝你們的鼓勵與扶持。同時,我也要謝謝在研究所期間遇到 的人們,新竹東區戶政事務所的大哥大姊們、政大會計室的淑怡、教我如何報帳 的姿嫻學姊、教我做助理的徐志偉學長、客製化影印服務的禾伸堂老闆、實習期 間的記者大哥大姊們、室友吳媽媽、房東高媽媽和高大哥。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們, 謝謝你們對我的友善和熱情,今後我也會以誠摯和熱情的態度去對待將來可能遇 見的每個人。 . n. al. Ch. engchi. i n U. v.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我的父母給我絕對的支持、姐姐姊夫無私的 包容和付出、弟弟乖乖的沒讓我操心,還有李小胖,謝謝小小的你帶給我大大的 喜悅與滿足。然後,我要謝謝意騏,謝謝你的家人視我如同己出,謝謝你一路走 來無限的包容與無微不至的照顧。最後的最後,我要謝謝「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100 年廣播電視內容研究碩博士論文獎」給我的肯定,我要把這份榮譽獻給在天 上的爺爺奶奶,很高興我沒讓袮們失望。  i   .

(6)  .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 i n U. v.

(7) 摘要 自 2008 年 Youtube 熱潮席捲全球之後,以影音分享為主的媒介消費行為逐漸 成為常態,在這股集體協作並開放分享的浪潮下,新聞組織亦不免於其外,開始 盛行以取材於眾(crowdsourcing)的新聞產製模式增加新聞素材來源的多樣性。電 視新聞工作者取用網友拍攝後上傳的第三方影音內容(third party video,TPV)作 為 新 聞 素 材 的 一 部 分 , 使 得 眾 多 使 用 者 生 產 內 容 (User-generated content/ produsage)漸成為電視新聞畫面的一大主軸。 本研究欲瞭解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 TPV 的過程,因此採內容分析法觀察 TPV 做成的新聞內容,並深度訪談及實際參與觀察以瞭解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 TPV 的動機、處理素材的方式與新聞查證的過程。研究結果分成兩部分,首先,在取 用情況上發現電視台確實大量使用 TPV,但超過半數以上的素材難以辨識來源。 題材選定偏好具爭議性的內容,而處理素材的方式則以剪接為主。其次,由於 TPV 的特性使然,電視新聞工作者在查證時容易面臨原始資料不明、消息來源 不確定與情境脈絡斷裂等挑戰,而他們通常採取單一查證方式、尋找單一採訪對 象,且最常比對網路資料。此外,在需查證的新聞中,僅半數的記者會到現場勘 查與採訪。而在取得報導素材後,為規避查證責任,電視新聞工作者經常以白描 畫面、翻攝網友留言與重新議題設定等方式作新聞,藉此模糊具爭議性的部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本研究因此針對 TPV 的查證提供若干建議: (1)從第三方的角度客觀觀察, 避免淪為有心人士操弄的工具; (2)設法從發文者的字面敘述中或直接從影像中 找到可辨識的地點、物件與人物,據此找到當事者; (3)盡力找到消息來源,若 無法與消息來源取得聯繫,則應轉而尋找當事者、公正第三方如警察、或是向媒 體同業詢問; (4)到事發現場勘查; (5)題材為各種網路傳言時,可請專家以實 驗的方式證實。本研究並整理出幾項適用於各種情境的查證原則:質疑優先、詰 問必備、資料比對、邏輯至上與經驗輔助。.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字:電視新聞、取材於眾、第三方影音素材、新聞查證、資訊評估. iii   .

(8) Abstract Crowdsourcing is an important trend and affects major parts of our lives. More notably, bulk of our news consumption consists of crowdsourced content; these content are what we call third party video or TPV for short. In recent years, we see an increased use of TPV in the Taiwanese media landscape, especially in news reporting and creation. Using crowdsourced content in news presents two major problems: 1. Over half of the TV news today uses crowdsourced TPV. These content often contain controversial materials. These controversial materials are often selected in bid to manipulate its audience. . 2. Due to the nature of crowdsourced TPV, news reporters have difficulties identifying the source of these content. Since more than half of the news reporting today uses TPV, this makes news highly suspicious. Although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reporters do attempt to verify its sources, these attempts are far from vigorous: new reporters often adopt one of the following ways in order to verify their news sources: cross validating their data using the Internet, remake opinions based on netizens/cyber-citizens or changing the agenda of the news content. In the worst case, news reporters avoid or skip validation of their news sources altogether..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This research provid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in solving the above mentioned problems: (1) prevention of content manipulation by malicious parties so that consumer of news content are not manipulated or swayed. This ensures that the news presented is unbiased, objective and fair. (2) Verifying TPV can include attempts to find any recognizable location, object, or figure from TPV as tips to trace origin. (3) News reporters can try their best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 news sources. If this cannot be done, try to get in touch with unbiased third parties, such as the police force or. Ch. engchi. i n U. v. people same as your profession.(4) News reporters can also attempt to perform on-site investigation may be contributed to find the truth. (5) If the issue is about rumors on the internet, news reporters may consult experts on the subject matter for clarification. Finally, this study summarized essential factors for verification applied in a various situations: Doubting, Cross-examination, Cross validation, logic, and experience.. Keyword: TV news, crowdsource, third party video(TPV), factual verification, evaluate information.. iv   .

(9) 目錄 謝辭................................................................................................................................. i 摘要..............................................................................................................................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預期貢獻..................................................................................................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第三方影音素材...................................................................................... 7 一、 新聞影音素材外求.............................................................................. 7 二、 TPV 應用於電視新聞 ....................................................................... 10 第二節 TPV 取用動力 ....................................................................................... 17 一、 科技生態改變.................................................................................... 17 二、 取材於眾(crowdsourcing) ................................................................. 17 第三節 新聞從業者的核心能力:查證............................................................ 19 一、 探問新聞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19 二、 新聞查證............................................................................................ 21 三、 TPV 之查證 ....................................................................................... 25 第四節 小結........................................................................................................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內容分析................................................................................................ 33 一、 抽樣.................................................................................................... 34 二、 類目建構............................................................................................ 34 三、 分析工具與編碼員信度檢驗............................................................ 42 第二節 參與觀察與半結構訪談........................................................................ 4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45 一、 抽樣過程............................................................................................ 45 二、 訪談對象............................................................................................ 46 第四章 資料分析........................................................................................................ 47 第一節 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 TPV ................................................................... 47 一、 取用 TPV ........................................................................................... 47 二、 TPV 素材來源、型態與使用 ........................................................... 54 三、 素材處理方式.................................................................................... 66 四、 查證過程之展現................................................................................ 70 五、 小結.................................................................................................... 76 第二節 電視新聞工作者查證 TPV ................................................................... 77 一、 查證程序............................................................................................ 7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 i n U. v.

(10) 二、 取用 TPV 於新聞實務之意涵 ........................................................ 10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研究摘述與重要發現.......................................................................... 109 一、 TPV 的使用 ..................................................................................... 110 二、 取用 TPV 乃是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之循環過程 ........................ 113 三、 查證 TPV 有其可供參考之策略 .................................................... 114 四、 探討 TPV 於新聞學之定位 ............................................................ 116 第二節 對實務工作者與新聞教育的建議...................................................... 119 一、 對實務工作者的建議...................................................................... 119 二、 對新聞教育的建議.......................................................................... 122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123 一、 以實驗法精神具體衡量查證作為.................................................. 123 二、 比較不同媒介與不同資歷在查證的差異性.................................. 123 三、 挑選關鍵個案釐清查證程序.......................................................... 124 參考文獻.................................................................................................................... 125 附錄一:內容分析(一)編碼表.................................................................... 132 附錄二:內容分析(二)編碼者工作指南.................................................... 135 附錄三:訪談題綱(一)電視台主管............................................................ 140 附錄四:訪談題綱(二)電視台記者............................................................ 14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   . i n U. v.

