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成果與展望

二、 未來展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7

成的靈感源頭,因此作者們無須以形式實驗取勝10,對於看倦了紙上文字遊戲的 讀者而言,不啻是一種拉近與文學距離的閱讀經驗11。如同陳雪在《橋上的孩子》

中所寫道:「你的字變成一座橋/一個字一個字穿過我的眼睛/每個字都帶著一 個記憶的秘密/然後我和你的記憶就被打通了 12」。自傳體小說不僅傳遞作者的 生命經驗,也引發讀者的共鳴與迴響,它將結束寫作活動後的某一個作者個體與 廣大的讀者群聯繫起來了,透過作者自我詮釋出的這個「再現的自我」,讀者想 像著作者的存在。跨越過文字所搭建起的橋樑,透過私語的獨白敘述,作者將昔 日深藏的情感思緒投射至讀者的心靈,有相同經驗的讀者從中溫習了自己生命的 過往,輸通相似的情感,而未曾經驗的讀者亦在作者的筆觸中想像揣摩著另一種 人生,其中,是記憶的交流,亦是生命經驗的流通。新世紀的自傳體小說因此開 展台灣文學場域的一條「生命線」,既拉近小說與作者人生經歷的距離,充滿真 實溫度的動人故事,亦拉近小說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使小說文本的生命溫度加強 對於讀者情緒的渲染力,而這正是自傳體小說在虛實相生引人入勝外,又一迷人 之處。因此,新世紀的自傳體小說,以書寫挖掘人性、再現自我生命的視野,為 台灣文學史的建構提供另一個豐富的多元向度。

二、 未來展望

本文對於自傳體小說書寫的研究尚屬初始階段,關於此一文類的深入研究,

有待未來更進一步的詮釋與努力。若能再往廣遠的方向推論,自 90 年代以降自 傳式文學書寫的蓬勃發展,當非僅止是台灣文學場域的特殊文學現象,而是一種

10張大春和陳雪在其自傳體小說中明顯回歸素樸筆法。即使是在其自傳體小說中仍帶有形式技巧 性質的駱以軍和郝譽翔,在和先前的作品們比較起來,筆法都相對地「素樸」多了。而慣寫散文 的陳玉慧,則較無寫作技巧轉換差異的問題。而自傳體小說文學技巧的使用有其目的性,既是為 了連結每個記憶點之間的斷裂,亦是適度拉遠與作者自身的關係,與讀者保持適當的距離,而非 小說技藝的展演。

11如彭小妍曾指出:「解嚴後的漢族小說固然看似百無禁忌,但有的使命感過重,有的過度沉迷 於實驗性和形式技巧的賣弄,光怪陸離反而喪失了生命力和對讀者的親和力」。彭小妍,〈百無禁 忌——解嚴後小說面面觀〉,《文訊》第 100 期,1994 年 2 月。

而南方朔亦言:「在台灣現在看小說越來越勞累了,每個人都在玩各種不同的遊戲,整個文學和 讀者的關係越來越遠」。鄭喻如,〈現代小說與讀者漸行漸遠──兼談文學獎之弊端〉,《文訊》「文 學獎觀察與省思專題」,2003 年 12 月。

12陳雪,《橋上的孩子》,台北:印刻,2004 年,頁 19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8

全球性的集體書寫活動。如同美國的威廉‧金澤(William Zinsser)便認為 1990 年 代是回憶錄的年代,自述式的故事像雨後春筍般從美國的土壤中冒出來。人人都 有故事說,而且人人都在說自己的故事。那個年代是這種創作形式的美好時光,

孕育出許多能以感性且優雅的方式回憶早年人生的作家。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製造出一大落沉溺於自憐和喃喃自語的回憶錄13。若是仔細觀察 90 年代以降全 球在文學方面的共同特色,便是對於「自我」的強烈關注。大陸學者楊正潤亦云:

我們步入一個前所未見的關注自我與書寫自我的時代。宗教、國家、道德信念的 集體規範都在衰微之中,社會在急劇的變革,個性得到進一步的解放,使個體的 自我表現有更多發揮的空間,甚至是不得不時刻從事自我紀錄、偵測,人們不再 安於現狀依照傳統的軌跡被動發展,而是愈來愈強烈地要求實現自我14。90 年代 以降的世界,呈現一種文化的二極悖反現象,一方面是在資訊傳播空前發達的條 件下,以商品、消費為核心的全球化、一體化傾向;另一方面,全球化的文學寫 作,開始強調著差異、分殊與個性特色的多元化傾向15

