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校園創意建築美學表現指標的歸納

第三章 校園創意建築美學指標的理論探討

第一節 校園創意建築美學表現指標的歸納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認為凡感性實體,包括自然物和人造物等,都具備質料 因、形式因、動力因與目的因等四種原因(Knight, 2007),用以解釋世界上事物的 變化;質料因方面,即構成事物的材料、元素或基質,例如磚瓦就是房子的質料 因;形式因方面,即決定事物「是什麼?」的本質屬性,或者說決定一物「是如 此?」的樣式,例如建築師心中房子的式樣,就是房子的形式因;至於動力因方 面,即事物的構成動力,例如建築師就是建成房子的動力因;目的因方面,即事 物所追求的目的,例如「為了安置人和財產」,就是房子的目的因。

校園建築具象之美含有「質料美」和「形式美」,在每一件作品中,都有建 築師與教育人員專業的提煉,巧妙的構思、完美的搭配、色調的統一、線條的流 暢與環境的協調等等,在每一個細節中,建築師與教育人員都能提供使用者蘊涵 技藝的養分。

美學本質外,尚須考量教育理念、師生與使用者互動、教育設施設備、學校與社 區大環境等因素;是故,整合建築美學、林園美學、教育美與環境美等理論與觀 點,做為本研究「校園創意建築美學表現」的原則。林海清(2007)認為校園建 築應該擴大學校空間的效益,結合地區性特色環境,產業文化、山川景觀、自然 生態、人文遺產等資源,提供優質化、多元化、豐富化的課程發展素材,逐步發 展成特色學校。

萬新知(2008)於「國民小學校園建築美學內涵探究」中,分析校園建築美 學面向包含「教育理念之意象」、「使用者之動象」與「教育設施之具象」等三 項。本研究保留教育理念之「意象美」和使用者之「動象美」,將「教育設施之 具象美」一分為二,分為「質料美」與「形式美」,校園建築所在的內外「環境 美」是美感產生的關鍵,而校園建築的根本目的即為教育,故將「教育美」獨立 成為一原則;是故,歸納此六項校園建築創意美學表現的原則。

一、質料美的原則

質料美方面,就材料特性而言,須符合材料的、功能的、顏色的與民族性觀 點的因素;石柱與木柱的材料特性不同,必須考量各自的力學性能,才能表現合 乎各自特性的關係;就功能而言,材料決定空間的形狀和大小,必須符合人的使 用需求,才是適用的比例;就顏色而言,紅色代表熱情、積極、危險、激情、刺 激、興奮等;粉紅色代表浪漫、溫柔、健康、高雅、甜蜜等;橘色代表明朗、親 切、活力、富麗、朝氣、激情、沮喪、混亂;金黃色代表機智、樂觀、自信、光 明、輝煌、充實、成熟、溫暖、透明、崇高等……;就民族性而言,不同民族由 於文化傳統的不同,在長期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往往也會以其所創造的獨特材料

賦予建築獨特的風格(李銘龍,2000;歐秀明,1994)。

質料暨為建築材料,是指「圍蔽」建築空間的物質實體;在一棟建築中,材 料能夠反映建築表面的形態,傳遞空間的感受;當俯視地面時,看到草坪、石油 瀝青路面、砂地、石板路、水磨石、木地板、地毯等,天然的和人工的地面構成 了無數的質感,同時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環顧建築四周,磚牆面、石牆面、玻 璃面、鋼質和木材面,種種細膩的、粗糙的、透明的、現代、地方和新型建築的 材料,無一不在顯示建築的形態;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表達,建築也因此傳達 了不同的美感內涵(王麗、張雲海,2006)。任何建築或因設計新穎、形式造型 美觀與色彩光澤璀璨晶瑩,或因能工巧匠丹青妙手的精心雕琢,表現了人的某種 思想和情緒,所以能給人們以美的享受;而構成這些美感藝術情趣的重要因素之 一,便是建築材料及這些材料的合理應用。

二、形式美的原則

形式美方面,對於校園建築而言,校園建築本身必須傳達教育的意涵。劉育 東(1996)認為建築師透過建築物來表達某種含意或象徵時,最常見的手法是從 形式上著手,亦即在建築物的造形上直接表達出想要抒發的意圖。校園建築的形 式除了表現教育理念及符合教育功能的設計外,亦強調美感方面的設計,包括主 從、反覆、韻律、比例、尺度、均衡、變化、秩序、簡明、風格、統一、調和等 形式美原理(林進益,1969;陳宏時,1971;蔡保田,1977;林樂健,1984;林 勤敏,1986;彭一剛,1989;鄒德儂,1991;錢中安,1992;賴明洲,1993;洪 得娟,1994;林崇宏,1996;洪得娟譯,1997;陳瓊花,2007;歐聖榮,2007;

建築表現與其他藝術設計一樣,同樣是依賴視覺感受的藝術形式;視覺因素 在建築表現中無處不見,從環境選擇、色彩搭配、技術運用等,從視覺帶來的衝 擊力,到創意的切入等等都遵循著藝術創作的一般規律。形式美不僅是工藝美術 和設計的重要表現手段,而且是追求的藝術目的,必須加以重視。內容是事物的 內在因素,形式則是表現內容的方式。內容決定形式外觀,形式依賴內容,二者 是辯證統一的。形式美對於工藝美術來說,是它的工藝形象之美,包括美術形象 的點、線、面、體、色彩,以及構成物質形態的材料的色澤、紋理、質感等。形 式美的法則是人類在創造美的形式、美的過程中對美的形式規律的經驗總結和抽 象概括。探討形式美的法則,是所有設計學科共通的課題,建築表現的形式美法 則也不例外。

