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5.1 本研究主要發現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1

第五章 結論

本章總結本研究之結果與發現,說明研究之限制以及後續相關研究之建議,

並提出語言功能教學在華語教學實務上之應用與建議。

5.1 本研究主要發現

本節將就社會因素個別與交乘考量的分析結果進行說明。

5.1.1 稱謂語基本使用狀況

在不考慮社會因素的影響之下,最常被選用的稱謂方式依序為「你」(14.4

%)、「名字+你」(12.8%)、「名字」(11.0%)、「您」(9.0%)與「職稱+您」(6.4

%)。其中,最常選用的前三項語言形式可以合併成為「(名字 你)」(佔總語料 38.2%),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規律(pattern)。

5.1.2 社會因素個別考量

以下分述場合正式性、熟悉程度、階級與輩分四項社會因素個別考量的分析 結果。

1. 場合正式性

研究調查發現,受試者在公開場合與私底下所選擇的語言形式近乎相同,兩 者均可以使用且使用頻率最高的稱謂語併式為「(名字 你)」,其在場合正式性 中沒有標示能力,場合正式性的高低對首選的指稱形式的選擇並無直接影響。而 稱謂形式中只要有「職稱」出現,語碼的正式程度就提高,「職稱」後加上「你」

或「您」並無顯著影響,因此較適合在公開場合中使用,較不適合在私下場合使 用。總體觀之,場合正式性對於稱謂語擇用的識別性較低。

2. 熟悉程度

在很熟、不大熟與不認識三種情形下,「名字」或「你」這兩種語言形式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2

入選。在熟悉程度較高的情形下,「名字」使用頻率很高,在不大熟與不認識的 情況下使用「名字」的比例較低。而隨著熟悉程度遞減,「您」的使用頻率倍增,

顯示熟悉程度越低時越需要使用此一稱謂形式。「名字」或「你」使用頻率很高,

凸顯現在社會價值體系的走向仍偏向協和關係,且其已超越權勢的強度。因此,

社會差距的存在是一個事實,當需要標示社會差距時才使用職稱,故稱謂語依此 分為兩大系統。

3. 階級

在指稱對象為上司的情況下,最常被選用的稱謂方式可合併為「(姓氏)(職 稱)您」。在指稱對象為同事或下屬的情況下,最常被選用的稱謂方式可合併為

「(名字 你)」。

當「指稱對象為同事」與「指稱對象為下屬」時,雖然在選擇次數上有些微 差異,兩種情況下對於語言形式的選用大致相同,顯示對於一般大眾而言,談話 對象只要不是上司,為「同事」或是「下屬」的差異性並不大,幾乎相同。

但是,「上司」與同事或是下屬之間對於稱謂語選擇之差異很明顯,因此原 先本問卷假設「階級」可分為上司、同事與下屬三種程度,然而由實際情況觀之,

可以重新切割為「+上司」以及「-上司」(即同事與下屬)兩階即可,在實際 教學上會較為容易。綜上所述,有「職稱」者都在對象為上司時入選,較適合用 於指涉上司;「(名字 你)」偏向指涉同事與下屬,較不適用於指涉上司;「您」

則少用於指涉下屬,較適合用於指涉上司或同事。

4. 輩分

受試者在對象輩分高於自己的情況下傾向以「職稱」標示雙方社會距離,而 在面對平輩或是晚輩時則不然。選用「您」的情形則在面對長輩或是平輩時較為 頻繁,對晚輩則不使用。而不分輩分程度使用頻率均相當高的語言形式為「名字」

以及「你」,顯示這兩種語言形式基本上不受到輩分高低的控制。換言之,輩分 的高低對「名字」以及「你」這兩項指稱形式的選擇並無直接影響。原先本問卷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3

假設「輩分」可分為長輩、平輩與晚輩三種程度,然而由實際情況觀之,可以重 新切割為「+長輩」與「-長輩」二階即可。

另外,代名詞「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過於頻繁,因使用過度而致使原本敬 語的強度已降低,成為表面客套的用語,雖仍具敬語形式,但不行使敬語功能。

如此以往,「您」的敬語用法在未來有可能被淡化或取消,而且在「你」與「您」

的差距縮短之後,原本敬語的意涵可能轉而由名詞或是虛化名詞取而代之。再者,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提倡社會平等化,協和關係(solidarity)與權勢(power)

之間的競爭,雖然因文化背景之故而速度較慢,然前者已凌駕於後者之上,故與 聽話者之間的關係才是主宰稱謂語擇用的主因。

綜合以上四項社會因素,發現其對稱謂語之影響力的優先順序為:{熟悉程 度,階級}>輩分>場合正式性。無論是對於單獨或複合的稱謂形式,熟悉程度 與階級的宰制均較強,影響力皆較大;而輩分與場合正式性的宰制力較弱,影響 力不明顯。其中,輩分尚可看出些許影響力,但是場合正式性的識別性極小,可 予以取消。

5.1.3 社會因素交乘分析

在本研究選擇作為檢測點的四項社會因素中,場合正式性與熟悉程度為橫向 水平差異,檢測與指涉對象的協和關係(solidarity);階級與輩分則為縱向垂直 差異,檢測與指涉對象的權勢關係(power)。

透過問卷調查結果,本研究發現當場合正式性、熟悉程度、階級與輩分四項 社會因素交乘考量時,無論是對於單獨或複合的稱謂形式,熟悉程度的宰制最強,

影響力最大,階級次之;而輩分與場合正式性的宰制較弱,影響力不明顯。其中,

輩分可看出些許影響力,然較薄弱;而場合正式性的識別性極小,可予以取消。

據此,社會因素交乘時對稱謂語之影響力的優先順序為:熟悉程度>階級>輩分

>場合正式性,與社會變項單樣分析的結果有同有異。相同的部分在於兩種分析 都驗證輩分與場合正式性的辨識度較低,其中輩分雖具些許影響力,然較薄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4

而場合正式性的識別性極小,可予以取消。不同的部分在於,熟悉程度與階級對 稱謂語的選用均有顯著辨識力,但在個別分析與交叉分析中的優先順序不全然相 同。在單樣分析中,熟悉程度與階級的辨識度不分軒輊;在交叉分析中,則是熟 悉程度的辨識性高於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