(11) 表目錄 表 1.各電視台專設的影音上傳平台.......................................................... 11 表 2.內容分析之類目建構.......................................................................... 35 表 3.以網站類型作區分的素材來源.......................................................... 37 表 4.信度檢驗結果...................................................................................... 42 表 5.受訪者基本資料.................................................................................. 44 表 6.各電視台前三大新聞類型.................................................................. 58 表 7.以網站類型區分素材來源.................................................................. 62 表 8 個案查證策略分析.............................................................................. 99.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   . i n U. v.

(12)  . 圖目錄 圖 1.電視台取用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上的素材做成新聞報導.................... 1 圖 2.災難時期使用 TPV 做成報導 ............................................................ 16 圖 3.電視新聞工作者/素材/製程三角關係圖...................................... 31 圖 4.新聞類型與查證流程.......................................................................... 41 圖 5.資料分析架構圖.................................................................................. 45 圖 6.TPV 新聞播出時段示意圖 ................................................................. 55 圖 7.一週播放頻率統計圖.......................................................................... 55 圖 8.TPV 新聞則數與平均使用長度示意圖 ............................................. 56 圖 9.各電視台 TPV 新聞報導數量比較示意圖 ........................................ 57 圖 10.前五大新聞類型示意圖.................................................................... 58 圖 11.具爭議性題材佔所有 TPV 新聞則數比例示意圖 .......................... 59 圖 12.各電視台爭議性題材數量示意圖.................................................... 59 圖 13.TPV 發生地之比例 ........................................................................... 60 圖 14.TPV 發生地前五大地點排名 ........................................................... 60 圖 15.各種 TPV 來源示意圖 ...................................................................... 61 圖 16.各電視台素材來源示意圖................................................................ 61 圖 17.以網站類型區分素材來源之示意圖................................................ 62 圖 18.各電視台使用不同性質之素材來源................................................ 63 圖 19.各電視台難以辨識之素材來源示意圖............................................ 64 圖 20.各電視台有標示/未標示素材來源比較圖.................................... 64 圖 21.素材處理方式示意圖........................................................................ 67 圖 22.各家電視台素材處理方式比較圖.................................................... 67 圖 23.使用查證種類分布圖........................................................................ 70 圖 24.交叉比對資料之比例........................................................................ 71 圖 25.各電視台交叉比對資料之情況........................................................ 71 圖 26.現場勘查與採訪佔需查證新聞之比例............................................ 72 圖 27.採訪對象之數量................................................................................ 72 圖 28.採訪對象............................................................................................ 73 圖 29.新聞內容呈現經查證後報導............................................................ 74 圖 30.各新聞台可判斷素材經查證後報導示意圖.................................... 74 圖 31.報導中是否標示人/事/時/地/物等資訊................................ 75 圖 32.需查證之報導是否採用實驗方式驗證............................................ 75 圖 33.實驗者身分........................................................................................ 7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 i n U. v.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三日台北捷運站發生一起「年輕女子霸博愛座並辱罵老 翁」的新聞事件1,一名自稱看不過去的網友,將事件經過以手機拍攝放上知名 影音分享網站 Youtube,短短一天之內就吸引超過六十萬瀏覽人次,網友們群起 圍勦並串連人肉搜索該名女子,事件經主流媒體大幅報導後亦引起社會輿論關 注…. 政 治 大. 根據影片畫面,事件發生在台北捷運淡水線車廂,當時車內擁擠,一名 20 幾歲短髮女子大剌剌坐在博愛座,並翹著腿,一名站在她前面的老翁念了幾句, 女子卻態度囂張咆哮......「叫什麼鬼東西啊,死老頭!」把老翁氣得直呼: 「什麼 死老頭,妳罵我喔,大家都聽到喔,沒一點規矩。」. 立. ‧ 國. 學. ---《蘋果日報》 ,2011 年 06 月 15 日. ‧. y. Nat. 影片曝光後,各家電視台開始群起追逐,紛紛翻拍該則網路影片後自行加工 處理與後製,並同聲譴責該名女子不當的行徑還封她為「翹腳姐」 ,最後女子因. sit. n. al. er. io. 受不了輿論壓力出面道歉2,解釋自己行動不便所以佔坐博愛座,罹患精神疾病 導致情緒失控,並指責部分媒體斷章取義,有扭曲之嫌。. i n U. v. 圖 1.電視台取用網路影音分享平台上的素材做成新聞報導3. Ch. engchi.                                                         1. 資料來源:〈翹腳姐激公憤  霸博愛座  狂罵「死老頭」  遭網友肉搜〉,《蘋果日報》,2011 年 06 月 15 日。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15/143/2tc6n.html  2   資料來源:〈認錯!  翹腳姐現身仍喊冤〉,《蘋果日報》,2011 年 06 月 16 日。 http://tw.nextmedia.com/rnews/article/SecID/109/art_id/39706/IssueID/20110616  3   YouTube(2011-06-15)http://www.youtube.com/watch?v=scDrlSjqykE&feature=related(因原始檔 案已被移除,此為網友上傳的備份檔);中時電子報(2011-06-14)  http://video.chinatimes.com/video-cate-cnt.aspx?cid=4&nid=57002。    1   .

(14) 此一事件呈現當代台灣電視新聞操作的主流,就是把網友上傳的影片變成電 視新聞的內容,在本研究中我們將這類素材命名為第三方提供之影音素材(third party video,簡稱 TPV)。網友們熱衷將自身的所見所聞或甚至是記錄個人生命歷 程的家庭影帶放上影音平台 Youtube 與他人分享,於是 Youtube、行車記錄器和 手機這新三寶便逐漸成為電視新聞工作者取材的來源之一。然而,從上述翹腳姊 案例中也突顯了取用網友上傳影音素材的弊端,新聞從業者輕忽事先查證,並因 此引發爭議,雖然事件最後落入道德與倫理的探討,然研究者認為,在此過程中 TPV 到了電視記者手中,究竟如何成為最終的報導成品,以及事實的真相如何 遭受扭曲與誤解,仍有待釐清。 電視新聞盛行使用 TPV 國內外皆然,以國內來說,TPV 已成電視台新聞畫 面來源之一,亦是新聞記者蒐集新聞素材的一大管道。例如:資深媒體人唐德蓉 曾表示,電視台多數同業皆曾受長官指示,必須上網尋找那些在網路上爆紅的趣 味、熱門影片,經常取材的有 Youtube 平台或是台大 BBS-批踢踢實業坊。類似 的情形也發生在國外,國際媒體 CNN 的 iReport 就是一個集結各地閱聽人共同 參與新聞產製的例子,他們審核、篩選和查證公民上傳的影片,並在確認無誤後.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打上「CNN iReport」紅色標記,以 CNN 報導為名播出4。. ‧. 初步觀察,這類素材在新聞產製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使用方式,一是民眾將拍 攝影片放上網,期待成為新聞線索,主流媒體持續追蹤影片中的人物或事蹟,將 該事件擴大,以我們熟知的「人肉搜索」為代表。另一種則是將民眾提供的影片 直接當成新聞內容播放,記者僅擔任看圖說故事的角色,進行加工與後製,這其 中最常見的即是記者翻拍知名影音分享網站 Youtube 的畫面。而無論是將畫面當 成線索,或是直接當成內容報導,這類影音素材皆來自組織外部,且多半由素人 所提供,提供者可能有意識地希望主流媒體跟進報導或是僅出自於分享的意圖, 將其置放於網路平台上與他人共享,藉此達到社交或娛樂目的。.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者曾利用暑假一個月至媒體組織內實習,過程中多次親眼目睹攝影記者 直接架設機器於電腦螢幕前對知名影音分享網站進行翻拍的動作,後續於電視台 播放時,該則新聞即被打上「獨家」的標誌。而研究者不論是以閱聽眾的身分來 檢視這個現象,或是以一個實際參與產製過程的實習生來看待這個與以往不同的 新聞成品,都發現這種取用網路素材作為新聞報導的方式已是當代新聞產製趨 勢,而瞭解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處理與查證素材的過程,確實有其必要性。 因此,本研究意欲檢視新聞台的作法,追蹤這類新聞題材如何被記者發掘與 取得,並進一步發展成為電視台播放的新聞報導,探究過程中是否也如電視台自                                                         4.   資料來源: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CNN 網站公民記者評選/皮蛋打敗樹蟲 全球最噁食 物〉自由時報生活 A12 版,2011 年 06 月 60 日  2   .

