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網路地圖的文學性範圍

第一節 文學性的界定

傳統的地圖是笛卡兒世界的產物。地圖被視為是真實世界按照一定比例的再 現。地圖是傳遞訊息的媒介,而訊息與真實世界之間有著一對一的對應關係。「溝 通」指的是將訊息從繪圖者經地圖到閱讀者做機械式的轉換。一個好的地圖繪製 者能夠很忠實、沒有扭曲地將真實世界利用地圖來傳達。(畢恆達,2006:45)

近代人對於物質世界的掌握,最顯著的表現就是在藉科學方法理解物質空間方 面。過去五百年來,我們繪製出整個陸地空間的詳圖,大陸、冰山、海底都逃不 過地圖繪製者的眼睛。近一百年中,我們也繪製出月球地圖以及金星和火星的大 部分地形圖。我們對於物質空間的理解已經超越地球的範圍,及宇宙的最遙遠 點。(Wertheim 著,薛絢譯,1999:15)

現在的網路空間早已不只是資料空間了,許多線上的活動並不是資訊取向 的。多位評論家已經指出,網路空間的首要用途不是蒐集資訊,而是社會互動與 溝通。(Wertheim 著,薛絢譯,1999:185)說穿了網路空間是種物理學上的科技 副產品,例如矽晶片、光纖、液晶顯示螢幕、電子通訊衛星,到網際網路上所使 用的電力都是。這算是一種電子的「思想的實體」。在純粹物理主義的宇宙觀之 下,人心中一些非物質層面的東西流離失所,只能到網路空間抒發。簡單來說,

網路空間已經成為一個揮灑想像力的空間,變成表達「自我」心智思維的新天地。

(同上,186)

《文藝學新周刊》2006 年第 13 期載有周小儀提到「文學性」(literariness)

是一個歷久彌新的題目。早在 20 世紀初,這個問題就開始灸手可熱;而時至今 日,學界對此仍然爭論不休。在中國倡導文學性的文章幾乎覆蓋了文學研究的所 有領域:文藝理論、西方文論、外國文學、中國現代文學、比較文學。現在的學

者對文學性的光彩內涵擁抱者多,讚譽者多,批判者寥寥。周小儀追溯了歷史上 有關文學性的諸種觀念,從三個方面概括了文學性的主要內容:(一)作為文學 的客觀本質屬性和特徵的文學性;(二)作為人的一種存在方式的文學性;(三)

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實踐活動和主體建構的文學性。她認為,沒有一個抽象的、永 恆的、客觀的文學性,只有具體的、歷史的、實踐中的文學性。在中國,文學性 是特定社會歷史文化關係的集中體現,是生活實踐中飄浮的能指,是東西方文化 關係結構的轉喻。(中國文學網,2012)

文學性是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家、結構主義語言學家 Jakobson 在 20 世紀 20 年 代提出的術語,意指文學的本質特徵。Jakobson 認為,「文學研究的對象並非文 學而是『文學性』,就是那種使特定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在這裡,文學 性指的是文學文本有別於其他文本的獨特性。在 Jakobson 看來,如果文學批評僅 僅關注文學作品的道德內容和社會意義,那是捨本求末。文學形式所顯示出的與 眾不同的特點才是文學理論應該討論的對象。對於 Jakobson 和他同時代的俄國形 式主義批評家來說,文學性主要存在於作品的語言層面。Eichenbaum 認為,把「詩 的語言」和「實際語言」區分開來,「是形式主義者處理基本詩學問題的活的原 則」。Jakobson 則進一步指出,文學性的實現就在於對日常語言進行變形、強化、

甚至歪曲。也就是說,要「對普通語言實施有系統的破壞」。英國批評家 Eagleton 透過比較如下兩個句子通俗地解釋了上述「詩學原則」:「你委身『寂靜』的、完 美的處子。」和「你知道鐵路工人罷工了嗎?」即便我們不知道第一句話出自英 國詩人 Keats 的《希臘古甕頌》,我們仍然可以立即作出判斷:前者是文學而後 者不是。二者在外觀形式上有如此巨大的差別:第一句用語奇特,節奏起伏,意 義深邃。第二句卻平白如水,旨在傳達信息。因此,一旦語言本身具備了某種具 體可感的質地,或特別的審美效果,它就具有了文學性。文學性從形式的角度探 討文學,是歷史上研究文藝本質屬性的眾多版本之一。雖然古代西方還沒有出現 現代意義上的文學概念,但是對詩歌本質進行深入探討已不乏其人。Aristotle 認 為,一部好的作品應該有頭有尾有中間段,不應太長也不應太短;要具備類似有

機體那樣的完整統一性。不過這種解剖麻雀的方法有些枯燥,對那些有血有肉、

情感豐富的作品難免有些削足適履。於是後來的浪漫主義詩學雖然也強調有機統 一性,但作出了相應的情感補充。Wordsworth 認為,「一切好詩都是強烈情感的 自然流露」,因此有機統一性還須加上情感表現性才是文學的本質特徵。文學創 作就是要有形象思維。形象是文字表達具備藝術性的關鍵所在,是「情」與「趣」

