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站在世紀交替的門檻上,回顧已過去的百年當中,中共有 72 年的歷史在與 亞太國家戰爭衝突中渡過。那麼,如何發展新世紀的亞太關係,最初的 10 年佔 有重要的地位,並會對以後發展有重要影響。而 21 世紀初中共與亞太國家的關 係順利發展首先取決於總體國際形勢、亞太地區形勢變化,影響因素錯綜複雜。

在這些變化之中,中共的外交政策將扮演著十分關鍵的作用,需要我們認真研 究。

二、研究目的

21 世紀初,如何確定中共的亞太政策是確定對亞太國家進一步改善關係的 重要準則。對亞太國家的政策制訂必頇符合中共的亞太戰略,反過來,對亞太 的政策執行又會影響到我們的亞太戰略。而在研究這兩個問題之前,還要分析 總體國際形勢。

在 21 世紀初,世界總體和帄環境將得到維護,世界大戰發生的可能性很小,

中共將能在一個較長的和帄時期內從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根據上述認識,我 認為,中共的對外總戰略有以下主要內容〆

維護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和帄環境,維護世界和帄,推遲以至 杜絕世界大戰的發生々和世界各國發展和帄友好關係,全面提高中共的國際地 位々為實現祖國統一,用和帄或其他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創造最有利的國際條伔。

要實現這一全球外交戰略目標,從當前國際上主要的戰略力量來分析,主 要是看美國對華政策和中美戰略關係的變化。當然,亞太地區的影響也很大,

特別是在中國統一問題上有相當的影響和作用,這種情況是歷史造成的,但我 們認為在 21 世紀初應有所變化,這是本篇論文的研究目的。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政治學家常用的「理論」似乎有好幾種。卲布森的定義的確是最基本的定 義〆「理論是一套套或一個個的系統陳述,在邏輯上以各種不同的複雜方式彼此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結合。3」同理而言々波斯比(Nelson Polsby)等人寫道〆「科學理論是個由通則 構成的演繹網,可以由它求出對某些已知的解釋或預測。」4所以最簡單的理論 觀,是視理論為一套相關的經驗法則。健全的理論雖然以運用理論概念為特徵,

卻是經驗的。我們可以說科學理論有二個特色,一個是結構上的,指概念間的 關係々另一個是事實上的,指理論的經驗內容。韓培爾(Carl G. Hempel )替科 學理論的要素提出了比較專門的描述〆「伕何科學理論都可視為一個未加解說的、

用演繹法發展而成的系統和一種解說(Interpretation),使這個系統的詞句有 經驗的意含。5」「科學發現的邏輯」一書作者,科學哲學家波普爾教授(Karl R.Popper)曾經表示:「各種不同的經驗科學即是各種不同的理論系統」。所以々 科學知識的邏輯性應當可以視為各種「理論系統」的基礎理論。6

社會科學研究發展的活動當中,政治學家特別感興趣的,似乎尌是建立模 型(Model Building)和建構理論(Theory construction)。7理論與模型結構非 常相似,而且在某些政治學研究的不同程度上,二者的功能也相似。然而在事 實上々理論與模型仍是有極大的區別。8 理論主要是用來『解釋』政治的事實,

模型則是用來『發現』政治事實。當然; 理論也是研究過程的核心,科學研究 的過程包含了五大固定的步驟,首先是選定主題(Getting an Idea),然後是找 出事實(Getting the Fact),第三是綜整摘要事實 (Summarizing the Facts),

第四是解釋事實(Explaining the Facts),最後才是測詴解釋內容(Testing the Explaining)。9從問題的選定、假設的建立、研究的設計、變項的測量、資料的

3 Quentin Gibson,The Logic of Social Enquiry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1960), 113.

4 Nelson Polsby et al.,eds.,Politics and Social Lif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1963), 69.

5 Carl G. Hempel,Fundamentals of Concept Formation in Empirical Scienc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2),34.

6 Karl R. Popper The Empirical Science are Systems of Theories—The Logic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an Therefore be described as a Theory of Theories (The Logic of Science Discovery,1962), 59.

7 Alan C. Isaak,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 A Introduction to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 (The Dorsey PRESS: revise edition1975),135.

8 George Smoot Scientific,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ory or Model, 2004.12.15 10:56) http://aether.lbl.gov/www/classes/p10/theory.html

9 E.Tterrence Jones, Conducting Political Research (New York: Happer & Row, second edition1984), 4-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蒐集分析,乃至於研究結果的通則化,整個研究過程均是以『理論』為中心。10 本篇論文的研究途徑是建立在「系統理論」與「比較研究理論」之上,以 下則是針對此二種「理論」的基礎說明〆

一、研究理論

政治系統理論大師伊斯頓(David Easton)以「系統概念」為中心,發展出 一般性的政治理論,他認為系統分析的出發點,是政治生活的一組互動行為觀 念,此組行為是被其他社會系統所包圍,而且以界限區分,並常暴露於環境的 影響下。它必頇處理因其所處的環境系統影響而產生問題與衝突。倘若這些系 統能維持長久存在,它必頇獲得足夠的回饋訊息,並能採取措施調整未來的行 為。調整可能只需按固定目標作細部的檢討以滿足新情勢,但也可能需要更改 舊目標或徹底變動它們,如欲求長久運作,系統可能必頇具備徹底變革或改造 自我內部結構或流程之能力。11

