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小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論壇或影音分享平台,如台大批踢踢BBS、Mobile01、youtube 等,記者在採訪 這些網路上的消息來源時必須克服網路的匿名性問題。因此,單單只有採訪人證 可能未臻完美,最理想的狀態還是要遵照上述所言的幾項查證要素一一進行檢 視,經由完整的查證歷程以落實新聞查證並維護新聞從業人員的專業性。

第四節 小結

新傳播科技的普及使得整個新聞生態隨之改變,對電視新聞來說最明顯的改 變即是發生在產製過程,為了節省成本、彌補素材不足並豐富新聞多樣性,「取 材於眾」的作法日漸成為一種潮流,電視新聞工作者開始取用 TPV(使用者生 產內容)做成新聞報導,取代過去必須親赴採訪拍攝的任務。

然而,以往取自歷史檔案資料庫或是機構化的消息來源被認為具有較高的可 信度,電視新聞工作者也較易與消息來源取得聯繫,當代的 TPV 則多是由非機 構化的個人所提供,原始資料不明、消息來源不確定且情境脈絡斷裂,使得查證 方式面臨新的挑戰,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前必須理解 TPV 的特性後進行查證,

方能使新聞不致悖離事實太遠。

於此,查證究竟是什麼?研究者認為,查證是從已知的事實或線索著手,進 行資訊蒐集的活動,並評估與驗證蒐集而來的資訊,後確認所取得的消息為真的 過程。從文獻探討中得知,評估資訊時必須根據新聞從業者的心智判斷,尋找各 種證詞,例如:消息來源、專家或公正第三方、其他不同的證詞或相關資料(組 織內部資料、外部資料、網路資料或媒體同業的資料)、並盡可能到現場勘查,

後比對上述所得的各種資料,以釐清事件真相,建構出事件原貌。

為進一步瞭解現今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TPV 的方式與查證 TPV 的過程,研 究者擬透過資料蒐集建構出 TPV 新聞產製的模式,而第一步是發想研究概念。

圖 3 是本研究的研究架構圖,圍繞在電視新聞工作者、TPV 以及產製過程三方 所可能面臨的問題,與解決因應的策略。研究者認為,電視新聞工作者在使用 TPV 的過程當中,隨時都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研究者想瞭解的是,何以電 視新聞工作者使用第三方所提供之影音素材?TPV 有何特性與功能?又,電視 新聞工作者如何進行素材的篩選、處理與查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3.電視新聞工作者/素材/製程三角關係圖

基於對研究概念的想像,資料蒐集策略集中在兩個部分,一是關於電視新聞 工作者本身知能與技術的展現,一則是著重在新聞成品的檢視,兩階段蒐集資料 後,方得描繪出當代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與查證 TPV 的過程,發掘電視新聞工 作者使用 TPV 所欲解決的問題,觀察取用之後所產生的另一個問題,並研究創 造出另一個問題後他們如何發展出一套新的解決方法。將電視新聞工作者取用 TPV 的過程視為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研究焦點在釐清此過程中的各個 環節,而非著重在TPV 本身的價值評判。

電視新聞工作者 

影音素材  新聞成品 

蒐集素材 

發現問題與 解決問題 

查證 

處理素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在設計研究方法之前再次重申主要研究問題,以便檢視所設計的方法能否一 一回應問題核心。首先,研究者認為以Youtube 等影音分享平台為取材來源的新 聞產製模式,對電視新聞工作者的影響是使其面臨與以往不同的工作需求與挑 戰。因此,本研究欲瞭解當前電視台如何以取材於眾的方式作新聞?以及查證的 程序為何?其次,瞭解電視台如何製作和查證來自第三方的素材之後,研究者試 圖發展與之相對應的策略,使查證能具體落實在電視新聞工作者每日工作流程之 中。

由於這類研究主題經驗性的資料和國內外相關學術研究尚不多,理論的建立 有賴實際進入田野方得以將概念意涵與實務經驗相結合,以發展出具體且符合本 土脈絡化的理論框架。因此,本研究屬於一種初探的性質,希望針對這種新型態 的現象有更多的瞭解,並且試圖從資料中建立起一個較為可行的理論框架,藉以 描繪出大致的輪廓。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本研究同時兼採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 蒐集資料,以回應研究問題。

研究方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實行,第一階段是屬於文本資料蒐集,以分析新 聞內容為主,採簡單的統計方法歸納出當前電視新聞台使用 TPV 的概況,用以 支持本研究假設「取用 TPV 是當代新聞趨勢」此一宣稱,並且試圖從中找出最 常使用的電視新聞台以及特殊的關鍵案例。第二階段試圖瞭解電視新聞工作者如 何取用與查證素材,採參與觀察法和半結構式訪談法,研究者挑選某電視新聞台 為研究場域,將實地筆記和深度訪談的內容進行相互比對,最後將三方資料統 整、歸納與分析(嚴祥鸞,1999),從中歸結出實務上查證可能的歷程與步驟,並 經抽絲剝繭後指出查證所可能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後試圖提出具體的建議或策 略。

