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整體學習成效分析

一、研究假設 1-1

全組學童在經過不同教學模式實驗後,分別接受「學習成就測驗」,

實驗組學童之「整體」學習成效(μ1)與控制組學童之「整體」學習 成效(μ2)無顯著差異。

H0:μ1=μ2 H1:μ1≠μ2

表 4-1-1 整體學習方面全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 來源 型Ⅲ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前測*誤差 7.613E-03 1 7.613E-03 .005 .942

誤差 89.055 63 1.414

表 4-1-1 為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其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結 果,F 值為.005;p=.942,未達.05 顯著水準,表示兩組迴歸線之斜率可視 為相同,符合共變數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可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

得表 4-1-2,調整後之事後比較摘要如表 4-1-3。

表 4-1-2 整體學習方面全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Ⅲ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前測 767.679 1 767.679 551.649 .000 組別 24.770 1 24.770 17.790* .000 誤差 89.063 64 1.392

*p<.05

表 4-1-3 整體學習方面全組事後比較摘要表 組別 調整後平均數 平均數差異

實驗組-控制組 標準誤 顯著性 實驗組 11.603

控制組 10.386 1.217 .288 .000

由表 4-1-2 及表 4-1-3 得知,排除共變項(學前能力)對依變項(學習 成效)的影響力之後,其 F 值為 17.790;p=.000,達到.05 顯著水準,實 驗處理效果顯著,表示兩組受試學童的整體學習成就測驗成績因教學方法 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拒絕虛無假設 H0,接受對立假設 H1:μ1≠μ2;且 其調整後實驗組(平均數=11.603)優於控制組(平均數=10.386),也就 是說,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而言,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式進行教 學,對其空間能力學習成效優於教師以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二、研究假設 1-2 果,F 值為.026;p=.874,未達.05 顯著水準,表示兩組迴歸線之斜率可視 為相同,符合共變數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可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

由表 4-1-5 及表 4-1-6 得知,排除共變項(學前能力)對依變項(學習 成效)的影響力之後,其 F 值為 1.159;p=.299,未達.05 顯著水準,實驗 處理效果不顯著,因此拒絕對立假設 H1,接受虛無假設 H0:μ1=μ2,也 就是說,對於國小五年級數學學業成就高分組的學童而言,無論教師使用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式或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其空間能力學習成就 並無統計上的差異。

三、研究假設 1-3

數學學業成就中分組學童在經過不同教學模式實驗後,分別接受「學 習成就測驗」,實驗組學童之「整體」學習成效(μ1)與控制組學童 之「整體」學習成效(μ2)無顯著差異。

H0:μ1=μ2

H1:μ1≠μ2

表 4-1-7 整體學習方面中分組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 來源 型Ⅲ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前測*誤差 4.442E-03 1 4.442E-03 .003 .959

誤差 44.816 27 1.160

表 4-1-7 為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其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考驗結 果,F 值為.003;p=.959,未達.05 顯著水準,表示兩組迴歸線之斜率可視 為相同,符合共變數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可繼續進行共變數分析,

得表 4-1-8,調整後之事後比較摘要如表 4-1-9。

表 4-1-8 整體學習方面中分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來源 型Ⅲ

平方和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前測 39.863 1 39.863 24.903 .000 組別 23.647 1 23.647 14.773* .001 誤差 44.820 28 1.601

*p<.05

表 4-1-9 整體學習方面中分組事後比較摘要表 組別 調整後平均數 平均數差異

實驗組-控制組 標準誤 顯著性 實驗組 12.234

控制組 10.468 1.765 .459 .001

由表 4-1-8 及表 4-1-9 得知,排除共變項(學前能力)對依變項(學習 成效)的影響力之後,其 F 值為 14.773;p=.001,達到.05 顯著水準,實 驗處理效果顯著,表示兩組受試學童的整體學習成就測驗成績因教學方法 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拒絕虛無假設 H0,接受對立假設 H1:μ1≠μ2;且 其調整後實驗組(平均數=12.234)優於控制組(平均數=10.468),也就 是說,對於國小五年級數學學業成就中分組學童而言,教師使用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其空間能力學習成效優於教師以傳統教學模式 進行教學。

四、研究假設 1-4

由表 4-1-11 及表 4-1-12 得知,排除共變項(學前能力)對依變項(學 習成效)的影響力之後,其 F 值為 3.750;p=.072,未達.05 顯著水準,實 驗處理效果不顯著,因此拒絕對立假設 H1,接受虛無假設 H0:μ1=μ2, 也就是說,對於國小五年級數學學業成就低分組的學童而言,無論教師使 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方式或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對其空間能力學習成 就並無統計上的差異。

五、小結

綜合此節資料分析,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而言,教師分別以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模式及傳統教學模式之不同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後,在相關空間 能力學習成效上,全組與中分組學童有顯著差異,顯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 方式能明顯提升此二組學的之學習成效。而高分組、低分組的學童則無顯 著差異,也就是說資訊融入教學無法對此二組學童產生明顯學習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