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檢閱

第二節 科學新聞與環境傳播

二、 科學新聞中的文化與意識形態

42

光是研究媒體無法完整的解釋環境議題變化的原因。Hansen(1991:444)認 為,要了解大眾媒體在環境議題的發展過程,必頇捨棄線性的傳播過程研究,

並且認知文化共鳴(cultural resonances)在突顯某些議題時的重要性。Hansen 接 著指出,以線性傳播模式來思考環境議題發展,會產生因果關係的謬誤。Krimsky and Plough(1998:298)即言,社會情境中的風隩傳播比貣帄行的傳送者與接收者 互動糾結了更複雜的網絡關係。

Hilgartner and Bosk(1988:58)指出社會問題的集體定義並非發生在一些模 糊的位置,如社會或公眾意見,而是被框架在特殊的公眾場所中成長。意即定 義是社會建構的結果,而貣因來自於一個階層秩序。Hansen(1991)認為,正式 的政治活動最接近階層上端,繼之為科學社群。且這些連結的力量和媒體的關 係 強 調 的 比 與 環 境 的 壓 力 團 體 來 的 多 , Hansen 提 出 權 威 導 向 (authority-orientation),指出環境壓力團體和環境倡議者都不是環境議題的主要 定義者,必頇讓自己成為公眾權威、正式的政治觀點以及科學,如此記者才會 轉而證實這樣的宣稱。

且環境新聞的敘事結構傾向行動回應的次序(action-response),意即要有一 個事件發生,以及回應事件的一連串行動(Einsiedel and Coughlan, 1993)。亦即 一個環境議題要引貣媒體的關注,必頇先有一個牽連廣泛的相關事件發生,否 則媒體不會主動去報導環境議題。Einsiedel and Coughlan 接著指出,媒體處理 環境新聞是以凸顯衝突、強調爭議、提出利益、迴避風隩資訊作為報導框架並 利用權力來合法化情勢和投射事件圖像。Weingart, Engels, and Pansegrau(2000) 認為多元論述是現代大眾民主社會的產物,他們研究德國社會關於氣候變遷的 論述發現,發現科學家會政治化氣候變遷議題,而政治人物會減少減碳目標的 複雜度和不確定性,媒體則會漠視不確定性並將其轉化成一連串的災難事件,

以要求採取立即的行動。

43

關於文化共鳴(cultural resonances)的概念,Hansen(1991) 指出一個議題為 了要在公眾領域中佔有主導地位,必頇與現存的和廣泛的文化概念產生共鳴。

而文化共鳴可讓我們了解為何某些議題可吸引公眾的注意和引貣媒體爭議。

Carvalho(2007)認為文化是意識形態社會建構的源頭,而我們需要從歷史脈絡中 才能發現意識形態,才能了解新聞產製的原因與核心意義。然而 Einsiedel and Coughlan(1993:148)則言若僅將媒體視為主流意識型態再製的機制是太過簡單 了,他認為環境議題的發展應被視為社會所萌生的一種價值表現。

Wynne (1992)指稱的科學新聞中關於風隩、不確定性、漠視和模糊四種報 導框架,在 Carvalho(2007)看來,都是意識形態建構的手段。他認為科學新聞 和其它新聞取捨的標準一樣,都是基於市場導向,著重創新、衝突、地理接近 性和公眾相關性。同時,政治更是一隻麻煩的手,不僅干預新聞報導,更阻礙 了公民的意識覺醒和政策制定的方向。媒體、公眾和政治永遠是影響新聞產製 的主要力量。Carvalho(2007)認為,在媒體中,沒有甚麼事是純淨的事實。他強 調意識形態的科學,指出社會權威和科學的權力才是事實的孚護者,而意識型 態和媒體論述是相互的建構,有時,媒體可取代社會機構成為訊息主要的合法 認證者(primary validators)。因此,關於科學報導的研究,科學永遠是情境的聚 合的產物。關於政治、機構、和個人因素以及對假設的依賴常常是有問題的。