第一節 內容分析

為瞭解當前電視新聞台對於TPV 的使用型態與使用情況,以及觀察 TPV 之 查證如何於電視新聞中呈現,使用內容分析法指認、描述、解說和分析電視新聞 所呈現出來的訊息,將畫面說什麼、怎麼說、以及是誰說的這些互動過程一一歸 類,這麼做可挖掘出文本表層的內容、顯出隱含的內容,有助於詮釋整體的意義 (Krippendorff, 2004; 陳國明、彭文正、葉銀嬌、安然,20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一、抽樣

(一)電視台:立意抽樣新聞則數與新聞題材較為豐富的二十四小時新聞頻 道,如年代新聞台、東森新聞台、中天新聞台、民視新聞台、三立新聞台、

TVBS-N,不考慮以特定題材為主的新聞頻道,如非凡財經新聞、東森財經新聞 等;也不考慮台視、中視、華視、公視及TVBS 等,僅於固定時段才播報新聞的 頻道。初步選出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年代新聞台、東森新聞台、中天新聞台、民視 新聞台、三立新聞台、TVBS-N 六家新聞台。

(二)時段:配合田野調查期間,研究者選取2011 年 8 月 1 日至 2011 年 8 月 31 日,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含星期六、日),經初步訪談與觀察後得知一天當 中新聞素材最齊全的時段是在晚間新聞六點至七點、以及七點至八點的兩個時 段,該時段記者會把所有搜集到的新聞素材做呈現,並且將當天較為重要的新聞 重複播放。然研究者決定僅選取晚間六點到七點時段的新聞進行分析,除避免兩 時段都選取造成部分新聞重複取樣外,也考量晚間七點至八點的時段有氣象新 聞,相對排擠其他新聞被播放的機會。因此,最後分析樣本定為 2011 年 8 月 1 日至8 月 31 日,六家 24 小時新聞台每日黃金時段晚間六點至七點的新聞,六台 共計186 個小時。

(三)抽樣:挑選樣本的依據是新聞畫面上顯示「翻攝自…」,或是畫面出 現Youtube、臉書(facebook)、優酷(youku)、土豆網(tudou)等介面、以及主播或 記者口述中指出「網友po 上網」、「網路上流傳影片」等,可明確判斷消息來源 或素材來源起源於網路影音分享平台,非自主性提供的影音畫面。直接排除新聞 畫面上顯示「民眾提供」、「某媒體提供」這類的素材,以及主播或記者口述指出

「民眾拍下影片檢舉」、「民眾向媒體/警政機關投訴」。同時因本研究主要關心 的是 TPV 的使用,因此若單純屬於靜態畫面翻拍的,如部落格相簿、平面媒體 刊物翻攝者,則不列入本研究取樣的範圍內。此外,一個小時的新聞時段中,重 複出現第二次的新聞,或是同一則新聞被兩個時段分割者,皆不予選取。

二、類目建構

羅文輝(1991)指出,在建構類目時,如果沒有理論或過去的研究可為依據,

就需要根據常識、經驗和研究目的做分類(羅文輝,1991)。由於本研究乃為一初 探性的研究,且在此之前尚未有過相關的文獻與資料,因此研究者是在前測與參

材來源,分別為Youtube(編號 01)、優酷網(02)、土豆網(03)、新浪網(04)、搜 狐網(05)、facebook(06)、網路(07)、媒體同業(08)、其他(09)、未標示或難以

Youtube 優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提供娛樂訊息為主)卻不致引發太多事件爭議的新聞類型,舉凡:家庭影片、

嘲諷、改編或惡搞之創作、奇人軼事、氣候變遷或特殊地理景觀、時尚生活、

影視廣告、各類競賽、其他題材等皆是。

(8)新聞長度:指的是一則新聞從主播念稿頭開始計算,一直到記者 說完:xxx 報導,並轉到下一則新聞主播鏡頭為止。

(9)素材總計使用長度:計算在一則新聞的 SOT 帶中,使用 TPV 畫 面的總長度,若使用超過一段以上的影音素材畫面,則以加總的方式統計,

此處所計算的僅有動態影音畫面,不包含靜態的畫面翻拍。

2.第二部分:素材處理方式

指的是電視新聞工作者「額外」自行對第三方素材進行編輯,在可辨識 的情況下排除 TPV 本身已剪接好或是本身就有採訪內容、配樂、音樂和口 白人物配音、動畫字卡等情況。

(1)剪接串連:剪接串連在此專指數段 TPV 的串連,也就是說有多段 影音畫面被同時剪接在同一條新聞內,可以是重複或不重複的影音畫面。

(2)穿插訪問:在此僅關注記者有無將訪問內容穿插在新聞報導中,

以增加內容的豐富性,至於細部的訪談對象後續問題會繼續追蹤。

(3)配樂或背景音樂:指的是新聞處理是否有配樂或背景音樂相襯,

包含流行歌曲、古典歌曲等,或者是節奏音、鳴笛聲、綜藝節目的特效音樂 等。

(4)特殊口白或人物配音:口白或配音指的是該段翻攝影片特別的 OS,而非記者原先 SOT 帶中的 OS。也就是說,記者可能進行角色扮演,

(4)特殊口白或人物配音:口白或配音指的是該段翻攝影片特別的 OS,而非記者原先 SOT 帶中的 OS。也就是說,記者可能進行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