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教師學術樂觀與學校組織氣候之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0

綜合上述學者所發展的學校組織氣候測量工具,發現針對不同的學校情 境或階段,可選擇使用適合的學校組織氣候問卷加以測量,有助於相關研究 的發展及應用。而本研究主要乃針對國民中學為研究對象,因此將採用 Hoy 等人(1996)所編製的中學組織氣候描述問卷(OCDQ-RM)之研究構面為 主要架構,並參酌其他組織氣候層面加以修訂,以做為研究測量工具。是故,

本研究的學校組織氣候涵蓋校長行為及教師行為共六項構面,其中校長行為 包括「校長支持行為」、「校長指示行為」及「校長限制行為」等三項構面;

教師行為包括「教師同儕行為」、「教師承諾行為」及「教師疏離行為」等三 項構面。

第三節 教師學術樂觀與學校組織氣候之研究

接下來將針對兩項研究變項分別探討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研究、學校組 織氣候之相關研究,及教師學術樂觀與學校組織氣候之相關研究。

壹、教師學術樂觀之相關研究

(一)學術樂觀的相關研究

McGuigan 和 Hoy(2006)以 40 所位於俄亥俄州郊區及鄉間小學的教師 為樣本資料,利用相關性檢定、迴歸及因素分析為假設檢定方式。其研究結 果支持在控制社經背景下,學術樂觀與學術成就間的關聯性。另一重要的研 究發現,教育領導者─校長理應採行更具體的行動方案,在校園中發展培養 學術樂觀的文化環境,得以利於全體學生的學術表現。

Smith 和 Hoy (2007)為了解當以社經地位與學校規模視為控制變數下,

位於都市地區小學學術樂觀與學生學習成就的關聯性。資料抽樣自德州的 99 所小學,並以複迴歸與因素分析為研究方式。實證結果顯示,學術樂觀 確實由集體效能與教師信任所構成;並且的確也能在控制社經地位時,適當 地預測學生學習成就。

Wagner 於 2008 探討學術樂觀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和學生學習成就的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1

聯性。樣本採用維吉尼亞洲 36 所公立高中教導 9 至 12 年級的全職教職員,

學習成績則是採計生物學、歷史、閱讀以及寫作等。因素分析證實學術樂觀 確實由教師集體效能、學術強調以及教師信任等三構面組成。相關性分析則 顯示學術樂觀與學生學習成就之間為顯著正相關;迴歸分析檢定結果,將社 經地位視為控制變數下,學術樂觀以及每個領域的學習成績仍存有顯著關聯 性。此外,學術樂觀與學校組織公民行存有顯著關聯性。

Kirby(2009)檢視學術樂觀以及社群參與間的關聯性,所謂社群參與 係指學校組織氣候的要素之一,學校與外部社群成員之間,採行正向並具有 建設性的合作策略。研究樣本為 35 所市區小學,檢定結果顯示社群參與以 及學術樂觀間存有顯著關聯性。另外,對於三到五年級學生的數學及閱讀學 習領域,教師集體效能、教師信任以及學術壓力等三要素和學術樂觀、學生 學習成就有顯著關聯性;社群參與以及學生學習成就亦然。利用複迴歸檢定 結果顯示,對於學習成就而言,學生的社經地位背景確實是最強烈的預測值,

但若將社群參與以及學術樂觀三變項共同加入方程式評估,將可解釋 74%的 學生學習成就變異程度。

Kirby 和 DiPaola 進一步探討學術樂觀與社群參與間的關係,樣本亦為 維吉尼亞州 36 所 9 到 12 年級的中學。該研究中,學者們採行路徑模型,以 發展在將社經地位視為控制變數下,學術樂觀、社群參與以及學生學習成就 間的關係。模型中,學術樂觀被視為一中介變數,係扮演學生學習成就的成 因以及社群參與的結果。研究結果顯示,社群參與能夠預測學術樂觀(β=0.60 且 p<0.01);而在控制社經地位變數後,學術樂觀得以依序預測生物(β=0.52 且 p<0.05)以及歷史(β=0.44 且 p<0.05)在學習成就的表現。研究結果亦指 出,學術樂觀對於學生學習成就的影響優於社經地位。該研究亦提供證據顯 示:透過學術樂觀,社區動員和形成中的學校伙伴關係能夠正向的影響學生 學習成就。最後,研究結果也鼓勵學校管理行政人員應該儘可能的朝學術樂 觀加以改變(引自 Wu, 201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2

Rutledge(2010)為研究檢測轉型領導與學術樂觀間的關聯性,以阿拉 巴馬州北部共 67 所小學的教師為樣本,採用 Leithwood 轉型領導模型。

Leithwood 定義所謂的轉型領導是:「透過方向設定、人群發展、組織重新 設計以及教學計劃管理等,使個人朝向某種程度的承諾以達成學校目標。」

研究結果發現不論是採用相關性檢定亦或是線性迴歸檢定,轉型領導皆與學 術樂觀呈現正相關。另外,倘若在一所學校裡,轉型領導程度愈強,則相對 應的將伴隨著愈強的學術樂觀。

