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文獻探討

根據以上研究問題背景,透過內容了解臺灣的社區總體營造、終身學習與社 區學習體系的淵源由來與發展。本節的重心在說明臺灣的學者在社區總體營造、

終身學習與社區學習體系三項問題背景所提出的觀點與看法,並探究歐美日針對 相關終身學習與社區學習發展方向與制度做說明。

一、社區總體營造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在 1993 年 12 月,由當時的申學庸主委與陳其南副主 委正式在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首度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和政策計畫,

以建立社區文化、凝聚社區共識、建構社區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來作為文化行政 的新思維與政策,強調的是一種由下而上,社區自主,居民參與的制度(鍾瑞騰,

2006)。1994 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提出「社 區文化活動發展計劃」十二項推動工作並發布,從而凝聚社區共體意識,以社區 本身的力量形成自發性、自主性的社區為目標,形成一股「社區運動」。從 1994 年以來社區營造已在臺灣發展十幾年,有許多學者以及研究者針對社區營造提出 觀點與看法。

曾旭正(2007)《臺灣的社區營造》提出:「社區」的意義主要於「有否社 區感」,「社區營造」的首要任務為「營造社區感」。新興都市中陌生鄰里需要 社區營造建立認同,讓居民成為彼此認識又對社區環境熟悉的一群人,讓「社區 感」無中生有;鄉村聚落中,社區感原本存在,只因人力外流,鄰里關係逐漸淡 化,表徵在地特色的人事物快速流失,因此社區營造的任務是「將原有的社區感 召喚回來」,這是城鄉社區在社區營造議題上的根本差別。皆具挑戰性的「社會 工程」。在社區營造的步驟上,需先讓彼此陌生的居民打破冷漠,進而透過溝通 交流,找到共同關切議題,在共同的議題上促發集體行動,則社區意識較容易建 立。這些階段都會造成居民意識的變化,但意識的轉變並非來自單純的閱讀、思 考或者交談,而必須附著於具體的行動上。人與人之間因此得以產生聯繫,也讓 人們對環境有所關切。社區營造則為行動的企劃、安排、執行以及成果分享,社 區營造也是這些行動後成效的觀察、檢討以及修正。

鍾瑞騰(2006)在〈社區總體營造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拔仔庄社區為例〉

內認為社區營造是臺灣發展出改善自己社區、調節生命意義的社會運動,主要有 下列三項主因:

1. 居民參與力量的崛起:

成人是社區事務的主要參與者,需鼓勵成人養成學習的興趣和習 慣,使學習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並對社區有認同感。

2. 終生學習風潮興起:

主要原因為提升國際化的經濟競爭力、消弭社會不平等、促進社會 團結與進步的要求、等個人的社會適應能力的需要(取自黃富順,

1996)。

3. 發展協會的運作:

根據社區本身特質與條件,結合外部專家與政府力量,積極從事社 區總體營造的工作。能將其組織功能,及其領導者的角色,加以探 究,對未來從事社區營造實務推展及推動者,當有莫大的助益。

向家弘(2008)〈日常生活‧社區營造與社會實踐─一個臺灣社區工作者的 觀察〉中提出社造並不隨機,它是廣泛且系統性的在全國各地發生,這一系統由 三個部分組織起來,一是政府機構,二是場域,三是社區工作者,而組織起這三 面向的動能來自資源、知識與行動,資源主要由政府供給,知識主要由專業者產 生,行動則主要由社區作為發動基地。政府、專業者及社區這三者是社造系統形 成的三股關鍵力量。

林振春(2004)《臺灣的社區營造》談到社區營造的目標從現代人的基本素 養、社區網路的建構、社區文化的形塑、社區意識的培養、社區參與的鼓勵與社 區學習的達成,皆有賴於社區營造工作的推動。為了讓社區能有效發揮其功能,

建立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達成社區營造的目標,需注意八個原則

1. 組織原則:社區營造為一種組織的過程,需從組織民眾著手,一切 活動皆以組織居民為基本

2. 教育原則:社區營造本身為一種教育過程,使居民態度改變,以帶 動社區變遷,進而達到社區發展境界。

3. 平衡發展原則:社區內各次級系統,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教育、

文化……等各層面,使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齊頭並進。

4. 社區自助原則:盡量運用社區本身資源,動員社區本身力量,節重 外界技術與指導,但不依賴外界援助,以提供居民的投入感與機會 和歸屬感。

5. 注重工作生根:社區營造為一種民主自治過程,必須使民眾樂於參 與社區事務,從中培訓領導人才,使社區不再依賴工作者協助,能 順利推展各項事務。

6. 注重全面利益:社區營造將社區視為一個整體,以全體居民的利益 為依歸,不能為某一特殊階層的利益而損害居民的利益。

7. 區域性配合計畫:地區性的社區是國家或社會大系統的一部分,社 區機化需與國家社會的整體發展計畫相配合。

8. 預防性的服務工作:社區營造本身是一種解決問題與預防問題的策 略,因此若能讓居民習得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有益其自立 自主,更是社區終身學習的真諦。

