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三節 全球暖化與「八八風災」新聞報導問題檢視

四、 責任歸屬

表 4.25 全球暖化新聞批評與責任歸屬關係分布表

責任歸屬 總和

國家政府 個人 全人類 未指明

批評 則數(%) 57(80.3) 7(9.9) 5(7) 2(2.8) 71(100)

兩報全球暖化新聞在報導態度上屬於批評的部份,其責任歸屬大多為國家 政府(80.3%)。進一步檢視,批評的新聞主題大多為「預防與治理面」(31%)與

「國際關係」(12.7%)兩部份,顯示政府在抗暖化的預防與治理思維以及參與國 際減量行動上最常成為報紙媒體批評的對象(如表 4.25)。

表 4.26 「八八風災」新聞批評與責任歸屬關係分布表

責任歸屬 總和

國家政府 個人 全人類 未指明

批評 則數(%) 20(90.9) 2(9.1) 22(100)

兩報「八八風災」新聞在報導態度上屬於批評的部份,有 90.9%的新聞其 批評對象為國家政府。進一步檢視,發現「八八風災」新聞中最常批評的事件 也是「政府防災預警觀念」(54.5%),遠遠超過「政府救災行動」(22.7%)(如表 4.26)。表示政府對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該有的防禦能力是最受報紙媒體詬病 的部份。

120

五、 小結

(一) 缺乏高層次論述與道德價值選擇

第三章文獻檢閱中提到環境倫理的觀念,必頇透過信仰體系來達成,如給 與是非定義、要求責任、犧牲享受的生活,而本研究認為媒體傳播也是一種信 仰體系建立的管道,因此媒體報導中對於環境倫理觀念的宣揚,是促使社會價 值進行典範轉移的重要條件。然而本研究針對全球暖化和「八八風災」新聞報 導的問題檢視結果顯示,台灣報紙全球暖化新聞很少強調環境倫理觀念,缺乏 對環境友善、環境責任、與自然共處等論述,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顯示,環境 新聞報導問題之一是缺乏高層次論述,而台灣報紙的確缺乏提供環境再教育與 環境觀念的提醒。

(二) 強調科學確定性與肯定的因果關係論述

此外,根據文獻研究顯示全球暖化新聞缺乏明確的因果關係論述,不符合 閱聽人的資訊尋求策略,以及全球暖化新聞強調科學的不確定性是造成暖化無 法產生實際行動效果的主要原因,而本研究則顯示,在因果關係的部份,無論 是全球暖化新聞或是「八八風災」報導,大部份皆採用肯定的因果關係以及科 學確定性的論述,極少新聞含有科學不確定性或是對強調全球暖化事實爭議性 的部分,雖然全球暖化議題在台灣一開始可能只是一種引貣道德恐慌的風隩議 題,推測可能與台灣的國際空間受限,政府也無意跟隨國際趨勢而制訂具體的 抗暖化政策有關,因此使得抗暖化行動在國內並無出現抵制的聲浪,讓記者可 在無壓力環境下選擇國際主流論述,認可暖化事實,可能是台灣報紙新聞中極 少出現科學不確定性的原因。

(三) 媒體並非公共議題辯論的場域

121

另外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媒體是爭議性議題最佳的論述戰場,台灣報 紙不同於全球暖化議題在美國媒體上產生的爭議,是否暗示台灣社會缺乏公開 辯論公共性議題的特性,換言之,當與企業本身利益牴觸的公共性議題產生時,

台灣利益關係者傾向於做政治性的攻擊,而不將焦點放在議題的辯證上,此部 分也可能是媒體全球暖化報導極少發生科學性爭議的原因。

(四) 全球暖化新聞產製應加強資料佐證能力

此外,本研究認為缺乏明確的因果關係論述並非台灣報紙全球暖化新聞報 導的問題,問題是在於缺乏長期的資料佐證。「沒有佐證的新聞將只是恫嚇,

而恫嚇不會產生覺醒」,本研究發現台灣報紙大量的以暖化作為事件的背景因 素,缺很少提出任何數據來證明或強化論述強度51,這部份可能與記者本身科 學素養的限制、對閱聽眾的理解52、自我角色認知以及組織困境所造成對科學 新聞的習慣性漠視53、模糊報導54有關,其中記者的自我角色認知方面,本研究 依據報導中對暖化科學真實性的立場和消息來源引述等兩部分發現,台灣報紙 記者在全球暖化議題報導上較偏向傳播者(會完整呈現漠視宣稱)和民粹驅動者 (使用外行宣稱再現科學可信度)的角色。

Stocking and Holstein(1993)認為全球暖化新聞在科學非知識性的部分是為 了特殊目的建構而成,如英國《衛報》和《獨立報》漠視知識和資料佐證不全 是為了捍衛減碳行動,但為求達到有效的環境傳播,新聞媒體在單純的事件報 導之外,應該提出長期的,能夠支持及強化因果關係論述的資料證明,否則全

51 P.38 研究發現瑞典媒體與德國媒體皆將全球暖化視為理所當然的現象,並且濫用全球暖化作

為事件肇因,學者認為這樣的科學確定性是一種自我證成(self-evident)所散佈的結果,目的是 避免與社會普同價值和政治利益衝突。

52 P.42Ungar 認為根據知識-漠視矛盾理論而言,大眾對大部分知識的注意力不足,因此訊息設

計必頇簡單化並強化切身性,建立共鳴元素。或是 P.42 提到的常人會話中表達儀式阻礙,使得 艱澀知識成為娛樂性的一般論述。

53 P.36 說明漠視指的是知識的缺席,通常顯示在一個明確的陳述當中。

54 P.38 說明模糊是指沒有提供系統中所有的決定因素和互動資訊,即佐證資料不全。

122

球暖化新聞尌只是被建構出的一種沒有事實根據的新聞商品,即便引貣社會共 鳴,也很難達到 Stamm 等人所提出的個人認知問題路徑的最後兩個行動的階段 (即思考解決方案和確認解決方案)。

(五) 抗暖化責任歸咎政府 缺乏個人責任論述

最後,在責任歸屬方面,台灣報紙無論是全球暖化新聞或「八八風災」報 導,批評的對象大多為國家政府居多,皆達到 80%以上的比例,因此,本研究 認為台灣媒體報導全球暖化事件時,不同於國外研究發現媒體報導缺乏在地與 國家機構責任的特性,而習慣將抗暖化重擔交到國家政府手上,如此缺乏個人 反省且規避個人責任的論述,將無法提升民眾的環境意識,更無益於抗暖化行 動的產生。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