13威廉‧金澤著、栗筱雯譯,《如何寫出好人生》,台北:大塊文化,2006 年,頁 191-192。

。無論是歐美文學、華裔 文學或是大陸文壇如陳染、林白、衛慧、棉棉等作家的私人化寫作,我們都可以 從中窺見作家們以自我的成長歷程和經驗感知構成其文學創作的原始養料。由此 可知,自 90 年代以降的自我書寫風潮,不單單僅落在適逢解嚴後百家爭鳴的台 灣文學場域,儘管彼此存在於不同的歷史文化及文學脈絡,卻呈現出相近的書寫 風景,未來或可嘗試尋找台灣自傳體小說與華裔自傳體小說或大陸文壇私人化寫 作等等之間比較討論的可能性,以做為本文更進一步的延伸探討。

14楊正潤,《傳記文學史綱》,南京:江蘇教育,1994 年,頁 24。

15朱雙一,〈解嚴以來台灣文學思潮發展的若干觀察〉,收錄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主編,

《解嚴以來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2000 年,頁 10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9

參考文獻

(以下皆依作者姓氏英文字母或筆劃順序排列)

一、 作家文本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2000 年。

西西,《候鳥》,台北:洪範,1991 年。

吳淡如,《昨日歷歷 晴天悠悠》,台北:方智,2001 年。

吳濁流,《無花果》,美國:台灣出版社,1984 年

——,《無花果》,台北:草根,1995 年。

李昂,《暗夜》,台北:李昂自印,1994 年。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聽濤,1970 年。

胡適,《四十自述》,台北:遠流,1986 年。

——,《胡適書評序跋集》,長沙:岳麓書社,1987 年。

徐璐,《暗夜倖存者》,台北:平安文化,1998 年。

郝譽翔,《洗》,台北:聯合文學,1998 年。

——,《逆旅》,台北:聯合文學,2000 年。

張大春,《四喜憂國》,台北:遠流,1988 年。

——,《張大春集》,台北:前衛,1992 年。

——,《沒人寫信給上校》,台北:聯合文學,1994 年。

——,《撒謊的信徒》,台北:聯合文學,1996 年。

——,《聆聽父親》,台北:時報,2003 年。

張戎著、張樸譯:《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台 北:中華書局,1995 年。

陳文玲,《多桑與紅玫瑰:這個叫做劉惠芬的女人是我的媽媽》,台北:大塊文化,

2000 年。

陳玉慧,《失火》,台北:遠流,1990 年。

——,《我的靈魂感到巨大的餓》,台北︰聯合文學,1999 年。

——,《你是否愛過?》,台北:聯合文學,2001 年。

——,《巴伐利亞的藍光:一個台灣女子的德國日記》,台北:二魚,2002 年。

——,《你今天到底怎麼了》,台北:二魚文化,2003 年。

——,《海神家族》,台北:印刻,2004 年。

——,《陳玉慧精選集》,台北:九歌,2006 年。

陳雪,《惡魔的女兒》,台北:聯合文學,1999 年。

——,《鬼手》,台北:麥田,2003 年。

——,《橋上的孩子》,台北:印刻,2004 年。

——,《陳春天》,台北:印刻,2005 年。

——,《附魔者》,台北:印刻,2009 年。

Bakhtin, Mikhail (巴赫金)著、白春仁等譯,《小說理論》,石家莊:河北教育,1998 年。

Lejeune, Philippe (菲力浦‧勒熱納)著、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書店,

2001 年。

White, Michael (麥可‧懷特)、Epston, David (大衛.艾普斯頓)著,廖世德譯,《故 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台北:心靈工坊文化,2001 年。

Braester, Yomi (柏右銘)著、黃女玲譯,〈台灣認同與記憶的危機:蔣後的迷態敘 述〉,收錄於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 北:麥田,2000 年。

Wilson, Elizabeth. “Mirror Writing : An Autobiography”, in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

A Reader, Mary Eagleton ed., UK:Basil Blackwell ,1986.

四、 期刊及會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