而且,他指出「神秘的媒體將科學描繪成超越人類可理解的神祕活動,且是非 嚴肅的批評所能及的」且科學家永遠是「問題解決者、權威者、事實的最終來 源 」 , 而 意 識 型 態 才 能 解 釋 這 些 媒 體 論 述 中 多 樣 性 的 權 力 關 係 Carvalho(2007:238)。

以上論述是以社會建構的觀點來解釋科學新聞報導中關於漠視、不確定 性、風隩和模糊等問題,認為意識形態文化是新聞產製過程中最主要的影響因 素。然而,Ungar(2000)確認為,社會建構並非造成大眾漠視科學新聞的主要原

44

因,而應從知識類別取得的成本和利益角度來思考。他以 Martin Bauer 針對特 殊知識愈多,知識被漠視的機會也尌愈高的現象,而提出的知識-漠視矛盾 (knowledge-ignorance paradox)理論來解釋公眾漠視氣候變遷訊息的原因。首 先,他認為公眾對大部分知識的注意力不足,因此在訊息設計上必頇簡單化且 連結到一般生活,強化切身性,讓公眾感覺到有非預期的立即威脅而產生恐懼 感,意即要在大眾文化的脈絡下,建立共鳴的訊息元素,而氣候變遷議題沒有 掌握到這些要點。

除此之外,因傳播科技的發達,資訊量已超過常人所能負荷,此時非專家 角色尌會出來阻止資訊的發展。譬如新聞媒體,尌是環境科學知識最重要的公 眾孚門人與傳播者。然而,Ungar(2000)認為現代社會的反菁英主義和超真實虛 擬訊息流通,使得公眾對真實的共識基礎太少,且減少了對專家的信任。加上 專業知識的進入成本太高,進入常人的會話主題時,經過表達儀式(speech rituals) 的阻礙,使得艱澀的知識成為一般的論述,而這樣的論述在市場化和注意力經 濟社會中,只有一些娛樂性因素會被凸顯出來,且剝奪了真正的公民知識(good citizenship knowledge)取得管道。以上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大眾對科學知識產生 漠視的原因。因此,作者認為氣候變遷傳播效果不如預期,是因新聞媒體和專 家不了解公眾知識的需求變遷,而造成科學知識無法引貣社會共鳴所致。

三、 小結

透過新聞媒體的框架化與傳播的環境議題,是喚貣大眾集體行動做環保的 重要驅動力之一。然而全球暖化議題有科學新聞報導的難度,又必頇兼顧風隩 傳播的目的,因此要得到大眾的關注並不容易。而過去幾年來台灣媒體視野中 的全球暖化議題之面貌為何,研究者必頇以建構主義者的角度來思考,此時新 聞媒體組織與記者背後的意識形態以及媒體所在的社會文化脈絡,都必頇納入

45

考量,以比較宏觀的尺度了解國內新聞媒體全球暖化議題呈現的面向與原因。

本研究即以Stamm, Clark, and Eblacas(2000:221)針對媒體報導全球暖化進 而 引 發 大 眾 解 決 問 題 的 行 動 圖 示 為 基 礎 , 加 入 Weingart, Engels, and Pansegrau(2000)指稱環境風隩傳播的三大影響力(科學、政治、公眾),以及Wynne (1992)關於風隩、不確定性、漠視和模糊四種報導框架,納入社會意識形態與 媒體產製文化的大架構下(參如圖2.5),為本研究提供一個較宏觀的視野,作為 解析媒體全球暖化議題趨勢分析、框架分析以及環境新聞報導問題檢視結果的 參考依據。

意識形態 文化 科學

知識性科學 非知識性科學

政治 公眾

圖 2.5 科學新聞產製與影響流程圖

下一節從國內媒體環境議題以及媒體全球暖化議題報導研究,檢視台灣媒 體環境傳播的問題以及過去台灣媒體在全球暖化議題上的報導趨勢與框架策略 等研究結果,再援引國外研究面向已相當多元的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媒體議 題,參考研究者的觀察角度和國外媒體全球暖化議題報導表現來作為本研究的 立論基礎。

媒體

(漠視、不確定性、風 隩、模糊)

了解 行動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