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007 年臺東縣社區學習體系推動之省思

第二章 22007 年台東縣社區學習體系建構

第三節 2007 年臺東縣社區學習體系推動之省思

2007 年規劃臺東縣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以實驗建構模式設計,主要由三方向 進行計劃執行。第一方向是為基礎學習調查,第二方向為社區種子訓練與縣外觀 摩,第三方向為預期實施鄉鎮市社區學習體系。針對三項執行方向作成效分析。

一、問卷調查:

第一方向基礎學習調查是以臺東縣為基礎調查範圍,由於 2006 年完全未建 立起相關基礎調查資料,之前臺東縣也沒有相關臺東縣民學習意願資訊資料收 集,大部分為各機關團體針對機構內學員資料調查整理,亦無對外公開相關數 據。依此在 2007 年臺東縣社區學習體系建構暨實驗社區推動計畫中,以臺東縣 縣民學習意願調查為主。要建立全縣性基礎學習調查,若是要以問卷方式從人力 與實際的調查方面困難度很高。考量到發送問卷或者是填寫問卷回寄方式,所得 到的回收率預期會非常低。所以選用電話訪談方式,作為問卷調查模式,希望用 電話訪談的方式所訪談到的問卷,能夠得到較多有效的問卷。

筆者以電話訪談方式,從臺東縣電話號碼簿中以隨機取樣方式撥打電話,但 是從接通電話的訪談者以及各問卷分析與實際跟受訪者簡單的對話過程中了 解,一般除了有所需求或者是有時間可以出來學習者以外,一般大多沒有辦法出 來學習,歸納電訪內容可以概略了解到,大多電訪對象以務農為主。在訪談中詢 問有關學習方面的問題,大多會以本身職業沒有需求而無學習動力。但是若能排 除時間、需求等因素影響,可以得到,有機會願意參與學習項目超過 75.84%的 比例。從電話問卷模式所得到的數值分析,接起電話願意接受訪談的受訪者排除 時間、需求等因素影響大多願意出來學習。雖然無法將數據概括為臺東縣所有學 習者的學習意願度,僅僅只能提供為參考數值。但是從訪談電話中了解到若是在 當地社區,居家附近的環境開設課程,並能克服相關問題,大家都願意出來學習。

從電話訪談經驗得到以當下的人力、物力,是無法負荷將臺東縣設定為調查 範圍。所以擷取此次電話訪談經驗,並考量人力與物力因素無法負荷全縣性的資 源調查。來年承接社區學習體系計畫時,調查單位以鄉為基準做深入、隨機的問 卷調查方式。希望能收集各鄉鎮的學習意願調查,並從各鄉鎮的本質特色、族群 性等因素作為調查影響因子,從中切入深究探討。

二、師資培訓、縣外觀摩:

社區種子師資培訓參與人員以社區人士為主,講師參與的人數稍嫌不足,也 未曾建立相關講師基本資料的收集。該會議也邀請臺東縣內相關終身學習機構的 工作人員,希望共同制定 2008 年臺東縣社區教育學習體系構想及草案,以及協 助臺東縣終身學習委員會規劃成立社區學習推動小組。不過大多未出席參與社區 種子師資培訓會議,參與者多半為社區發展協會幹部,所以相關 2008 年臺東縣 社區教育學習體系構想及草案的制定規劃上,無法形成完善的分工作業。針對社 區種子師資培訓,工作團隊需要增加更多相關的社區學習體系學習資源資訊,以 及與臺東縣各公私部門之間的會議,需要增加會議,透過不斷的溝通、討論才能 有具體共識。事前會議規劃、議題討論與會後具體實踐,都是需要作改善與檢討 的。