的物質載體,是形式的審美體現。「沒有形象就沒有藝術。」形式主義產生的文 化背景就是當時俄國流行的象徵主義詩歌和以「形象思維」為核心的象徵主義詩 學。但是在俄國形式主義批評家 Shklovsky 看來,「形象只是詩歌語言的眾多技巧 之一」。形象也非一切文學作品所固有的特徵。特別對於某些散文作品來說,形 象並非決定性因素。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歷史上眾多的說理文、布道辭、書信 和某些哲學、歷史著作並沒有過多地使用具體可感的形象,但仍然極為可讀,不 失為藝術性很高的「文學」。如果僅僅用「形象性」衡量一切,就難免以偏概全,

把許多優秀作品拒於文學殿堂門外。作為「文學」的定義,文學性主要涉及文學 概念的內涵。文學性回答文學有哪些本質屬性,處理的是具有普遍意義的抽象觀 念。歷史上關於詩歌的種種看法,諸如形式整體性、情感表現性、藝術形象性、

語言凸現性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對文學某些特徵的描述。但問題是,無論這些定義 多麼完美,都會依次被取代。要構造出一個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在文學領域 談何容易,文學的定義總是隨時代而變遷。因此,文學性問題的複雜性在於歷史 上的文藝觀點極具流變性和多樣性。文學概念的內涵有這樣的不穩定性,而文學 概念的外延,就是文學一詞所指的對象,也同樣具有不確定性。因為無論把文學 設想成什麼,總有相當一批常識上應該屬於文學範疇的作品被拒於門外。文學性 的困難就在於文學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永遠處於劇烈的變動之中。現在的學者顯然 已經感到定義文學的力不從心:「對於文學的獨特性,人文學科既感到不可思議 又難以明確地規範出來。」Eagleton 談及文學概念的不穩定性時也指出,文學「不 是一個穩定的實體」,它是一種「價值判斷」,是「特定時期的特定人群因為某種 特殊原因而形成的建構」。Culler 引述 Jakobson 的話說:「詩與非詩的界限比中國

行政區劃的界限還不穩定。」正因為如此,文學作品的範圍總在變化之中。然而,

Eagleton 風趣地說,如果我們告訴 18 世紀或以前的英國人,說某些作品,包括他 們自己的作品,因其形象性、想像性、審美性而可以定義為文學,那他們會覺得

「非常奇怪」。因為雖然我們稱為文學的現象迄今已有 2500 年或更長的歷史,

但所謂形象的、想像的、審美的文學觀念在西方卻是十分晚近的事。因此,探討 文學概念的第一步,就是應該將文學的觀念和文學的現象,或文學的內涵與文學 的外延區別開來對待。因為只有這樣做,我們才能清楚地看到,文學觀念在歷史 上如何先於文學而存在。(中國文學網,2012)

在英語中,文學( literature)一詞最早出現在 14 世紀,但是它最初的含義 是泛指一切文本材料而非文學。權威的《牛津英語大辭典》給文學下的第一項定 義是「書本知識,高雅的人文學識」,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文獻、學問的意思。實 際上文學一詞的「文獻」含義,至今仍然保留在現代英語之中。西方學術機構中 的成員著書立說,第一步就是做出一個本課題的研究綜述,盡收前人的研究成 果,這被稱作 literature review,其中 literature 的準確翻譯就是文獻。在歐洲,直 到 18 世紀末,文學一詞都還只是文獻的意思,隨後逐漸過渡到專指有關古典文 獻的特別知識和研究。最終於 1900 年前後才形成了現代的文學觀念,就是專門 指涉具有審美想像性的那一類特殊文本。其實不只限於西方,在中國古代,文學 一詞也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至少在魏晉以前,文學一詞泛指一切古代文 獻。(顧易生等,1996)至於西方意義上審美的文學觀念的流行,則是晚清以後 的事了。(羅崗,2002)現代意義的文學在歐洲的產生是一些學者對文學一詞的 現代用法進行了考證。Wellek 在〈比較文學的名稱與實質〉一文中首先描述了西 文中文學一詞的起源。他指出,文學一詞在 18 世紀中葉經歷了一個「民族化」

和「審美化」的過程。這個時期在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等國家出現的文學 一詞開始指稱以這些國家的語言寫成的、具有審美想像性的民族文學作品。例如 Voltaire 在《路易十四時代》中使用了「文學體裁」和「文學傳統」等短語,指 的就是詩歌和散文等文學作品。Lessing 在《有關當代文學的通信》中同樣也涉

及到現代意義上的文學。文學作為意識形態的一種形式具有同樣的作用:它把現 實中的矛盾和自我的分裂狀態加以「想像性地解決」。這正是 Macherey 等人對文 學和審美的看法:文學及其審美效果具有撫平現實、彌補矛盾、生產意義的功能。

及到現代意義上的文學。文學作為意識形態的一種形式具有同樣的作用:它把現 實中的矛盾和自我的分裂狀態加以「想像性地解決」。這正是 Macherey 等人對文 學和審美的看法:文學及其審美效果具有撫平現實、彌補矛盾、生產意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