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韓國國家特性對國家角色概念形成的影響

第一節 研究結果

本研究以角色理論作為方法,論析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之所以形成的過 程,本研究探討了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發展的歷史,並且關注作為「重要 他者」的中國朝鮮半島政策的變化,以及在韓中關係變遷下對韓國角色認知的影 響,並且也著重於韓國內部情況的發展。本研究問題核心在於探究韓國的「中等 強權」外交政策所醞釀的內涵,以及其背後的成因,本研究認為從韓國近代史的發 展而觀,特別是與「重要他者」之間關係的拉近與轉變,實際性地衝擊了執政者的 認知,逐漸改變了韓國的價值觀與世界觀,造成決策者在制定外交政策時,存在對 於韓國在世界上地位的判斷,這種出自對於國家角色概念形成的認知,影響了決策 者在外交決策中所呈現的傾向,型塑了韓國過往對外政策的實施,近幾屆政府所開 始推廣的「中等強權」外交政策也沒有例外。

另一個本研究所關心的問題,是韓中關係的發展對韓國國家角色概念形成的關 連性,本研究以中國作為韓國「重要他者」地位的分析角度做為切入,在 19 世紀後 中國從朝鮮半島「重要他者」地位的衰退,削弱了之後中國對於韓中關係的影響強 度,也從此失去了能夠絕對性地決定韓國角色的能力。然而,中國仍具備一定的政

181

治與經濟的重要性,中國在不同時期的角色認知的變化,透過朝鮮半島政策的規畫,

於雙方互動或衝突之中,持續地影響了韓國的認知,並且增強了韓國在冷戰後對於 經貿交往與拓展外交的需求,使得韓國認知到若要平衡與強權的交往,便必須拓展 新興的外交議題,強化對於和平與對話的主張。

研究問題另外也關懷韓國在近代國內政治與經濟的重大轉變,並關注韓國現代 化進程之中,政治、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狀況,並對於國內發展情況如何對國家角色 概念產生影響提出疑問。而從韓國的現代化進程而觀,經濟規模、政治結構、社會 情勢的變遷, 型塑了韓國認知上的改變,更是影響了公眾對於過往「重要他者」的 態度。這種影響力也呈現在韓國內部輿論對於「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評價,並從 中反映了韓國在現代歷史所形成的集體記憶,對於自我認知造成的影響性。

在各章的研究結果方面,於第二章探討了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發展的歷 史,並對於近代韓國角色變遷現象進行解析,如表 6 所呈現,在二戰結束後,韓 國受到了作為「重要他者」的美國於政治、經濟上的深刻影響,扮演了美國的「忠 誠同盟」與「受保護者」,以及自由陣營「信念捍衛者」的角色。這種緊密的同 盟關係逐漸產生了變化,1970 年代之後國際結構的變動、美國勢力的撤除,使 得韓國被迫減少對於美國的依賴,型塑了對重視經濟發展的「國內發展者」角色 認同。冷戰結束後,韓國在現代化與民主改革的基礎上,增強了對於發展新興外 交政策的信心,從而創造了「區域合作者」、「調解者」、「橋梁者」等角色,並以 溝通調解者的身分,開始活躍於國際舞台上。

182

183

提升,使得注重和平、反對衝突與強調國際合作的「中等強權」外交政策,得到 了韓國決策者的歡迎與接納。韓國對於「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實施,事實上反 映的是韓國面臨強權環伺的憂患意識,以及亟欲擺脫過往依賴強權之下貧弱形象 的心態,韓國的決策者希望透過「中等強權」外交政策,藉此實現自主性的提升,

從而創造嶄新的外交形象。

在第三章之中,本研究檢視了中國在 19 世紀末時於「重要他者」地位的下 滑,直接性地削弱對於朝鮮半島的影響性,脫離了朝貢關係的朝鮮王朝,拋棄了 舊有看待世界的方式,減少了對於中國「忠誠同盟」與「被保護者」角色的認同。

這種認知上的轉變,不僅對於後來的韓中關係發展造成影響,也造成現代的韓國 學界對於中朝關係多持負面的角度,批判朝鮮王朝缺乏進步與創新的精神。

在韓中關係發展與韓國的角色認知變化過程中,中國儘管不再是朝鮮半島的

「重要他者」,卻仍然是韓國最為重視的「廣義他者」之一。中國在二戰後以共 產陣營的「信念捍衛者」與蘇聯的「忠誠同盟」角色自居,影響了韓國同樣以敵 視的姿態回應中國的對立。在 1970 年代後,中國隨著蘇聯「忠誠同盟」角色的 衰退,開始重視「積極獨立者」角色,並進而開始發展「國內發展者」角色,中 國角色認知轉型影響了韓中關係的和緩,並提高韓國對於雙邊經貿交往的興趣與 認同。進入到後冷戰時期,中國為了促進經濟發展,重視拓展經貿關係與維持區 域和平穩定,中國對於「調解者」、「橋梁者」與「區域合作者」角色的開發,也 影響到韓中關係的交往,除了強化了韓國對於拓展中韓經貿關係的期待,也促使 韓國在北韓議題上,期望與主張無核化的中國增加更多的合作機會。