縣外觀摩安排屏東一方面主要是屏東縣是社區學習示範團隊,在社區學習體 系上結合地方文化館、社區營造、社區大學、老人學習資源、終身學習機構等相 關資源,形成連結性強的體系。另一方面希望藉由觀摩,促進兩方社區人士經驗 交流、心得分享。從參訪屏東縣的經驗交流中整理出,社區學習體系的學習並不 是坐在教室內,拿起課本背誦、記憶就是學習。學習是自主的,有彈性的,從最 基本的自我吸收,了解到群體間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切磋都是學習的一種。與當 地的解說人員、在地居民互動的過程中了解,不只是在課堂訓練的學習就算是學 習,可以清楚了解帶解說的過程中,解說人員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以及當地人對 於自己社區的執著、認真,都顯示社區學習的場域並不只在教室內,任何地方、

環境都是可以作為學習的教室。

三、2008 年規劃實施鄉鎮市社區學習體系

在會議中與各社區人士的晤談中,整理出對於池上鄉當下的狀況以及分析。

池上鄉為典型的農村地區,農村目前有很多東西是被遺忘,但除了講農村現代 化,傳統的文物器皿以及文化生活也是有價值的東西,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如 何建立池上鄉的人才庫,利用人才庫提供課程或活動舉辦,人才是不分本地與外 地人。在地子弟不僅是出去外面學習新知識新東西,也要將知識帶回來,回來時 利用 1、2 小時與大家分享,就是地方的社區學習。以池上鄉的概略學習分析,

一般要接受新訊息、新知識,或者是多元化的課程,需要到臺東上課,也不是每 個池上鄉民的經濟能力與時間都允許。就以社區教育來看交通與方便性是最重要 的,池上鄉因為村莊很集中,所以可能需要以輪流的方式,到各村落上課,若是

每次都在同一個地方辦活動或講課會有距離上的問題產生。若是以一個社區村莊 在上課,其他社區村莊互相湊熱鬧,就像是陪工的模式,也能增加學習。次數沒 有限制多寡,每年使用這樣的學習方式,做為一種持續性的學習。

由於鄉公所鼓勵村長兼職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這樣一來是做事方便,但長 期下來社區會缺乏專業人員,導致社區本身業務無法完善,社區發展協會組織零 零落落沒有完整的結構。若是以建構一個常設性的機構,加上專職人員處理相關 業務,或者成立一個學習學院,激發民眾的學習意願。以池上鄉為示範點,激勵 人數增加,將池上鄉本身的優勢運用發揮,有利激勵學習。並且利用技術資訊,

將經驗、文化、傳統的延續,如何讓在地生活化,學習如何將社區學習推廣,形 成社區學習體系。透過 2008 年 10 月 5 日與池上鄉在地人士的共識會議概略整理 出,之後可以使用怎樣的方式作為調查方向以及設立學習中心的依據。

2007 年為筆者與所屬團隊第一次接觸社區教育學習體系,從人力培訓、規 劃培訓社區、相關資料收集等方面都未曾做過。做為進一步鄉鎮市社區學習體系 培力的重點,將計畫執行重心以調查為主。由於計畫執行者希望社區學習體系可 以為鄉村部落鋪設高等教育學習動線,將學習資源帶入社區。所以一方面從基本 的學習調查、資料收集、社區幹部的計畫說明、人力培訓等方面重頭做起,二方 面藉由社會教育機構如社區大學、職業訓練中心、文化局、社會教育工作站等可 提供活動等非正規學習課程,可以吸引學習意願低落者參加學習。進行資源調查 舉行師資培訓的同時也邀請各終身學習機構負責人,希望能結合臺東縣內各終身 學習機構。相關調查、研習的辦理有助於增加在地參與社區營造的人員對於社區 學習的概念經營,並能協助在地社區居民獲得相關學習資源訊息。社區學習在計 畫實行期間,由於筆者對社區學習概念並未非常了解,從各縣市計畫以及相關成 果報告中參考各縣市執行社區學習體系的方式及目標,以便於了解社區學習體系 在各縣市中的執行方式,並希望能提供相關方式與辦法協助臺東縣社區學習體系 的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