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文獻回顧

第五節 文獻回顧

本研究文獻回顧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乃對於中等強權(middle power)此概念的相關論述;第二部為應用角色理論(role theory)在外交決策分

33朱景鵬,「中共外交戰略之研究-以六方會談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頁 15-18。

34陳明毅,「中共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研究-以政府職能轉變分析」,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5 年),頁 11。

11

析上的相關研究案例介紹,第三部分則是回顧韓戰後韓國的對外政策發展與政經 變遷,以及韓中關係演變的討論。

壹、 日益活躍的中等強權:韓國

在 2008 經融危機後國際秩序重整,面對既有已開發國 G8 與 BRICS 的興起,

韓國以中等強國自居,在 G20 的活躍受到矚目。傳統中等強權理論多關注西方 開發國,冷戰後則關注開發中國家。而韓國近來在國際組織的活躍,使得以中等 強權角度探討韓國外交政策的研究,日益熱門。本研究回顧將韓國做為中等強權 討論的文章,了解學界對於此議題的論述,並觀察其背景與內涵。

Andrew F. Copper 認為全球經濟治理中等強國如韓國的活躍可說功不可沒,

如推動發展議題與對 IMF 的改革議程。Copper 認為韓國從發展中國家晉身為已 開發國的經驗,使得其更能擔任周旋於開發中與已開發國的角色。除了本身的經 濟具備一定實力,知識與文化產業的強勢也是韓國得以在 G20 發揮領導能力的 原因。35

Yong Jong Choi 關注韓國的區域戰略與作為。對於韓國而言,韓美同盟有著 容易激怒北韓或冒犯中國的風險。韓國本身對美國有貿易問題,對日本則有歷史 與領土問題。而韓國長期便處於安全隱憂處境,也害怕自己被排除在國際矚目之 外,這是韓國希望推動區域合作的原因。而東北亞的中國、日本,彼此之間與對 美國都有各自的問題,這使得韓國在其中有所空間幹旋。Choi 認為韓國應鞏固 既有霸權(美國)對其政權的支持,或至少維護伙伴的關係,同時發展利基外交、

開展多邊合作。36

Jojin V. John 認為 2008 年後金融危機改變了韓國的外交政策結構。中等強權 雖直到李明博政府方為開始發陽光大,但在這之前便以被學界用來政策分析的概 念。傳統上,韓國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朝鮮半島事務與各國關係。中等強權外交 政策的出台,John 認為代表著有幾種特色:韓國希望成為知識與軟實力的貢獻

35Andrew F. Cooper & Jongryn Mo, supra note 17, at 1-24.

36Young Jong Choi, supra note 22, at 47-67.

12

者;重視國際安全、發展與環境氣候問題;希望擔任促進者的角色;建制合作成 為外交主要目標;以及擔任協調者的角色。37

Minghao Zhao 關注韓國的外交政策發展。認為韓國採取與中國友好策略,

背後原因除對於日本歷史問題上的不信任,也有美國對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受挫,

相較而言中國能發揮更多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背棄同盟,韓國所希望的,是 擔任中美兩強權之間的橋梁,避免亞洲形成兩集團的對立。38

Jose Guerra Vio 著重韓國在東亞區域的外交活動,並認為在當前國際結構之 下,韓國為推動區域合作與建制的最佳扮演者。這是由於區域強權,即中國和日 本的領導,往往帶來爭議甚至衝突。Vio 認為傳統中等強權研究重視皆為西方先 進開發國,但在東亞應注重亞洲國家的獨特性。另外,Vio 也強調了中等強權領 導能力(middlepowermanship)的重要性。39

Sook-Jong Lee 研究韓國中等強權外交策略,發覺韓國直到近年才選擇此外 交道路,是一個耐人尋味的例子。背後原因一方面來自獨霸強權的持續衰弱,也 因為中國與美國在亞洲開展的競爭局勢,使得中等強權必須採取某種避險的策 略,以防止被任一方強權所孤立。Lee 認為對於韓國而言,最大困境為新興強權 與舊有強權的競爭,這也是韓國自身處境的關係-一方面安全保障仰賴美國,中 國又是其重要經濟夥伴。較好的策略應該是著重於全球性議題的發展,並遠離安 全議題可能帶來的風險。40

Chaesung Chun 則認為,對於韓國中等強國外交戰略,未來最大的挑戰將是 如何保持與中國和與美國的關係。對韓美同盟希望能夠更加具有彈性,同時與中

37Jojin V. John. “Becoming and Being a Middle Power: Exploring a New Dimension of South Korea’s Foreign Policy.” China Report, vol.50 (2014), pp. 325-341.

38Minghao Zhao, “South Korea’s Middle Power Diplomacy”, Project Syndicate (September 9, 2015),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china-south-korea-warming-relations-by-minghao-zhao, Searching Date: May 15, 2017.

39Jose Guerra Vio. South Korea's role in building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A Middle Power Advancing Regionalism (Saarbrücken: LAP Lambert Academic Publishing, 2013) pp.5-35.

40Sook-Jong Lee. “South Korea as New Middle Power Seeking Complex Diplomacy,” Working paper, No.25(Seoul: SungKyunKwan University, September, 2012) , Available from

http://www.isn.ethz.ch/Digital-Library/Publications/Detail/?lang=en&id=152781, pp. 1-25.