(15) 行拍攝的畫面一般,經過了重重的守門以及嚴密的查證程序。而為更深入瞭解電 視台如何製作類似的新聞報導,研究者認為勢必先知曉記者處理該素材的方法與 過程,後關注記者對於該類素材的查證方式,希望能夠藉此發掘有無查證的事 實,並期許後續能提供若干看法與建議。. 第二節 研究問題 電視台採用外部人員所提供的影音素材直接做成新聞報導,而非自行前往採 訪與拍攝,等於是將原本屬於新聞台內部人員必須完成的工作交付予外部人員 (如畫面的拍攝),這樣的過程看似節省新聞組織內部成本,實際上卻可能使組織 承擔更大的風險,因為這樣的素材相較之下缺乏品質保證。. 政 治 大 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問題是,在這種以局部素材「取材於眾」為潮流的 立 當代媒介環境中,電視新聞工作者顯然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工作需求與挑戰,他們. ‧ 國. 學. 應該如何發展出與之相對應的策略?細部的研究問題如下:. ‧. 一、 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使用這些 TPV 做成新聞報導?這個問題是有關記 者「如何使用」的問題,所欲探知的是記者如何使用 TPV,屬於電視新聞 工作者活動的研究,研究者關注的層面有:. sit. y. Nat. n. al. er. io. (一)、 電視新聞工作者使用 TPV 的目的為何?亦即,瞭解電視新聞工作者為 何取用 TPV、以及判斷值得採用的依據為何?. Ch. engchi. i n U. v. (二)、 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處理素材?亦即,當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 TPV 後,會如何處理以製成新聞報導? (三)、 電視新聞工作者使用 TPV 時面臨了哪些限制?理解電視新聞工作者在 使用 TPV 時所面臨的限制與挑戰? (四)、. 電視新聞工作者如何解決使用 TPV 時所遭遇到的困難?. 電視新聞工作者在使用 TPV 時,如何進行查證的工作?這個問題是關 於「如何查證」的問題,所欲探知的是電視新聞工作者實際查證過程為何? 關注的層面有:. 二、. (一)、. 當新聞工作者取用 TPV 後,他們是否查證?查證了哪些部分?以及從 3 .  .

(16) 哪些層面切入進行查證? (二)、 電視新聞工作者於查證中所運用的知識、方法與技術各自為何?以及他 們如何擬定查證策略?. 第三節 預期貢獻 本研究成果的預期貢獻可從以下幾個層次加以理解:首先,這些第三方所提 供的影音素材被使用的如此頻繁,甚至成為新聞組織的例行公事之一,顯見當代 的媒體景觀已與過去不同。因此,瞭解 TPV 做成之新聞報導的型態與特性有助 於勾勒出新聞從業人員工作情境的轉換,鉅觀上達到與大環境對話的功效。. 政 治 大 其次,對於一個正在從事新聞工作或是即將從事新聞工作的人來說,本研究 立 有助於反思新聞之本質與新聞從業人員專業之所在。翻拍一則影片再加上看圖說 ‧. ‧ 國. 學. 故事就能做成一則新聞報導,那麼記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究竟為何?又若媒體僅 成為事件的擴音器,只將社會事件轉變為新聞事件,卻沒有發揮其較一般民眾特 殊的專業性,那麼掌握傳播科技的大眾是否都能取代新聞組織的存在呢?新聞專 業究竟為何?專業記者還存在嗎?則令人深思。. y. Nat. sit. n. al. er. io. 最後,被認為是記者專業所在的「新聞查證」是本研究最希望能夠做出貢獻 的地方,有鑑於新聞查證常流於概念或原則性的探討,研究者以實際參與產製過 程的觀察所得,期望能將查證環節一一歸納剖析,提供實務工作者行為的參考與 建議。. Ch. engchi. i n U. v. 而研究者對「新聞查證」的重視基於兩個原因,一則是希望能夠提昇媒體帶 給社會的正面觀感,因為這樣遍佈在網路世界裡的消息來源和影音素材多了,新 聞台在運用上必須更加謹慎小心,不論是進行消息來源的查證、或是進行內容的 辨偽和篩選,研究者認為若是能夠找出一套更為嚴密的方法使新聞符合客觀、真 實的原則,除了能維護新聞組織的公信力,也能進一步增進媒體第四權的正當性。 二則是希望能夠提供實務上培養專業人才的參考,因為隨著時代的轉變,新 聞從業人員所要具備的技能也漸趨多樣化。以聯合報來說,以前的文字記者只要 會採訪撰稿並拍攝幾張新聞照片即可,現在一個地方記者則必須身兼數職,除了 上述提到的那些工作是必備的以外,還得要隨身攜帶輕便的錄影器材立即攝影, 採訪結束後再自行以最簡單的剪接軟體製作一則影音新聞,然後放上該報的網路 平台,這樣一則報導才算完成。由此可見,影像處理技術和 TPV 查證不管是在 4   .

(17) 當代或是在未來,都是新聞工作者必備的專業長才,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夠將研究 結果回饋到傳播教育之中,讓那些和我們一樣對新聞事業懷抱熱情且有所憧憬的 學生們,能夠在受教育的階段中即早接受訓練,也讓已在工作崗位上的媒體工作 者能夠有機會反思如何將查證做得更好。.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 i n U. v.

(18)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6   . i n U. v.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架構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節定義並解釋何謂「第三方提供之影音素材」 (TPV),有鑑於過去尚未有人針對第三方素材做定義,因此研究者在此結合經驗 性資料,以堆積木的方式取材自消息來源、輔助報導工具、及使用者生產等相關 文獻,歸納出本研究所欲探討的 TPV,論述的順序是先整理出電視台常見的影 音素材來源後,再將焦點置放在「使用者生產的 TPV」上,這樣的安排是為了 符合歷史脈絡的演進,陳述過去與現在電視台所使用第三方素材來源的差別,並 展現第三方素材在新聞中的應用與其價值之所在。 第二節的部份探討 TPV 盛行的環境因素,研究者認為「新聞取材於眾」的 趨勢是第三方素材應運而生的主要原因,且由於新聞素材外求下的彈性專業化原 則使得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型態隨之改變,加以取材的來源與以往大不相同,所必 須處理的問題也不同,尤其是對 TPV 查證內涵的轉變更是研究者關切的核心焦 點,並以此承接第三節「新聞查證」的部份,分析素材外求後可能面臨的限制與 挑戰,思考記者克服難題所必須具備的專業知識、核心技能與可利用的資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第一節 第三方影音素材. 當代使用的外來素材有三種(Out-sourced video):(一)來自於歷史檔案、資料 庫、資料供應社或是通訊社(syndicate/database)等;(二)消息來源主動提供 (sources) , 例 如 政 府 ; ( 三 ) 來 自 非 機 構 的 一 般 人 們 所 提 供 的 影 像 素 材 (crowdsourcing ,ex:Youtube…)。. n. al. Ch. engchi. i n U. v. 一、新聞影音素材外求 (一)、歷史檔案、資料庫及供稿社. 對電視新聞來說,畫面取得來源主要是新聞組織於新聞事件當下所拍攝的影 音素材,或是內部資料庫的檔案,也可能是取自新聞組織外部,如新聞資訊供應 者(如通訊社)或是政府與企業機構的資料庫(王凌霄、陳百齡、袁涵郁,2010)等。 7   .

