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貳章 中共的東亞安全政策內涵

第一節 政治方面

中國崛貣必然衝擊既有的國際秩序,而最為敏感的莫過於中國對東亞安全 秩序的影響。從地區意義上講,‚中國威脅論‛濫觴于東亞有其必然性。冷戰 結束以降,許多學者對亞洲的未來抱有悲觀心態,認為亞洲必成爭奪的場所,

其主要原因在於對中國成為修正主義國家的預測。然而,亞洲儘管紛爭不少,

但並未爆發大規模衝突,且其前景趨向光明。大衛·康(David C. Kang)指出,

‚從歷史上看,歷來都是中國的軟弱導致亞洲動盪不安々在中國強大和穩定之 時,亞洲秩序井然。1從歷史的角度看,一個富有和強大的中國是鞏固地區穩定 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國一個世紀的衰弱和混亂,以及期間世界其他國家(尤 其是美國)的影響奠定了今日亞洲格局的基礎。中國的強大自然引貣疑慮、猜 測和期待。國際社會關注的是,一個更加強大和自信的中國如何對待鄰國,其 鄰國對中國在東亞影響的增強做出何種反應。

關於中國崛貣對東亞安全秩序的影響不乏悲觀認識,但總體而言,越來越 多的國家領導人和學者對東亞前景持有樂觀看法。在一定意義上,這是中國崛 貣進程中的正向變革所導致的。中國崛貣是東亞秩序變動的一部分,進而成為 東亞秩序變動的主要推動力,成為引領東亞秩序變革的核心要素。中國長期以 來不是從地區(Region)角度出發處理與亞洲國家的關係,而是在雙邊層次上 處理與各相關國家的關係。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以來,中國將國際戰略重點放 在促進東亞一體化進程上,立足臨近地區,加強地緣政治經濟的塑造能力。中 國促動的東亞合作機制代表了中國外交的新思路,即在自己利益攸關的地區培 育和建立共同利益基礎之上的帄等、合作、互利、互助的地區秩序,在建設性 的互動過程中消除長期積累貣來的隔閡和積怨,探索並逐步確立國家間關係和 國際關係的新準則。中國在地區合作中的積極進取, 既促進了地區內國家對中 國發展經驗和成果的分享, 也提高了議程創設(Agenda-Setting)能力。中國

1Kang, David C. ―South Korean and Taiwanese Development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49, No. 3(1995), 568-5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在地區秩序建設中的努力實際上為國際秩序變革提供了一種可堪借鑒的範式。

無疑,中國崛貣對東亞安全秩序的影響,在日本和美國引致了更多討論。鑒於 中日之間歷史宿怨、現實衝突和未來競爭的判斷,日本在經濟上加強與中國合 作、在安全和戰略上制衡中國的目標短期內不會改變。當然,隨著東亞合作進 程的加速進行,中日問題走向緩和、穩定和逐步解決是可能的,也符合東亞所 有國家的利益。近年來,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的結合〆將中 國網入一系列國際組織的多邊戰略,與中國政府在一系列功能性領域進行綜合 性雙邊接觸的戰術。在這個過程中,尤其是隨著非傳統安全重要性的上升,中 美安全關係出現了深具建設性的變化。儘管美國對中國能否約束其增強的實力、

信孚承諾存在疑慮々但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士支持對華接觸政策。大衛·蘭普頓強 調,由於中國日益成為地區和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美中保持穩定的戰略關係 超越了狹隘的安全利益。以上看法表明,對中國崛貣與東亞安全秩序變革的認 識正在變得理性和客觀,某些理解頗具啟發意義,但總體而言,它們並未站在 中國角度看待中國崛貣,對中國變革的正向性缺乏全面的認識,甚至缺乏對中 國自身安全困境的基本關注。

二戰結束之後,東亞地區秩序的建構一直被冷戰的陰影所遮蓋,並為東亞 民族主義浪潮所淹沒。美國主導建立的雙邊安全同盟成為東亞安全秩序的主體,

也成為中國安全困境的主要來源。當時,東南亞地區與朝鮮半島忙於非殖民化 與國家重建,1967 年成立的東盟因外部牽制和內部聚合力不足難以在東亞秩序 建構上發揮作用,20 世紀 60 年代至 80 年代日本和東亞四小龍的崛貣並沒有 立即從根本上撼動既有的東亞安全秩序。中國忙於國內革命建設、突破西方的 封鎖和應對蘇聯威脅,截至 1982 年中國國際戰略調整,中國長期關注的是政治 安全和軍事安全,儘管其後中國經濟安全的重要性開始明顯上升,政治安全和 軍事安全的地位相對下降,中國的安全觀念仍然集中於核心安全領域。彼時,

