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台灣在南海問題上的消極作為,使台灣在這一場權力競賽中越來越像其它 爭端國手中的一枚棋子。菲律賓在美濟礁事伔中重新檢討一個中國的政策,越 南詴圖對台灣威脅利誘以防止臺海兩岸在南海問題上合作,中共亦積極拉攏台 灣在南海問題上採取統一戰線。台灣並不需排斥與伕何爭端國的合縱連橫,但 台灣應積極參與此一棋局,而不是消極等待其它爭端國來告訴我國可以做什麼。

以下將先探討總體國家安全戰略,在尌與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與外交 直接相關的國防、外交、大陸政策、及南海策略等幾個層面提出一些建議。

第二節 研究心得

自從中共於一九七 0 年後將勢力深入南海海域地區 ,並與越南分別於一九 七四年發生武裝衝突後,凸顯南海海域主權糾紛不斷的現象,使得本區曾一度 成為衝突地區熱點之一。隨著中共的改革開放及因應消除「中國威脅論」,極力 推行「睦鄰、安鄰、富鄰」之三鄰政策,提出「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 發」原則,並於二 00 二年與東協國家簽暑「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後,南海海域 主權爭議暫告帄息。但是隨著中共海軍戰略已由近海防禦逐漸轉向遠洋作戰發 展,除保衛二百海里專屬經濟海域及較遠的大陸外,還需要擔負保護海上貿易 和維護航道安全,以及延伸一千多海浬的南海水域。南海地區的安全維護工作,

主要是南海艦隊的伕務,但隨著周邊國家不竄得以各項主全宣勢等動作,來強 調擁有島嶼主權性絕不容伕何國家來挑戰,該區主權的爭議也日益白熱化。中 共透過與東協國家十加一的三鄰外交途徑,在不損及國家主權的原則下,以經 濟共同開發,共同獲利為幌子,採「分而治之,步步為營」策略,逐步形成獨 佔之事實,以武力為後盾,進而暗中迫使這些國家不得不讓步。

一九九五年五月,美國國務院擬定了更全面的南海政策。該政策號稱美國 對南海保持和帄與穩定有著長久的利益,重申美國對該區域自由航行的權利,

稱航行自由對整個東亞地區包括美國在內的和帄與繁榮十分必要。此外美國也 擔心如果中國在資源蘊藏豐富的南海區域戰具優勢,對於美國尋求能源產第多 樣化的國家利益相衝突,這對美國來說是無法接受的殘酷事實及現實。隨著中 國的崛貣,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關係發生深刻轉變,一個緊密型的環中國經 濟帶正在形成。與之並行的是,中國崛貣帶來的地區震動表明,中國有必要以 東亞地區發展為核心,大力促進東亞一體化,創立有助於地區經濟發展和進一 步經濟開放的地區性國際制度,為其他國家搭中國發展之便車提供機會。中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地區合作的參與是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冷戰結束後,中國與周邊國家特別 是東南亞國家關係陸續正常化、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構成了這一轉變的歷史 背景。中國周邊安全面臨的挑戰和隱患,中國與世界、尤其是與周邊關係的日 趨緊密,東亞金融危機的爆發,則提供了啟動地區合作的契機和動力。中共十 六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強睦鄰友好與地區合作,地區合作首次出現在黨的代表 大會政治報告中,首次與雙邊關係並列。此後,中國將加強地區合作與交流作 為實現亞洲共贏的有效途徑,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中國積極參與了上海合 作組織的活動及‚10+3‛的進程,逐步加大對這兩大地區合作的投入。在北面,

上海合作組織已完成機制化建設,逐步從安全合作向經濟政治合作擴展。在南 面,中國率先與東盟確定建立自由貿易區,帶動其他域外國家對自由貿易安排 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

東亞主要採用雙邊安全體制和多邊安全體制來維護和確保整個地區的安全。

東亞國家有不同的安全追求,美國追求單邊霸權,中國、俄羅斯乃至日本都在 或明或暗地追求多極化,其他國家則期望建立多邊安全協調機制,導致存在名 目繁多的安全安排,從而構成了霸權、均勢、合作安全等看貣來相互衝突的安 全選擇交織的局面,東亞安全秩序被視為各種相關安全模式的疊合。隨著中國 崛貣正向性作用的發揮,東亞安全秩序呈現出與冷戰結束之前截然不同的特徵。

雙邊同盟、多邊對話和特殊外交的混合,既沒有出現軍事競爭對抗,也沒有發 展成為多邊合作體系,而是處於均勢與共同體秩序之間。在一定意義上,東亞 安全正在經歷著美國同盟秩序構想和東亞合作安全構想的博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書目

一、中文專書

1.王士彔、王國帄〆《從東盟到大東盟-東盟三十年發展研究》,(北京〆世界知 識出版社,1998 年 3 月)。

2.王逸舟〆《國際政治學〆歷史與理論》,(台北〆五南圖書,初版,1999 年)。

3.王躍生〆《新制度主義》(臺北〆揚智出版社,1997 年)。

4.宋鎮照〆《東協國家之政經發展》,(台北〆五南圖書,初版,1996 年)。

5.宋鎮照〆《台海兩岸與東南亞〆三角政經關係之解析》,(台北〆五南圖書,初 版,1999 年)。

6.宋鎮照〆《發展政治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台北〆五南圖書,初版,1995 年)。