(20) 第一種消息來源通常由中立的單位提供給不同媒體,比方說資料供應社或是 通訊社給的國際重大事件訊息,可增加各家新聞台報導的完整性並減低其對國際 新聞需求的壓力,國際著名的通訊社有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中央社等;資 料供應社則提供文字及圖片等,以滿足通訊社不足之處。至於資料庫則有媒介組 織內建的資料室或是國家檔案局等,收藏了許多歷史文獻或影像資料,能夠提供 報導的背景知識,許多媒體組織便是依賴此完成一篇一篇的專題和深度報導(鄭 貞銘,1978,頁 109-111;李茂政,2005,頁 157)。 當資料的來源是通訊社或組織、單位時,較可能發生的瑕疵是,新聞工作者 在使用這類資料時會有誤用或造偽的情形,前者指的是在查證上有疏失而導致產 出偽造的成品;後者指的是蓄意竄改或變造,扭曲檔案原有的意義。近年來眾所 周知的當屬三立二二八專題事件因錯植上海國共內戰的槍擊畫面,用以突顯國民 黨血染基隆港、濫殺無辜的血腥形象而備受爭議(王凌霄等人,2010)。. 立. 政 治 大. (二)、機構化消息來源的影音素材. ‧ 國. 學 ‧. 第二種來自特定消息來源的素材則通常是較為主動的資訊供應者,權威性的 消息來源有如政府公開檔案、企業內部資料、公私領域相關統計數據或圖像等, 尤其是機關社團常為了宣傳自身的訊息,主動提供稿件給予媒體組織報導,近年 常被直接拿來當做新聞素材的則以監視器影片為大宗,其中又以警政單位佔多 數,其次才是民間或企業個人所提供。.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關於以監視器畫面做成的新聞報導,張詠晴(2008)曾做過相關研究,她對五 家電視新聞台(台視、中視、TVBS-N、三立、民視)所製播的監視器新聞報導進 行內容分析,發現電視台確實以特殊的剪輯和運鏡技巧或是帶情緒性的口語配音 進行新聞後製,因此她認為「監視器新聞改變過去由記者選擇線索、親身採訪、 拍攝新聞畫面的新聞採訪作業流程,變成比較被動的新聞製播者和加工者。」(張 詠晴,2008)。. engchi. 然而,以類似這種彷彿重現事發經過的目擊者影片做成新聞報導,雖符合一 般人對現場直擊的高度信任感,卻可能因此引發更多後續問題,尤其是多數人對 於「畫面會說話」的確信很可能影響其對事實的判斷(Kebbell, Wagstaff, & Covey, 1996; Loftus, 1996; Wells & Bradfield, 1998; Wells & Olson, 2003),最明顯的例子 是 2005 年腳尾飯事件所造成的風波,主流媒體誤將模擬影片當成現場直擊的畫 面播出,疏忽對影像內容真實性的查證。. 8   .

(21) 再者,若以媒體公關的角度來看,許多由消息來源主動提供的素材往往隱含 「資訊津貼」的成分在內,不管是私人企業、公部門或是非營利組織等,都可能 成為媒體的資料來源供應者,因為能夠有效「降低記者撰稿及尋找新聞來源時所 需要花費的時間、金錢、心力等成本,協助記者在截稿時間前順利完成採訪工作」 而備受青睞,雖然他們不一定能成功達成議題設定的目的,仍然是一種試圖擴大 影響力的嘗試,尤其是政府導向的資訊津貼通常較其他組織來得多,像議員這種 具有一定社經影響力的消息來源,常藉由提供訊息換得議題設定與詮釋權,與新 聞工作者之間存在一種微妙的互惠關係,因此電視新聞工作者在運用該素材時要 避免全然接受消息來源所供應的訊息,否則很可能會發生像上述腳尾飯事件那樣 的情況,而淪為有心人士操弄的工具(Berkowitz, 1989;張依依,2007;羅文輝, 1995,頁 95-96)。. 政 治 大. (三)、來自非機構化的網路影音素材. 立. ‧. ‧ 國. 學. 第三種素材的來源是以 Web 2.0 發展後的多元網路使用型態為基礎的廣大網 友 所 提 供 , 網 友 們 同 時 是 資 訊 的 生 產 者 (producers) , 也 是 資 訊 的 消 費 者 (consumers)。早在 1980 年 Alvin Toffler 就曾在《The Third Wave》一書中指出, 在科技的發展下,人們開始自行生產所需的商品與服務,使得生產者與消費者之 間的界線逐漸變得模糊,因此他認為,結合生產與消費的生產型消費者(prosumers) 將成為未來傳播趨勢(Kotler, 1986; Toffler, 1980)。演變至今,網路的發展使得當 前的閱聽眾不但收看新聞內容,也能透過網路平台製造出電視媒體所需的新聞素 材。.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而一直以來,新聞組織都有取用「使用者提供」之素材的情況,只是過去在 印刷媒體上呈現的方式有如讀者投書,而現在在電子媒體上則是以「網路使用者 生產型態」出現,內容包含以文本為基礎的文章、意見、回饋、評論或是日誌事 件等,同時也能涵蓋多媒體基礎的圖像、照片、音頻和影片,甚至是其他型式的 標籤(tags)、排序(ranks)、投票(polls)、調查(surveys)、連結(links)、地理資訊系統 (geoinformation)或是地圖(maps)等(Huang & Chuang, 2006),這些統稱為使用者生 產內容(produsage)。 使用者生產內容的特性是(Bruns,2008,pp.9-36; Bruns,2007)(1)開放參與、共同 評估(open participation, communal evaluation)、(2)階層流動、因材適任(fluid heterarchy, ad hoc meritocracy)、(3)待完成的文物、持續的過程 (unfinished artefacts, continuing process)、(4)共同財產、個人獎酬(common property, individual rewards)。. 9   .

(22) 第一,開放參與的意思是認為個別的參與者都能對原始文本進行檢驗、發展 或增加,除此之外,多人參與評估能增進使用者生產內容的品質。因此,內容不 是被單一個體所評估,而是集體評估後的結果。第二,階層流動是指即使參與者 的能力各不相同,但皆有平等的機會接近和修改作品,不過這不表示使用者生產 內容不存在組織架構,只是它不像傳統科層組織層級節制分明,而是以更有彈性 的方式生產和解決問題。第三,使用者生產內容最後不是一項成品,它被社群共 享因而不斷地被改進和發展,也因為如此,品質的好壞不能歸咎於個人,而去蕪 存菁的機制是透過更多參與者的加入,以達到自我校正的效果。第四,因為內容 是多數人共同編輯與製作的,所以產品屬於共有,但個人仍能從其中獲得部分利 益,也因為得以獲利才能維持參與的意願。 以知名影音分享平台 Youtube 為例,它從 2008 年起,晉升為全球前十大最 受歡迎的網站之一,超過 850,000,000 支影片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上傳,身為 一個以使用者創造內容為特點的新媒介平台,它受歡迎的程度前所未見(Burgess & Green, 2009,pp. 1-3)。所有人都可以到 Youtube 上編輯、發展、修改、刪除自 己的文本,並藉由分享達到意見的交流與相互驗證,透過社群自我校正 (Self-correcting process)的過程,達到資訊的核實。.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Hall(2006)在提到 21 世紀新聞學的挑戰時,就曾論及當前的趨勢是年輕人特 別喜愛透過參與 MySpace 或 Youtube 辯論或是成為其上的媒體製作與分享者, 其中,對多數媒體與政府的不信任,使得諷刺的內容成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新聞 內容。而雖然他們也表示出對於新聞的興趣與接收,與年輕人生活切身相關的主 題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Hall, 2006),而這些內容日後進入到電視新聞中還是需要 經過額外的編輯與過濾(Bowman & Willis, 2003)。.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 二、TPV 應用於電視新聞 g c. hi. i n U. v. 在現今網路新聞持續發展下,傳統媒體能與之相抗衡的莫過於對報導內容的 編輯與過濾,尤其是當網路與電視匯流以後,TPV 逐漸深入電視新聞中,使得 外界對於新聞工作者的期待已從過去提供資訊者轉換成正確資訊的把關者(彭家 發,2008,頁 288)。而類似 Youtube 這類使用者生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 的影音素材快速成長,除了對讀者/觀眾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對新聞組織來說也 不例外,他們在尊重現行協作法規和社群規範的情況下,開始「利用群眾」 (harnessing the hive),組織使用者生產內容的社群,並對其中的產品做商業或非 商業的利用(Bruns,2007)。而原本以娛樂、社交性質為主的分享機制,也逐漸進 入了我們每日收看的電視新聞中。. 10   .

