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第五章 結語

5.2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教材方面,我們選擇了擁有廣大使用者的兩本教材:《新版實用視聽華語》和

《新實用漢語課本》。檢視了教材對於重動句的用法說明、句型出現的順序等安 排。《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使用曹逢甫話題的觀念描述重動句句型,《新實用漢語 課本》所取用的理論是 Huang 的短語結構條件。對於教學建議,我們提出教師 必頇清楚講解動詞的構詞成分、「得」字於重動句的位置、分辨清楚不同形容詞 為補語或是狀語的差別。

5.2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

本文所收集的語料數目為三百則,但仍不足,同時因為口語語料來自於電視 談話性節目,電視節目的製作極有可能經過他人修剪,所以筆者可能在不知情之 下節錄某段已修剪過的對話,這些修剪過的對話是否會影響其中語料的分類呢?

此外,在論文中對於補語的描述只稍微著墨,例如,對於 Tough Construction 的 形容詞分辨,我們提出這類詞不能用於重動句中、也不能作補語,但是對於這類 詞不能使用於重動句的原因並未多做說明或是探討,故期望如有後續的研究,後 人於此方面可做更深入的研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黃宣範譯,Li ,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 著(2005)。漢語語法。臺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方瑾(2009)。論現代漢語詞素、詞、詞組之界定及其教學啟示。臺北 :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勤主編(2008)。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習得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社。

王燦龍(1999)。重動句補議。中國語文,269(2),122-125。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莉玉(2009)。重動句產生機制之強制性與選擇性。2009華語文教學與實務研 討會論文集,279-290。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翠屏(2009)。語意在句法處理中的角色:中文關係子句的眼動閱讀研究。臺 北: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李俊瑜(2010)。重動句中”V”的句法特性。語文學刊,8,99-100。

李納、石毓智(1997)。漢語動詞拷貝結構的演化過程。國外語言學,3,

32-38。

李純(2009)。從重動句的選擇性與強制性看其句式形成機制。河北北方學院學 報(社會科學版),25(4),30-33。

沈家煊(1995)。有界與無界。中國語文,248,367-380。

周小兵(2002)。漢語第二語言教學語法的特點。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2,137-142。

周小兵、朱其智、鄧小寧(2007)。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研究。北京:北京語 言大學出版社。

延俊榮(2002)。動結式“V+Rv”帶賓語情況考察。漢語學習,200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31。

林君穎(2001)。華語初級教材語法用語及語法點選擇之初探。臺北: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林秋芳(2006)。現代漢語離合詞之教學語法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 士學位論文。

林逸欣(2011)從補語語意指向探討「得」字重動句,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 究生論壇論文集。

易荷梅(2007)。現代漢語「離合詞」的研究及其在教學上之運用的探討。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金立鑫(2009)。解決漢語補語問題的一個可行性方案。中國語文,232,

387-398。

邵菁、金立鑫(2011)。補語和Complement。外語教學與研究,43(1),48-56。

范曉(1996)。三個帄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范曉(2001)。關於漢語的語序問題(一)。漢語學習,5,1-12。

孫德金(2002)。外國留學生漢語“得”字補語句習得情況考察。語言教學與研 究,6,42-50。

徐樞(1985)。賓語和補語。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張旺熹(1999)。漢語特殊語句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張旺熹(2001)。“把”字句的位移圖式。語言教學與研究,3,1-10。

劉雪芹(2011)。現代漢語重動句補語語義指向分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 報,2,179-183。

張靜(2004)。現代漢語重動句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寶林(2006)。漢語教學參考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曹逢甫著,王靜譯(2005)。漢語的句子與子句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 社。

陳俊光(2008)。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陳俊光、李菁菁(2007)漢語重動句選用與否的機制與教學應用之再探。華語文 教學研究,4(2),103-145。

單寶順(2006)。及物動詞賓語和黏合結果補語同現的兩種形式。廊坊師範學院 學報,22(1),36-39。

程美珍主編(2010)。漢語病句辨析900例(繁體字版)。臺北:新學林出版股 份有限公司。

黃月圓(1996)。把/被結構與動詞重複結合的互補分步現象。中國語文,251(2), 92-99。

馮勝利(2001)。論漢語"詞"的多維性。當代語言學,3(3),161-174。

項開喜(1997)。漢語重動句式的功能研究。中國語文,259(4),260-267。

楊玉玲(2004)。重動句研究綜述。漢語學習,3,37-42。

葉蜚聲、徐通鏘(1993)。語言學綱要。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2002)。中國話的文法增訂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2002)。外國人語法偏誤句子的等級序列。載於趙金銘(編)(2005)。

漢語與對外漢語研究文錄(pp189-203)。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趙金銘(2006)。對外漢語語法及語法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春秋(2009)。形容詞作狀語與補語的情況考察ˍ兼論對外漢語教學策略。瀋 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55,141-144。

趙新(2002)。詴論重動句的功能。語言研究,46,28-31。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苑。

劉東升(2008)。漢語動詞拷貝句式的語意焦點及其句式選擇性。現代語文(語言 研究版),19-21。

鄧守信(1984)。漢語及物性關係的語意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語言教學與研究,4,7-17。

鄧守信(2005)。漢語語法論文集。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錢偉(2011)。淺析漢英習語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現代語文,(2),101-103。

戴浩一著,黃河譯(1988)。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國外語言學,1,10-20。

Chang, Claire Hsun-huei. (1991). Verb copying: toward a balanced between

formalism and functionalism.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26, 1: 1-31.

Her, One-Soon. (1997).Interaction and Variation in the Chinese VO Construction.

Taipei: Crane Publishing Co.

Hsieh, Miao-ling. (1991). Analogy as a type of interaction: The vase of verb copying.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27: 75-92.

Huang, C.-T.James. (1984). Phrase structure, lexical integrity, and Chinese

compound. .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19, 53-78.

Huang, C.-T.James. (1988). 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 structure. Language,

64, 274-311.

Li, Audrey Yen-hui. (1988). Chinese postverbal constituent constrai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Taipei, Taiwan, Dec. 30-Jan. 2, 209-222.

Li , Charles N., & Sandra 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Yong, Shin. (1997).The grammatical functions of verb complements in Mandarin Chinese. Linguistics 35:1-24.

Tai, James H-Y. (1999). Verb-copying in Chinese revisited.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V: Interactions in Language Symposium Series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97-119. no. 2, Academia Sinica.

Teng, Shou-hsin. (1977). A basic course in Chinese grammar.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INC. San Francisco.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Tsao, Feng-fu. (1987). On the so-called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JCLTA)12: 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