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教學實踐:重動句於華語教材的教學觀察及提出教

4.2 教學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張用法,符合我們對於結果補語重動句的描述,《新實用漢語課本》並未介紹任 何結果補語重動句,只稍做補語也能描述施事的介紹(因為通常帶有結果補語的 重動句其補語通常描述施事),但是沒有舉出任何重動句句型的例句。而這個一 定要使用重動句的條件在兩本教材都未有大篇幅描述,原因可能為:首先,我們 認為結果補語的觀念對於學習者而言是較為困難的,結果補語語意指向為主語占 大多數,因為相較於補語指向描述鄰近的動詞或是賓語,回指主語的補語從最後 一個位置描述第一個位置的主語,對聽話者而言是較難理解的。同時,表達結果 補語的重動句,有一些句子的長度也比帶其他補語的重動句長,我們曾提出這類 的句型常帶「到」字,到字之後再接一個主謂子句。為了減輕聽話者理解上的困 難,可能不會選擇使用完整的重動句句型來表示,譬如說,如果次要主題已在前 述提及,說話者就不需要重述次要主題,直接說出動詞和補語的句型即可。

4.2 教學建議

依照學習者常犯的錯誤以及前一章所歸納出的規則我們提出教授重動句的 建議。

4.2.1 重動句的過度泛化?

(23)*留學生表演表得都很好。(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 2007:314)

(24)*瑪麗朗讀朗得非常流利。(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 2007:314)

(25)*因為他工作工得努力,有人給他這麼好工作。(孫德金 2002)

孫德金(2002)認為上例的偏誤是教師講解重動句時,過度強調語法,造成 學生過度泛化的結果,總結出反覆操練重動句易造成泛化偏誤這樣的結論。然 而,筆者認為學生偏誤的產生,其癥結點在於學生對於詞組組成成分的不了解而 非反覆操練,因為除了述賓結構外,其他成分結構的詞不必重動,所以在操練的 同時,如果清楚講解動詞的組成成分,只有述賓構成的動詞後接補語才必頇使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重動句,即能避免此種偏誤的發生。同時,此種偏誤的產生顯現教材編寫詞組構 詞方式的重要性,尤其是述賓構詞方式的詞,而原因於上述頁 88 曾提及,在此 不再贅述。

另外,既然已提出述賓動詞於教材標註的必要性,在此也特別強調在重動句 教學中,教師可以提醒學習者絕對不能使用於重動句的動詞有: 無法重複發生也 無法延續的動詞複合詞和達成動詞,如「去世」、「發現」、「吃完」、「打破」。

4.2.2 得字的位置

如第三章的統計,帶有描述補語的重動句使用數量上最多,佔了百分之 30 左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這類句子的頻率很高,百分之三十裡有「得」

字的句式佔了百分之 62,所以「得」字的使用尤其是教學的關鍵,學生易犯錯 之處在於「得」字於句中的位置,所以在教學上強調「得」字一定置於動詞之後,

應該能減少這類偏誤的發生。

(26)*他打球得很好。(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314)

(27)*我的朋友比我做菜得很好。(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314)

(28)*他是畫家,他畫很好。(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318)

(29)*我昨天頭疼,睡很早。(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318)

(30)*瑪麗的寫很不錯。(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318)

(31)*喜貞說的英語也是道地的口語,說得英語非常好。(孫德金,2002)

上述這些學習者的誤句都和句中「得」字位置的放置有很大的關係,例(26)和 例(27)是得字位置的誤植;例(28)和例(29)為「得」字的缺漏;例(30)

和例(31)為綜合性偏誤,且和「的」字的教學也有關係,而改正這兩個句型有 好幾種方法,重動句為其中一種,重點是在教授時,除了教授「得」字用法、位 置外,如能複習「的」字用法和使用情況,將有助於學生分辨這兩字的不同,以 預防這類偏誤的發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3 補語和狀語

(32)*我聽錄音聽得不容易。(孫德金,2002:47)

(33)*這樣方法我覺得好像容易的方法,可是找稱心如意的人找得不容易。(孫德金 2002)

在前一小節有關 Tough Construction,我們曾指出漢語裡有一些形容詞只能 當狀語,有一些形容詞只能當補語,而 Tough Construction 出現的詞只能做狀語,

如上例(32)(33)中的「容易」只能做狀語,所以我們羅列英文中常使用於 Tough Construction 裡的形容詞,搭配上中文的對應詞,如下所列:hard, difficult(難), easy(容易的、簡單的), possible(有可能的、合適的、合理的), impossible(不 可能), important(重要), necessary(必要的、必然的、無法避免的), essential

(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convenient(方便的), useless(沒有用的)...46等。所以 在教學時,要講述清楚這些詞的用法,強調這些詞只能做狀語。

同時像時段於句中,普遍來說只能當補語使用。所以如果把時段當狀語用,

就會產生誤句,如下所示,

(34)*我三年學習漢語。(趙金銘,2002)

(35)*我差不多五年住在他家隔壁。(趙金銘,2002)

以例(34)為例,改正此誤句,除了重動句外,還有其他移位的方式,如下所示,

(34)*我三年學習漢語。(趙金銘,2002)

(36)我學習漢語學習了三年。

(37)我學習漢語三年。

(38)我學習三年漢語了。

時段的位置本來就較不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時段若當動詞的狀語,就會不合 語法。所以在教學上應提醒學生:有一些詞只能當補語或是狀語,如 Tough Construction 裡的詞只能做狀語、時段只能當補語,而這些都是和重動句相關的 教學重點。

46 英文資料整理來自 World Wide Web:http://systw.net/word/af/sblog/more.php?id=1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