綜合以上看法,社區營造是希望能改善自己生活,增進社區認同感的一種漸 進式、長久性、溫和且持續性的社會運動,希望提升在地居民生活品質,從議題 凝聚、共識達成、執行動作,成果展現,所有行動構成社區營造,也從社區營造 成果檢討並規劃下一階段。藉由社區營造凝聚社區居民針對共同議題提出執行、

解決方式,成效並不是短期間就能呈現,需要先從凝聚社區內居民共體意識開 始,有共同目標才能提升生命共同體的共同理念,居民有認同並提升概念才能賦 予相關學習的權利。社區營造並非是以政府部門的計畫模式,使社區可以長遠性 的執行。而是從相關計畫發掘社區人文傳統歷史、培植社區產業,提升社區人力 的培訓、執行領導者、社區營造長遠進行的後續人力培養。從各方面層面的著力 加上人力持久與後續人才的接續,形成自立自主的民主素養等能力,並能永續發 展才是社區營造的最終目的。

二、終身學習

終身學習概念自 1929 年英國學者耶克理出版《終身教育》一書,首次被重 視。1965 年藍格朗在「第三屆國際成人教育推展委員會」也提倡終身教育對於 成人生涯發展的重要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1972 年出版的教育報告書《學會 發展:世界教育的今日與明日》(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提出教育概念應以終身學習為思考指標,世界各國針對自身的終 身學習亦加以改變,並應將終身學習列為重要施政措施。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 在 1973 年提出《回流教育:終身學習的策略》(Recurrent Education:A Strategy for Lifelong Learning)。1976 年美國頒訂〈終身學習法〉,日本在 1990 年頒 訂〈終身學習振興法〉。1995 年歐盟發表《教與學:邁向學習社會》(Teaching and Learning: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白皮書。1996 年聯合國文教組 織『21 世紀國際教育委員會』提出《學習:內在的財富》(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 狄洛爾報告書)。

依上述可看到許多先進國家在終身學習領域中紛紛提出策略或制定相關法 條,終身學習雖然是全面性的擴張影響,但本身是以廣泛、不受限制的狀況下,

並針對各區域不同的範疇與狀況做設計。每個區域本身的走向與制定會隨著該區 域本身的政治、經濟、社會做調整,大致以整體規劃與實施願景作為提出目標。

國內針對國外終身學習的相關文獻、書籍、研究等資料有限,而本文研究目 的主要以探討臺灣社區學習體系之建立,所以選擇國內學者研究國外終身學習文 獻內容,以美、日、歐盟等國家在推動終身學習過程,所採取的推動方式以及過 程為探討目標。

從論文中可以了解到許多教育設計重心不是在學習者身上,是在教育者與教 育機構。傳統的教學方式使社區學院面臨競爭壓力,也受到學習模式等創新手法 的刺激影響,需要做轉型變化。藉由了解美國在改革社區學院過程所產生的方案 與歷程,美國社區學院目前本身所遇到的困境與執行學習型社區學院之後所得之 效應,並從執行經驗了解若是在臺灣,針對終身學習歷程是否可以套用美國社區 學院模式並結合在地學習資源。

楊美緩(2006)《歐盟終身學習政策之分析》提出歐盟從教育層級、職業訓 練、數位學習網絡與學習領域四方向的做規劃與實踐,從基礎建立起終身學習社 會,並推展以達到各領域目標。社區學習體系目標也是從基礎資源調查開始,並 結合各教育層級、發展網絡學習資源,並整合成一體系,這樣的模式與歐盟終身 學習政策有相同之願景。

詹明潔(2007)《日本終身學習政策發展與實施策略之研究》日本在推展終 身學習主要以政府制法與政府機構推展為主。中央設置「終身學習政策局」、頒 訂〈終身學習振興法〉到都道府縣與市町村設置終身學習推展組織,是由政府規 劃終身學習模式,提供資源與學習場域。整體規劃、制度性的實行終身學習機制,

政府有其主導性、一致性,並提供資源。

吳明烈(2004)在《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提到德、英新學習文化的本質 並且針對其運用能給予臺灣的啟示,歐盟終身學習政策施行與發展,終身學習本

吳明烈(2004)在《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提到德、英新學習文化的本質 並且針對其運用能給予臺灣的啟示,歐盟終身學習政策施行與發展,終身學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