(23) Youtube 在新聞界裡持續發燒,對新聞界最直接的影響是改變了電視台新聞 產製的過程與成品,以往打開電視台我們看到最多的,是記者親赴採訪與報導, 現在打開電視台我們看到更多的,是民眾上傳或提供的各種影片,其中多數為爆 料內容或是人情趣味的介紹。電視台將使用者當成是新聞資訊的蒐集者,讓他們 藉由增加其他額外資訊、觀點與評論、或是連結,而得到參與的機會,尤其是那 些由群眾協力製作新聞的網站更是如此(Bruns,2005,p.23)。因此,新聞創新與傳 播賦權予公眾就成為了獨立於傳統主流媒體由上而下階層體系之外的一股新興 勢力,提供了多樣媒體傳播的機會,無論是強調互動性、速度、視覺化的敘事與 多平台混搭的方式皆有別於以往的新聞產製型態(Hall, 2006)。 實際的例子是,目前各家電視台已在自家網站開設專區,方便民眾上傳影音 資料,初步調查歸納出以下幾家:. 政 治 大 功能. 表 1.各電視台專設的影音上傳平台. 東森. 審查. 提供投訴管道. 是. 學. 是. 來T館. 徵求獨家爆料影片 徵求趣味或 KUSO 影片. 是. eReport-全民一起 報新聞. 提供公民報導平台. 否. 民視. 啥~攏 PASS®. 缺. 台視. 新聞報馬仔. 提供揚善揭惡管道. io. n. al. 資料來源:各新聞台網頁. Ch. engchi. y. 三立. sit. tvbs. ‧. 提供投訴管道. Nat. 中天廉政公署. er. 中天. 立 YouReport 平台名稱. ‧ 國. 新聞台. i n U. 是 是. v. 投訴、爆料、獨家、搞笑、KUSO,「路見不平、揚善揭惡,你就是公民記 者」 、 「由你來報導」 ,等等諸如此類的訴求,彰顯出電視新聞台對於 TPV 的需求。 而多數電視新聞台皆聲明自己有對民眾上傳提供的影片享「刪減、改作、編輯、 再授權或再利用」等重製權,並享有該著作權,這意味著電視新聞工作者有自行 解讀與重新詮釋的空間。 近期已有學者對於 TPV 在電視新聞中的應用做出相關研究,劉蕙苓(2012) 研究電視新聞取用網路影音做成之新聞報導,她想瞭解電視新聞選用哪些網路影 音作為報導素材,並進一步探究此類素材具備的特性能否有益於公共價值,她所 謂的公共性指的是報導主題具公共利益、且具影響性及後續效應、或具備反思性 與啟發性。因此,她從四家電視台 2011 年 7 月至 12 月晚間新聞時段中抽取一至 兩個小時的新聞內容作為分析樣本,最後研究結果發現,超過三分之一的網路影 音素材都一刀不剪地直接成為該則新聞的內容,且題材集中於生活類與社會類、 11   .

(24) 經濟與政治類偏低,因此她認為網路雖提供另類的素材來源,公共性價值卻不 高,僅是增加了更多瑣碎無聊的他類新聞(other news)。 林照真(2012)則抽樣七家二十四小時新聞台,兩個月期間晚間黃金時段的新 聞進行內容分析,並同時訪談電視台主管與第一線記者,試圖釐清電視新聞與新 媒體聚合的現象。她的研究結果與劉蕙苓具一致性,皆指出電視台使用 TPV 是 基於成本考量,電視台多是藉由新媒體獲得更多社會、影劇八卦與犯罪的新聞, 而這也是順應市場導向的產製邏輯。除此之外,兩位學者的研究皆證實取用 TPV 已成為新聞台產製新聞報導的重要方式,無論素材內容是否符合公共價值,在市 場導向的思維下,TPV 儼然成為當代新聞重要的素材來源。. (一)、來源.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觀察電視新聞常使用的第三方素材以翻拍知名影音分享網站 Youtube、大陸 優酷、土豆網等為主,內容上大致可分為幾種,(1)一般家庭影片、(2)商業廣告 類、(3)蒐證投訴影片。. n. al. er. io. sit. y. Nat. 一般家庭影片大多與人情趣味有關,不論是兄弟吵架、洋娃娃說中國話等這 類的影片,都是網友基於社交目的所分享,因符合新聞價值中的趣味性而被主流 媒體所取用,包括很多以前不為主流媒體所關注的平民老百姓也因此得到在眾人 面前展現自我的機會(Burgess & Green, pp. 23-24, 2009; Turner, 2004,p20),比方說 近來盛行的素人歌手,紛紛透過這種管道先打開知名度後才獲得唱片公司的青 睞。商業廣告類的部分,著名的例子如先前紅極一時的「分手妹」化妝教學影片, 因創造話題性而吸引了眾多網友瀏覽,這類影音素材內多可見產品名稱或特殊概 念,先放在網路上供網友點閱並引起廣泛討論後,再吸引主流媒體跟進報導,達 到產品廣告和行銷的目的。. Ch. engchi. i n U. v. 蒐證投訴類影片最重要的特徵便是該事件具備足以引發爭辯議論的元素,與 一般家庭影片、商業廣告類的影音素材有所不同。在此,具備足以引發爭辯議論 的元素即是所謂的「具爭議性」 ,本研究定義為「事件本身的細節及其真實性與 其所引發的事件爭議具有強烈關連性」 ,如各種糾紛、衝突、引人啟竇之爭端等。 國內新聞學有關議題框架方面的研究特別重視「爭議性」 、 「衝突性」題材的研究 (張甄薇,1992;林炳宏,2004;鄧麗萍,2004),主要是因為爭議性或衝突性反 映出兩造雙方在認知、價值、角色或意見等各方面的對立,由於兩方各執一詞、 各擁立場,因此新聞從業人員有必要釐清爭執點並試圖還原真相。對此,羅文輝 (1998)曾表示,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展現在其是否能針對爭議性的新聞事件做事 12   .

(25) 實的查證、客觀且平衡報導(羅文輝,1998)。因此,能否將具爭議性的部份釐清 並做到事實的查證,是考驗記者專業與核心能力的關鍵所在。 初步觀察具爭議性的影音素材來源,多半是由民眾自行以手機或數位相機拍 攝的現場實景,內容不乏針對那些不符合社會公義或不為社會大眾所接受的行為 舉止進行蒐證,比方說道路危險駕駛、博愛座不讓座、破壞公物、黑心店家等, 其中黑心店家這類屬於消費者意識抬頭的影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部份。此外,依 照拍攝者動機的不同,這類影片還可能是為了批評政府政策不佳,如文湖線一再 停駛所引發的民怨,民眾透過手機、搖搖晃晃拍攝上下班時間混亂的景象,再提 供給新聞台播放報導,最後造成對政府施壓的來源。 除了民眾以人手一支照相手機即可達到蒐證目的所拍攝下的影片,還有一種 是由更專業的錄影器材拍攝的影音素材,就是民間監視器畫面與行車記錄器。例 如 2010 年年底的「中指蕭事件」 ,該事件中的蕭姓駕駛因惡意阻擋救護車,造成 車上亟待送醫的老婦人錯過救援時間,而引起社會公憤,救護車駕駛將車上的行 車記錄器影片放上網路並報案,立刻引發軒然大波,網友們群起揪出當事人出面 接受公審。該事件發生後也喚醒相關單位對於現有交通法規不足的重視,因而三 讀通過被戲稱為「中指蕭條款」的修正案,明文規定未來駕駛若不避讓官方救援 單位的話必須接受懲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在全民皆狗仔的時代,人人都可能是揭露「真相」的角色,不論是公眾人物 或是一般素人,都有機會成為被爆料的對象。尤其是公眾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 往往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媒體賣力地追逐新聞價值,一般人則心喜於見證面具下 的真實臉孔。拜傳播科技所賜,現今的閱聽人多了一個管道能影響媒體和記者, 將訊息傳到網路平台上,就會有其他的讀者開始回應或聲援,然後滾學球般使新 聞媒體注意到這則訊息,進而加以報導(吳筱玫, 1999)。. Ch. engchi. i n U. v. 然而,行車記錄器的功能本是為了保障行路人的權益,假設日後若發生車禍 糾紛能藉此釐清責任歸屬,但現今常可見電視台屢屢以此作為當天的重點新聞, 甚至可見新聞台打上「獨家」字幕,藉以傳遞一則車禍事故發生的訊息。電視新 聞工作者捨棄直接採訪所能獲得的一手資料,而以不知為第幾手資料的第三方素 材作為報導主要內容,此種透過中介平台而非直接從消息來源那邊取得影音素材 的作法頗令人質疑,因為對事實完整的背景知識掌握不夠時,不容易找到可相佐 證的線索(荊溪人,1987,頁 104-105)。. 13   .