對於韓國而言,在與中國的交往過程中,逐漸意識到有利於雙邊經貿合作的 政策之重要性,同時也認為以和解與對話作為基礎,發展並強化國際建制與合 作,才是與強權共處的較佳方案,在遭遇到與中國的政治摩擦事件時,韓國仍認 為必須以雙邊對話與多邊協商和強權共處,從而方能促成和平局面產生,而這種

184

訴求解決衝突並實現和解的心態,同時也強化了韓國對於「中等強權」外交政策 的認同與追求。

在第四章的部分,本研究探討了國家特性的成長對於角色認知形成的影響,

韓國現代化歷程之中的經濟規模成長,造就了韓國「國內發展者」角色的轉型,

而經濟發展造成的弊病浮現後,也逐漸造成韓國對於角色認知的挑戰。政治結構 變遷也造成對韓國角色認知的影響,民主化過程之中自由主義思維的散播,弱化 了韓國「信念捍衛者」的角色,並增強韓國對於和平主義的認同。而公民社會的 成長,削弱了韓國「信念捍衛者」角色的特質,增強「區域合作者」、「調解者」

與「橋梁者」角色的特徵。

韓國內部結構的轉型,對於「重要他者」的美國與中國的看法也受到影響,

造成公眾意見對於美中兩國的態度出現了波動,在歷年的民意調查中,中美兩國 超越了其他國家,是韓國最為重視的交往夥伴,展現了韓國對於韓美同盟關係的 重視,也顯現對於中韓經貿關係間所抱持的樂觀態度,這便是由於韓國出自對於 拓展自主性的需求,重視與中美兩國交往所能獲得的安全利益與經濟貿機會。這 樣的心態也影響了韓國內部輿論對「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評價,韓國一方面肯 定「中等強權」外交政策在國際場域的表現,另一方面卻批判其缺乏主軸、成效 甚微,這反映了韓國對於外交處境的焦慮意識,韓國對於「中等強權」外交政策 的推動,是希望能夠擺脫過往依賴強權、外交能力薄弱的印象,但新興的外交政 策是否能夠促進韓國得以平衡與大國間的關係,進而獲得安全議題上的進步,韓 國公眾仍呈現了多有疑慮。

總結而言,韓國在近代歷史的發展中,長期處於受到強權所影響,這種集體 歷史性的記憶,影響了韓國決策者對於國家在國際上處於何種地位的想法,在冷 戰後,重視經濟發展的「國內發展者」角色,以及著重多邊協商與對話的「區域 合作者」、「調解者」與「橋梁者」角色,成為了韓國決策者對於國家定位的想像,

185

這種認知造就了對於「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推動,實際上隱喻著韓國期望透過 對國際合作與和平主義的主張,提升外交能力,並削弱對於強權單方面的依賴。

第二節 研究展望:中等強權外交政策對韓國在全球體系、

韓中關係與韓美關係的影響

本研究核心為研析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之所以形成的過程,此外也從中 能夠發覺「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實行,也對於韓國在全球體系的活動,與對中國 與美國的關係上造成影響。在推廣「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實際作為上,韓國籌措 了MIKTA,積極參與在 G20 與 OECD 的國際活動,並且活躍在聯合國內部的人 道主義與發展議題之中,在外交部的白皮書裡,稱「韓國能夠作為一個值得信賴 的中等強權,並做出有意義的貢獻」1,意味著韓國將持續關注對於非傳統安全領 域的興趣,並積極參與環保、人道主義、發展政策等議題,並且支持以和平思維解 決區域衝突的做法,主張以對話與和解取代武力及恫嚇的舉措。

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的實施,在全球體系之中,影響了國際上對於區域 衝突、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議題的合作,韓國對於非傳統安全領域的主導與參 與,強化了在 G20 與 OECD 之中相關機制與活動的作用,譬如舉行了 OECD 部 長會議,並執行相關政策的規劃2,從而增強國際上對於環保議題與發展政策的 關注與討論。而對於 MIKTA 的推廣,則是提高了國際上對於中等強權國家的關 注度,並與成員國在建構協調機制上達成共識,向外宣揚了多邊對話與協商的重 要性。3本研究認為,基於對建構國際多邊對話與協商機制的需求,韓國仍將會 維持以和平手段解決爭端的立場,並推動非傳統安全領域議題議程的進行。

而對於韓中關係與韓美關係,本研究認為,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所重 視的多方協調與和平主義精神,將會持續性地影響韓國對待兩大強權的關係。除了

而對於韓中關係與韓美關係,本研究認為,韓國「中等強權」外交政策所重 視的多方協調與和平主義精神,將會持續性地影響韓國對待兩大強權的關係。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