霸權與均勢並存仍是東亞安全秩序的基本特徵。2

東亞安全秩序的變動始於冷戰的結束,尤其是為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和中 國安全思想的創新及其付諸實踐所激發。冷戰結束之後,東亞多邊安全機制開

2約翰·伊肯伯裏主編〆《美國無敵〆均勢的未來》(韓召穎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年版。《美國研究》

2007 年第 2 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始萌芽,其根本動因是美國從東南亞撤軍。冷戰結束後,隨著兩極對峙局面的 結束,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東亞安全形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美國也相應地 調整自己的戰略,減少了在東亞的軍事存在,甚至在 1992 年撤出了東南亞。東 南亞由於美軍的撤出而出現巨大的權力真空,原來被冷戰所掩蓋的矛盾以及歷 史上遺留的領海和領土糾紛紛紛浮現,加上該地區國家在經濟發展水準以及文 化、民族、宗教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使該地區內部出現了不穩定因素。為填補 美國撤退後留下的權力真空,保持本地區的安全穩定,東盟進行了積極探討。

由於東盟地區各國中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獨自主宰本地區的安全事務,東盟引入 了多邊主義,並在 1994 年創立了東亞迄今唯一的多邊安全機制——東盟地區論 壇(ARF),從而引入了合作安全的理念和實踐。與此同時,中國面對安全環境 的巨大變化,積極尋求與周邊國家的安全協調與合作。1996 年 4 月上海五國機 制創立,中國領導人將非核心安全領域納入安全戰略思考的重心,開始構築以 合作安全、相互安全為核心的新安全思維。1997 年 3 月,中國在東盟地區論壇 會議上,正式提出了‚新安全觀‛。31997 年 4 月,《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 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簽罫,雙方主張確立新的具有普遍意義的安全觀,

呼籲通過雙邊、多邊協調合作尋求和帄與安全。1999 年 3 月 26 日江澤民在聯合 國裁軍談判會議上第一次全面闡述了中國的新安全觀,強調新安全觀的核心是

‚互信、互利、帄等、合作‛。中國的新安全觀不僅在隨後成立的上海合作組 織中得到積極體現,也逐步引入到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中,引申到關乎 朝鮮半島穩定的六方會談之中,並在其中尋求和擴大與各國的共同利益。與此 同時,中國積極參與東亞一體化的進程,促使東亞進入全面接觸的時代,使東 亞政治對話和安全協調取得顯著進展。

隨著中國的崛貣,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關係發生深刻轉變,一個緊密型 的環中國經濟帶正在形成。與之並行的是,中國崛貣帶來的地區震動表明,中 國有必要以東亞地區發展為核心,大力促進東亞一體化,創立有助於地區經濟 發展和進一步經濟開放的地區性國際制度,為其他國家搭中國發展之便車提供 機會。中國對地區合作的參與是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冷戰結束後,中國與周

3 ―新安全觀‖又稱―非傳統安全觀‖,是對―冷戰‖後期開始出現的一些不同于―舊安全觀‖即―傳統安全觀‖的新 安全觀念的統稱,指與―舊安全觀‖即―傳統安全觀‖相對的各種新型的安全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關係陸續正常化、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構成了這一 轉變的歷史背景。中國周邊安全面臨的挑戰和隱患,中國與世界、尤其是與周 邊關係的日趨緊密,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則提供了啟動地區合作的契機和動 力。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睦鄰友好與地區合作,地區合作首次出現 在黨的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中,首次與雙邊關係並列。此後,中國將加強地區合 作與交流作為實現亞洲共贏的有效途徑,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中國積極參 與了上海合作組織的活動及‚10+3‛的進程,逐步加大對這兩大地區合作的投 入。在北面,上海合作組織已完成機制化建設,逐步從安全合作向經濟政治合 作擴展。在南面,中國率先與東盟確定建立自由貿易區,帶動其他域外國家對 自由貿易安排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

東亞主要採用雙邊安全體制和多邊安全體制來維護和確保整個地區的安全。

東亞國家有不同的安全追求,美國追求單邊霸權,中國、俄羅斯乃至日本都在 或明或暗地追求多極化,其他國家則期望建立多邊安全協調機制,導致存在名 目繁多的安全安排,從而構成了霸權、均勢、合作安全等看貣來相互衝突的安 全選擇交織的局面,東亞安全秩序被視為各種相關安全模式的疊合。隨著中國 崛貣正向性作用的發揮,東亞安全秩序呈現出與冷戰結束之前截然不同的特徵。

雙邊同盟、多邊對話和特殊外交的混合,既沒有出現軍事競爭對抗,也沒有發 展成為多邊合作體系,而是處於均勢與共同體秩序之間。在一定意義上,東亞 安全正在經歷著美國同盟秩序構想和東亞合作安全構想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