(26) (二)、特性. 新聞講究事實,事實則有賴證據支持,一般人相信眼見為憑,尤其是 TPV 的出現更使許多人相信畫面傳達出的就是事實,對 TPV 特性不夠瞭解便容易落 入影像的陷阱。然而,關於 TPV 的特性這部份由於欠缺相關學理支持,因此參 考法學上對於數位影像作為證據是否具備足夠的效力先行理解。首先,數位證據 被定義為:「以電子設備顯示、儲存或傳送之數位文字、聲音、圖片、影像、符 號或其他依習慣或特約足以表示其用意之電磁記錄,並得以證明特定事實之證 據。」(蔡震榮、黃玥婷,2005)簡言之,凡具備上述特質並足以證明特定事實的 數位內容即可稱之為數位證據。. 政 治 大. 數位證據的特點有:(1)無限複製性:因數位資訊之載具具重複利用性, 又複製程序便捷,使數位資訊可無限大量的複製。(2)複製無差異性:因數位 資訊以編碼後的數位代碼形式存在,故除非傳輸過程遭逢障礙,否則傳播訊號可 確認完全一致,倘若產生亂碼時亦可透過資訊技術除錯。(3)修改無痕跡性: 數位資訊(證據)經增、刪、修改後若非透過專業鑑定,則難以輕易辨識出修改 過後的痕跡。(4)製作人之不易確定性:因網路的匿名性所致,數位資訊的製 作者難以獲得確認。(5)非人類可直接感官理解之內容:數位資訊若非透過電 子媒介等相關載具的代碼轉譯,則無法單憑人類的視覺或聽覺感官所閱讀與瞭解 (ICCL, 2005; 蔡震榮、黃玥婷,2005)。. 立. ‧. ‧ 國. 學. er. io. sit. y. Nat. 基於 TPV 的特性使然,電視新聞工作者若將 TPV 作為一種事實呈現時,不 可避免地面臨證據力5的挑戰。以現今電視新聞偏好取材的攝影畫面如:(1)私 人或官方基於防盜或記錄交易過程所設的監視攝影(2)設於公共場所,為地方 警政機關預防犯罪所設之監視攝影,或是民眾於公眾場所拍攝下的各種事件經過 (3)媒體、偵查機關或民眾基於蒐證或事實呈現之目的,所進行的跟蹤拍攝等 畫面為例(陳運財,2006)。上述素材在涉及司法範疇時必須通過嚴謹的程序使能 確認其證據力,但當其被新聞工作者取用時,則相較下受較為寬鬆的限制,畢竟 查明真相並追究法律責任不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所在,但是,電視新聞工作者在 取用 TPV 作為一事實的呈現,例如還原一起車禍事件的真相、或是譴責駕駛阻. n. al. Ch. engchi. i n U. v.                                                         5.   證據力(Beweiskraft),為專業法律名詞,又可稱為證明力或證據價值,指在具有證據能力的 前提下,影響法官自由心證形成的證據價值。換言之,就是使其作為認定事實的證據價值,或 證據調查之結果對於事實認定所產生作用的程度。法律上所指稱的證據力必須包涵兩個層面: (1)形式證據力,主要探討的是「證據本身是否真實而值得信賴之評價」,也就是必須評估在 何種程度下,證據的實質內容具有可信度。(2)實質證據力,主要探討的是「證據在與待證事 實的關係中,為證明該事實之存在與否,所具有何種效用程度之評價」,也就是指證據的實質內 容對事實認定具有何種程度的效用。(蔡震榮、黃玥婷, 2005),p8。  14   .

(27) 擋救護車的行逕時,仍然必須考量素材的可信度高低(如可信賴的消息來源),並 評估 TPV 對於事實認定能發揮多少效用。. (三)、功能. 1.豐富新聞多樣性 Burgess和Green(2009)認為,Youtube本身就是一種參與式文化的展現,因為 各種不同群體都可以藉由上傳影片表達自己的觀點,從大規模的媒體生產者和所 有權掌握者,如電視台、運動廠商、和大部分的廣告商,到中小型企業尋找較主 流媒體便宜的宣傳管道、到文化機構、藝術家、活動者、媒體素養粉絲、非專業 和業餘媒體生產者等,不同的參與者都可以透過Youtube 這個途徑傳遞他們自己. 政 治 大 的目標和目的,這些參與者並且集體形塑Youtube 成為一個動態的文化系統─參 立 與式文化的所在((Burgess & Green, 2009,p.vii)。. ‧ 國. 學. ‧. 當電視新聞工作者引用這些消息來源的時候,就是間接將不同族群的聲音帶 入新聞框架中,透過改變新聞從業者的研究和報導取徑,能夠在特定議題上反映 出更多的公眾觀點,同時增進了新聞工作者與民眾之間的互動。除此之外,由下 而上的消息來源提供有別於由上而下官方消息的觀點,呈現出政策和活動的結果 而非僅僅是關注政策和活動的發生(Bruns,2008,pp.23-28)。. n. al. er. io. sit. y. Nat. 2.彌補素材不足. Ch. engchi. i n U. v. 受限於時間、空間的因素,電視新聞工作者可能面臨無法取得特定素材的窘 境,資深攝影記者陳煜彬(2007)指出,除了攝影取材派不上用場,有時連新聞組 織資料庫所儲存的過時新聞影帶也無法提供所需內容,此時,生產電視新聞的「原 料不足」問題即產生。台灣電視新聞慣常以大量畫面、聲音素材填充一則新聞報 導的內容,在1分30秒的時間內運用了至少十個以上長短不一的畫面與現場音, 對畫面素材的需求導致攝影記者往往試圖蒐集比實際需求更多的影音素材,以便 剪輯時可選擇使用(陳煜彬,2007)。 彌補素材不足近年來備受矚目的當屬災難時期的運用,首先,電視新聞對於 現場畫面與目擊者證言的偏好,直接影響了記者對於新聞素材的篩選,因此, TPV因為有當下畫面以及目擊者親自拍攝的意涵而飽受青睞。其次,當重大災難 發生時,記者往往無法進入災區的核心,所以那些由當地流傳出來的影片就成為 外界最主要的消息來源。以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日本大地震為例,透過衛 15   .

(28) 星電視的轉播,全世界都能同步感受海嘯對日本國土的衝擊。而國內電視新聞台 剛開始多轉播日本NHK提供的影片,但隨著時日漸增,電視台開始播放許多由 當地民眾上傳的第一手畫面,對此,中國時報當時也做出相關報導: 隸屬最大影音分享網站 Youtube 的公民記者網站 CitizenTube,也在此次浩劫 中超越傳統媒體,成為蒐集最多第一手直擊畫面也最具效率的新聞來源。目 擊者們以手機、相機和攝錄影機..驚悚影像上傳網路。短短幾小時內,數支 業餘攝影者拍攝的海嘯影片點閱數已突破百萬次,這些影片也都被主流媒體 廣為使用。【蔡鵑如、鍾玉玨,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2011/03/13】 這樣的趨勢國內外皆然,像是 911 恐怖攻擊事件、美伊戰爭、印度洋海嘯和 卡翠納颶風,或是台灣的八八風災等,使用者傳播的內容彌補了主流媒體和官方 訊息的不足,並受到許多國際知名媒體的關注,如 BBC、CNN、The New York Times 等(Huang & Chuang, 2006). 政 治 大. 立圖 2.災難時期使用 TPV 做成報導6 ‧. ‧ 國. 學. io. sit. y. Nat. n. al. 主流媒體使用業餘者上傳之影音素材 . er. 業餘者上傳之影音素材 . Ch.  . engchi. i n U. v.   民眾上傳之災情實況 . 台灣主流媒體使用民眾提供之影片   .                                                         6. 資料來源:YouTube -Amature video from 9/11 "WTC attack" Part1;YouTube-9/11 WTC south tower collapse amateur video;YouTube-水淹甲仙鄉小林村;YouTube-中天明日新聞 2009.8.11(HQ)八八水災淹南台 1。  16   .