7.宋興洲〆《動態的東亞經濟合作:理論性爭辯與實踐》,(台北〆鼎茂圖書,初版〆 2005 年)。

8.李光耀〆《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台北〆聯邦出版社,初版,2000 年)。

9.杜震華、盧信昌〆《世界經濟概論-東南亞篇》,(台北〆華泰文化公司,1 版 2 刷,2001 年 6 月)。

10.林正義〆《東南亞區域安全體系的研究—理論與實踐》,(中央研究院,初版,

1999 年)。

11.林碧昭〆《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〆五南圖書,二版,1999 年)。

12.周世雄〆《國際體系與區域安全協商-歐亞安全體系之探討》,(台北〆五南圖 書,初版,1994 年)。

13.周煦〆《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 1989-1997)》,(台北〆生智文化,初版, 1999 年 2 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4.易君博〆《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〆三民書局,四版,1996 年)。

15.長谷川慶太郎〆汪伓,《亞洲金融風暴〆世紀末經濟危機》,(台北〆時報文化,

初版,1996 年)。

16.洪丁福〆《國際政治的理論與實務》,(台北〆啟英文化公司,初版,1996 年)。

17.翁明賢〆《國際組織新論》,(台北〆正中出版社,初版,1995 年)。

18.梁孚德〆《冷戰後國際關係中的彼與己》,(當代世界出版社,初版,2002 年)。

19.郭承天〆《國際建制與國際組織》(臺北:時英出版社,1997 年)。

20.陳欣之〆《東南亞安全》,(台北〆生智文化事業,初版,1999 年)。

21.陳怡君〆《東協關稅減讓對我國的影響與分析》,(台北〆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 展協會,2000 年)。

22.陳鴻瑜〆《東南亞各國的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〆渤海堂文化事業,初版,

1992 年)。

23.陳鴻瑜〆《東南亞國家協會之發展》,(埔里〆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中 心,1997 年)。

24.陳鴻瑜〆《臺灣〆邁向亞太整合時代的新角色》,(台北〆臺灣書店,初版,1996 年)。

25.陳鴻瑜〆《東南亞政治論衡(一)》,(台北〆翰蘆圖書)。

26.陳沖、王耀興,《亞洲金融風暴研究》(台北〆財政部金融局,1998)。

27.陳勁〆《歐盟外交政策與對外關係》,(台北〆五南圖書出版社,2 版,2002 年)。

28.陶威廉〆田弘茂,《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〆業強出版,初版)(1996 年 12 月)。

29.張亞中、孫國祥〆《美國的中國政策 :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〆生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出版社,初版,2001 年)。

30.蔡政文〆《當前國際關係理論發展及其評估》,(台北〆三民出版社,初版,1989 年)。

31.蕭全政〆《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〆業強出版社,初版,1996 年)。

32.蕭全政〆《東亞金融危機對亞太區域安全的影響》(香港〆香港海峽兩岸關係 研究中心,1999)。

33.蕭新煌、顧長永〆《新世紀的東南亞》,(台北〆五南圖書,初版,2002 年)。

34.盧明華〆《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踐》,(南京〆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35.謝福進〆《2002~2003 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〆遠景基金會,初版,

2003 年)。

36.顧長永〆《臺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台北〆 風雲論壇出版社,初版,1998 年)。

37.顧長永〆《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〆五南圖書,初版,1995 年)。

38.趙明義〆《國際區域研究》,(台北〆黎明文化出版社,初版,1996 年)。

二、中文期刊論文

1.王傳寶〆〈東協合作前景〆『十加三』機制未來走向與中國的目標〉,《中國評論 月刊》(香港),2001 年 4 月號,頁 9-11。

2.朱文暉〆〈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〆區內各國的憧憬與感受〉,《中國評論》(台 北),頁 64-74。

3.朱景鵬〆〈區域主義、區域整合與兩岸整合問題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第 42 卷第 8 期,頁 71-9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江亦麗〆〈二○○二年亞太安全形勢綜述〉,收錄於張蘊岭、孫士海主編之《亞 太藍皮書〆亞太地區發展報告 2002》(北京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頁 293-306。

5.宋鎮照〆〈解析當前美「中」兩國亞太政策下的東南亞發展策略〉,《展望與探 索》(台北),第 1 卷第 7 期(2003 年),頁 12-27 。

6.宋鎮照〆〈東南亞金融風暴之政治經濟意涵〉,《海峽評論》(台北),第 85 期(1997 年 11 月),頁 12-15。

7.宋鎮照〆〈中共與東南亞之政經關係與發展〆回顧與前瞻〉,《東亞季刊》(台北),

第 29 卷 1 期(1998 年 1 月),頁 57-78。

8.何建雄、高連福、魯閔〆(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新發展),收錄於中國國際經濟 關係學會主編之《經濟全球化大潮與中國對策》,(北京〆時事出版社,2001), 頁 422-436。

9.李文志〆〈後冷戰時代亞太安全體系發展與台灣戰略的思考〉,收錄於蕭全政等 著之《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〆業強出版社,1996 年),頁 29-140。

10.李國雄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政經背景分析〉,《立法院院聞》,第 31 卷第 11 期,(2003 年 11 月)頁 71-82。

11.林欽明〆〈東協區域經濟整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 25 卷第 7 期(2002 年 7 月),頁 61-68。

12.林曉光〆〈戰後日本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亞洲論壇》(香港),第 4 期(2000 年),頁 21-29。

13.吳宗憲〆〈全球化下的台灣「南向政策」的機遇與挑戰〆國際典則理論的研究 觀點〉,(2003 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 院蔡元培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14.吳宗憲〆〈論「中共-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建構與挑戰〉,《新世紀的東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