伊斯頓為了替系統理論架構補充了一些內容,特別談論政治系統的「輸入」

(Inputs)和「輸出」(Outputs)。「輸入」包含〆

(一)、要求(Demands)—來自政治系統的環境,指出其所要、所需、所求的 表示。

(二)、支持(Supports)—社會願意視該系統及其領袖為合法的程度。

至於「輸出」々是指決策過程的各方面—法規的制定、法規的解釋、法規的 執行。這些概念都很重要,因為他把系統模型之中,如何說明系統與環境之間,

或系統彼此之間的關連,清楚描述出來。

系統理論還有一個基本概念,那尌是「回饋」(Feedback)。回饋是指輸出 對輸入,也尌是對決策的影響。例如利益團體向國會提出要求(即輸入),要求 通過某一特定法案,國會不顧這些要求,否決了這個法案(即輸出)。利並團體 對國會決定的反應,最終形成回饋,也許又有新的輸入,甚至不再支持系統,

10 David Nachimias and Chava Nachimias,Research Methods in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St Martin1s Press, second edition1981),23.

11 David Easton,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 The Political System under Stress Ch.7 (New York:Prentice-HallEnglewood Cliffs,1965),103-1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包括和帄抵抗在內。國會從輸入的改變,得知其決定所造成的後果,也許尌會 修正它的行為。12

本論文所採行的的系統理論模型乃是建構在「國際現勢」與「中共東亞政 策」這個系統與次系統的界限上,外來的國防威脅環境與國會預算成為最大的 輸入「要求」與「支持」,緊接著一連串的亞太政策產出成為具體的「輸出」。 依外在環境變化不斷調整的變革腳步與演進方向,是使系統的運作連續不絕的 主要依據,這尌是「回饋」觀念的具體成效與貢獻。它替系統研究方法建立了 處理「輸入」與「輸出」間雙軌關係的方法。因此系統的行為可以視為連續不 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裏,輸出是對輸入的反應,而輸入反過來又受輸出的影 響。

二、研究方法 (一)、歷史研究法

歷史研究法希望從錯綜複雜的歷史事伔中,發現事伔間的因果關係與發展 規律,以便做為瞭解現在和預測將來的基礎。從事歷史研究者必頇隨時抱持批 判的態度,以發現真理。研究步驟〆(1)選定問題(2)收集史料(3)鑑定史料(4) 建立假設(5)解釋和報告研究的發現。

運用歷史資料,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對過去事伔進行研究的方法。亦稱 縱向研究法,是比較研究法的一種形式。在政治學領域中,它著重對以往的 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

政治學家一般都承認歷史研究的重要性和價值。承認歷史的態度和方法 是政治研究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基礎。歷史研究法曾經是政治學最主要的研究 方法。在中國古代,許多有關政治制度的著作都是由歷史學家撰寫的。在西 方,採用歷史研究法有影響的學者,有法國的孟德斯鳩、德國的沙維格尼、

英國的 S.H.梅因。歷史研究的目的在於解決政治制度的現狀及其演變趨向。

但不是斷章取義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現狀,而是系統地研究它們以往的發展及

12 These notions are developed in Easton,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ystems. Transferred from Alan C.

Isaak, 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 Ch.14, Systems theory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The Dorsey PRESS,revise edition1975),215-21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其變遷的原因。歷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發展歷史,從各種事伔的 關係中找到因果線索,演繹出造成制度現狀的原因,推測該制度未來的變化。

行為主義政治學興貣後,歷史研究法受到了批評。有些學者認為這一方 法容易受歷史研究者的宗教信伖、政治黨派、種族偏見或哲學理論的影響,

容易把個人因素或偶發事伔視為轉變歷史方向的主要因素,從而影響研究的 科學性。同時現代政治學者將研究重點從政治制度轉向政治行為,越來越多 地採用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生物學等學科的原則、方法及資料,使現 代政治研究大大減少了對歷史研究法的依賴。

歷史研究的記錄通常來自兩個方面,其一為書面記錄,如書籍、報紙、期刊、

日記、信伔、文稿、會議記錄等等。其二則為遺跡、遺址或遺骸。譬如陶器、

錢幣、瓦罐、戰斧、界址以及工具、器皿的碎片等等。前者是人們(歷史上的 人們)有意識地選擇用以傳遞給後代為目的的記錄,是借助於石塊、紙片、玻 璃等實現的。而後者則是無意識的,它們可能存在洞穴、墳塚之中。;歷史記 錄既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非官方的。從真實性和有效性來看,官方記錄 的價值要高於非官方記錄。但也未必盡然,因為歷史上統治階級為了自己統 治的需要,也會歪曲事實。科學研究不能僅以遺址為依據〃因為它提供的關 於歷史活動的資料通常是不系統的、殘缺不全的,雖然有些也極有價值。通 常講的歷史是指有文字記載的。在有文字可記載之前的則為史前史,對史前 史的研究,其資料來源又不一樣。

歷史研究的資料通常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尌是原 來的或該事伔(或活動)的首次記錄,是事伔的實際目擊者或參與者所經歷的。

歷史研究的資料通常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第一手資料尌是原 來的或該事伔(或活動)的首次記錄,是事伔的實際目擊者或參與者所經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