(29) 第二節 TPV 取用動力 一、科技生態改變 以上我們可看到電視新聞素材外求的實際例子與運作方式,再回到探討取材 於眾的背景成因,研究者認為或可歸功於新科技的發展與普及。Pavlik(2001)指 出,新媒體以四種方式改變了新聞的內涵:(1)新媒體科技改變了新聞內容的本 質、(2)新聞工作者在數位時代裡改良了他們工作的方式、(3)新聞室和新聞產業 在結構上面臨了根本的改變、以及(4)新聞組織、新聞記者、和許多公眾,包含 閱聽眾、消息來源、競爭對手、廣告主及政府之間的關係受到調整(Pavlik, 2001)。. 政 治 大 在工作方式上的改變是,電視新聞工作者已懂得善用網路訊息,加入一些簡 立 單的電腦動畫,製作符合基本影像聲音等特性的新聞。網路消息使得新聞能夠以 ‧. ‧ 國. 學. 較輕鬆娛樂的方式呈現,其製作成本又極為低廉,省去出機的時間與勞力成本, 又網路訊息多樣化且豐富,因而成為電視新聞記者重要的消息來源(羅文輝、張 凱蒂、張寶芳,2007)。以本研究來說,新媒體改變了我們當前看到的新聞面貌, 電視新聞工作者改變他們以往製作新聞的方式,新聞室編輯和把關的程序也與以 往有所不同,當然,電視新聞工作者與他們的消息來源或閱聽眾之間的互動同時 也產生微妙的變化。. n. hengchi. er. io. sit. y. Nat. a. l C 二、取材於眾(crowdsourcing). i n U. v. 科技生態改變對新聞和新聞產業最顯著的影響是改變了新聞組織的運作模 式,過去新聞組織依賴內部資料庫、外部通訊社及特定消息來源的資訊,現在則 逐漸往非特定的第三方靠攏,而這樣的風潮始自 wikipedia 蓬勃發展後,集體協 力與使用者生產引領出「取材於眾」的潮流,既有組織開始懂得運用群眾的力量 為自己公司簡省許多生產成本。 這股協作風潮吹進傳統新聞組織內,但是以「部分免費」的形態存在,免費 素材的來源很多時候是由業餘者所提供。Howe 於 2006 年首次提出「取材於眾」 (crowdsourcing)這個概念,他定義為:「一個公司或機構,將過去原本屬於組織 內職員應該完成的功能外包出去給一群未經定義且為數眾多的開放網絡中的人 們」,這種模式最大的優點是能夠有效降低組織內部的生產成本,而它之所以可 17   .

(30) 行乃是導因於科技的卓越以及人們樂意參與(Howe,2007)。 Howe 主張企業如果能善加運用群眾集體智慧,就能創造出雙贏的局面,不 過在他看來,重點仍在那些專業的業餘者身上,也就是那些具有某些特殊專業長 才的業餘人士,他們才是對企業最有利的資訊提供者,其他過多的資訊湧入,反 而會造成組織的資訊超載或扭曲。此外,這些外來的資訊良莠不齊,有時候組織 還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與人力成本,一旦處理不當,還可能招致名譽受損的惡果。 Howe認為,在網路時代裡,新聞組織也開始盛行以「取材於眾」(outsourcing) 的方式做新聞,取材於眾能讓新聞組織降低營運成本,不管是派遣記者親赴採 訪、攝影,或是與消息來源斡旋與建立關係,所需要的時間成本與人力成本對於 組織來說都是一項負荷。所以,如果能讓閱聽眾提供新聞線索、發掘新聞題材、 報導新聞故事或是拍攝新聞畫面,再將這些素材組合、重製後播出,對於新聞組 織來說,不但可降低生產成本,還能提供民眾發聲的機制,呈現出有別於傳統新 聞組織依賴專家或權威性消息來源的作法,而頗有展現多樣性觀點的意味。.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雖然相關的學術研究尚不多,但「取材於眾」這個概念確實被應用於產製新 聞報導,並且正在或是即將成為新聞產製的一種趨勢。Melissa Metzger(2007)引 用集體智慧的理論框架來理解這種現象,他認為正是因為網路科技和網路文化的 興起,才能使許多業餘的撰文者、記者和攝影師得以彌補過去僅由專業記者所能 扮演的角色,在這種新生的模式裡,線上協力成為生產資訊產品的主要動能。. sit. y. Nat. n. al. er. io. 「取材於眾」在新聞中的應用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主流新聞媒體從他們的 閱 聽 眾 那 邊 徵 求 到 能 補 充 傳 統 報 導 不 足 的 內 容 或 是 圖 像 資 料 , 如 CNN 的 I-Report,Yahoo News的「You Witness News」,以及台灣各家電視台網站設置的 影音上傳專區(見表一)等。二是其他類型的新聞網站(alternative online news),徵 求閱聽眾那邊獨家的、視覺效果的、評論的和社論的決策等內容,如韓國在2000 年成立的網站Oh My New或wikinews,便是由許多業餘記者和專業的編輯共同組 成的新聞團隊。由此可看出,新聞報導的內容已不再像過去那樣由新聞組織獨自 生產,而是與群眾智慧共同協力創作而成(Metzger,2007; Bruns, 2006)。這就是當 代新聞產製的一種趨勢,它不是反抗或推翻了舊的新聞產製,而是一種舊新聞產 製方式的演進,與傳統新聞組織所遵守的常規並存,並不加以取代之(Metzger, 2007)。. Ch. engchi. i n U. v. Howe 的書中舉了幾個群眾力量投入新聞產製而成功的例子,如公民共同完 成調查性報導,或是影像圖片的外包建成圖庫,但在台灣,我們發展的並不如那 般理想,許多提供電視台新聞素材的多半是那些攸關個人意圖而參與新聞產製的 人們,或是恰巧目擊事發經過於是提供新聞線索,這些人多數並不具備什麼專業 18   .

(31) 的攝影技術,而只是以隨手可得的相機、手機或是攝影器材記錄下新聞事件,因 此,內容的品質並無法得到充分的保證。. 第三節 新聞從業者的核心能力:查證. 一、探問新聞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過去新聞組織比起當代新聞組織來說,是相對封閉的,如同Shoemaker 和 Reese(1996)所提出的媒體產製理論模型一般,舉凡媒介組織內的控制,或是外部 消息來源的涉入,都對媒體組織內的工作人員具有莫大的影響力,在他們建立的 模型裡,新聞報導被視為是一項商品的產出,歷經了新聞組織這個工廠的層層把 關後最終被輸出。在此如果將新聞報導也視為是一項「文化商品」的話,那麼在 文化商品的產製過程中,為了抵抗各種不確定性,文化產業盛行的外包產製模式 也同樣適用於新聞組織。依照「彈性專業化」(flexible specialization)原則,新聞 組織除了內部正式聘僱的員工以外,還需要與一些短期非正式聘僱關係的人力進 行合作,這樣的作法最主要是希望達到生產成本的控制並且降低勞動福利給付的 額度(劉昌德,201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媒介組織內的彈性專業化原則最早可追溯到英國在1980到1990年代初期提 倡的商業電視勞力彈性化,這個政策的推行主要是希望解決勞力短缺的問題,同 時藉由提高外部聘僱比例以降低組織成本並提高生產力,因此,建議組織要能做 到員工數量、工作時間、功能分工和薪資調整上的彈性(Ursell, 1998)。以新聞組 織來說,以前調整人力的方式主要透過聘僱「特約記者」,他們不屬編制內的成 員,多兼職,以稿計酬不按月支付薪水,且通常被分發到較不重要的地區,不過 大體而言他們仍屬專業的記者(趙俊邁,1982,頁43)。. Ch. engchi. i n U. v. 原本記者必須四處奔波前往拍攝新聞畫面,往返的時間與派出的機器、人力 對於電視台來說都是一項可觀的支出。但是現在只要坐在辦公室裡上網尋找素 材,記者不需出門、不需出機即可取得各地的現場畫面,公司不需負擔油費及相 關人力成本,還能有效率地調節人力。甚至,過去必須向各家電視台或通訊社購 買資料畫面,現在外包給那些不以獲利為目的的業餘人士完成,新聞組織無償取 得並使用該影音素材,再於播出時打上「翻拍自網路」、「資料來源Youtube」 等,即可完成一則已在網路世界裡被熱烈討論的報導。 除此之外,因為新聞行業競爭相當激烈,現在各家電視台為了收視率莫不展 19   .