Wu(2012)探討《集體責任、學術樂觀以及學生學習成就,以臺灣小 學為例》研究指出在美國,許多學者已證實即便在將社經地位視為控制變數 下,學術樂觀確實能有效的預測學生學習成就,但這樣的學術學說卻從未在 美國以外的國家或文化環境下檢定證實過;該篇研究重點即以臺灣的小學為 樣本下,探究學術樂觀的本質是否同樣能準確的預測學術成就。此外,該研 究更進一步將另一重要的學校特徵變數─集體責任─納入模型中,藉以檢定 其與學術樂觀和學生學習成就的關聯性。該研究以臺灣花蓮縣 104 所公立小 學中的 103 所為樣本。結構方程式模型檢定結果指出,學術樂觀的運作情形 不論是在臺灣或美國同樣有效。並且同樣在以控制社經地位前提下,學術樂 觀亦由三構面形成且同樣對學生學習成就有顯著影響。此外,研究結果亦指 出,集體責任對於學術樂觀有正向顯著影響,對於學生學習成就有間接影響。

亦即藉由提升集體責任同時可推升學術樂觀並有效改善學生學習成就。

(二)教師學術樂觀的相關研究

Kurz(2006)探討《教師學術樂觀感和專業承諾關係之研究》(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sense of academic optimism and commitment to the profession)。該研究為第一個探討學術樂觀在教師個人層面的研究,kurz 提出教師信念包含三個面向,分別為教師效能感、教師信任學生和家長及教 師學術強調感,教師效能感是指教師相信能為學生的學習成果帶來期望的信 念;教師信任是指能與學生和家長建立高品質的關係;教師學術強調是指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3

師能為學生建立高度重點的學術任務,三者型塑一種教師個人的潛在學術樂 觀。該研究資料的收集來自隨機抽取俄亥俄州的三、四年級教師,透過相關 性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來分析資料和提出模型,分析包括調查教師因素(教學 年資、認證/證照地位,並獲得學士學位)和學生因素(社會經濟地位、少 數民族背景,並確認身分)和教師學術樂觀感的關聯性。調查結果支持研究 假設,研究指出學術樂觀是由教師效能感和重視學術所組成。教師因素與教 師效能感之間沒有相關,學術樂觀與學生社經地位成正相關,但教師教學經 驗和專業知識因素與教師學術樂觀感沒有相關。最後,學術樂觀與教師專業 呈現相關。總而言之,探索性分析顯示積極的教師信念與教師專業承諾有相 關。

張奕華、許正妹和顏弘欽(2009)探討「分散式領導、教師學術樂觀與 學生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該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 象,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100所學校共計1500名教師進行調查,回 收有效問卷1003份。研究結果發現,分散式領導可以正向影響教師學術樂觀,

並可透過教師學術樂觀間接對學生學習成就產生影響。再者,教師學術樂觀 可以正向影響學生學習成就。

Beard等人(2010)抽取美國俄亥俄州的14所學校共260位小學教師,抽 樣的教師包括58名鄉村小學教師、112名郊區小學教師及90名城市小學教師,

皆領有小學教師證照,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教師個人層級的學術樂觀:建 構一個新的構念》(Academic Optimism of Individual Teachers : Confirming a New Construct),利用結構方程模式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這項分析提供小 學教師個人層級的學術樂觀測試及信效度支持。研究發現教師個人層級的學 術樂觀,是一種可測量出的概念,教師學術樂觀能成為一股力量有助於提升 學生的學業成績,就如同學校層級的學術樂觀在集體的層面上獲得支持。此 外,教師的學術樂觀和一般個人於生活中的樂觀主義呈現相關,當教師擁有 樂觀的性格,也能夠影響其教師個人的學術樂觀,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難,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4

提生學生的學業成績;再者,教師對促進型學校組織的覺知與個人學術樂觀 亦呈現正相關,當教師擁有較高覺知所屬的學校是促進型的學校組織,則其 教師個人的學術樂觀也愈強。

劉文章(2010)探討「新北市國民小學分散式領導對教師學術樂觀之研 究」,採用問卷調查法,選取60所小學共632名教師進行施測,回收有效問 卷553份,研究結果透過結構方程模式檢定獲得支持,顯示分散式領導對教 師學術樂觀具有正向顯著的影響。此外,新北市國民小學分散式領導與教師 學術樂觀之現況良好,教師知覺分散式領導、教師學術樂觀為中高程度。

張奕華、許正妹和顏弘欽(2011)進行「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之 發展與衡量」,該研究的目的主要為發展適合用以衡量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 觀之測量工具,並加以調查國小教師之學術樂觀知覺現況。此研究以台灣地

張奕華、許正妹和顏弘欽(2011)進行「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觀量表之 發展與衡量」,該研究的目的主要為發展適合用以衡量國民小學教師學術樂 觀之測量工具,並加以調查國小教師之學術樂觀知覺現況。此研究以台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