三、意象美的原則

意象美方面,一般而言皆承認「意象」是「意」與「象」的結合,指「有意 之象」;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中曰:「獨照之匠,窺意象而運斤。」換句 話說為「眼光獨到的工匠,能夠按著心中的形象揮動斧子。」說明構思時須將外 物的形象、意趣與情感融合起來,以形成審美意象;是故,意象即為經過運思而 構成的形象,與「意境」一辭相仿;但目前專指審美意識中有情有意之象(楊成 寅,2008)。校園建築所傳達的「意象」亦即「象徵」,在於校園建築的形式是一 種教育與文化的表現,凡能充分思考功能,設計良好的建築,其外表裝飾自然能 傳達出正確的信息,能有正確教育與文化信息的表達,才能構成實在的意義象徵,

也就是一種象徵的價值存在。

所謂校園創意建築意象,就是客觀的校園創意建築經過創作主體(即為建築

師、校長或總務主任等師長)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 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校園創意建築就是用來寄託教育主觀情思 的客觀物象;換句話說,就是思想感情的借物抒情,將物象與精神合而為一。陳 榮波(2011)揭示梅洛龐蒂(Merleau-Ponty)在(L’ Oeil et I’ Esprit)《眼睛與精神》

一書中闡述,認為其藝術哲學思想是將生存現象學符應在藝術上的一種模式,眼 睛所視者為形而下的部分,它是靈魂之窗,具有知覺審美的能力;而精神是看不 見的形而上部分;人的眼睛之於精神,猶如看得見者之於看不見者的關係;梅洛 龐蒂認為看得見的形而下的眼睛與看不見的形而上的精神,兩者息息相關,一而 二,二而一,是不可分離的。意象美可從校園創意設計的求進原則著手,從精神 的觀點、從學術的觀點、從開放的觀點來看,舉凡校園創意建築的焦點、串連成 線狀、平面或立體,或者整個融入社區與環境之中。

四、動象美的原則

動象美方面,「動象」即意指學生使用校園建築空間的各種學習行為,在校 園建築空間展現生命成長之美(萬新知,2008)。曾旭正(2007)指出學校活動的 推展有其儀式性的必要,像每年上演的入學、畢業、運動會及至配合社區祭典等 項目,這些活動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般有其節奏,需要適當的舞臺供其發揮,學 校應提供適當的場景;而教室並不是唯一的學習活動場所,學生在室內外穿梭活 躍學習,甚至延伸到操場及至更遠的校園角落。因此,校園建築是為每日上演的 教學活動及學生的成長而發揮其價值,校園建築美學也因學生的活動,而顯現出 孕育健全個人的動象之美。

場域之間的互動,在時間的影響之下,生活其間就形成動態與主客互融的學習情 景。湯志民(2002b)認為學校建築所形成之校園景觀風格應結合教育、生活和美 感經驗,讓校園展現教育生活之美、生活教育之美、美的生活教育和美的教育生 活。從校園的探索、社群的活動、庭園與運動場的互動與韻律等,不管是自主學 習或是群體活動,或情或景的互動中情感深入心靈;化景為情、融情於景,情景 交融蘊涵多年之後,校園創意建築動象之美依舊感動心靈。

五、環境美的原則

環境美方面,萬新知(2008)將校園建築視為人所依附、共生與延續價值的 環境來探究其核心價值,並以此價值發展校園建築美學,俾使校園建築美學能超 越形式藝術的範疇,擴及因形式而生的教育價值與生命力。黃朝恩(1997)認為 環境美學是一門應用的科學,在揭示環境美特性的同時,也向人們介紹如何去創 造一個有利於人類身心健康美的環境,包括環境美的設計,園林景觀的營造、庭 院的綠化、都市環境的布局、環境美的保育、環境中色彩與光線的搭配等等,校 園創意建築更應朝此目標進行規畫。

在建築審美中,從建築外表凝神觀賞,您會感到它的造型美;從行進中觀看 建築,形隨步轉,您會感到它的空間美;置身建築內外,多方面的品評,您會感 到它的環境美(汪正章,1993)。造型美、空間美、環境美即為建築美的三種意識 形態,造型美包含於空間美,空間美包含於環境美。環境美可從人文、空間與自 然三方面來論述,建築皆是人文的產物,汪正章(1993)彙集現代建築家們的諸 種評論,認為空間是建築的主角、靈魂、精髓、本質與核心;唯有建築才是充滿

在建築審美中,從建築外表凝神觀賞,您會感到它的造型美;從行進中觀看 建築,形隨步轉,您會感到它的空間美;置身建築內外,多方面的品評,您會感 到它的環境美(汪正章,1993)。造型美、空間美、環境美即為建築美的三種意識 形態,造型美包含於空間美,空間美包含於環境美。環境美可從人文、空間與自 然三方面來論述,建築皆是人文的產物,汪正章(1993)彙集現代建築家們的諸 種評論,認為空間是建築的主角、靈魂、精髓、本質與核心;唯有建築才是充滿