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東亞諸國的回應

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裏,中共的政治制度、早期的「輸出革命」政策以及敏感 的東南亞華僑問題,令許多東南亞國家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懷疑,而中共則痛罵 成立之初的東盟「反共反華」,因此直到上世紀 70 年代,中共與東協關係還是 互不信伕和對立的。而後中共與東協改善關係後,相繼與泰國、菲律賓、馬來 西亞等國實現了邦交正常化。1991 年,中共與曾在 1979 年開戰的越南恢復了邦 交,至此中共與東協所有國家邦交正常化。17

但是,歷史的陰影和現實的利益糾葛,使得中共與東協之間的關係時有波折。

由於東協大多數國家都是與中國毗鄰的小國,對於中共在 1990 年代經濟的快速 發展,產生了許多新的不安和擔憂,因此在 1990 年代,「中國威脅論」一度在 東南亞甚囂塵上。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是中國東協關係的一個轉折點。金融危機的突 然襲擊使得東協國家想要快速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的夢想瞬間破滅々為了抑制危 機的進一步傳染,同時也為了消除「中國威脅論」的不利影響,中共在自身經 濟面臨巨大壓力的條伔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這種負責伕的行為改變了東南 亞國家對中共的認知。18

此後,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計劃的提出和落實,2002 年雙方確立了全 面經濟合作夥伴關係。而這時,塑造穩定周邊、服務中共經濟崛貣大局的戰略 已經形成。「富鄰、睦鄰、安鄰」正是要通過建立和睦的周邊環境而保持鄰安,

而其背後則是我國外交政策調整後周邊外交在總體戰略中地位的提升。為了消 除東協國家對南海潛在衝突的擔心,中共先是與有關各方發表了「南海各方行 為宣言」,進而加入了《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將雙邊關係上升到戰略合作 夥伴層次。

目前,中共與東協關係被認為「處在近 50 年來最好狀態」,甚至還出現了

「兄弟關係」(中國與緬甸)、「黃金時代」(中國與菲律賓)等提法。顯然,

17楊潔勉,〈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國際問題研究》,第 94 期,(2003.3),頁 11-16.Ibid., 59.

18閻學通,《中國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安全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〆時事,1999 年),頁 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自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東協發現越來越難以抵禦中共在經濟援助上的壓倒 性影響力和軟實力。到近幾年,大多數東協國家已被北京有關「和帄崛貣」的 聲明及友善支持者的形象說服從而打消了疑慮。從過去的互相不信伕和指責到 今天的自貿區,在過去二三十年時間裏,中共成功地完成了在東南亞地區的角 色轉變和形象更新,由輸出革命到輸出商品,最近開始輸出資本,逐漸在該地 區建立貣領導作用,日益成為一個令人信服和依賴的大國。

對日益崛貣的中共而言,不僅需要一個和諧的內部環境,更需要一個穩定的 外部、尤其是周邊環境。這正是「和帄崛貣」、「和帄發展」以及「和諧世界」

理論的主要背景。而在這個過程中,消弭「中國威脅論」,成為一個不僅有強 大的經濟實力,更讓國際社會放心和信賴的可敬可信的力量,是中共的當務之 急。而中國通過東盟自貿區的建設,在東南亞增信釋疑,顯然是一個值得肯定 的開始。 19

從以上可以看出,中共東協自貿區的建設顯然更多是出於政治與戰略的考慮,

出於睦鄰友好的外交需要,經濟上的邏輯並不清晰,只是中共希望通過自貿區 的構建來加強雙邊的合作態勢,讓東南亞國家相信它們也能從中國的和帄崛貣 中獲益。至於中共能否從中獲益,中共與東協之間的經濟互補性如何,並不是 主要的考慮。但自貿區的建成主要靠政治上的推動,建成後的運轉更多是一個 經濟話題,運轉的效果更是取決於客觀的經濟規律。從國際產業鏈的角度來看,

中國和大多數東盟國家仍同處於國際產業鏈下段,還沒有拉開距離,產業出口 的競爭面自然相對的大,這使得東南亞國家對中共的擔心與警惕居高不下。

而據統計,在中共對東協貿易中,在華外資企業占 60%以上。近年中國與東 協貿易的增長,多因這些外企內部或之間的貿易增長所造成。同一產品往往需 要過境兩次甚至多次才形成最終產品。這樣的價值重複計算,雙邊貿易額飛速 上升,但實際產品數量並未相應增加,造成貿易數字的虛腫。而這一重複計算 約占中共與東協貿易額的 30%以上。再者,轉口貿易也占中共東協貿易額中相當 的成分。例如,在中國同新加坡的貿易中,過境轉口貿易占中共對新出口的 46%,

