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2.6 稱謂語(Address forms)

2.6.5 華語中的稱謂語研究

2.6.5.1 Chan(詹惠珍 2000)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另外,Bates and Benigni(1975)將 Brown and Gilman(1960)的調查修正 後探查在美國念大學的義大利學生。在義大利語中 voi 是一個表示恭敬的形式,

其是和表示 V 的 Lei 與表示 T 的 tu 一起使用。Lei 是一種敬語,用來稱非家族成 員的高階者或是認識但關係較遠的人;voi 是在家庭中使用,也可延伸至高階者 或是認識但關係較遠的人。先前提到,Brown and Gilman 所持的論點為協和關係 是優先於權勢的稱謂語選擇的決定性因素。在 Bates and Benigni(1975)的調查 中,得到了與預期相反的結果,研究發現,共有六個不對等用法的顯著案例,其 中三個例子因家中年長的家庭成員而有 voi 的不對等用法;其中兩個例子指出,

並非社會階級,而是年齡引起不對等用法。另一個例子顯示,他們會稱在家中工 作多年的年長女傭 Lei,並被稱為 tu。這表示對說話者而言,年長的女性在稱謂 語選擇上的地位可能高於熟識的人或是其他社會階級較高者。另一個可以與年長 女傭的例子做比較的是總統七歲兒子的例子,在這個情況下,社會階級高者同時 也是較年輕的,並且可能不熟識,一般說話者認為他們會稱這男孩為 tu 並被稱 為 Lei,這裡需要考慮的不是社會階級或是是否熟識的問題,而是年齡。另一個 反例是許多受試者表示,在工作體系中他們會稱一個很少見到的上司 Lei,並預 期被對方稱為 tu。Bates and Benigni(1975)認為可能並非社會階級的差異,而 是年齡的差異引起稱謂語不對等的用法。

2.6.5 華語中的稱謂語研究

在本研究中對於華語中有關稱謂語的形式或使用方法的回顧以 Chan(詹惠 珍 2000)與 Kuo(郭賽華 2002,2004)的分析探討為主。

2.6.5.1 Chan(詹惠珍 2000)

指稱形式與構詞可分為基本規範形式(canonical forms)與社會修辭之變體 形式(social rhetoric forms)兩種,本文主要探討的即為變體形式的變化與條件。

典範形式有第一人稱單數「我」、第一人稱複數「我們」;第二人稱單數「你」、

第二人稱複數「你們」; 第三人稱單數「他」、第三人稱複數「他們」。變體形式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0

包含:代名詞的變體、名詞虛化、複合形式等,以下分述之。

1. 代名詞的變體

Chan(2000)指出稱謂語「移轉(shifting)」的概念。在「我」移轉為「你

/姓名/你+姓名」的此種用法中,只有代表說話者的代詞發生移轉,其目 的是說話者要對方(聽話者)站在自己的立場設想。例如:

<例 17> 他就跟我說,(李大衛)你要繼續努力,不能放棄啊!

上述例句中的「你」並不是指聽話者,而是指說話者自己,此為人稱的移轉。特 別當說話者正面臨某些逆境或不利的情境之下時,經常會使用這種用法。把「我」

移轉成「你」是為了使對方(聽話者)向自己(說話者)靠攏以產生協和關係,

為了讓對方也站在自己這邊,藉此尋求認同及同情,並向對方分享自己心裡的感 受。

至於將「你」移轉為「我們」是把說話者和聽話者包含在一個群體裡。在 Chan(2000)所舉的例子中,Chan 的弟弟幫她處理電腦問題:

<例 18> 姊,這裡我們可以這樣做。

在這個例子中,說話者把「我」自己和對方「你」(聽話者)包含在一起成為「我 們」,其是「一」的觀念。在這裡「我們」指的實際上只有聽話者,並不包含說 話者,這裡不僅是人稱的移轉,同時包含單複數的移轉。如此移轉的原因是說話 者為了要向對方(聽話者)表達友情或是同理心(empathy),使說話者自己向對 方(聽話者)靠攏以產生協和關係,並藉此保全對方的正向面子,表示尊崇與認 同,以免對方感到尷尬或是難堪。

2. 名詞虛化

說話者可以在談話過程中透過稱謂語的選擇,來調整自己和對方之間的 距離。當談話雙方的社會差距到達一定程度時,說話者可以將名詞虛化,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1

對方的職稱來取代「你」,強調對方的社會地位,以便凸顯雙方之間社會差距 的不對等。例如:

<例 19> 檔案我已經寄給老師了,老師有收到嗎?