(32) 開渾身解數,以前的作法是,電視台為了符合閱聽眾的口味,每天檢討前一天各 則新聞收視率的變化以辨別出哪些是吸引閱聽眾觀看的題材,現在只要上知名影 音分享平台去搜尋當日最熱門影片,就可立即判斷出為閱聽眾所喜好的題材,對 新聞組織來說不但節省了搜尋成本,也能避免決策錯誤的風險。 新聞組織盛行取材於眾後,對內的影響是直接改變了新聞工作者的工作型態 與常規。基於先前學者的研究得知,除了記者本身的背景與特質可能影響其取材 的類型與角度之外,舉凡新聞室內的社會控制、組織常規的存在,甚至是個人或 組織最根本的價值觀等意識型態,都對一個記者如何在工作環境裡解決他們職務 上之問題、進而達成工作任務來說具有至關重大的影響性(陳炳宏、王泰俐, 2003)。儘管這樣的說法已盡可能將各種外部影響力帶入媒介組織的產製模式來 探討,但是整體的框架仍然是以「媒介組織是最主要的內容生產者」此一概念為 出發點,而這樣的觀念在當代新聞環境中已不足以綜觀全局,尤其是在傳播新科 技的演進下,媒介組織不斷改變其原有面貌,組織中的那群人同樣日新又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資訊科技引進媒介組織後改變了記者處理新聞事件的方法,舉凡從發現線 索、尋找消息來源、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將完成稿件寄送給編輯、編輯將收回 的稿件整理後由電腦自動於網上發佈等,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聞產製流程已然成 形。但隨之而來的弊端卻是,過去電視記者一天面臨兩次截稿壓力,現在則隨時 必須注意網路訊息的更新,記者受上級長官指示,每天必須上固定的網站瀏覽各 種資訊,比方說批踢踢實業坊或是Youtube影音平台等(羅文輝等人,2007)。. sit. y. Nat. n. al. er. io. 追溯記者使用網路作為報導的輔助工具其實早已行之有年。過去王毓莉 (1999)曾針對台灣報社記者做過相關研究,她的研究結果顯示,有高達八成三的 報社記者已使用過網際網路作為消息來源,而他們使用的原因是基於「效率」 、 「競 爭力」與「方便性」的考量。除此之外,她同時指出,台灣記者使用網路查詢公 眾討論的特定議題,以及探知公眾對某些新聞的看法,已日漸頻繁並成為往後的 趨勢。然而,在王毓莉做調查研究的那時候,網路分享影片的使用模式尚未興起, 也可以說,十年前人們對於攝影器材的取得仍具有一定的進入門檻,因此,她的 研究結果顯示,「鮮少受訪記者會將網際網路訊息,當成直接引述資料、特定人 消息」,在今日恐怕已經不能成立了。甚至,研究中指出「電子布告欄」和「網 路論壇」這類的消息來源被受訪記者認為是可信度最低的,也在今日電視新聞中 層出不窮(王毓莉,1999)。. Ch. engchi. i n U. v. 印刷媒體尚且如此,電子媒體當然不能自免於其外。彭芸(2000)為瞭解台灣 電視媒體對網路科技的使用與認知,分別對台視、中視、華視、民視等四家無線 電視台,及 TVBS、東森、中天、環球等四家有線電視台的文字記者及攝影記者 進行問卷調查。她的研究結果指出,電視記者們普遍認為「網路科技的使用可以 20   .

(33) 開拓新聞報導的角度與視野」、且「利用網路科技報導蒐集資訊,可以使得新聞 報導更加深入」,與此同時,電視記者在使用網路訊息的同時,多數認為「網路 科技將減弱新聞媒體的守門功能」,且因為「網路上充斥著許多捏造的消息,需 要更詳細的查證」,因此,她的結論是即使網路科技相當便利,也不是任何人都 可以從事媒體工作的(彭芸,2000)。 新聞部分素材外求後,對現有新聞工作者的影響是,除了必須花更多時間在 網路上瀏覽各式新奇有趣的影片外,最大的衝擊便是新聞專業性的存在令人質 疑。記者只要會看圖說故事就可以做報導,那麼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事新聞工 作?從彭芸的研究裡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電視新聞工作者的確普遍認為網路消息 需要更詳細的查證,但是從我們的觀察中發現所謂的「詳細查證」其實是一個模 糊的概念,有時候甚至淪為教條式的宣稱,這些來自網路影音分享平台的素材究 竟應該如何被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與查證,依然是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所在。. 政 治 大 新聞學普遍認為查證事實是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所在,一個新聞從業人員的 立 專業即展現在其是否能針對爭議性的新聞事件做事實的查證、客觀且平衡報導 ‧. ‧ 國. 學. (羅文輝,1998)。因此,本節主要想理解處在部分影音素材取之於眾的情境下, 記者所要解決的查證問題與以往有何不同?其發展出的因應策略又有何不同?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查證之意涵、瞭解應然面的查證作為;其次是藉由對 TPV 本質的瞭解,歸納出其查證的困難之處、並試圖尋找相應策略。. n. al. er. io. sit. y. Nat. 二、新聞查證. Ch. engchi. i n U. v. 教育部國語辭典中將「查證」定義為: 「勘查驗證」 ,勘查指的是「實地調查、 測量」 、驗證則是「檢查勘驗」 。 「勘」本身就有校正、核對的意思,如「校勘」、 「勘誤」 ;也有審問的意思,如「勘問」 ;還有察看、考核的意思,如「勘查」 、 「勘 7 驗」 、 「探勘」 。由此可知,查證字面上的涵義為: 「校正、核對、審問及察看後 進行驗證」 。因此,查證是一系列的行動,藉由對資訊進行校正、核對、審問與 察看,以驗證資訊的真偽。以此論點視之,查證指涉的應是一種行動的過程(或 可言之為資料蒐集的過程)。 查證並非偶然,而是基於質疑某個主體的可信度,於是決定進行資料核對、 人員審問與現場察看,最後完成校正。換言之,資料核對必須有其對應的客體, 否則沒有可以核對的對象,也就無法進行核對。正如同新聞從業者在蒐集資料之                                                         7.   資料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正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21   .

數據

圖 2.災難時期使用 TPV 做成報導6   業餘者上傳之影音素材   主流媒體使用業餘者上傳之影音素材     民眾上傳之災情實況  台灣主流媒體使用民眾提供之影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resent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whether the title of the Dunhuang manuscript Φ142 corresponds to its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the reliability of the

Buddhist scholars do not hesitate to give greater esteems to its contributions of following areas: ‘new structure of Chinese Buddhist literature’, ‘more collections of ancient

The contents of this essay are to demonstrate that one can get the ultimate achievements by Separate-teaching also, to clarify the value of Separate-teaching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a tiling problem: Given an m × n chessboard, how many ways are there to tile the chessboard with 1 × 2 dominoes and also ”diagonal”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materials for this research the present paper offers a more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and systematic arrangement of the Lotus Sūtra and its commentaries

Write the following problem on the board: “What is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rectangle that can be inscribed in a circle of radius 4?” Have one half of the class try to solve this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Through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Chinese Christian intellectuals’ discussion on the indigen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ow that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