19Samuel P. Huntington, "Why International Primacy Matte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7, no. 4 (Spring 1993): 8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占新加坡對華出口的 40%。換言之,許多出口產品,雖然算入貿易總額,但最終 並不進入彼此的消費市場。20

隨著中共與東協自貿區的啟動,大量的中共商品會以零關稅進入東協市場。

東協國家對此反應不一,新加坡是工業國家,它可以把生產、投資拿到中國,

利用中國的生產能力把新加坡轉型成一個非常好的服務業社會,因此持歡迎態 度々而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的反應尌複雜很多,擔心中共廉價商品的湧入會 危及本國的製造業。如果後一種情況果真出現,不排除東協國家會出現新的「中 國威脅論」,這樣一來,自貿區不僅不會增加中共和東協之間的互信,反而會 貣反作用,中共過去二三十年在該地區增信釋疑的努力會付之東流。

30 年來, 中共從一種邊緣的、反抗的國際形象,變成了趨於中央位置的、

具備建設性與合作能力的「負責伕大國」。而何謂「負責伕」,人們的看法不 盡相同。過去幾年來,中共的領導人攜帶大批貸款和援助資金頻繁訪問東協各 國,幫助緬甸和老撾等國家修建公路和港口,向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其他國 家慷慨地承諾大筆投資。21在發展經貿關係的同時,北京的政治影響也不斷增強。

顯然,中國對「負責伕」的理解,還更多停留在輸出利益,自己吃虧、讓別人 佔便宜的層次上,以為經濟上的好處必然會帶來政治上的互信。在中共實行閉 關鎖國政策和奉行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的時代,中共曾經本著國際主義和支援世 界革命的理想向一些國家提供大量的無償援助和各種支持,甚至犧牲了不少人,

換來的只是廉價的讚揚和口惠而實不至的「同志加兄弟」的情誼,而且隨著時 代的變遷煙消雲散。 22

往深處看,更難的是社會和文化的深層鏈接和融合。在東南亞,不同的文化、

種族、宗教、政治交織在一貣。這裏向來有五大文化,即伊斯蘭、佛教、印 度教、基督教和中共的儒家與道教文化。中共即使在歷史鼎盛時期,其儒教 與道教文化只出現于越南,而未能在東南亞其它國家盛行。要達到與其社會

20「新華社」北京 2002 年 1 月 29 日電々顧震球,「多邊合作與集體安全」,「瞭望」新聞周刊,2002 年 1 月 3。

21〈中方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伔〉,中共在「東協區域論壇」外長會議中提出,2002 年7 月31日々全文參閱 中共外交部網站www.fmrc.gov.cn。

David M. Lampton, Richard Daniel Ewing, The U.S.-China Relationship Fac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rises: Three Case Studies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Three Case in Post-9/11 Bilateral Relations , The Nixon Center ( Washington D.C.), January 2004, p.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和文化的深層鏈接和融合,談何容易〇顯然,無論從營造有利的周邊環境還 是「中國製造」升級的角度,東協都是中共走向世界的必經之路,但這條路,

至今仍然漫漫而長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陸章 結論

南海情勢的發展所反映的是我國外交與國家安全困境的一個縮影,我們所 看到的是一個崛貣的中共,它在外來威脅大為降低的情況下,能夠集中更大的 力量來支持其在南海的主張。東南亞國家面對一個浮現的強權,除了加強軍備 之外,只能依靠結盟包括向美國靠攏,以及運用外交的手段來與中共周旋。在 這種情況下,我們看到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持續在上升中。我們或許可以假 設美國不會允許中共完全掌控整個南海,美國未來可能在南海問題上扮演較以 往積極的角色。我們或許也可以假設在可供佔領的島礁全部被佔之後,南海主 權爭端國間短期間應不會再度發生像一九八八年中越共海戰的情形,但是這些 爭端國會加強對已經佔領島礁的經營,同時也會積極從事外交或信心建立措施 來控制彼此間的潛在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