13

國的交往也不可少。41Seung Hyok Lee 則比較加拿大發展經驗,認為綠色能源與 人道主義等新興議題的倡議,有助於韓國做為中等強權在區域的發展。42

綜觀上述而言,中等強權理論對於韓國研究,著重對於所面臨國際結構變遷 的情況,如何權衡利失,從而產出政策與評估。中等強權本身所具備的特性(重 多邊主義、自由、價值等)43同時也能側觀韓國所追求的價值與路徑。誠如 Hurrell 所言,中等強權研究時常是國家行動的描述,而缺乏預測的能力。但筆者認為或 許也並非必要,中等強權能提供一種觀點,讓研究者能夠更好掌握行為者的特徵 與現行動態。而政策如何產生背後的邏輯,則能藉助其他理論加以補充過程。

貳、 中國崛起下韓國的角色扮演與中國角色特徵

角色理論重視角色本身概念,也關懷角色從何而來的內、外部原因。本研究 欲探討韓中關係對韓國角色變遷的關聯,因此將回顧學界角色理論對於韓國、中 國的探討。

Heike Hermanns 運用角色理論國家角色概念討論李明博政府所提倡的「全球 韓國」。韓國活躍於國際發展議題與參與維和行動。除了是全球性的成員,也是 重視文化的國家與經濟大國。在當前局勢下,韓國角色有下列數種值得注意:第 一是負責任的全球成員(Responsible Global Player)、經濟強國(Economic Power)

與文化相關成員(Culturally Relevant Player)。44

Sebastian Harnisch 在外交政策研究帶入角色學習(role learning)的概念,探 討行為者與重要他者的互動關係。並以中國在蘇丹達爾富爾問題中作為為例。中 國在其中參與了維和行動,並促成蘇丹與西方世界的和解。Harnisch 認為這是中 國改變自我,開始採取軟強權的角色,原因來自於國際上非政府組織做為重要他

41Chaesung Chun,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Cooperation:South Korean view”, Presented for 2012 Trilateral Dialogue Taipei-Tokyo-Seoul (Taipei: NCCU, Oct 29, 2012), pp.46-52.

42Seung Hyok Lee,“Canada-Korea Middle Power Strategies: Historical Examples as Clues to Future Success,” Asia Pacific Foundation of Canada,

http://www.asiapacific.ca/research-report/canada-korea-middle-power-strategies-historical-examples, Searching Date: May 1, 2017.

43Id.

44Heike Hermanns, “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in the Global Korea’s Foreign Policy Strategy”, The 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Vol. 11, No. 1 (June 2013), pp. 55-82.

14

者的影響。Harnisch 另外也提到了北韓核問題也有可能導致中國角色的再次變 遷。

石之瑜研究崛起中國所擁有的角色特徵,認為其有民族國家(nation state)、

文明者(civilization)、天下概念(Tianxia)與亞洲主義(Asianism)四種不同的 分類方式。亞洲主義尋求屬於自己的全球性角色、天下概念則是認為世界依尋某 種和諧秩序運作、民族國家關心自我的利益、文明者則是認為自我擁有內部邏 輯。Chih 從而得出四種戰略焦點,意即中國可能採行的角色扮演-國家利益、

帝國主義、主權與重視周邊。Chih 強調需注意國家認同(identity)與國家形象

(image)的概念區別,並且從國家為重角色(role)或重自我(ego)兩種角度 觀察中國對角色的選擇。45

徐正源研究關注中國「負責任大國」角色認知的形成過程。徐認為 1996 到 2007 年間,中國角色認知產生了重大變化。冷戰結束之後,中國從與俄羅斯關 係正常化開始,陸續與重要大國建立關係,並且從自身經濟實力成長得到自信。

同時,在確立「和平與發展」為世界主流後,國際責任話語也逐漸開始在官方聲 明出現。這些條件建構了中國對負責任大國視為自身角色的前提。46

Nele Noesselt 研究中國與現存共產國家之間的關係,包括古巴、北韓、蘇聯

(俄羅斯)與越南,從而觀測中國自我的角色認知。中國經歷過重大角色轉換。

重新加入世界經濟秩序,但仍維持了「社會主義者」的角色。Noesselt 認為國家 角色概念與認同與合法性有關。中國將其自身定義為民族國家與文化者(受到天 下觀念影響),近年來則自稱為開發中國家、崛起中強權與亞洲強權。蘇聯對中 國是一個負面的鏡像與失敗的警示;北韓則是代表鄰近地區重大的挑戰,一方面 視作其影響力的範疇,一方面認為北韓應走向中國發展模式;對於古巴,中國過

45Chih-yu Shih, “Assigning Role Characteristics to China: The Role Sate Versus The Ego State. ”, Foreign Policy Analysis, Vol. 8 (Janruary, 2012), pp. 71-91.

46徐正源,中國負責任大國角色的建構:角色理論視角下的實證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

社,2015),頁 46-84。

15

去視為共產主義成功的模型;越南則像是中國共產模式的一面鏡子,有許多相似 之處。Noesselt 認為展現了中國欲建構某種社會主義陣營發展途徑的傾向。47 縱觀韓國戰後發展史,由於安全因素大為仰賴美國支持,也不難觀察其有被 保護者與忠誠同盟者的色彩。Hermanns 研究中的三種角色,在中等強權概念之 中,能夠很好的涵蓋角色的價值。本研究主要使用 Holsti 提出的國家角色概念,

加上中等強權做為新角色一併做討論。角色理論學者對於外部因素與內部因素,

各有側重。本研究也並不偏廢,主要使用 Harnisch 的研究架構,探討外部結構

(重要他者)與內部政經狀況都如何影響角色形成。並側重於中國的角色變遷與 韓中關係變化。Chih、徐正源與 Noesselt 雖重點略有不同,但皆為中國國家角色

(重要他者)與內部政經狀況都如何影響角色形成。並側重於中國的角色變遷與 韓中關係變化。Chih、徐正源與 Noesselt 雖重點略有不同,但皆為中國國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