在上例中,說話者把談話對象「你」,以名詞虛化的方式稱其為「老師」。在漢文 化傳統價值觀中,強調「尊師重道」的觀念,師生關係的差距明顯,因此說話者 透過名詞虛化的方式來表示對於談話對象(老師)的尊敬之情。

3. 複合形式

依據 Chan(2000),在華語稱謂語的使用中,第一人稱與第二人稱的指稱 依構詞結構可分為單詞(simple forms)和複合詞(compound forms)兩類,

單詞包含名詞(nouns)、代名詞(pronouns),以及零代詞(zero form);複合 詞是以名詞和代名詞建構的詞彙,包括「名詞+代名詞」(nouns+pronouns)

和「代名詞+名詞」(pronouns+nouns)兩種形式。「複合詞」(compound forms)

的用法能夠使說話者表現及傳遞自身的態度,並幫助聽話者了解說話者的意 圖。複合形式如以下:

(1) 「名詞+代名詞」(nouns+pronouns):將可能顯得較為無禮的言語弱化,

目的在於表達說話者傾向聽話者的態度以及交談者的一致性,以免冒犯 對方。例如:

<例 20> 李大衛你在做什麼?怎麼弄得亂七八糟!

在這個例子中,說話者藉由將「你」移轉為「名詞+代名詞」(李大衛你)

的形式來表現緩和,使自己向所指稱的對象「李大衛」靠攏,以弱化指 責的強度。

(2) 「代名詞+名詞」(pronouns+nouns):表示放大、違例、意有他指。這樣 的用法則可以放大說話者直接或是具負面意涵的言語強度,並且加強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2

話者反感、對立的感受。例如:

<例 21> 你李大衛算什麼東西!憑什麼命令我?

在<例 21>中,說話者藉由將「你」移轉為「代名詞+名詞」(你李大 衛)的形式,來放大負面意涵的效果,以加強自己說話的語氣。

在社會變相方面,Chan(2000)認為權勢與協和關係的影響力最為強烈。

而權勢與協和關係的差異來自於年齡、性別、階級等因素,此為造成社會差距的 主因,不同的社會差距則會決定稱謂語的挑選。Chan(2000)指出,在傳統中 華文化中,對於年齡以及個人成就(personal achievement)極為重視,這正是構 成社會差距的主要原因,也是使指稱有許多複雜形式的理由。個人成就與權勢相 關,權勢是源自於人們之間不對稱、不對等的關係(Brown and Gilman 1960, Tannen 1986)。當一個人的權勢凌駕於他人之上時,他就擁有影響或是控制他人 言行的能力。在傳統中華文化之中,構成權勢的最主要因素有二:年齡和階級。

年齡方面,傳統中華文化講求長幼有序,對於「敬老」更是尤其重視。因此,稱 呼年長者我們可以用名詞、職稱、親族稱謂、複合詞等等,但年長者卻大多使用

「你」、名字、零代詞等來稱呼年齡較低者。階級方面,位於高階者具有控制的 權力,並且能夠不被他人控制(Tannen 1986)。在華人社會中,個人在社會、職 場的成就表現非常重要,其可以顯示個人的社會地位。說話者可以透過稱謂語的 選擇與移轉,來調整自己和對方之間的距離。說話者可以用對方的職稱來取代

「你」,以凸顯雙方之間不對稱、不對等的階級關係。例如:

<例 22> 我和珍妮要去一下便利商店,要順便幫課長買杯咖啡嗎?

上例中,用「課長」來取代「你」這樣的稱呼,顯得較間接,也較為禮貌。

當年齡和階級的差異不顯著,或是兩者趨於相同時,我們就要考量協和關係。

協和關係是為了傳達對於對方的友善(friendliness)以及社會背景的相似性的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3

諧關係(Tannen 1986)。和權勢相反,協和關係是對等的,透過協和關係可使稱 謂語透露出表達同理心以及禮貌的訊息。在華人社會中,我們常常會用親族稱謂 語來稱呼實際上並沒有親族關係的人,甚至包含路人、陌生人。之所以如此做的 主要目的是為了要藉著這種把對方當做親戚看待的稱謂語來縮短雙方彼此之間 的社會距離,並使雙方之間產生協和關係,這是出自於禮貌的考量,希望能夠避 免冒犯。先前提到的<例 17>就是為了使對方(聽話者)向自己(說話者)靠 攏以產生協和關係的例子。另外,在華人社會中相當重視「尊師重道」的觀念,

因此師生關係的階級差距極為頑固,然而,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可能會產生師 生關係的改變。假設筆者(曹嘉珍)得到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回到母校教書。

從前指導筆者的教授們有的仍然直呼其名(嘉珍),有的卻改變了原先對於筆者 的稱呼,稱其為「曹老師」。以職稱「曹老師」來稱呼筆者是給予筆者在社會位 階上的肯定,以滿足筆者的正向面子;以其名字「嘉珍」來稱呼筆者則是為了凸 顯雙方之間的協和關係,兩者各有不同的側重與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